線下流量增長乏力的當下,零售藥店在想方設法拓客引流,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持續推進,讓線上入口變成了門店引流的利器。
與此同時,醫藥新零售的迅猛發展,讓線上增長反哺線下流量有了更多的可能。那麼,線上如何實現為線下引流這一目標?
為了把顧客引到門店,零售藥店必須藉助線上入口創造到店的消費場景。相比於廣告效益,直接把顧客引導到門店,後續轉化率更高。
以下結合部分連鎖藥店的實際案例,展現幾種透過線上入口吸引顧客到線下門店的消費場景。
線上下單,門店自提
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模式,簡化了商家的配送流程、節約了配送成本,也節省了顧客等待收貨的時間,所見即所得,還為門店實現了客流增長。
目前大多數連鎖藥店都提供了配送上門和網訂店取的服務,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
藥店可以借鑑社群團購模式,讓線下門店成為自提點,把線上的顧客引流到線下,增加門店的客流量。西安怡康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就是一個相對成功的案例,使用者在“怡康到家”小程式下單後可選擇到附近門店自提,怡康醫藥的門店作為自提點,承接了線上吸引而來的客流。
某些社群團購電商平臺還設定了“多人拼單”模式,拼的人數越多折扣力度越大,有些商家會在活動中追加一條“拼單商品每人一份,不允許捎帶”的規則。
換言之,拼單成功的人群只能自己進店取拼到的商品,這樣一來就會大大增加進店流量。
把顧客從線上吸引到門店,後續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營銷方案和策略,如到店提貨再購買一件商品可獲得一次百分之百中獎的抽獎機會。將線上顧客吸引到線下門店,然後把顧客變成粉絲,可有效提高顧客的留存率和轉化率。
自提的場景還可以與會員營銷加以捆綁,如顧客註冊電子會員卡,可到店領取相應的禮品。
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新註冊“一心到家”的使用者推出“到附近一心堂門店免費領取指定口罩一包”的優惠活動,透過防疫物品的剛需屬性吸引顧客到店消費。
淄博華信宏仁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對“宏仁堂健俠到家”小程式的新客也開展了“免費領取小藥箱”的活動,即顧客註冊後可在小程式先領取“滿49.8元減9.9元免費領取小藥箱”的券,在線上選擇附近的宏仁堂門店並填寫預留電話參與活動,滿足領取條件可憑小藥箱電子券前往門店自提。
高濟梧州百姓大藥房1月17日至20日為會員準備了“新春福禮”,會員可在商城用10高G金兌換“春節福禮包”(內含一張提貨券),會員到梧州百姓大藥房即可憑券免費兌換雞蛋麵兩包/一次性醫用口罩10只/王老吉1瓶/利是封20個等禮品,這些實用性強的禮品也受到會員的歡迎。
線上領券,到店核銷
線上領券線下核銷,本質上也是線上為線下引流,這種優惠券的形式多種多樣:
第一,線下門店專享券。“怡康到家”小程式“領券中心”提供了商城優惠券和線下門店專享券,後者需到店消費使用。
2021年12月14日-31日,怡康醫藥推出充值送代金券的活動,以吸引顧客到店消費,有“充值200元送110元代金券”“充值500元送300元代金券”“充值800元送500元代金券”三檔,其中充值金額為線上使用金額(可在怡康到家/怡康優選使用),代金券(包括無門檻通用券和滿減券)只能在線下門店使用。此外,“怡康到家”小程式“領券中心”提供了商城優惠券和線下門店專享券,後者需到店消費使用。
第二,線下慢病藥優惠券。如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的“慢病合約券”。會員可透過老百姓大藥房小程式領取“慢病合約券”,合約券可在領取後一年內使用,購買相關的慢病藥品可享受一定的折扣,按療程購買折扣更大,購藥用券時到門店向收銀員出示條碼進行核銷即可。
第三,植入營銷活動中發券。近期,一心堂藉著春節臨近策劃了系列營銷活動,其中有一項是在主題為《為愛“家”碼》的影片中植入“一一和心心”,觀眾需要觀看影片並尋找“一一和心心”,截圖傳送影片中所有的“一一和心心”至“一心堂”影片號後臺,前100名觀眾可獲得價值10元的一心堂線下門店消費券。
此舉不僅實現了線上為線下引流,同時也推廣了影片號,加強了顧客與品牌之間的互動,可謂一舉多得。
除了上述幾種形式,還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微信公眾號/小程式/APP等線上平臺設計各類適合線上下使用的優惠券,發放給顧客。
線上預約,進店服務
對於一些要進店才能開展的服務,可以採取線上預約線下服務的方式。在線上開通服務專案預約入口,如醫療器械租賃、健康檢測、免費吸氧等專案,每天開放一定數量的名額,讓顧客更方便地預約健康服務,也為門店帶來更多的客流。
醫療器械租賃方面,以霧化器的租賃為例,目前提供該服務的門店的租借流程是先透過霧化地圖小程式(IRMC智慧呼吸管理中心)找到最近的租賃點,到店掃碼下單租賃。如果可以提供線上預約服務,顧客提前預約好,到店即可取走霧化器,這樣體驗感更好。
此外,門店還可以作為醫療器械的售後服務點,在門店小程式開設預約通道,讓顧客提前預約維修服務。
西柚健康創始人康凱表示,西柚健康在推進和各大零售藥店的合作,並希望把與之合作的門店變成器械的售後網點,這可以為線下門店引流。器械的維修和護理背後有巨大的需求,這意味著大量的客流。
某些電子類醫療器械,患者在自行操作時,其監測資料不僅受產品自身及操作不當等因素影響,長時間使用的損耗也會造成誤差,需要定期校準,而且校準需要專業人員操作,患者不可自行除錯及校準,因此需要到售後網點去進行專業校準。藥店把這一業務包攬過來,也能為日後的器械品類提升打下基礎。
儘管大家都在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但是對於零售藥店而言,讓更多客流到線下是永恆的主題。近兩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線下實體店的客流每況愈下,零售藥店必須用好線上渠道把顧客引流到實體門店,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到店消費/服務場景是最核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