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她都是父母生的子女,為什麼待遇上卻是天壤之別——一個什麼事都不用操心,一個雞毛蒜皮的事都要管著,彷彿在母親的眼裡她的小女兒是無所不能的,一切的事都有她的小女兒來解決。
他結婚了,吃完飯後的碗筷都是她來刷,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她不刷碗的話她的父母就要刷,所以刷碗她是在替她父母幹,而她的嫂子吃完飯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她結婚了,她離開了她的孃家,休班的時候她會回家望望,她依舊會幫著自己的父母幹活,只有這樣她的父母才能多休息一會兒。
他與他的妻擺起了地攤,她亦開起了一家小商店,她進貨時就會給他們捎貨,那時她還沒有學會開車,她捎回貨來她就要去個體車站尋找到自己孃家村裡的公交車,然後將貨物拜託給司機讓人家給她哥嫂捎回去,她之所以任勞任怨就是因為她母親的一句話“你在那裡進貨方便!”
這一捎貨就是十多年,她的哥嫂並沒有不好意思,在他們心中那是理所當然的事,他與她的矛盾也漸漸冒出來,可是她的母親只會單一的要求她怎麼做,終於有一天她委屈到了極點她在電話的那一頭哭訴道,“我與我哥之間的事您就別參與了,有事的話您讓他給我打電話,否則我不會去看她的!”
經歷了這件事,按理說她的母親應該有所改變,但是她的母親依然還是我行我素,不管她的兒子兒媳有什麼事她都會在第一時間告訴她的女兒,告訴她的女兒該如何如何去做,作為一個外人(雖然古語有一個女婿半個兒的說法但是在她這裡我感覺不到)我真的想大聲問問她——當您女兒有事的時候您為什麼不讓您的兒子兒媳過來看看他的妹子她的小姑子,父母為什麼要偏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