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我們都知道,當年戰場中的志願軍戰士非常艱苦,武器裝備落後,也沒有完全自主生產的能力,前期只能靠繳獲,後期才得到援助,同時也有不少的武器得到志願軍戰士的信賴,那麼本期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當年15種最受志願軍戰士喜愛的武器。

1、加蘭德M1半自動步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加蘭德M1是二戰期間最優秀的半自動步槍之一,當年所生產的數量遠超過德制G43和蘇制SVT40半自動步槍,在上世紀30年代末期就開始裝備美軍部隊,並一直沿用到上世紀50年代,在朝戰期間,被志願軍戰士繳獲重新使用。由於它的射速要比當時志願軍手中的栓動步槍更快,而且彈容量高達8發,所以它也得到了“大八粒”和“八粒快”的稱號。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加蘭德M1半自動步槍發射7.62×63毫米步槍彈藥,採用8發彈夾供彈,有效射程750米,槍口初速865米每秒,全槍長度1107毫米,槍管長度610毫米,空槍重量4.37公斤,槍口前部還可安裝特製的M1步槍刺刀。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打到最後一發子彈的時候,會出現“叮”的一聲,將空彈夾彈出,這個特點很多人都對其情有獨鍾。M1半自動步槍威力大,射速快的特點,也受到志願軍戰士的喜愛,對比之前老舊的38式和中正式,M1步槍真是再好不過了。

2、莫辛納甘M1891栓動式步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莫辛納甘M1891在當時算得上是元老級的步槍,早在19世紀末期就是俄國士兵的主要武器,隨後又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莫辛納甘步槍堅固耐用,可靠性強的特點,使它一直沒有被淘汰,而且還根據它的原有基礎,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型號,包括卡賓槍型、狙擊步槍型、騎兵槍型等等,在朝戰期間也有不少莫辛納甘M1891步槍的各型號版本,援助給了志願軍戰士使用。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莫辛納甘M1891步槍採用旋轉後拉式槍機,發射7.62×54毫米R步槍彈,彈倉容量5發,在機械瞄具的情況下精準射程為400米,安裝狙擊鏡後的最大精準射程可達到800米,槍口初速615米每秒,空槍重量4.22公斤,全槍長度1308毫米,槍管長度800毫米,還可安裝稜形刺刀,增加後的全槍長度為1738毫米。莫辛納甘步槍在開火時,遠處聽到的聲音就像是水珠落在地上的感覺,所以莫辛納甘還被俗稱為“水連珠步槍”,當時這種步槍也很快得到志願軍戰士的信賴,尤其是具有高精準度的狙擊步槍型號。

3、波波沙43型衝鋒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波波沙43型衝鋒槍在二戰末期投入使用,基於波波沙41型衝鋒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對比前者,取消了後面的實木槍托,而安裝了一個簡易可摺疊式的槍托,還安裝了一個獨立握把,使用起來要更方,也更便於攜帶,還也把之前的71發彈鼓,改為了35發弧形彈匣,從最早的每分鐘900發射速,減少到每分鐘600發射速,在持續射擊的時候也便於控制,各方面都超過了早期的波波沙41型。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波波沙43型衝鋒槍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採用35發弧形彈匣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600發,有效射程100~200米,還可調節單發點射模式和全連發模式,使這支衝鋒槍更能適合機械化作戰、巷戰和陣地戰等。在朝戰期間,波波沙43型和41型都分別援助給了志願軍使用,因為波波沙43型的操控性要更強,所以43型要更受志願軍喜愛。

4、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DP輕機槍又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在20世紀20年代期間由蘇聯進行研發,在1927年定型,1928年正式裝備蘇聯軍隊,隨後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蘇聯的主要輕機槍之一,它還分為DP27和DP28兩個型號,在外觀上沒有區分,只不過是兩個型號誕生的時間不同。DP輕機槍的結構很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製作工藝要求很低,只要能看懂圖紙,即便是普通的學工都能生產出來,這種機槍也很適合大批次生產。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DP輕機槍發射7.62×54毫米步槍彈藥,採用47發和60發單層彈盤供彈,必要時也可安裝101發雙層彈盤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600發左右,實際戰鬥射速每分鐘80~90發,有效射程800米,槍口出速840米每秒,還可調節單發點射和全連發射擊,全槍長度1280毫米,槍管長度605毫米,全槍重量不含彈盤為9.1千克。在朝戰期間,志願軍也得到DP輕機槍的援助,因為它的彈容量高,供彈方式比較巧妙,因此也受到信賴。

5、M1卡賓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M1卡賓槍在上世紀40年代研製,它是最早意義上的單兵自衛武器,M1卡賓槍的射程和殺傷力限定在手槍和半自動步槍之間,而且M1卡賓槍還發射特製的7.62毫米短彈,尺寸也要比M1半自動步槍小很多,重量也很輕,便於攜帶,在二戰期間一般裝備給美軍指揮官、炮兵、坦克車組、後勤人員、通訊兵、汽車駕駛員以及戰鬥班組計程車官等等。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M1卡賓槍發射7.62×33毫米短彈,而且彈頭呈現圓形,採用15發可拆卸式彈匣供彈,有效射程150到200米,槍口初速570米每秒。M1卡賓槍最大的優勢就是後坐力小,點射速度快,實用性較強,後期還根據M1型的原有基礎,衍生出M1A1型、M1A2型、M1A3型、M2型和M3型等卡賓槍,在50年代的朝戰當中,M1系列卡賓槍仍然在美軍當中使用,在戰場中也有不少的M1卡賓槍被志願軍所繳獲,在使用過程中,也對M1卡賓槍有較高的評價,多數人都是喜歡它後坐力小和便於操控的特點。

6、司登衝鋒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司登是在1941年英國推出的一種廉價衝鋒槍,由於英國當時對沖鋒槍的使用理念比較老派化,並沒有自行研製,在二戰爆發後來不及研發,只能用美國所提供的湯普森衝鋒槍,但後來被德軍潛艇的重重封鎖,使得美式衝鋒槍無法送達,後來沒有辦法,只好研製了一種低成本的廉價衝鋒槍,因此也就誕生了司登MK系列,這種衝鋒槍當時平均一支造價在7美元左右,從40年代到二戰結束,司登大概生產了370多萬支。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最早的司登衝鋒槍發射美式11.43×2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但後來供應不上,只好改為9×19毫米手槍彈,斯登衝鋒槍採用32發垂直彈匣供彈,並將彈匣佈置在槍身的左側,還可作為握把使用,加固槍械的控制性。該槍每分鐘理論射速550發左右,槍口初速381米每秒,有效射程200米,全槍長度為895毫米,槍管長度196毫米,全槍重量2.95千克。司登衝鋒槍的結構非常簡單,整個機匣使用鋼管衝壓而成,也便於維護保養。在朝戰期間司登衝鋒槍也有不少裝備在志願軍手中,因為它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的特點也受到信賴。

7、湯普森M1衝鋒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湯普森衝鋒槍別名為“湯姆遜衝鋒槍”,也叫做“湯米衝鋒槍”,原型槍早在1919年就研製成功,又根據它的原有基礎,相繼出現了1921型、1923型、M1928型,直到1930年正式型號的湯姆森衝鋒槍誕生,併成為美軍的制式武器,又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這種衝鋒槍大概生產了140多萬支左右,但它的結構複雜,造價高,不便於大量生產,在1944年末期它就已經停產,而使用造價更低的M3衝鋒槍代替。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湯普森衝鋒槍發射11.43×2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可以使用30發標準彈匣供彈,也可以使用50發或100發彈鼓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720發。由於湯姆森的射速高,而且開火的聲音就像打字機一樣,在二戰期間也被盟軍士兵們稱為“芝加哥打字機”或“芝加哥小提琴”。到了50年代的朝戰,這種衝鋒槍再次被使用,同樣也有很多的湯姆森M1型衝鋒槍被志願軍繳獲後重新使用,它和波波沙一樣,在志願軍眼中都是比較可靠的衝鋒槍。

8、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SG43重機槍是二戰期間蘇聯大量裝備的武器,它的誕生成功取代一戰期間所使用的M1910馬克沁重機槍。SG43重機槍採用風冷式散熱,作戰效率比之前的水冷重機槍大大提升,除了平射外,還可架在高處作為高射機槍,在正常情況下機槍會配備一個帶有擋板的雙輪槍架,便於運輸,也便於快速部署,這也是二戰蘇聯所有重機槍的特點。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SG43重機槍發射7.62×54毫米步槍彈藥,可以採用100發彈鏈,或者200發彈藥箱供彈,槍口初速865米每秒,每分鐘理論射速650左右,實際戰鬥射速80~100發左右,全槍長度1708毫米,槍管長度720毫米,全槍重量13.8公斤。在朝戰期間,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也大量援助給志願軍戰士使用,它比之前的馬克沁重機槍實用性要更高,也受到志願軍戰士的信賴。

9、託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託卡列夫半自動手槍,簡稱為TT33手槍,由前蘇聯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設計,由圖拉兵工廠進行生產,屬於蘇聯的第一種軍用制式手槍,用於取代之前的納甘轉輪手槍。TT33手槍還學習了勃朗寧系列手槍的一些特點,但它有很強的俄國風味兒,雖然外形看著簡單粗糙,但可靠性強,結構簡單,在二戰期間TT33手槍主要裝備給蘇軍的指揮官。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託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槍口初速420米每秒,全槍長度195毫米,槍管長度116毫米,全槍重量含子彈為0.94千克。託卡列夫手槍雖然沒有美製M1911手槍單發威力大,但它的穿透力強,後座力小,便於控制。當時也有一部分託卡列夫手槍援助給志願軍的指揮人員使用,隨後根據它的原有基礎模仿出了54式手槍。

10、M1939型37毫米高射炮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M1939型37毫米高射炮由前蘇聯製造,也是二戰期間的主要武器之一,這種高射炮可以安裝在裝甲列車上、卡車上或者單獨部署在地面上使用,主體安裝了一個74倍37毫米口徑的炮管,總長度為2729毫米,高地射界為-5~+85度,全炮可360度旋轉,最大水平射界9500米,實用最大射高為3000米。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M1939型高射炮在發射高爆穿甲彈時,可在500米的距離上擊穿46毫米厚的鋼板,可以有效的打擊低空飛行的飛機,每分鐘理論射速大概160發左右,實際射速每分鐘80發,還採用5聯裝彈夾供彈,在進行戰鬥時需要成員快速裝填彈藥。全炮重量2.1噸,炮組成員為8人,戰鬥時需要將十字架的4個輪子向下摺疊,部署在地面並進行固定,在運輸時可以將4個輪子放下,使用馬匹或者卡車拖拽。在朝戰期間志願軍所使用的高射炮也多數都是M1939型,對它的評價也比較高。

11、M18型57毫米無後坐力炮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M18型無後坐力炮在二戰期間也是美軍的一種多用途火炮,它可以肩扛式使用,也可以安裝在勃朗寧M1917型重機槍的三腳支架上使用,它可用於反人員、反裝甲、反工事等用途,還能發射破甲彈、高爆榴彈、白磷彈、訓練彈和煙幕彈等,口徑為57毫米,在使用時需要另外一名裝填手在尾部裝填彈藥,還可外加光學瞄準鏡。到了20世紀50年代,M18型57毫米無後坐力炮也用於朝戰當中,也有一部分被志願軍繳獲後重新利用起來,同時也受到較高的評價。

12、M20“超級巴祖卡”單兵火箭筒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巴祖卡”是二戰期間美軍最常用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在上世紀40年代投入使用,它發射特製的破甲彈,可擊穿100毫米厚的坦克均質鋼裝甲,最大射程可達到400米,當時能有效的對付德軍的中型和輕型坦克。“巴祖卡”系列火箭筒。從40年代到50年代,大概生產了47萬具左右,到20世紀50年代也用於在朝戰中,還從“巴祖卡”M1A1的基礎上,衍生出了M20型“超級巴祖卡”,它要比前者的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當年也被志願軍所繳獲,用來對付美式M48坦克等。

13、T-34-85中型坦克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T34-85是二戰期間最成功的一款中型坦克,也是二戰蘇聯坦克兵的驕傲。在它之前是T-34-76型,安裝了一個較小的炮塔,主武器為一門76毫米短管火炮,但它的火力和裝甲都不足,後期根本不是德軍“黑豹”中型坦克的對手,隨後又根據原有基礎,在底盤上安裝了一個裝甲更厚的炮塔,內建一門口徑更大的85毫米長管火炮,還改進了發動機,從而就誕生了T-34-85中型坦克,而且它的機械構造簡單,成本低,便於大量生產,從上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期間,T-34全系列坦克大概生產了84070輛左右,二戰結束後這種坦克依舊在部分地區使用,即使到了現在也是一些落後地區的現役裝備。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T-34-85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2噸,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12缸V型水冷四衝程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500馬力,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45公里。主要武器搭載了一門85毫米55倍口徑的長管坦克炮,炮口初速為792米每秒,可發射穿甲彈、破甲彈和常規榴彈等,輔助武器為兩挺7.62毫米並列機槍,車身最大裝甲厚度為90毫米。在二戰後期所生產的T34-85中型坦克車內還搭載了電子通訊裝置。在50年代的朝戰當中,也有不少的T-34-85中型坦克援助給了志願軍使用,因為T-34坦克的效能強悍,皮實耐用,結構簡單,還能適合寒冷地帶作戰的特點,自然受到志願軍戰士的喜愛,它要比當時的美製謝爾曼系列中型坦克更加可靠。

14、M1型155毫米榴彈炮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M1型155毫米榴彈炮,是美國重炮當中的“開山之作”,它模仿一戰期間法國的M1918型155毫米榴彈炮為基礎,並且在其中也進行了改進,結合了自己的一些特點。M1型155毫米榴彈炮,在1941年完成設計,並裝備美軍,在二戰期間得到了廣泛利用。火炮安裝了兩個橡膠輪胎,正常情況下會使用半履帶式卡車或者六驅卡車進行拖拽。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全炮長度為7.32米,寬度為2.44米,高度為1.8米,戰鬥全重為5.8噸,主體安裝了一個23.4倍口徑的炮管,炮口初速563.9米每秒,最大射程可達到14.6公里。M1型155毫米榴彈炮到了朝戰期間再次被使用,但這種火炮的最大弱點就是笨重,在陷入游擊戰時不便於迅速機動,美軍士兵通常會選擇拋棄後撤退,自然有一部分的M1型155毫米榴彈炮成為了志願軍的戰利品,最後被重新利用起來,發揮出它大威力和火力覆蓋的優勢。

15、BM-13“喀秋莎”火箭炮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它的原名叫做BM-13車載火箭炮,綽號為“喀秋莎”。它是二戰期間蘇聯軍隊所採用的一種遠射程火炮,BM-13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研發,30年代末期進行測試,1941年正式定型為BM-13車載火箭炮,並裝備蘇聯軍隊。它的設計結合了當時飛機上所使用的航空火箭彈,並對其固體燃料進行了改進,使射程更遠,能搭載更多的彈藥,更重的彈頭,隨後組成一個多聯發射器,安裝的一臺吉斯- 6×6卡車上,也就成為了車載火箭炮。

當年志願軍戰士最喜歡使用的15種武器

BM-13火箭炮的最大射程為8500米,帶有16個發射導軌,可發射132毫米的M-13火箭彈,搭載火箭炮的吉斯卡車長度為6.4米,寬度為2.3米,重量5.2噸,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GMC型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92馬力,採用6×6驅動,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80公里,最大行程385千米。在朝戰後期“喀秋莎”箭炮也有一部分援助給了志願軍,當時它那種恐怖的射速,高密集度的火力覆蓋,再加上自身具備行進能力,要比重型榴彈炮好用,志願軍戰士也是對這種武器情有獨鍾。

那麼本期這15種最受志願軍戰士喜愛的武器,就為大家盤點到這裡,如果你對此還有哪些不同想法或者想要補充的,那就請在評論區中表達,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裝備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大家更新。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2-02-07

相關文章

民間故事:女子生娃,婆婆拿走“紫河車”,公公吃了後沒撐過三天

民間故事:女子生娃,婆婆拿走“紫河車”,公公吃了後沒撐過三天
作品型別:民間故事類,鄉野奇聞異事錄<鄉野奇談>,第975章. 作品名稱:<公公吃了兒媳的"紫河車"> 半杯煙雲半杯水,幾縷憂愁幾縷悲. 不道人間情何意,陌 ...

孝順的王新軍:弟弟和父親相繼離世,他陪母親熬過痛苦期

孝順的王新軍:弟弟和父親相繼離世,他陪母親熬過痛苦期
王新軍是著名演員秦海璐的丈夫,同時,他也是一位陽剛正氣.不可多得的好演員.由他主演的<獨立縱隊><抗日奇俠><英雄先遣連><從將軍到士兵>等,都頗受觀眾 ...

六旬老人無奈哭訴:八旬老母親再不死,我就要被熬死了

六旬老人無奈哭訴:八旬老母親再不死,我就要被熬死了
文|淼淼 人這一輩子匆匆忙忙在中年時期努力拼搏,一方面是能夠給子女們提供優越生活,另一方面希望晚年能夠過得安逸自在,畢竟努力了大半輩子,在晚年時候也能停下腳步享受美好,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在晚年時都能按照 ...

眯眯眼的良子皇后:嫉妒兒媳貌美人氣高,又一舉得男,42年沒好臉

眯眯眼的良子皇后:嫉妒兒媳貌美人氣高,又一舉得男,42年沒好臉
婆媳關係就是世界性的一個難題,為何婆婆總看兒媳不順眼,為何兒媳沒辦法與婆婆和平共處?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反正,家家婆媳之間都有不一樣的"經",也因為如此,家家婆媳都在相互" ...

亞平媽是婆婆界的奇葩?看了4遍原著,終於看透了她:可恨,可憐

亞平媽是婆婆界的奇葩?看了4遍原著,終於看透了她:可恨,可憐
電視劇<雙面膠>2007年開播,如今已經過去了15年,中間出過很多部婆媳題材電視劇,沒有一個婆婆能跟胡麗娟的婆婆相較量. 有些人因為看了<雙面膠>,對"婆婆" ...

“黑龍江媳婦”千百惠:嫁離異的音樂才子,與婆婆情同母女

“黑龍江媳婦”千百惠:嫁離異的音樂才子,與婆婆情同母女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千百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千百惠是紅遍港臺.內地及東南亞的著名歌手,演唱的<當我想你的時候><走過咖啡屋><煙雨濛濛>< ...

廣東:丈夫外出務工,兒媳卻被打斷耳骨,何種仇怨讓7旬阿婆下手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最難相處的,但婆婆動手打斷兒媳耳骨的還是頭一回聽說! 究竟是什麼樣的恩怨讓7旬的婆婆對兒媳下此重手? 當老婆和媽媽發生血拼的時候!老公又該站在哪邊?如何處理?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女 ...

中秋節同學來吃飯,山西婆婆忙活一上午做6道菜,同學吃哭:想家

中秋節同學來吃飯,山西婆婆忙活一上午做6道菜,同學吃哭:想家
中秋節是個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少在外拼搏的人並不能趕回家鄉與家人相聚.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便是如此,老家是山西,由於工作的原因,假期的前兩天要加班,剩下一天回家不現實,所以只能留在工作的 ...

13歲女兒迷戀手機遊戲,媽媽摔壞手機,她離家出走遇上三個男網友

13歲女兒迷戀手機遊戲,媽媽摔壞手機,她離家出走遇上三個男網友
這一天,吳梅因睡前水喝多了,凌晨一點左右,她起夜上了下洗手間,本來昏昏沉沉的她想要回屋倒頭就睡,可是路過女兒果果的房間時,吳梅突然被地面上反射出來的一縷光亮給弄精神了. 這時,吳梅下意識的反應出,是不 ...

當中年男人決定去騎摩托

當中年男人決定去騎摩托
"雖然那輛摩托車大部分時間用來通勤,可我還是喜歡騎車的感覺.特別是下班路上,騎上摩托你就會有一種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的錯覺.生活看起來就不止兩點一線了."玩摩托的L說. &qu ...

於震牽手辛月:再婚幸福是這樣修煉成的

於震牽手辛月:再婚幸福是這樣修煉成的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於震 於震是公認的演技派男星,主演了<戰後之戰><五號特工組>等一系列經典戰爭戲,被譽為"諜戰天王". 於震有過一次失敗 ...

女性備孕應該避開兩個月份,否則孕期和坐月子時候,就知道辛苦了

女性備孕應該避開兩個月份,否則孕期和坐月子時候,就知道辛苦了
懷孕生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女性需要在備孕時遵守各種禁忌,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寶寶平安出生.為了達到優生優育的目標,在懷孕之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備孕期間的女性要想盡快懷孕,除了飲食和習慣要做調整之外,還應該避 ...

70歲的陳奶奶:年輕時拋夫棄子;三婚後過得生不如死,卻無人同情
1 陳奶奶是我老公他們一個村的.論輩分,我們還管她叫二媽,住的不遠.如今陳奶奶70歲了,對於大多數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本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就是再不濟的老人,也頂多是自給自足:不用受氣,也生活自由自在.而 ...

我,90年代在俄羅斯掙了20萬,住上別墅,又全賠光,現在只想回國

我,90年代在俄羅斯掙了20萬,住上別墅,又全賠光,現在只想回國
高珊/口述 小問/撰文 我是高珊(@中俄混血女孩啊麗娜),70後,家鄉在延邊.19歲,為翻身,我和父母告別,遠走他鄉去俄羅斯賺錢.那是二十八年前的事,我還是無知的女孩子.那時以為,自己會在幾年後回到家 ...

讓人心疼的姐姐

讓人心疼的姐姐
我們家姊妹眾多,五女二男,最大的哥哥和最小的我差了23歲,基本是差了一輩. 今天,想說說大姐. 大姐比我大了18,今年67. 大姐是我們家7個孩子中唯一沒有上過高中的.這也成了以後大姐在我們姐妹面前經 ...

1959年,得知常香玉未入黨,鄧小平:你們河南不發展她,我來發展

1959年,得知常香玉未入黨,鄧小平:你們河南不發展她,我來發展
195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與彭真.胡喬木.劉瀾等領導同志考察河南,在鄭州聽取了河南省委的工作報告.會上,中央領導曾關切地向河南省委書記過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近況,比如:她現在何處?在做什麼工作 ...

“背影”之下,隱藏著一個父子決裂、婚姻不和、一貧如洗的朱自清

“背影”之下,隱藏著一個父子決裂、婚姻不和、一貧如洗的朱自清
朱自清與陳竹隱 一篇<背影>,一篇<荷塘月色>,讓我們從中學時期開始,便記住了一個名字,朱自清. 而這個民國時期的大作家,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最初大概只有這幾個詞:散文大師.父親 ...

著名演員陸劍民:撮合離異父母復婚,妻子是著名歌唱家胡月

著名演員陸劍民:撮合離異父母復婚,妻子是著名歌唱家胡月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陸劍民與胡月 陸劍民成名很早,1987年就因主演電視劇<大學>,榮獲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獎.2004年,他又因在歷史劇 ...

“娛圈淨土”王寶強的逆襲史:工地打工,兩次下跪,光膀子滾釘板

“娛圈淨土”王寶強的逆襲史:工地打工,兩次下跪,光膀子滾釘板
2001年,一個身負武功,懷揣電影夢的農村小夥子來到北影電影廠大門口蹲活. 當時已經19歲的青年,長得黑黑瘦瘦,個子還特別矮,看起來更像個少年. 沒有俊俏的五官,也沒有吹彈可破的肌膚,更沒有霸道總裁的 ...

兩人是同學,一個在18歲生孩一個在38歲生孩,相遇後,差距太大

兩人是同學,一個在18歲生孩一個在38歲生孩,相遇後,差距太大
男人可能會選擇在成家之前先做好自己的事業.但是女生不一樣.女生容易因為陷入感情而選擇先結婚. 她18歲懷孕生孩子,成為一名全職媽媽.麗麗和梅梅是小學同學.麗麗高中畢業後去了一家餐館工作. 因為年輕.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