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民間故事:男子夜宿山村,見主家太悲傷有蹊蹺,他用青草救下女子

  白默,字慎儀,宋朝大中祥符時期麟州人氏。

  此人生於富足人家,父親白員外對其期望頗深,故為其取名默,字慎儀。表字取自《詩經·魯頌·泮水》,拆開字則是人有義,懷真心。

  白員外對兒子如此期盼,對他管教甚是嚴格,五歲為其開蒙,希望他能一朝登科。然白默志不在此,讀書厭煩,倒是喜歡拳腳槍棒。

  男兒當有摘星志,讀書固然是成全志向的最好選擇,可拳腳謀略也一樣可以。

  父子二人為此產生矛盾,皆因白員外有文人情結,豈能任由他每日裡指東畫西,吆喝練拳?

  最終父子二人商議,讀書不休,拳腳不停。

  如此之下,白默在文武兼修中長大,身上有書卷氣,卻又豪邁大方,好友中有飽讀書生,也有尋常武夫,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誰見面便稱一聲白公子。

  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白家在白默十八歲時遭遇變故,家境出現頹勢。白員外心中焦急,每日裡逼著白默趕考,然白默不以為然。

  因此,白員外想出一個主意,如不聽勸,就要成婚,如不成婚,就在聽勸去考。

  白默對成婚排斥,為此直到十八歲尚未成親婚配,白員外此舉是逼迫他就範,可讓白員外萬萬沒料到,竟因此引出了禍端。

  Ⅰ:心焦急員外使計,惱怒中白默傷人

  白員外能把家境操持成這樣,自然也有著眾多朋友,跟白默不同,他的好友中多是有頭有臉人物。

  在這些朋友中,有一李姓商人叫李保良,此人神秘,生意秘而不宣。家中有女,名喚李銀月,時年十八歲,因為眼光頗高,故遲遲未能婚配。

  按道理說,白員外對兒子期望如此之深,自然看不上商賈之女,況且李保良生意神秘,讓人生畏。然他卻只是為了逼兒子同意趕考,故只是在腦中思索了一圈,便決定用李銀月來逼迫白默。

  李銀月家中富足,長相漂亮,也恰恰因為家中富足,養成了她目空一切的習慣,李家忙碌,家教欠缺,幾個孩子皆養成了囂張跋扈的習性,而李銀月比起兄長弟弟來,更加強勢。

  她如此性格,白員外也自然聽說過,畢竟和李保良也算拐彎朋友,假如讓她成為兒媳,家中往後的日子怕是要雞飛狗跳。

  還是那句話,他是為了刺激兒子,並不是為了讓兒子真娶李銀月。

  可白員外不曾想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兒女婚配,豈能兒戲?他欲用人家女兒來刺激兒子,以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出發點本就錯誤,必定會帶來錯誤的結果。

  錯誤出發點如同人穿衣服,上面釦子錯了,下面必定是跟著錯,且會一錯再錯。

  白員外可不會對別人說是為了刺激兒子,而是一本正經跟李保良說了此事。

  李保良聞言大喜,無它,李保良知道白默,此子氣度不凡,雖然多有叛逆之舉,然少年風流,胸懷大志,假以時日,必定能出人頭地。如果自己家女兒嫁於此人,必定無錯。

  就這樣,李保良把訊息透露給了夫人,夫人又興高采烈告訴女兒。

  李銀月知道白默,她對別人刁蠻,但一聽母親說白家有意提親,她暗中興奮,一聲全憑爹孃做主,就表明了自己完全同意的心思。

  而在白默那邊,他當然也知道李銀月,且不說他如今志不在婚配,就算有完婚打算,如此悍婦,豈能娶來當妻?是以,他一口便回絕。

  白員外料到他會拒絕,不緊不慢說道:“默兒如若拒絕婚配,則必須前去應試,兩樣總要選一樣。”

  白默現在兩樣都不想選,見他仍然搖頭,白員外並不著急,因為他後面還有疾風驟雨一樣的招式。

  如若一次就會逼其就範,白員外也不會對兒子有如此深的期望,他知道兒子的性子,非接二連三出招,不會使其點頭同意。

  古人圍魏救趙,白員外這是以婚逼讀,他還洋洋自得,認為是絕好計策。

  白默拒絕,白員外開始差媒婆前去李家,正式開始提親。

  李家等的就是這一步,馬上表示同意。

  按照李家所想,既然是白家提親,那就說明白家願意,白默也同意,他們一旦同意,下面就該是訂婚和完婚。

  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白默根本不同意,且放出話去,就算一生不娶,也斷然不會娶李銀月。

  李家聞言十分惱怒,李保良埋怨白員外,白員外卻說既然兒子不意,他也沒有良法。李保良感覺到了羞辱,事是你提出來的,親是你們家派人來提的,現在卻說不願意,這不是故意羞辱李家嗎?

  白員外有苦難言,他以為只要一說提親,兒子就會改主意,但白默不改,這讓他無可奈何,此計不成,當然也就不用再跟李家糾纏。

  李家不是省油的燈,且已經放出話去,白家卻又突然想就此結束,李家能同意嗎?

  李保良氣憤,李銀月更加氣憤。

  從小到大,她何時受過此等羞辱?先提後拒,不折不扣的故意為之,她李銀月在麟州出名,靠的可不是溫良賢淑,而是刁蠻任性。既然你白默如此羞辱人,那李銀月一定要羞辱回來,以解自己心頭之恨。

  她自小刁蠻,家裡又有打手下人,悄悄打聽了白默平時所好,得到確切訊息後,帶著一眾打手下人呼嘯而去,她要讓白默在眾人面前丟臉,以撿回自己的面子。

  白默對此毫不知情,他並不知道爹在暗中做了那麼多事,婚配之事,爹孃提過多次,他都拒絕,也沒出什麼事,他認為這次也是同樣。

  他此時正跟幾個朋友在城中酒樓吃酒,談天說地,說槍論棒。

  談興正濃,飲酒正酣,李銀月帶著打手到了。

  李銀月完全不顧自己是女兒身,指著白默破口大罵,罵他不識抬舉,罵他故意羞辱別人。

  白默自小讀書,可他並不僅僅是讀書,還學拳腳練棍棒,身上半點迂腐氣都沒有。加上他早就對李銀月的跋扈作風不滿,此時無端被罵,他認為自己是在受辱。

  當下他就出言奚落,直把李銀月說得張口結舌,氣急難忍。

  言語不行,李銀月一揮手,身後打手下人一湧而上,對著白默招呼開來。

  白默冷笑一聲,外衫盤起,雙拳橫擺,兩腳齊使,眨眼間便將一眾打手下人撂翻在地,眾人紛紛叫好,白默年少輕狂,對眾人連連點頭,轉頭對著李銀月便又是一頓羞辱。

  李銀月再次受辱,打又打不贏,罵又罵不過,怒而回家,其父李保良得知,狂怒湧上心頭,誓要報復白家。

  白默轉回家中,並未曾把此事告訴父親,父子兩個都以為事情過去便過去了,卻不料李家正在醞釀一個巨大的報復計劃。

  白家大禍,眨眼便至。

  Ⅱ:遭報復白家倒黴,無奈時白默遊歷

  李家欲報復白家,則必須要從其軟肋處下手,白家恰恰有軟肋。

  幾年以前,白員外乘車外出,但騾子發驚,人不能制,橫衝直撞,撞翻了一個賣菜老翁。事後,白員外賠付了鉅額錢財,賣菜老翁家也同意了賠錢私了。

  但李家重提舊事,暗中使計,買通賣菜老翁家人,指認白員外幾年前並沒有撞死人,但事發之後,白員外害怕後續之事曠日持久,遂動手殺人。

  換句話說,以前是騾子驚懼後無意中傷人性命,如今變成了白員外蓄意做之。

  這兩者性質完全不同,白員外自然感覺冤枉,因為他確實沒做。

  然李家之勢,暗中隱藏,致使白員外無力迴天,眼看便要定罪。

  白員外此時方知自己欲用李銀月刺激兒子犯了何等樣的錯誤,如今該怎麼辦?他無計可施。

  白默也得知了此事,才明白是李家暗中使勁,他思索良久,得出個結論,因為父親想借此刺激自己,加上自己並不知情,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現在想要救父,除非李家不再暗中使勁。

  如何才能讓他們不再發力?

  只有去賠禮道歉。

  白默十幾年風流倜儻,習文練武,身上自有一股傲氣,可如今為了保全父親,只有咬牙去了李家。

  李家召集了不少人,親眼看著白默道歉,白默一一照做,這才使李家感覺出了這口惡氣。

  但是這並不算完,李家可以不再暗中使勁,可有一點,白默需離家出走,兩年內別在麟州出現。

  這簡直就是欺人太甚,可白默思考良久,還是同意了下來。

  是以,賣菜老翁家不再追究,白員外得放,而白默則要離家而去。

  白員外惱怒異常,欲要挽留兒子。可白默拒絕,他已經答應了李家要出走兩年,父親也被放了出來,如果自己說了不算,那豈不是小人所為?

  李家所做,自然狠辣,可事情有因果,他倒也並沒有就此懷恨,麟州長大,從來不曾遠行,此番就當是遊歷,遠行一番,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自己有拳腳在身,尋常蟊賊也近不了身,正好藉此機會,好好想一想此後餘生,自己要走什麼樣的道路。

  白員外後悔非常,原想著借別人來刺激逼迫兒子,不曾想竟惹出如此多的禍端,兒子還要離家兩年,自己真是慮事不周。

  白夫人不捨得兒子,兒子自小在家,從來不曾遠行,她又如何能放下心來?婦人疼兒子,心情自然可以理解。

  白默耐心勸導母親父親,遠行之事,已成定局,他說話得算話。

  白員外和夫人無奈,欲要派多人陪同,可白默拒絕,他不需要別人在身邊,一個人自由自在,更加方便,帶那麼多人,徒增許多不必要的事端。

  就這樣,白默離開了成長十八年的麟州,開始了自己的遊歷生活,而此一路,是兇是吉,是福是禍,沒有人能提前預知。

  麟州多山,他此番遊歷很是受苦,特別是深山峻嶺之中,時常會迷路。所幸的是,深山之中也有人家,有時候一個村子十來戶人家,大點的幾十戶,靠著詢問打聽,倒不至於困在深山之中走不出來。

  一年之後,他身上已經完全沒有了曾經的公子氣,身體愈發強壯。下雨時找個山洞避雨,天晴時便大步而行,閒時讀書,興起練武,竟讓他有了比在麟州還要舒服的感覺。

  他喜歡這樣的生活,一年之後,他已經開始感激有了這段經歷,剛開始所認為的苦難,此時想想有些可笑,這哪裡是什麼苦難?是增長見識的一種方式。

  古人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確有其道理,有些東西,不僅僅是靠書就能得到,他此一行感慨良多,每日裡都有新鮮事情發生,少了許多煩惱,如能一直如此,豈不快哉?

  這一日,他行至深山,天降大雨,看到不遠處有茅屋兩間,跑過去發現是一個老翁所住。老翁邀請他避雨,白默和老翁交談甚歡。

  老翁得知他仍要前行,想了想,嘴裡喃喃自語:“這月,就要輪到前面的村子交人了。”

  自語完,他勸白默放棄前行,就此迴轉。

  白默詢問,前面是否有大山攔路?人跡罕至?還是有猛獸穿行,傷人性命?

  老翁搖頭否認,相反,裡面仍然還有村子,且還不少。

  那為什麼不能前行?

  面對白默的詢問,老翁卻突然落下淚來,然後搖頭說再前行,怕是會有危險,雖然有村子,可危險恰恰就在村落之中,同樣也來自那些人心之中,貿然進去,怕是會惹上麻煩。

  老翁為何突然哭泣?又為什麼說危險潛伏在前面村落之中?村子裡的人有什麼危險?

  面對白默的詢問,老翁再不細講,只是喃喃說自己曾經有兩個女兒,現在一個也沒有了,都被送給了“洞靈”。

  洞靈是個什麼玩意兒?

  白默越聽就越是好奇,這老翁語焉不詳,看樣子知道一切,可又躲躲藏藏不敢說出,這更加勾起了白默的好奇心,他必須要前行。

  不是他魯莽,經李家一事後,他遇事時已經會考慮。老翁不讓再進山,他想的則是,自己有拳腳護身,尋常人也近不了自己的身,而且他實在想不出能有什麼危險。

  山間林中,常有怪談秘聞,神秘感和恐懼感在一些老農心中根深蒂固,可他讀書識字,且身體強壯,不信那些怪事。

  老翁見越說他越是興奮,而且還躍躍欲試,不由得搖頭嘆息。恰逢此時雨停,他告別老翁前進,剛走出沒多遠,後面傳來一陣腳步聲,轉頭一看,幾個人抬著一頂枝條編成的座位,下面用粗重的樹枝做梁,上面能坐一人,但此時是空的。

  這幫人看到獨自前行的白默後停下,他們上下打量白默,還有人低聲交談,似乎對他非常好奇。

  白默站在一邊等這些人離開,可是他們並不離開,反而有人走向了他,張嘴說道:“裡面不能再去,趕緊回去。”

  白默搖頭:“能去不能去,自然有我自己的判斷,莫非這山是你們的?路是你們的?”

  說話之人臉色鐵青,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白默看出來了,這些人都是尋常村民,他們不擅長交談。但這些人的意思很明白,不想他進入深山之中。

  越是這樣,他就越想進去看看,他想知道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怪事,為什麼這些人都如此神秘。

  前有老翁不讓他進,現在又有這些人想趕自己走,要是不進去探個究竟,怕是會一直好奇下去。

  他對著這些人微笑點頭,行禮後說道:“在下游歷至此,前面既然有路,自然要前行,卻不知你們為何想要阻攔?”

  剛才攔他的人想說話,一邊有人打斷:“罷了,他想去便讓他去,我們又何必攔他?真要出了什麼事也是他自找,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這些人一聽都紛紛點頭,他們抬著那個木頭座位疾步前行而去,白默站在原地思考了一陣,出了什麼事?能出什麼事?

  他認為這些人是在嚇唬自己,同時心裡也隱隱好奇,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麼事,這些人又為何抬著那麼一個座位。待那些人走遠,他在後面跟了上去。

  山路難行,他雖然有拳腳在身,可前面那些人原本就在山中長大,熟悉路不說,腿腳也快,人家很快將他甩開不見了蹤影,他則在後面沿著小路前進。

  一直走到天將黑時,他眼前出現了一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他長出一口氣,決定今晚便住在此處,找戶人家,借宿一晚,明天接著前行。

  想到這裡,他大步進村而去。

  Ⅲ:借宿時寡婦警告,點青草白默救人

  村子並不大,可也有幾十戶人家,怪異的是,他進村後竟然不見一個人,每家每戶都房門緊閉,難道這是個無人居住的村落?

  剛想到這裡,他看到前方不遠處一個女子倚門而立,兩眼望天,也不知道在看什麼。

  他快步走了過去,恭敬行了一禮,女子卻仍舊抬頭望天,對他的行禮視而不見。

  “在下趕路至此,天色已晚,想在此處歇腳。”

  他邊說邊抬頭看了看,天上什麼也沒有,這女子為何擺出如此怪異的姿勢?

  聽他說話,女子收回目光,看著他小聲問道:“你說,洞靈是住在天上還是住在山中洞裡?”

  這已經是他第二次聽到這個詞,在外面時,那個老翁就提到過,現在這女子又說,勾起了他的強烈好奇心。可是,這洞靈是個什麼玩意兒?他壓根兒就沒有聽到過這個詞。

  見他茫然,女子悽然一笑,側身,示意他進家而去。

  他一肚子疑惑進入女子家中,卻發現家中沒有別人,他不由得大為尷尬,如果這家裡只有這女子一人,自己就要另找別人家投宿,要不然不方便。

  女子為他端來水,他趕路口渴,一飲而盡後問:“這村裡其它人呢?要不我換個人家借住吧。”

  女子輕嘆一聲:“都在山裡給洞靈做準備,村裡現在除了我沒有別人。”

  “洞靈?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

  聽他稱洞靈為什麼玩意兒,女子噗嗤一笑,復又落下淚來,搖頭沒有回答,只是呆呆望著外面,似乎有無盡心事。

  這女子看著頗為年輕,但卻梳了個婦人髮鬢,說明她已經為人婦,難道她丈夫也在山中?

  “不用四處打量,這家裡就我一人,過了今夜,便一個人也沒有了。”

  女子好似在回答他的打量疑問,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從女子的話中,他了解到此女名喚蓮兒,十九歲,是個寡婦,望門寡。其丈夫多病,兩人訂過婚約後,尚未成婚,男子病亡,如今已有一年,男人既死,她也不再嫁。

  白默在心中輕嘆,如此年輕,卻開始守寡,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但他只是借宿,自然不好多問,也不能勸什麼,只有沉默。

  這個時候,村裡開始傳出說話聲,有人從山上下來,蓮兒將他讓進屋內,關門時說道:“晚上睡覺堵上耳朵,聽到什麼聲音也不要出來看。”

  他正在茫然時,蓮兒又說道:“過了今晚,我便不在了,你可以自行離開,不要驚動村裡人。”

  話說完,她將門閉上,又開始站在門前望天,陸續有人從山上下來,經過她時沒人打招呼,她也不招呼別人。

  怪事年年有,就數今天多。

  在屋裡的白默此時才明白老翁為什麼不讓自己進山,這裡面的人和事也太詭異。

  正在胡思亂想,突然看到來時在路上碰到的幾個人,他們把抬著的那個木座位放到了蓮兒面前後離開。

  蓮兒待他們走遠後便坐了上去,輕輕搖晃,嘴裡哼著白默聽不懂的曲調。

  他越看就越覺得詭異,天已經漸漸黑了,不遠處卻燈火通明,並且傳出大聲的吆喝聲,顯得極為興奮,白默聽出來了,這些人是在吃酒。

  而蓮兒一直坐在座位上沒有下來,似乎已經睡著。

  白默越想越不能忍受,就在他要開門而出,詢問蓮兒時,一陣陣低沉的哼唱傳來,伴隨著沉重的腳步聲。

  一群人手舉火把,跳著詭異的舞蹈,唱著離奇的曲調,走向了坐著的蓮兒。

  他們到了蓮兒身邊,將她團團圍住,不住跳唱,越來越興奮。

  一個時辰後,唱跳戛然而止,這些人對著坐著的蓮兒齊刷刷跪下,砰砰磕頭,還喊著感謝的話。

  坐著的蓮兒還是不言不語,這些人站起來後,抬著蓮兒上山而去,還伴隨著莫名其妙的哼唱。

  屋裡的白默看得心驚肉跳,這幫人好像在舉行一個什麼儀式,他們對著蓮兒磕頭,絕不是尊敬她,而是要把她當成儀式的一部分。

  此時那些人已經走遠,他開門而出,望著如火龍一般上山的眾人,他彎腰撿起一個已經熄滅的火把和兩根火摺子,握在手中便悄悄跟了上去。

  人們在一個洞前停下,又開始圍著蓮兒唱跳,大概意思是將蓮兒送給洞靈,求洞靈保護村子不受災禍。

  躲著的白默看得目瞪口呆,這些人簡直愚不可及,哪裡有什麼洞靈?看樣子,他們竟要拿活生生的蓮兒獻祭?此時,他又突然想到在外面時,那個老翁說原本有兩個女兒,都送給了洞靈。

  這洞靈肯定是個陰謀,只是這些山民愚昧,對洞靈深信不疑。

  他打量著這個洞,不像是人工開鑿,應該是天然形成的洞。這洞靈必定是假,如果將人送進去,再從這裡出來,則會被村民看出來端倪,那麼此洞必定有別的出口。

  他趁著人們唱跳的功夫開始繞山而行,果然在半山腰發現了一個洞口,這個洞口隱藏在草叢之中,有明顯的人工痕跡,邊上還支撐著木頭。

  他把支撐木全部踢斷,泥土帶著石頭向下塌陷,將洞口掩埋結實。

  此時,下面的唱跳已經停止,幾個人將蓮兒抬到洞邊,讓她自己走進去。

  站在洞口的蓮兒剛要邁步,白默從上面一躍而下拉住了她,眾人大吃一驚,蓮兒更是不知所措。他此時用泥將臉塗得看不出具體樣子,蓮兒還是認出了他,但不明白他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還攔住自己,他會被這些人打死的。

  白默搖晃著身子,嘴裡喃喃有詞:“洞靈希望青草燻煙。”

  他之所以用泥塗抹臉,是怕被人認出,來的時候他跟其中幾個人交談過。之所以要如此瘋癲,是因為他明白,自己雖然有拳腳在身,可如果硬要救走蓮兒,肯定會被憤怒的人合圍。與其這樣,不如將計就計,這些人對洞靈深信不疑,他決定要用洞靈來對付洞靈。

  果然,眾人疑惑看他,由於他從上面跳下,眾人不明白他的身份,對他所說也將信將疑,因為往年可沒有這道儀式。

  白默猛指向眾人大吼:“青草!”

  大家驚慌之下轉身,這裡到處都是青草,很快就扯了一堆,全都放在洞口。

  白默讓蓮兒站在自己身後,拿出火摺子吹燃後,先點著乾草,乾草燻燎溼草,產生了大量濃煙,向洞裡不住嗆灌。

  時間慢慢過去,草煙越來越濃時,裡面突然傳出劇烈咳嗽時,然後就有四人男人竄出。

  白默等的就是此機會,他把竄出的四人打倒後,大家也醒悟過來,原來所謂的洞靈是人?那麼往年送進去的女人都到哪裡去了?不用說是被這些人給帶走了。

  大家都怒不可遏,他們竟然一直被人矇蔽,此一帶山中,每個村都有這樣一個洞,用來送人給洞靈,現在看來是被人哄騙,他們開始痛揍這四個人,一直打得動彈不得方才罷休。

  天亮後,這四人被捆綁送官,他們一五一十交待,此幕後主使,竟是麟州李家,這些送進來的女子皆被賣掉,李家也因此成為鉅富。

  白默是揭發此事的關鍵人物,自然不能缺席。

  一年多前,白默從麟州出走,一年多後回來,李家卻就此倒黴,有人說白默這是報了仇,但白默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這是李家作惡到了頭。

  幾個月後,白默將蓮兒將山中接出,一直伴在身邊讀書。三年後,白默考而不中,從此沒有再考,安心當麟州富翁,蓮兒則長伴左右。

  黑嫂說:這世上有太多看著愚不可及的事,但卻在實實在在發生。特別是古時候,很多人因為認知的原因,會做出現在看來荒唐殘忍之事。

  比如文中所謂的送人給“洞靈”,女子無辜,卻會被人送入洞中,這些人有可能是平時經常見面的人,在做此事時,他們顯現出了異常的狠辣。實際上,這就是認知受限下的愚昧。

  白默讀書,知道有時候人是最可怕的,所以他不相信有什麼洞靈,更不相信所謂的洞靈能保佑不受災,他救的絕不僅僅是蓮兒一人,還有以後數不清的山中女子。

  此為大善,跟是不是蓮兒無關。假裝洞靈行販賣之事,此為大惡,跟是不是李家同樣也無關,就算不是李家,白默同樣會揭穿,因為這是他的本心。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認為不會有如此愚昧之人。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阻擋河伯娶妻,數不清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當認知受限時,會將荒唐當成應當,文中如此,世事很多也是如此,您覺得呢?

  (本文由黑嫂原創首發!)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1-14

相關文章

1955年授銜,其中有一位外國人,參加過長征,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5年授銜,其中有一位外國人,參加過長征,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5年我軍進行了授銜儀式,其中有一位擁有越南少將軍銜的越南人被授予了正軍級少將軍銜,那就是洪水. 洪水原名是武元博,出生在越南河內,在留學法國期間與後來的越南開國領袖胡志明結識.由於當時越南內部形 ...

1955年授銜時,空軍司令劉亞樓是上將,四位副司令是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時,空軍司令劉亞樓是上將,四位副司令是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時,空軍司令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一直以來都有不小的爭議. 作為我軍的三大軍種,陸軍司令也就是解放軍總司令是朱老總,無可置疑的元帥軍銜,海軍司令蕭勁光是大將,連裝甲兵司令許光達都是大將, ...

1955年授銜時,軍委讓一人自己填寫軍銜,他寫下“中將”

1955年授銜時,軍委讓一人自己填寫軍銜,他寫下“中將”
軍銜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到16世紀,彼時,一些西歐國家為了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而將其廣泛的應用到了軍隊之中. 中國軍銜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民國年間,然而,當時的社會秩序異常混亂,出現了 ...

劉子奇當了20年師長,1955年授銜時,羅榮桓問他:你想要什麼軍銜

劉子奇當了20年師長,1955年授銜時,羅榮桓問他:你想要什麼軍銜
1955年9月27日,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授銜授勳儀式在北京中南海舉行,這場授銜儀式誕生了十大元帥.十大將以及上將.中將.少將等. 軍銜評定的任務其實早在1955年1月下旬的時候就已經被下達了,接到這項 ...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組建時各級領導成員名錄及1955年授銜基本情況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組建時各級領導成員名錄及1955年授銜基本情況
1937年11月7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成立晉察冀軍區 (晉即山西:察即察哈爾,今分屬內蒙古.河北:冀即河北),這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戰以後成立的第一個軍區,任命聶榮臻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唐延傑為參謀長 ...

紅軍西路軍組建時各級領導成員名錄及1955年授銜基本情況

紅軍西路軍組建時各級領導成員名錄及1955年授銜基本情況
在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曾兩次組建"西路軍".第一次是1932年3月,根據中央江口擴大會議決定,紅一軍團和紅五軍團組成"中路軍"(後改稱"東路軍&quo ...

八路軍第129師組建時各級領導成員名錄及1955年授銜基本情況

八路軍第129師組建時各級領導成員名錄及1955年授銜基本情況
1937年8月25日,奉中央軍委命令,中國工農紅軍第4方面軍.第29軍.第31軍.陝甘寧獨立第1.2.3.4團和第15軍團騎兵團等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1937年9月11日改稱第18集團 ...

1955年授銜,他負責讀元帥名單,後來官至正國級,子女無一人為官

1955年授銜,他負責讀元帥名單,後來官至正國級,子女無一人為官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場保家衛國的軍事行動,志願軍眾志成城,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逼迫美軍在朝鮮戰場停戰,雙方舉行談判,簽訂了停戰協定.事後,曾擔任志願軍總司令的彭老總曾經提出一個問題, ...

向英雄們致敬:1955年授銜,十大元帥,十大將軍,57位上將等

向英雄們致敬:1955年授銜,十大元帥,十大將軍,57位上將等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無數勇士們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很多英雄永遠地離開了我們.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當家做主,也有很多的軍人,繼續為了新中國的發展和建設做出 ...

70支紅軍首任軍長軍銜全覽:6元帥,3大將,2上將,1少將

70支紅軍首任軍長軍銜全覽:6元帥,3大將,2上將,1少將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聶榮臻.惲代英等人的領導下,南昌起義爆發.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建立革命軍隊的序幕. 從此, ...

傳奇將軍羅炳輝,英年早逝,如果55年授銜健在會不會被授予大將?

傳奇將軍羅炳輝,英年早逝,如果55年授銜健在會不會被授予大將?
何長工夜晚趕到天全,周恩來令煮雞蛋麵條招待,表示親切慰問,讚揚九軍團曾獨擋一面,為掩護中央和主力作出了重大貢獻.他說,"這次迂迴天全是一次大膽行動,如果我軍受天全敵人據險阻擊不能北上,就勢必 ...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1955年9月27日,對於新中國來說,這是令人激動的一天,北京舉行了一次意義重大的典禮. 關於這次授銜十大元帥.十大大將,還有很多開國上將.中將和少將的名單,這是國家有關部門在仔細稽核的基礎上擬定的, ...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時,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是誰,他們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2016年原來的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自此七大軍區成為歷史.其實在解放軍的歷史上,軍區也經過多次改革,在建國初期,我國一共有六大軍區,即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南軍區和西北軍區.這六 ...

1955年授銜,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3名總隊長,分別獲得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3名總隊長,分別獲得什麼軍銜?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支特別的人民武裝隊伍,它帶領著海南人民與一切反動勢力進行了殊死搏鬥. 並在抗日烽火中成為了抵禦外辱的中流砥柱. 從十年土地革命戰爭.八年抗日戰爭.到四年解放戰爭,這支處於烈火中的 ...

1955年授銜遇難題,3000紅軍究竟應該如何評選,主席:紅軍不下校

1955年授銜遇難題,3000紅軍究竟應該如何評選,主席:紅軍不下校
1955年,隨著國家局勢逐漸穩定,新中國的重心逐漸轉到了發展上,至此為建立新中國而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們授予應有的榮耀,也成為了中國人民關注的重點.可是,在這個時候,軍銜評定小組在給3000名老紅軍敲定 ...

1955年授銜1048名開國將帥,僅有2人仍然健在,他們是誰?

1955年授銜1048名開國將帥,僅有2人仍然健在,他們是誰?
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在彭德懷的領導下,羅榮桓.宋任窮.徐立清.譚政等領導幹部,首次開始軍銜的評定與實施工作. 隨後不久,毛主席簽發了<軍官服役條例>,裡面有明確的規定,將現 ...

1955年授銜,孔慶德自認為能被授校官就知足了,卻被破格授予中將

1955年授銜,孔慶德自認為能被授校官就知足了,卻被破格授予中將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曾經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英雄們進行了表彰,按功勞授予不同的軍銜.雖然這樣的榮譽,遠不及他們曾為中國的新生而付出過的努力,但這也是黨和人民對他們努力付出的一種認可與肯定.今天我們要講 ...

1955年授銜,蔣維平提出一特殊要求,毛主席:他功勞大,給個特例

1955年授銜,蔣維平提出一特殊要求,毛主席:他功勞大,給個特例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蔣順發,他是軍醫模範,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年長的中校,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務工作模範,被人們譽為勞動英雄,被譽為"軍中 ...

1955年授銜的1048名開國將帥,如今僅有2人仍健在,他們是誰?

1955年授銜的1048名開國將帥,如今僅有2人仍健在,他們是誰?
1048名將軍見證新中國成立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振奮人心的一件事,標誌著新中國的成立. 然而在當時,還有一項亟待解決的事情,當時軍隊進行軍 ...

紅軍曾有11個軍團,首任軍政主官都有誰?1955年什麼軍銜?

紅軍曾有11個軍團,首任軍政主官都有誰?1955年什麼軍銜?
遙望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黨的領導下無數貧苦人民緊緊團結在了黨的周圍,他們本著一番救國圖存的遠大志向,共同構建起了屬於人民的隊伍--中國工農紅軍. 提及中國工農紅軍,每個國人的眼前總不由呈現出一番波瀾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