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釣魚協會》統計,我國釣魚人超過9000多萬,這麼多釣魚人帶動垂釣這個龐大的產業,那麼喜歡釣魚的你有沒有想從事這個行業?有沒有從這裡面嗅到商機?
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人張碩,因為喜歡釣魚,發現了養殖蚯蚓的商機,於是養殖蚯蚓開始創業。張碩用牛糞養蚯蚓,養殖一畝蚯蚓,一年能創造5萬多元的淨利潤,他在全國建有27個蚯蚓養殖基地,年總銷售額4千多萬元,還帶動了5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來源——《致富經》2021.11.04“他養蚯蚓有神器,一畝淨賺5萬多元”
無意中看到這個影片,沒想到小小蚯蚓能創造巨大財富,那麼張碩是如何辦到的?這要從釣魚開始說起,張碩非常喜歡釣魚,他跟漁具店店主閒聊的時候發現了商機。漁具店店主問:“為什麼不買蚯蚓”?張碩說:“我自己能挖著”,漁具店主說:“這樣吧,你能挖多少,我收多少”。
張碩聽了後,這個感覺就像找到商機一樣,這個東西還可以拿來賣?我也不花錢,回去在農村柴火垛下和牛糞堆裡面都能挖得到。張碩回家後,就在柴火垛下面挖蚯蚓,一次就賣了300多元。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漁具店店主還嫌少!
張碩想到:挖了這麼多還嫌少,既然有市場,我們能不能人工把它養殖出來?張碩還發現,漁具店內售賣的蚯蚓,一部分是野生的,一部分是養殖的,他覺得如果自己在老家養殖蚯蚓,一定有市場。
世界上的蚯蚓有3000多種,我國有200多種,並不是所有的蚯蚓都能人工養殖,據《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孫振鈞教授介紹:蚯蚓的種類,大概分為這麼三大類,一類是土壤的表面活動,在地表採食,在地表生活,所以這個叫表居型。
二類是地表覓食,地下生活,三類是從出生到最後死亡,都在土壤裡面生活。這三種類型的蚯蚓,只有在地表採食,地表生活的蚯蚓,這種表居型的蚯蚓才能人工養殖。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養殖蚯蚓的養殖場,有些是當做魚餌賣給漁具店廠家,有些是做飼料,有些是賣給製藥廠。
張碩要養殖的蚯蚓為大平2號,這個品種的蚯蚓,適應性強,繁殖率高,適合規模化養殖。大平2號的增殖倍數可以達到1500倍,也就是說2條蚯蚓,1年後可以達到3000條。2007年年底,張碩拿出家裡僅有的2萬多元,開始嘗試養殖蚯蚓。
第一步購買牛糞、張碩的老家養殖牛糞的很多,每天產生大量的牛糞,牛糞多了養殖戶也頭疼,而這些牛糞剛好能飼養蚯蚓,張碩每個月都會以20多元一噸的價格養殖場收購牛糞。
第二步是建立養殖基地、蚯蚓越養越多,張碩又投資10多萬元,建成佔地面積10畝的養殖基地,正式開始規模化養殖蚯蚓。
第三步收割蚯蚓、蚯蚓養殖成功,但是收割非常麻煩,因為全靠人工收割的話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利用蚯蚓和牛糞的比重不同,研製出蚯蚓收割機,分揀蚯蚓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四步銷售蚯蚓、用了2個多月找了全國很多漁具店售賣蚯蚓,一般賣給市場的蚯蚓體長3-6釐米,養殖週期大概1個月,延長半個月後,蚯蚓能長到8-12釐米,一斤能賣15元。
為了更好地宣傳蚯蚓產品,張碩每年都會租一些養魚塘,邀請一些漁具店主、垂釣愛好者參加釣魚比賽,除了釣魚可以帶走外,獎勵還分為3個檔次,第一名為100斤有機蔬菜,第二名為50斤有機蔬菜,第三名為20斤有機蔬菜。(這些蔬菜為當地農戶用蚯蚓糞種出的有機蔬菜)
隨著知名度的擴大,以及市場的需求,僅僅2個多月就賣了10多萬元的蚯蚓,張碩的蚯蚓越來越暢銷完全不夠用,嚐到了甜頭,決定去外地收購蚯蚓。2009年8月的一天張碩投入全部積蓄14萬元去河北等地收購了3萬多斤蚯蚓,本想大賺一筆,沒想到這些蚯蚓拉到目的地後由於通風不暢缺氧,全死了。
張碩說:當時特別懵,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往下走。收購蚯蚓一下子賠了14萬多元,家裡積蓄所剩無幾,此時張碩的妻子對他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們已經失敗了那麼多次,也不差這一次,本來以前是一無所有,大不了從頭再來唄”,有了妻子的鼓勵張碩漸漸走出低谷。
2010年4月,張碩把縣城裡唯一的房子抵押,投資了20多萬元,在老家承包了100多畝林地養殖蚯蚓。而賣給漁具店已經遠遠不能達到張張碩的要求,張碩透過各種渠道,陸續買來各種藥品,透過藥品廠的地址聯絡收購藥品的廠家,因為一些藥品的原料為蚯蚓,想把蚯蚓賣給製藥廠。
但是作為一種陌生的供應商,想直接聯絡廠家太難了,有的打電話不見,有的就是打電話讓留電話,有的些敷衍一下,2個多月後出現了轉機。2011年8月突然接到江西某製藥廠打來的電話,想讓他送些蚯蚓樣品過來。
原來是採購商出了問題,供不上貨,這讓張碩既高興又意外,高興的是終於和製藥廠聯絡上了,意外的是製藥廠的要求比較苛刻!連續2次樣品不合格,製作樣品1個批次就要1萬多元,這個費用要自己承擔,一次通不過要多次做樣品,一直到第3次和第4次才達標,逐漸開啟製藥廠市場,賣出價值8-9百萬的蚯蚓產品。
銷路打開了,逐漸帶動農戶一起養蚯蚓,他給農戶免費提供養殖技術,高於市場價1元的價格收購蚯蚓。蚯蚓養得越來越多,蚯蚓糞越來越多,不僅售賣蚯蚓,蚯蚓糞以600元一噸賣給當地農戶種植蔬菜。如今靠著賣蚯蚓一年能賣2800多萬元,蚯蚓糞一年也能賣1200萬元。
張碩算了一筆賬:以一畝地為例,能產出40噸蚯蚓糞,有2.4萬的收益,能養出接近2噸蚯蚓,蚯蚓平均價格10元一斤,也就是4萬左右的收入。蚯蚓糞加上蚯蚓一畝地有6萬左右的收入,除去成本一年一畝地有5萬多的效益。
其實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蚯蚓是釣魚的餌料之一,用蚯蚓垂釣目標魚也比較多,現在挖蚯蚓的真不多,也沒地方挖,一般是購買蚯蚓,(2元錢一盒,數量非常少)估計很多釣魚人都能想到養殖蚯蚓,但是真正付出實踐的並不錯,有些即使是付出實踐也是自己用。
我一個同事用泡沫箱養殖蚯蚓,在漁具店購買幾盒蚯蚓,又買了個泡沫箱,把蚯蚓放進去養殖,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排水不行,蚯蚓被淹死了,夏季溫度過高,蚯蚓被熱死了等等,現在養殖成功了,每次釣魚不用買蚯蚓,估計很多釣魚人用過這種方式。
但是真正規模化養殖蚯蚓售賣的並不多,雖然看到了商機,但是由於各種原因而失之交臂,而張碩的故事告訴我們3個道理。
1、抓住機會、機會、機遇有很多,重要的不是發現機會,而是抓住機會,即使能發現機會不能抓住機會也是白搭!有些人覺得有些生意比較小,但是在北京賣煎餅的還能在北京買幾套房,為什麼?生意雖小賺錢就行。
而小小的蚯蚓,卻為張碩帶來巨大財富,這也是一個例子,不要好高騖遠,多大能力幹多大的事,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從一件小事開始,有句話叫:生意雖小,但是能悶聲發大財!其實在我們身邊悶聲發大財的例子很多,只是沒人願意說罷了,要善於發現。
2、考慮自己的環境、所謂的考慮自己的環境,也就是發現機會後適合不適合做,機會雖多,有些適合有些不適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張碩養殖蚯蚓的成本很低,比如:牛糞,很多地方沒有養殖場也就沒有牛糞,並不是說蚯蚓養殖只能用牛糞,而是說用牛糞效果會好一點。
比如:林地,林地承包價格比較便宜,並且養殖蚯蚓的牛糞和蚯蚓糞能夠為林地增加肥力,讓林地生長得更好,而且林地只要不砍伐就不會當做其他用途。當地養牛場比較多,有林地,為養殖蚯蚓提供良好的條件,並且養殖成本大大降低。
3、有一定的毅力、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定的毅力,朝三暮四是做不好的。毅力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克服各種困難,努力向上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完成學習、工作、事業的“持久力”,當他與目標結合起來後,發揮巨大的作用。
而張碩作為一個創業者具有這種精神,創業太難了,白手起家更難,中間不知道經歷多少風風雨雨,不知道經歷多少困難,但是並沒有被打倒,而是堅持了下來,最終成功。這種精神是可貴的,值得我們學習。
最後:說釣魚人心靈手巧,觀察能力強,沒人反對吧?事實卻是如此,就拿綁線組來說,這種細活很多人都做不了,透過觀察魚情更改垂釣方式更高階。其實釣魚人釣魚人什麼都不缺,只是比較安於現狀罷了,如果有機會,或者釣魚人能發現機會,我相信每個釣魚人都是老闆,老闆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