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三月春暖花開的季節,很多攝影、旅遊愛好者就會慕名地前往四川犍為拍攝油菜花蒸汽小火車,離犍為往西北30公里有一座古鎮,叫作芭蕉溝,它地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嘉陽桫欏湖景區核心區域,屬嘉陽煤礦礦區。
如果你喜愛攝影,可以先去拍攝油菜花蒸汽小火車,然後再前往芭溝古鎮拍攝具有人文歷史的老建築,這樣就有兩個景點可以提供拍攝了。
坐著逛蕩著古老的小火車,走進古鎮,看著滿眼的歷史痕跡,真的有一種歷史穿越感。
“說起芭蕉溝,心裡涼悠悠,跟著工人走,又有煙兒抽,再過三五年,還有娃兒逗”。這首民謠很生動,幾句話描述出那個年代的特色,有點兒幽默,又有點兒辛酸。當年的芭蕉溝,現在的芭溝鎮,大名鼎鼎的翁文灝和孫越崎曾於上世紀30年代在這裡開礦辦廠,一溝一鎮由此興起。
芭溝古鎮,是歲月斑駁、具有芳華記憶的,工業古鎮,也是遠離塵囂、時光靜好的,最美森林小鎮,是典型的自然與人文融合的旅遊勝地。
來之前大概瞭解過芭溝的歷史,早在1939年,中國第一家中英合資煤礦──中福煤礦從河南焦作搬遷於此,改名為嘉陽煤礦,由此興起了英式建築;然後在上世紀50年代,蘇聯專家參與嘉陽煤礦的管理,因此又有了蘇式建築。幾十年過去,這些建築依然儲存完好,尤其蘇式的辦公樓、禮堂、醫院、電影院、宿舍樓等基本完整保留全貌。
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繼續援助擴建煤礦,修建了一批更具規模的,帶有鮮明蘇式風格的行政辦公樓、醫院、民居等建築。這些建築被披上了濃重的時代油彩,倒也熱鬧非凡。直到八十年代,煤礦枯竭,企業外遷,這裡才寂靜下來。
或許是得益於這裡交通不便,進出大山只有靠一條小鐵路,別無他途。所以,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曆史,保持著英式工業古鎮,竟被原汁原味兒地保留下來了。
穿過簡陋的站臺,沿著窄窄的石階往下走。貌似只有一條小路,不用擔心迷路。經過一個“職工快活林”——好神奇的名字,看到了老舊的辦公樓,小商店小攤販也跟著出現在路邊。一路上被這裡的老舊建築所吸引,一直走到了大舞臺這樣的地方,想當年這裡一定是熱鬧非凡,現如今已經是冷冷清清,只有幾個攤位租給遊客拍照的服裝。
這裡還有租一些服裝的小攤,穿上這些服裝之後再在這種有歷史背景的老建築旁拍個照片,拍出的照片效果有種穿越上個世紀的感覺。
朋友正是經歷了那個年代,所以對這些服裝很好奇,在我們的勸說下,也租了一套服裝在大舞臺前拍了幾張照片,小販說,租一套服裝要二十元,一天可以租出十套,也就賺兩百元,旺季生意可能會好一些。
芭蕉溝已到古稀之年。塵埃落定,洗盡鉛華,小鎮更加從容淡定。
寧靜、幽遠、滄桑、古樸,這些在現代幾近絕跡、只在唐詩宋詞中才能找到的美好字眼,全部在深深的小巷中、清澈的溪水裡、蒼翠的高山上、一塵不染的碧空中復活,食堂、電影院、中英街、老相館、情人榕、逃難井的一個個古老故事,生動成深奧而古樸的嘉陽,生動成隨處可見的淳樸而熱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