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
現代意義的石材行業,是指改革開放初期,為滿足國家建設需要,興起的飾面大理石、花崗石礦山開採、切割打磨、加工銷售為主要內涵的全新行業。
誤入,即誤入歧途,也為了以後不再誤入和浪子回頭走上正道。
兩次陷阱,是指輻射和環保。
胡思亂想,本人浪跡石界江湖近三十年,只是一個行業搬磚工,見識、學識、眼界的侷限,充其量是個“磚家”,不敢妄用專家專屬的“思考”一詞。加上對行業熱愛到幾乎偏執,幾近狂人,用胡思亂想很是貼切。
一次陷阱:石材輻射
江湖傳言,是友商為了佔有市場,杜撰設計出這次陷阱。撇開商道不談,友商的謀略實在值得我們學習。這種謊言居然可以讓廣大消費者信以為真。石材界也居然沒有反擊之力,費舌也說服不了消費者。“高檔裝修,不用大理石,就用*一大理石瓷磚”的廣告語,本來是一假設句式,完全可以理解成“如果不用大理石,就用*一瓷磚”。替大理石宣傳。但因輻射謊言,形成共識。這句廣告語變成了判斷句式,把大理石排除在外。石材界起訴後,勝訴,獲賠一元。廣告還在。友商早已把法律訴訟納入初期的策劃裡,我們越陷越深!石材界仍沉浸在“總是被模仿、永遠無法被超越”的江湖快感裡!
二次陷阱:環保
如果說第一個陷阱是江湖幫派惡意挖的,那麼第二個陷阱完全是我們自己主動挖的。由於對環保和環保政策的無知或知之不全不深,把環境衛生和環境危害混淆,主動上綱上線,形成社會上一提石材就有環保問題的錯誤認識。也如第一個陷阱一樣,行業覺醒時,環保的帽子已很難摘掉,各級政府也不願冒險踩這紅線,哪怕自然資源部發文明確石板材加工不再納入建設環評目錄,效果甚微!
胡思
兩次失算,江湖地位難保。石材人怎麼啦?胡思結果如下:
一.沒有專業軍師、沒有真正意義的專家。有礦產專家沒有石材礦山專家;有政策專家,沒有石材行業政策專家;行業專家多是相近專業的邊緣化充當。
二.石材幫沒有江湖幫主。能叫得出名字的行業舵主也沒幾個,影響力僅侷限在行業內或相關行業部分知曉。沒有響亮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打造品牌多以資源為王,各自為政,利益高於價值。
三.建材行業有水(泥)、玻(璃)、陶(瓷),就是沒有石(材),石材進不到系統內。各地成立協會,進京趕考,未見金榜題名。據說有部分省份曾有石材局,不知何故後被撤銷。
四.沒有吹鼓手,缺少宣傳。我剛踏江湖時,訂閱了兩年的《石材》雜誌,除了裝置、石材產品廣告和看不懂的論文外,秘籍沒有尋到,只好浪跡江湖當個小混混。不知水玻陶三位大哥怎麼做到人盡皆知。
五.以下各點(含第五)有待“正思”回答。
亂想
巖板來了,PC磚來了,碳中和碳達峰來了!警惕陷阱!
巖板:總被模仿,無法超越!
PC磚: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碳:英明協會領導說了,石材是負碳行業!哪怕石材不賺錢,碳指標還能在交易市場賺錢(應該有碳指標交易市場吧)!
狂人胡語,能不負文責?
附:
其他胡語錄
1.人類賴以生存的所有物資,或直接或間接都來自自然。或多或少都對環境造成影響。
2.環保是資源最大限度利用,是可迴圈利用,而不是不用!
3.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有了石材,滿足了需要!
4.2017年十九大以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無石不奢,無石不雅,無石不文化!繼續滿足人民美好需要!
本文作者為海南省石材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