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文,塞普勒斯的帕福斯地區又開始稀稀疏疏下雨了。雖然很享受下雨時在屋裡喝熱咖啡吃火鍋的溫暖感覺,但是真架不住這雨一下一個月還偶爾夾帶冰雹。
相信在塞島長居的朋友今年都會有這個感受,今年雨季來得好晚,但是該完成的kpi一點沒含糊,還超量了。據說今年是塞普勒斯雨量最充沛的雨季之一!
塞島氣候環境
首先要說一下塞普勒斯這個小島的地理位置:坐落於平靜的地中海,扼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衝(注意這個知識點,後面還會用到),是典型的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由於降水和溫度相反,造成了植物的生長季無法與雨季配合。所以你可以發現,塞普勒斯所有的菜,皮都很厚(厚皮西紅柿、茄子、甘藍,口感真是一言難盡)!!
這是為什麼呢?
在生長季節,植物必須經過炎熱乾燥的鍛鍊,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葉片一般較厚,植被的葉子上長有一層厚厚的蠟質層,葉小,很硬,因此地中海農業區的作物種類往往為耐旱的蔬果,比如葡萄、橄欖、柑橘等。
所以塞普勒斯的菜們真的完美符合生物進化論:適者生存。菜菜們把自己進化成現在這種厚皮的樣子得經過多少世代努力!你就說勵不勵志,上不上進!
話扯遠了,說回氣候。
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一年只有兩季:旱季和雨季。
今年雨水非常多
小編目前在帕福斯居住了三年多,感覺今年夏天特別的熱。2018年5月剛到塞普勒斯的時候,下了一場不小的雨,緊接著就到了夏天。
當時家裡都沒有安裝空調,白天太陽巨大且暴曬但涼風陣陣,只要待在有遮蓋的地方(樹下啊、傘下啊、家裡啊)就會感覺還挺愜意。心說這小島太適合避夏消暑啦。
然後很快11月底雨季就到了,雖然時不時下點雨但是一點也不冷。心裡再說這小島太適合避寒過冬啦,怪不得火烈鳥冬天也愛來這裡,會選地方。
誰成想,2021年是這樣特別的雨季。
先說2021年的夏天。巨巨巨巨熱。聽說位於島中央的首都尼科西亞溫度正午太陽下能飈到45、6度。帕福斯是沿海小城海風習習能涼快點,但2021年的夏天為了消暑,我家被迫裝了空調,電費蹭蹭長。
而且不光是熱,還很旱。我看過好幾次新聞裡說,夏季時水庫告急,低於往年同期平均水位,俺當時有種擔心:會不會快沒淡水喝了!呵呵!不過很快到來的雨季,水庫的水多到溢壩,加上塞島其實也有海水淡化設施,覺得自己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往年11月就開始下雨,今年帕福斯的雨是到了12月底才有動靜。那幾天我真的天天看天氣預報盼下雨,結果不準。有時候看著天上飄過幾朵烏雲,心說終於要下雨了,雲兒雲兒又飄走了。塞普勒斯一年三百多個晴天,可能有半年見不到雨水!沒經歷過地中海氣候的人可能無法體會。
其實大概2021年11月1日拉納卡下雨來著,但是島上氣候多變,小氣候各地都有不同,山頂其實也常有雨,但我沒碰上,嘿嘿,不算。
12月,盼望著,盼望著,西風來了,雨季的腳步近了。
電閃雷鳴嘩嘩大雨,土豆絲山朗潤起來,水庫裡的水漲起來了,非常痛快。
2022年的整個1月,幾乎每天都在下雨,有時候一天還下好幾場。1月份平均氣溫在5℃~13℃,但是連綿的雨導致體感溫度非常低。前兩年我穿羽絨馬甲過冬,今年必須上羽絨服。不過我是山東人,15歲去北京上學,從來沒離開過北方,刺骨的北風乾冷的空氣鍛鍊了我的體魄,雖然穿了厚羽絨服,毛衣和保暖內衣還在櫃子裡放著,還用不著。
因為這一個月的雨,土豆絲山的積雪厚達80釐米。
雨和地震同時發生
今年雨又多又強勢,氣候異常。政府發過很多次暴雨、雷暴、強降雨的黃色預警。
2022年1月11日整晚都在下雨,帕福斯凌晨三點發生6.6級地震。被地震搖醒後人有點懵,我以為隔壁在施工,你要見過塞普勒斯開發商打地基肯定知道,那感覺和地震一模一樣。反應過來是真地震後,地震停了,我想了一下外面下著雨要不要跑出去,又想了一下這房子很結實,還是安心睡吧,別出去淋雨了。
在這裡吐槽一下我家中介,他說“塞普勒斯沒有地震,沒有癌症,沒有戴眼鏡的”。現在普及一下知識點:塞普勒斯位於亞非歐三大板塊交界處,屬於地震活躍帶。為了賣房什麼瞎話都編真是非常可以。
持續的強降雨帶著小地震,還帶來拉納卡機場值機區漏水、沿海公路封閉、難民定居點造成破壞;帕福斯和利馬索部分村莊停電;水庫大壩溢流等等。好在基本都影響不大,修復很快!何時學學咱中國的新基建,更新一遍塞島的基礎設施吧!
目前塞普勒斯的幾個城市,帕福斯,利馬索區域有很多水庫,大壩儲存生活用水,幾個大壩在2021—2022雨季到來之前水位線告急,今年預估用水充足!
2021年的夏季漫長無雨,冬季又低溫多雨夾冰雹。這種及其不協調的配合,導致農作物因天氣受災。好多農民在要求政府援助。
生活在他鄉
總得來說,今年簡短又強勢的雨季快要過去了。我感覺最近兩個月就沒洗過車,車確實有點髒,但又不是太髒。
心放寬些,適應地中海氣候,分享給大家真實感受!
楊欣
202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