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女仙之首為西王母,大本營在瑤池的庸城之中,西王母的女仙班底稱為聖母聖班,道教有聖母科儀,科儀指道教道場法事。聖母科儀能保佑農耕、經商、旅行、婚姻,能治病救人,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
天庭最出名的有十二位聖母,是人間的守護神,即:
1.瑤池聖母西王母
2.媧皇聖母女媧娘娘
3.驪山聖母
4.后土聖母
5.紫光聖母鬥姆天尊
6.玉皇聖母,寶月光皇后,孔雀明王大天尊。
7.九天聖母九天玄女娘娘
8.泰山聖母碧霞元君
9.順天聖母陳婧姑
10.三仙聖母三霄娘娘
11.天上聖母海神媽祖
12.月宮太陰土皇聖母,太陰元君
    一,瑤池聖母西王母
瑤池聖母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道教傳說是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的女兒,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有九子一女,大兒子為元始天尊,二兒子為東華帝君,九兒子為南極長生大帝,女兒就是西王母。
西王母年輕時是刑罰與死亡之神,變成王母娘娘之後成為婚姻與愛情之神,還是長壽之神,掌管蟠桃園,每年三月三舉行天庭聖會蟠桃大會。
西遊記中王母娘娘派侍女七衣仙女去摘蟠桃,引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其實傳說中王母娘娘有八位侍女,精通音樂,被稱為八樂仙女,《漢武內傳》載:
王母乃命侍女王子登彈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雙成吹雲龢之笙,又命侍女石公子擊昆庭之鐘,又命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侍女阮凌華拊五靈之石,侍女範成君擊洞庭之磬,侍女段安香作九天之鈞。於是眾聲澈朗,靈音駭空。又命侍女法嬰歌元靈之曲。
其中侍女董雙成是專管蟠桃園的,有詩云:“我有蟠桃樹,千年一度生;是誰來竊去,須問董雙成。”講的是董雙成因與東方朔有私情,放任東方朔三次偷取蟠桃的典故。
東方朔是東華帝君的弟子,西遊記中孫悟空為救活人參果曾到東華帝君地方丈仙山求藥,遇見東方朔,還開起來玩笑,原文記載:方坐待茶,只見翠屏後轉出一個童兒。他怎生打扮:身穿道服飄霞爍,腰束絲絛光錯落。頭戴綸巾布鬥星,足登芒履遊仙嶽。煉元真,脫本殼,功行成時遂意樂。識破原流精氣神,主人認得無虛錯。逃名今喜壽無疆,甲子周天管不著。轉回廊,登寶閣,天上蟠桃三度摸。縹緲香雲出翠屏,小仙乃是東方朔。行者見了,笑道:“這個小賊在這裡哩!帝君處沒有桃子你偷吃!”東方朔朝上進禮,答道:“老賊,你來這裡怎的?我師父沒有仙丹你偷吃。”
董雙成私放東方朔偷蟠桃,被王母娘娘罰下人間,八樂仙女少了一個,就變成七衣仙女了,而蟠桃園也因此沒人看管,玉帝才派無所事事的孫悟空來管理蟠桃園。
    二,媧皇聖母女媧娘娘
女媧娘娘是五方五帝中青帝伏羲的妹妹,曾在伏羲飛昇,神農未繼位時執掌天下,故稱媧皇。
女媧造人補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相傳女媧娘娘補天后的五彩石剩下三塊,一塊化為齊天大聖孫悟空,一塊化為紅樓夢主角賈寶玉,還有一塊則是封神榜中的石磯娘娘。
因女媧娘娘是人世間第一個舉行婚禮的,所以女媧娘娘是姻緣之神,神話傳說代表姻緣的三生石也與女媧娘娘有關。
相傳女媧以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積沙成石,女媧將石立於西天靈河畔,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變得大可頂天,頭重腳輕卻直立不倒,而且長相奇幻,石上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生出魔性,將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媧大驚失色,急施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迴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訣,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地約束其魔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迴。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迴者更是絡繹不絕。
紅樓夢中賈寶玉前世為女媧補天后的五彩石化成的神瑛侍者,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仙草一株,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絳珠草受天地精華,脫卻草胎木質,化為人形。後神瑛侍者轉世為人,絳珠仙草為報恩也隨之下凡,化為林黛玉,以眼淚還甘露,成就一場曠世奇緣。
    三,驪山聖母
西遊記四聖試禪心一難中,驪山老母曾與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變成母女來考驗唐僧師徒四人的求道之心。
驪山聖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神秘女仙,來歷成謎,有多種說法。在驪山本地認為是女媧化身,道經《驪山老母玄妙真經》認為是鬥姆化身,還有說是封神榜中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的無當聖母,在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更是將其認為是盤古之母。
驪山聖母出現在西遊記中並非無因,在元代西遊記故事中驪山老母是孫悟空的大姐。
明代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中,孫悟空上場開場白:
“一自開天闢地,兩儀便有吾身。曾教工養費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嶽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擾,七冥北斗難分,八方世界有誰尊,九天難捕我,十萬總魔君。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妹巫枝歧聖母,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三郎。”
驪山老母是眾仙之師,為拯救亂世,每逢應劫就出現教授弟子,傳授仙法。
《驪山老母玄妙真經》稱驪山老母有十二位男弟子,十八位女弟子。男弟子有真武大帝,女弟子有白娘子、鍾無豔、樊梨花、劉金定、穆桂英、祝英臺等。
    四,大地之母后土聖母
后土聖母是道教四御之一,地界之主,與天界之主玉皇大帝合稱天公地母,是大地之母。
后土是水神共工之女,夸父的奶奶,《山海經·大荒北經》:炎帝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共工與黑帝顓頊爭當天帝失敗而怒觸不周山,后土卻沒有跟共工一起造反,而是成為顓頊時的土正,後因平定九州被封為社神,與五穀之神后稷合稱社稷之神,共工怒觸不周山被流放北海幽都,后土為看守,又成了地獄幽都之主。后土一路升級,先是成為黃帝的輔神,在玉帝繼位之後終於成為天庭四御之一的地界之主。
身為地界之主,后土娘娘有自己的班底,既三省九壘。三省既后土三省:元營真妃元君主理的皇妃都府,元皇真妃元君主理的皇妃上府,元執真妃元君主理的皇妃中府。九壘既土皇九壘,天有九天三十六天帝,地也有對應的
九壘三十六土皇,三十六土皇以土府九壘高皇大帝為首統領九地一切神仙。
    五,紫光聖母鬥姆天尊
紫光聖母鬥姆天尊即九靈太妙白玉龜臺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太陰之氣化生,為星辰之母,治大梵天宮,坐騎鬥木獬。
古代母以子貴,鬥姆“為北斗眾星之母”,主天地萬物之生,被稱為保胎聖母。《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真經》記述,鬥姆原為龍漢年間周御王的愛妃,號“紫光夫人”,先後為御王生下九子。為長子天皇大帝,次子紫微大帝。餘七子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即北斗七星。
鬥姆元君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為通天教主門下的四大親傳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法力高強,擁有法寶龍虎如意、四象塔、七香車、飛金劍等,其道行僅在聖人之下。萬仙陣之戰時,金靈聖母一人對戰佛法三大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不落下風,可惜最後被燃燈道人用定海珠偷襲,死於非命。後被封為”坎宮鬥姆“之神,為星宿之首。
    六,玉皇聖母,寶月光皇后,孔雀明王大天尊。
玉皇聖母,寶月光皇后,孔雀明王大天尊既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在道教中被認為是玉帝的母親寶月光皇后,道藏中有《太上元始天尊說寶月光皇后聖母天尊孔雀明王經》。
孔雀大明王菩薩在西遊記中為孔雀之女,金翅大鵬鳥的姐姐,如來佛祖之母。如來佛祖曾親述孔雀大明王來歷:“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
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而在《封神演義》中孔雀大明王菩薩由女變男成為孔宣,神通五色神光無物不刷,可謂聖人之下所向無敵,可惜最後碰到擁有七寶妙樹,比他還能刷的西方準提聖人,只能束手就擒,皈依佛門。
    七,天庭女戰神,九天聖母九天玄女娘娘
九天玄女又稱九天玄陽元女聖母大帝玄牝氏,九天紫府玄祖大天尊是西王母的徒弟,黃帝的師父,是天庭之中少有的女戰神,道教載其“恭行天律,部領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陰午酉,出沒巖穴,蟠踞山林,窺闞家庭,損傷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掃除,福佑生人,肅清魔魅。”
黃帝與蚩尤涿鹿之戰,黃帝九戰而不勝,後西王母派徒弟九天玄女為使者教授黃帝符節,兵法,兵符,陰符,奇門遁甲,太乙,六壬之術,且傳授行軍陣法五行陣,又指點黃帝造出指南車,黃帝終於反敗為勝,定鼎華夏。
而從此九天玄女也成了天界女戰神,兵法天書的傳授者,在各種古典小說中出現,據《太平廣記》卷五十六記載:歷代各種玄理奇術“天書”,都與九天玄女治亂安國有關,歷代傳說中,每當天下由亂趨治之時,則有九天玄女授於天書平定亂世。如戰國時期,孫臏從鬼谷子那裡得天書三卷,八門遁法,六甲靈文。《薛仁貴徵東》中薛仁貴得九天玄女賜五件寶物:白虎鞭、水火炮、震天弓、穿雲箭,無字天書。《水滸傳》中宋江得九天玄女賜三卷天書,大破遼軍「太乙混天象陣」。劉伯溫出山前,從浙西明教總壇的覆船山得天書四卷,後憑天書輔朱元璋打天下,功標第一,並著書《金函玉鏡之奇門遁甲》。
九天玄女不但是戰神,也是生育之神。因其名為九天聖母,故被認為是天庭九天監生司的首領九天衛房聖母,九天衛房聖母元君又稱子孫娘娘,是世間人家送兒送女,保佑小兒一生平安的神祇。
九天衛房聖母元君統領九天監生司,屬下眾多有“九天衛房三十六聖母、注生君、催生君、乳母君、導生君、生母君、三天都禁司命君、衛房靈妃、天門紫戶速生君、衛房夫人、救生玉女、抱送衛房仙女”等。為護佑天下懷胎、受孕、生產的婦女而不辭辛苦、日夜奔忙。
    八,泰山聖母碧霞元君
在九天監生司中僅次於九天衛房聖母元君的是天仙聖母保生真人碧霞元君,統領東嶽子孫案,專管人間生男育女之事,並能保護孩童健康成長。。
泰山聖母碧霞元君又稱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因坐鎮泰山,尊稱泰山聖母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奶奶、天仙聖母。道教認為碧霞元君乃應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嶽府之神兵天將,並照察人間一切善惡之事。
碧霞元君的來歷不一。《玉女卷》稱為漢代民女石玉葉修煉成仙。《玉女考》記載是黃帝建岱嶽觀時,派遣的七位女仙之一,號曰天仙。《新編連相搜神廣記》中稱她為金頂玉女娘娘,為東嶽大帝的獨生女兒。鬥姆經書則認為碧霞元君是鬥姆化身。
碧霞元君助東嶽大帝管理嶽府,是山精妖怪的首領。碧霞元君早期在筆記小說中為狐仙之首領,如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緣傳》提道:“雍山洞內那個狐姬,他修煉了一千多年,也盡成了氣候,泰山元君部下,他也第四五個有名的了。”
袁枚《子不語》有三則關於碧霞元君主管狐狸修仙的故事。一是碧霞元君為群狐的主考官。有狐生員向趙大將軍之子曰:“群狐蒙泰山娘娘考試,每歲一次,取其文理精通者為生員,劣者為野狐。生員可以修仙,野狐不許修仙。”二是碧霞元君可調群狐聽差。紹興陳聖濤與一狐女成夫婦。每月朔,婦人告假七日,雲:“往泰山娘娘處聽差。”三是碧霞元君執掌對群狐的獎懲權。有妖狐迷糊了一位民女,一日其對民女泣曰:“我與卿緣盡矣,昨泰山娘娘知我蠱惑婦人,罰砌進香御路,永不許出境。”
此外,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錄了其族侄竹汀所講的一則傳聞:密雲縣東北部有狐女嫁給文安的一位傭工為妻,侍奉公婆極盡孝心,感動了土地神與東嶽大帝,遂提前修得正果,被派到泰山碧霞元君麾下為“女官”。
後隨著碧霞元君影響力的增大,漸漸在民間成為北方“四大門”的總管,在“四大門”與民眾交往的過程中負責維護正義、賞善罰惡。“四大門”乃是對四種靈異動物即狐狸(“胡門”)、黃鼠狼(“黃門”)、刺蝟(“白門”)和蛇(“常門”)的總稱。
    九,婦女兒童保護神,順天聖母陳婧姑
泰山第一行宮遙參亭正殿內仍奉祀碧霞元君,東西配殿則分祀眼光娘娘及送子娘娘。
眼光娘娘全稱為眼光聖母惠照明目元君,又稱眼光明目元君、眼王奶奶、眼光聖母。是一位專職負責醫治民眾眼疾的女仙,手託著一隻大眼,象徵明目去眼疾。
送子娘娘又稱註生娘娘,是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中掌管生子的神。俗稱“注生媽”,陳夫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等。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相傳觀音菩薩被呂洞賓戲弄氣出一條白髮下凡為蛇妖害人,於是就滴下三滴血轉生為陳靖姑,十七往閭山學法,拜許遜天師為師,得傳驅雷破廟罡法,打破蛇洞,斬蛇妖為三截。後唐王皇后分娩艱難,進姑遂 入宮,以法催下太子。唐王大悅,敕封都天鎮國顯應崇福順意大奶夫人,建廟於古田,以鎮蛇母不得 為害,聖母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
陳靖姑與李三娘(李三靖)、林紗娘 (林淑靖、林九娘)合稱“三奶夫人”,並奉為 “閭山三奶教”教主,輔神有:助娘破廟張蕭劉連四大聖者、銅馬沙王、 五猖大將、催生聖母、破產靈童、二帝將軍。
三奶派以三奶夫人為主神。以為地府 有繁花茂樹,人的元神留在地府中為花蕊。臨水夫 人陳靖姑收伏的鴉、犬二妖成了保護花樹之神。人 有疾病,即表示元神花上有蛛絲、細蟲纏雜,於是 花公、花媽專職花蕊的成長,鋤童、箕童是花樹的 栽培者,因此人有疾病即乞於花公花媽。
另外又設有十二花胎神,分別守護胎兒一年
十二月的成長。還按十二生肖共配保姆十 二人,稱十二延女娘娘,每人抱嬰孩一人,表示年年生 兒育女。
    十,送子娘娘,三仙聖母三霄娘娘
送子娘娘還有被認為是三仙聖母三霄娘娘:雲霄,碧霄,瓊霄。
三霄為雲霄、瓊霄、碧霄的合稱,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三位仙女。她們執掌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等,不論貴賤貧富與否,都從金斗轉動。從前百姓求子、生育都叩拜三霄,所以又被民間稱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
在封神榜中三霄是通天教主的弟子,財神趙公明的妹妹,因哥哥趙公明之死,擺下九曲黃河陣,以法寶混元金斗削去十二金仙三花,大敗十二金仙,後來元始天尊與老子以大欺小,才戰敗上了封神榜,被封為感應隨世三仙姑正神(又稱坑三姑娘之神)。
其實三霄的原型坑三姑娘是一個神,就是廁神紫姑神,坑三姑娘是排行第三,而法寶
混元金斗代表的是古代的淨桶,古代淨桶除了上廁所,還負責接生孩子,故可以返本還原,削人道行。而法寶金蛟剪就是剪刀,生孩子時剪臍帶用的。
古人喜歡把人湊成三,而且還特別喜歡老三。像民間有女媧娘娘,九江聖母,九蓮聖母三姐妹;碧霞元君,馬當山聖母,五峰山聖母三姐妹,陳靖姑與李三娘、林紗娘三奶夫人。
    十一,海上守護神,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中國有南媽祖,北碧霞,媽祖又稱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聖母,是與碧霞元君齊名的海上女神。
媽祖與觀音菩薩關係密切,傳說其母嘗夢南海觀音所賜優缽花或藥丸而孕,被認為是觀音的化身或是觀音身邊的龍女轉世。
媽祖名叫林默,生前是一名女巫,十三歲得道士元通授以秘法,十六歲觀井得符,
媽祖接受銅符後,靈通變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見神通,以至她常能神遊,騰雲渡海,救急救難,人們稱她是“神姑”,“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在湄峰頂上化作一道白光衝入天空,乘風而去,羽化成仙。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顯聖,護國佑民,救人危難,當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供奉。據傳祖廟後的摩崖“昇天古蹟”處就是媽祖飛天的地方。
媽祖飛昇之後被玉帝封為海神,組建水闕仙班,幫助東華帝君管理水府仙班。
媽祖廟供奉有媽祖的聖班。媽祖神像兩邊各站一尊執扇的侍女——司花與司香,是掌管香花和侍候媽祖的玉女。殿堂兩邊的塑像有“五風十雨”,是掌管風雨之神;有“左右相”,是掌管文武大事的官員。神座上跪著的小神像是媽祖生前收伏的高裡鬼。站立門旁的神像是為媽祖收發文書的通訊員,還有千里眼和順風耳二神。兩邊廊廡供奉的則是“五湖”“四海”“九河”共18員“水闕仙班”神。
水闕仙班十八神,包括四海龍王、晏公總管、媽祖父親泉州林巡檢、浙江寧波毛竹五水仙、 福建莆田木蘭陂三水神、廣東二伏波將軍馬援和路博德、嘉佑、嘉應。
     十二,愛情的守護神,月宮聖母太陰星君 
月宮太陰土皇聖母,太陰星君為道教月神,亦稱“太陰皇君”,全稱“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寶光幽照如來,妙果素月天尊治洞陰結璘宮。
太陰星君為月亮女神,是愛情之神。中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裡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太陰星君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續金瓶梅》鄭玉卿和銀瓶對月起誓:“就兩人有一人負心的,就死於千刀萬劍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太陰星君評理,或訴衷腸。
太陰星君常被誤會為嫦娥,其實嫦娥是太陰星君月府聖班中十三月皇之一,十三月皇代表一年十二月和閏月,分別為蘇摩太陰皇君,靈輝太陰皇君,坤靈太陰皇君,金曜太陰皇君,金波太陰皇君,金樞太陰皇君,夜光太陰皇君,陰精太陰皇君,帝姊太陰皇君,姮娥太陰皇君(嫦娥),太素太陰皇君,太空太陰皇君,太明太陰皇君。
太陰星君是姻緣之神,月中有月老以姻緣簿持紅繩為世間男女牽定姻緣。月老的助手是七星聖母織女娘娘,織女是玉帝的孫女,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千古,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也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相傳在每年七夕的時候,七星娘娘會把凡間滿16歲青少年的品德修養造冊呈報給月下老人,月老檢點後,便仔細審察各人的品貌、脾氣秉性,尤其是之間的緣分,把未婚男女排列組合為最佳配偶,然後登入婚書。並說月老還要用黏土將每對情侶捏成泥人,然後用紅線把他們的腳拴上,晾乾後再放入配偶堂,算是完成了任務。於是七星娘娘在中國民間又被稱為情侶的保護神,保護情侶間能百年好合。
管姻緣的還有狐仙娘娘,狐仙娘娘是指張天師府中“狐仙堂”供奉的黃狐仙娘娘與白狐仙娘娘。
相傳黃狐仙娘娘潛心修煉二千年,在懷孕之時遭遇雷劫,自知無法渡過,只好求助三十代張天師虛靖真人
,虛靖真人念其有孕,幫其渡過雷劫,生下白狐仙娘娘。後黃狐仙娘娘三報恩,一為第三十五代天師獻吊蘭解瘟疫,二為第三十六代天師指點迷津求龍王降雨,三助四十三代天師降滅鼠怪、蒐集經典編篡《道藏》。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羽化之時,曾留下法旨:“百餘年來,雲臺二狐對吾道貢獻良多,已證仙果。天師府內可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遵從遺命,便把西客堂闢為“狐仙堂”並塑了神像,狐仙娘娘於是成為了天庭正神。
兩位狐仙娘娘各有所管,黃狐仙修成正神位列仙班,成熟穩重,主管仕途,可保事業有成。
白狐仙娘娘活潑可愛,掌管人緣,可正桃花,保姻緣,遇貴人;可保婚姻圓滿,可讓夫妻和合、戀人恩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