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納師近藤麻理惠有一句話戳中了我,也改變了我對整理的認知:倘若沒有經過一次徹底的整理,那麼日常的整理將無從做起。
其實家裡整潔度80%是取決於小物、雜物有沒有收納好的,只要一次性做好家裡的收納規劃,比如空間區隔、物品分類以及購入一些實用的收納工具,日常生活的小物只需要按照已經規劃好的收納分割槽來存放即可,就不再需要每次都費腦子去收拾了。
做一次徹底的整理,可以讓日常每一天的收拾變得更高效,找東西也會更便捷!所以儘管我平時真的很忙,也不屬於超擅長家務和整理的,但是仍然會每年進行年前進行一次大整理。
其實於我而言,整理的過程也是放空和療愈的過程。
衣櫥收納:
我一直認為衣服收納這件事,還是非常影響人幸福感的。誰不想每天一開啟衣櫥,看著整整齊齊的衣服,一眼就能挑選搭配好今天要穿的衣服?
可是現實中經常是,為了找一件衣服翻箱倒櫃還不一定找得到,有時好不容易找出來,還可能被壓得皺巴巴的……
其實這多半就是提醒你要重新規劃下衣櫥的空間了。你可能會說衣櫥都成型了咋辦?沒關係,幾個小工具就能實現調整和擴容!
一般來說,衣櫥大致分為掛衣區、抽屜區、和層板區,接下來我從這3個放衣區分別來說說,怎麼收納能讓衣櫥裡的空間大大利用起來。
掛衣區:儘量多一點
從實用角度來說,衣櫃的空間規劃應該遵循這樣的配比:掛衣區>抽屜區>層板區。
因為掛衣區不僅拿取方便不易皺,而且不用花時間疊衣服,衣服晾完就可以連著衣架一起入櫃了,是最適合懶人的衣物收納黃金法則,所以這個區域的收納空間要儘量大一些。
抽屜區:豎起來收納更棒
有些打底、針織衫,還有襪子、內衣等,放在抽屜裡最方便。
不過我不太推薦抽屜區疊放,因為一般抽屜都會比較深比較厚,如果放滿衣服,放在裡面和下面的衣服,拿取就會很不方便。
相對我更推薦豎擺,不僅一目瞭然,而且拿取也很方便,這樣的收納方法也是各種收納師都推崇的。
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書》的作者)分享過她的摺疊方法。
也就是把衣服兩邊的肩部往裡折,再把袖子往外翻折:
先把衣服折成一個長方形。
接下來把這個長方形對摺、再三折:
這樣衣服就能有一定厚度,就可以立起來了:
層板區:放包放帽 巧用收納盒
層板拿取衣服來是最不方便的。每次要拿裡層的衣服,還得把外面一層搬出來才看得到,關鍵拿下面的衣服,一不小心還會直接把上層衣服抽出來
如果本身比較淺的,相對更建議放包包帽子這些東西,讓帽子和包都一個個擺放在層板區,既不受其他東西的擠壓,拿取也方便:
衣櫥收納物品總結:
1、伸縮杆:增加掛衣區空間、分隔太寬的抽屜
2、無痕薄衣架:掛衣無鼓包、不佔掛衣空間
3、鵝型褲架:方便收納、拿取褲子
4、分隔層板:增加分隔層板,善用垂直空間
5、抽屜分隔層板:分隔抽屜、收納盒裡的空間
6、抽屜收納盒:層板區巧變抽屜區
- 統一收納盒:整潔統一,靈活實用
大家是不是也有整理收拾完屋子很治癒的時刻?是不是也有一些特別好的經驗?歡迎後臺留言小編進行整理和大家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