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開訊息近期陽光城、華夏、花樣年、藍光四家公司已明確放棄評級,加上去年的陽光100,目前至少已有五家放棄。信用評級與企業融資密切相關,放棄評級相當於上述公司已放棄了在公開市場融資的機會,沒有了外部輸血,那就只剩下自救一條路,自救錢從何來?變賣資產,無論是房、地還是其他。如果賣不出去,或者賣出去了無法覆蓋債務那結果可想而知。
本週北京第一輪放地已結束,作為國內超一線城市,資產保值相對靠譜,但從拿地結果上來看只有旭輝一傢俬企,連喊口號的的萬科都沒有,甚至連名都沒報,一塊流拍,兩塊溢價約15%,其餘的基本是低價摘得。這從一個側面至少反映出以下幾點:1.目前市場有所回暖但活躍度還在低位徘徊;2.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信心不足,花錢較為謹慎;3.民企資金不寬裕,閒錢不多。
已經進去二月後半段,目前還沒有一個房企公開自己的年度任務,這是很少見的。近期建業組織架構調整曾經佔據了一段時間熱搜,七級調五級,在媒體見面會上相關負責人也明確說了:建業接下來的發展是做小、做少、做好。通俗解讀就是不再追求規模而是確保生存。確實在行業評論毛利率不足20%,淨利率個位數的情況下,隨便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是負債累累,活著才是硬道理。
黑鐵時代,此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