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是指由鋼板、型鋼、鋼管、鋼索等鋼材用焊、鉚、螺栓等連線而成的過載、高聳、大跨、輕型的結構形式。狹義的鋼結構行業主要指房屋建築領域的鋼結構建築;廣義上的鋼結構建築還包括鑽井、採油平臺、輸電塔架,應用領域分佈於工業廠房、高層建築、公共設施、電力、橋樑、航站樓、管廊及裝置荷載、海洋平臺等多個領域。
鋼結構大體量的防腐塗裝需求,促進了工業塗料的發展,無論是新建還是翻新維修都要消耗大量的防腐塗料;但是實際施工中發現,大部分鋼結構防腐塗料都屬於低端產品,中高階產品很難使用得到推廣應用。這種低端塗料造成鋼結構防腐塗層使用壽命很短,也就是我們防腐界常常掛在嘴邊的“年年維修年年修”怪現象,給國家和使用單位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鋼結構防腐塗層短時間內失效除了塗料自身質量外,關鍵就是施工工藝及技術方案不理想。
鋼結構防腐塗層維修究竟怎麼樣才能做到不徹底去除牢固的舊塗層,既簡單又經濟,更能形成“新舊”塗層的完美結合,提高防腐塗層使用壽命呢?
鋼結構防腐塗層維修前,必須弄清楚舊塗層型別,才能選擇與之配套的塗料。如果不清楚舊塗層型別,隨意塗刷防腐塗料會造成嚴重的質量缺陷,如咬底,滲色,起泡,翹皮,分層等。
當確定配套塗料型別後,就可以制定維修施工方案。由於鋼結構長期裸露於大氣中或者腐蝕環境中,表面積累了油汙灰塵和結晶鹽等化學汙染物,必須使用高壓水進行沖洗,去除這些不利於塗層塗裝的汙染物,沖洗後的鋼結構必須保證充分的乾燥。
維修時將起鼓鬆動的鏽蝕層用剷刀去除後再用打磨機清理,牢固的表層普通鐵鏽直接打磨,建議採用砂輪盤或者百葉片打磨,一般符合St3要求就可以了。
對錶面舊塗層可以使用60-80目砂紙打磨除去老化粉末層,保留附著力牢固的舊塗層,通常情況下面漆層會清理掉,中塗或者底塗都會被保留,而且附著力沒有大的變化,可以做一次舊塗層拉拔試驗,充分了解塗層是否失效。
鋼結構打磨後,用抹布或者吹塵器清理鏽塵和浮灰雜質,乾淨後選擇配套底漆“點補”打磨完畢乾淨的裸露鋼結構表面;“點補”結束後,連同附著力牢固的舊塗層整體塗裝一遍底漆。這一工序非常重要,而一些維修部門只是“點補”而已非連同舊塗層整體塗裝底漆,認為舊塗層的存在沒有必要再次塗刷底漆,可以節約成本,直接在其表面塗刷中間漆或者面漆。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脫層,鼓泡或者分層起皮現象,原因就是舊塗層已經老化漆膜緻密性不好,需要高粘結力底漆過渡一下才能塗裝後續中間漆或者面漆,這是中間漆和麵漆本身特性決定了粘結力,滲透效能不如底漆;所以鋼結構舊塗層維修必須塗刷底漆,不得采取“面對面”的工藝方法。
底漆塗刷結束後,可以根據需要續塗中間漆或者面漆。舊塗層非富鋅類不得用富鋅類底漆作為維修底漆過渡層,即使是富鋅底漆層,也必須完全清理其上層塗層,否則影響鋅的陰極保護作用。如果弄不清楚鋼結構舊塗層種類和型別,建議你可以選擇水性底漆,低表面處理容忍性底漆,高固含低粘度的塗料進行配套,提醒現場使用者最好做小樣試驗,觀察塗層有無變化,確定完美配套後才能夠進行大面積塗裝。
綜述鋼結構防腐塗層翻新或者維修,關鍵要做好鋼結構表面處理,特別是乾淨水的高壓沖洗去汙程度;另外新舊塗料的配套性也很重要,完美的塗層塗料配套能夠延長鋼結構的二次使用壽命,並且實現有效的防腐蝕目的。隨著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控制,舊專案改造或者維修卻雨後春筍,蓬勃發展,鋼結構防腐蝕塗層維修將引來一波高潮,合理的維修工藝方案將會徹底改變“年年維修年年修”的局面,最大限度降低年腐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