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育嬰師提升課20--誇出來的不一定是好孩子(3)

上一篇提到固定型思維模式,與之相反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特點是: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先天的部分因素,但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改變。

當我們用“努力”“勤奮”等詞語來誇孩子,就容易使其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

這才是真正的誇,是有針對性地鼓勵孩子,給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前面兩篇都在重點寫不要怎樣誇,下面,我再用更細緻的舉例,幫助大家學習“誇”的正確姿勢。

1.誇具體(不誇籠統)

比如:吃飯前孩子主動給我端飯。我們與其興高采烈地誇“好孩子,你真棒!”,不如誇“謝謝你幫媽媽/阿姨端飯,我很開心!”

用好、棒這樣籠統的詞,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他不知道整件事情裡哪裡好哪裡棒。而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知道今後怎麼做,如何努力。

2.誇努力(不誇聰明)

讚賞孩子的時候,多誇獎孩子後天習得的優點,讓孩子獲得努力之後得來的成就感。前面說了,這樣能培養出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至於誇聰明會怎樣,上一篇裡已經論述,這裡就不重複了。

3.誇事實(不言過其實)

言過其實的誇,是在給孩子施壓。也許剛開始他會沾沾自喜,但是次數多了,他開始質疑自己,並感受到壓力。長期如此,一旦開始反彈,孩子將用你無法想象的自暴自棄來報復你給他的壓力。這一天,也許是在他青春期叛逆時期出現。

這裡,我要說一個親眼所見的家庭。爸爸媽媽是富一代,而且做到了鉅富的程度。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忙於生意,幾乎沒有陪伴。到老大十八歲時,生了第二個兒子。於是把遺憾和希望全部放在小兒子身上(其實就我看,老大人品能力都很不錯,僅僅差在學歷是買來的),寶媽希望二兒子是天才、神童,以後上清華北大。我接觸他們時,這家小兒子十三歲了。不管是我自己觀察,還是她家的其他人和我描述過往,這個寶媽只要提起這個兒子,不管是不是當著小兒子的面,都是滿嘴誇。“我們**是最棒的”“我們成績可好了”“我們可認真了”“我們又考了全班第幾”。她自家知根底的親戚過後告訴我,她把小兒子各個學科的老師都重金砸成了家教,然後每天各科老師輪番到家課後輔導,考試前順便再透透題。就這樣,其實真實的分數在班裡還是中下。難怪她誇小兒子考了全班第幾時,那孩子低著頭不說話。家裡那麼有錢,家族親戚和身邊所有人對他都是眾星捧月的溺愛著,按常理,應該是個飛揚跋扈的富二代。但是,他靦腆、自卑、緊張、退縮。而且,還患有抽動症,服藥治療了一年多。現在雖然停藥了,還是需要定期去看心理醫生。(好奇這心理醫生水平,難道看不出問題出在媽媽身上嗎?)

這就是典型的言過其實的誇。

4.要小聲誇(不要張揚誇)

張揚的大聲的誇,吸引更多的目光看向孩子,其實並不是孩子想要的。他內心一邊抗拒,一邊又很虛榮的享受著,慢慢的,他越來越重視別人的評價,活在別人的影響下,他會很容易就放棄自己的主張,即使自己是對的,他還是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懷疑自己,開始動搖。

以上1.2.3.4,是誇的正確姿勢。

再來說說什麼情況要誇。

1.突破時要誇

第一次自己邁步走路,第一次會叫媽媽,第一次幫我們拿鞋子……所有他能力向前發展的第一次,所有好的行為的第一次,都要誇。

2.進步時要誇(不要一個水平表現重複誇)

每天都玩積木,這次比上次搭的高,這是進步。要誇“寶寶,你今天很專心,你的積木塔搭的更高了”。如果上次搭五層,搭五層對他來說很容易,他這次還搭五層,這時候就不能誇了。當然,如果你看到他今天的五層比上次的五層搭的更直,你要意識到,這也是進步,你可以誇“寶寶,你今天搭積木很認真,你搭的上下很直呢”

3.良好品行次次誇

孝敬父母 、尊敬師長 、禮貌待人 、勇於認錯 、善良、誠實、有愛心、樂於助人……這些良好品行有具體的行動時,我們要誇,但是儘量用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去誇,避免過多詞句去誇。為什麼?高帽子帶起來很累的[呲牙],久而久之,等於讓孩子被動的套上枷鎖。

正確有效的誇,會給孩子滿滿的自信和挑戰未知的勇氣,會讓孩子找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才不浪費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契機。

好孩子,絕對不是亂誇能誇出來的。

好孩子,一定是正確誇給誇出來的。

下一篇預告:育嬰師提升課21--陪孩子畫畫,不需要我是畫家才夠格

我是頭條新手,卻是育兒老手。半生在家政一線育兒指導及培訓,擅長用深入淺出、最接地氣的語言風格,幫你瞭解寶寶,帶好寶寶。

關注我,堅持原創,精彩持續!

如果喜歡這些內容,記得留下您的評論並轉發給需要的朋友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2-02-17

相關文章

家長怎麼做能幫助孩子做有意義的思考?

家長怎麼做能幫助孩子做有意義的思考?
本文看點: 又是一年中秋節,希望大家都正在和家人們度過快樂的時光~如果此刻沒和家人團聚的朋友們,也請相信相愛的人們總會相聚,不在於朝朝暮暮~ 來看看今天的文章吧,依舊是關於親子相處,今天是" ...

東方龍|蒙氏教育中孩子“工作”的意義

東方龍|蒙氏教育中孩子“工作”的意義
蒙氏教育主張:孩子一出生,感覺器官就開始感知.吸收周圍環境中的資訊. 孩子有視覺.味覺.嗅覺.觸覺和聽覺等基本的感覺 能力.這些感覺能力就決定了孩子可以依靠這些能力接受環境中的資訊. 1.蒙氏教育的內 ...

6歲後再帶孩子去影院!學齡期孩子看電影要注意3點

6歲後再帶孩子去影院!學齡期孩子看電影要注意3點
來源:生命時報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研究員 鄭蓉 現代家長對休閒娛樂比較重視,想早早地帶孩子去看電影.不少家長諮詢:"孩子幾歲看電影更合適呢?"先要明確,對於低齡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 ...

跟蹤208個孩子19年,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兩顆關鍵種子

跟蹤208個孩子19年,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兩顆關鍵種子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北京師範大學陳會昌教授主持了一項長達19年的研究,追蹤了北京208個普通孩子從2歲-21歲的成長過程與家庭教養方式. 發現,孩子的未來有兩顆種子起到至關重要的因素 第一顆種子是&qu ...

別讓ASD孩子被迫退學了!ASD孩子入學後問題行為怎麼處理?

別讓ASD孩子被迫退學了!ASD孩子入學後問題行為怎麼處理?
別讓ASD孩子被迫退學了!ASD孩子入學後問題行為怎麼處理?9月23日19:30,陳鴻偉老師與周慧萍老師與您相約直播間,你的問題,我們來解決.

孩子乖乖寫作業,輔導孩子不再是難題

孩子乖乖寫作業,輔導孩子不再是難題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每次輔導孩子寫作業,都氣的人頭疼. 孩子不願意乖乖寫作業,寫作業磨磨蹭蹭,東張西望,什麼東西都能吸引走孩子的注意力,只有作業不能 ...

愛宅在家的孩子和愛出去玩的孩子,誰將來更有出息?父母得知道

愛宅在家的孩子和愛出去玩的孩子,誰將來更有出息?父母得知道
"我家娃老愛宅在家裡,不喜歡出去玩,這可怎麼辦?" "我家孩子也這樣,又不是古代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小姐,時間長了,我怕她自閉!" "唉,宅在家裡 ...

和休學在家兒子的對話:不是帶孩子走向光明,而是陪孩子渡過黑暗

和休學在家兒子的對話:不是帶孩子走向光明,而是陪孩子渡過黑暗
本篇作者 | 清風 本篇編輯 | 董小姐 當值編輯 | 識無邊 今日導讀 自9月初的開學,已然過去快一個月了.依然有很多孩子,因為內心的迷茫.困惑.糾結或者其他情緒問題,休學在家.而在這些孩子的背後, ...

中梁 | 從孩子的畫裡,看見擲地有聲的成長力量

中梁 | 從孩子的畫裡,看見擲地有聲的成長力量
"當成人被塵世打磨得失去想象與創造的能力, 孩子沒有. 所以,向孩子學習應成為我們畢生的功課." --弗蘭茲·卡夫卡 當他們的想象力跟著筆尖傾瀉,我們何其有幸,一起天馬行空. 從七 ...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孩子也有權做一個孩子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孩子也有權做一個孩子
萊斯沒有意識到,長大以後,他的父母仍在向他行使支配權,這對他來說是頗具危害性的. 我告訴萊斯,對於被迫與父母交換情感角色的孩子來說,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他們所揹負的強烈的負罪感和責任感會一路跟隨他們步 ...

“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孩子長期遭吼罵,會有哪些變化?
"不打不罵不成才",打罵教育常會成為中國家庭的一種教育方式,殊不知這種簡單粗暴型教育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多麼不利. 張奶奶的鄰居有一個3歲的孩子,名字叫小虎.小虎的爸爸在服裝車間上班, ...

培養孩子“厚臉皮”,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培養孩子“厚臉皮”,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現在的孩子大多被全家幾代人寵著,造成了孩子的玻璃心,自尊心特別強,臉皮比較薄,幾乎受不了挫折和委屈,基於這種情況,有些學者就提出了家長要適當的培養孩子"厚臉皮"的觀念. 關於培養孩 ...

如何停止對孩子大喊大叫,你無法控制孩子的情緒

如何停止對孩子大喊大叫,你無法控制孩子的情緒
你的孩子尖叫著說你很愚蠢,並要求你讓他一個人待著.您的孩子會用翻白眼和"隨便"來回應您善意的建議.您的學齡前兒童正在因一塊不合適的拼圖而遭受當天第四次猛獁象的崩潰.當您的孩子被告知 ...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父母對孩子命運的“決定性”有多大?成長35年養娃5年我終於明白
父母,尤其是媽媽,跟孩子之間的能量是相通的,當一個媽媽能量匱乏,無力滋養自己的時候,她就會不自覺地去吸收孩子的能量:只有這個媽媽本身能量是充盈的,她才能滋養自己,然後更好地去滋養孩子-- --題記 在 ...

日誌1246:帶孩子去森林公園活動,守護孩子的夢想並付出行動

日誌1246:帶孩子去森林公園活動,守護孩子的夢想並付出行動
讀經成長感恩日誌(1246篇) 2021年9月20日 八月十四 星期一 晴 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堅持的力量! 讀經方法:137累積法 讀經成員:玄易媽(137累積法),玄寶 讀經時長:今天是198 ...

“40多歲生孩子,能跟得上孩子的體力嗎?”30歲的雙胞胎媽媽發問

“40多歲生孩子,能跟得上孩子的體力嗎?”30歲的雙胞胎媽媽發問
"40多歲生孩子的,體力能跟得上嗎?"這是我家雙胞胎男孩出生後,我想過無數次的一個問題,也慶幸自己沒有聽別人的建議:順其自然,晚點生也沒關係. 我是30歲生的孩子,自認為不算太晚吧 ...

1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讓孩子改錯進步不逆反

1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讓孩子改錯進步不逆反
孩子犯錯應該批評,但嚴肅教育並不是劈頭蓋臉罵一頓那麼簡單,錯誤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反而會使其自卑或叛逆. (來源:人民日報官微)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 來源: 孩子 ...

別人孩子的舊衣服可以給孩子穿嗎?

別人孩子的舊衣服可以給孩子穿嗎?
很多人都覺得小孩子穿舊衣服好,穿舊衣服小孩好養,結果我孩大姑去收羅朋友家孩子的舊衣服一大包一大包的給我寄來,從一歲到五六歲都有,我利用國慶節假期,挑一些來洗好準備拿回孃家給孩子穿,我在東莞,孩子在孃家 ...

家長抱怨孩子朋友圈遮蔽自己,孩子表示無奈,不遮蔽等著被教育?

家長抱怨孩子朋友圈遮蔽自己,孩子表示無奈,不遮蔽等著被教育?
隨著社交軟體的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發方便快捷,遠在家鄉的父母也可以時不時的透過聊天軟體瞭解孩子們的近況.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長們發現自己看不到孩子的朋友圈了,不少家長抱怨孩子有事都 ...

帶一孩子也是帶,帶兩孩子也是帶,兩孩子一起長大,熱鬧
自從懷上老二後,我感覺人生都不是自己的.老二是意外懷上的,本來打算不要的,可抵不過家人的勸說,生了老二.但自從生了老二後,我就感覺這人生都不是自己的,雖然說婆婆偶爾帶一下大的,但總體就是自己帶.還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