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們的統計,這次女排訓練營到達的隊員們非常多,已經超過了之前的40人的範疇:天津9人、江蘇7人、河南6人、上海8人、四川2人、廣東4人、浙江4人,還不包括遼寧、北京、雲南等隊的隊員,初步估計所有隊員加起來要超過50人了!
所以有很多網友不認同這樣的訓練營:認為主力戰將就那幾個人,潛力小將就那麼點人,成熟替補只有三五個,一共不超過20人,兩個月後再刷幾個用不上或不堪用的,基本上就是主力了。這樣瘋搞,世聯賽開賽了都還在組隊選人!而且訓練營裡面人那麼多,亂哄哄的猶如大雜燴,怎麼確保訓練質量?如何選拔隊員?
還有人覺得,其實苗子也就這麼多,選一些有實力的,有潛力的好好打磨就可以,這樣人那麼多搞得烏煙瘴氣一般!
不過,筆者不那麼認為!筆者認為女排訓練營其實是仿造當年全國大集訓的優良傳統:把全國的球員都集中在一起訓練。對於國家隊教練來說,要看人多麼方便,當面就可以看到隊員的發揮!誰行誰上,誰不行就下!當初,陳亞瓊就是在大集訓中找袁偉民自薦,打上國家隊主力!
而且,對於隊員來說,也有促進作用!俗話說:有競爭才有動力,不然幾個主力都是混日子,完全沒壓力,東京奧運會已經看到問題了,還不改,繼續給她們混下去?
女排訓練營的意義就是:實力才是王道!無論朱婷、張常寧、李盈瑩還是龔翔宇都要經過競選才能上位,過去的輝煌已經代表過去,公平競爭上位,這樣才更有動力,同時也給所有隊員們帶來了希望!
而且,其實這樣以後出集訓名單無壓力了。畢竟所有的成員都來訓練營了,你幾斤幾兩就和同位置的比比,免得後期沒入選正式的集訓名單,抱怨不公平#(你懂的) #
更何況,今年比賽多,估計要分兩撥人,大國家隊的理念也挺好,多給年輕人機會,良性競爭,競爭上崗,相互促進。
最後,不確定的就是這次的選拔集訓標準是否採用動態選擇方式,也就是邊訓練邊淘汰,如果這樣就殘酷了。看不懂的去看電視劇我是特種兵第一部。就是所有入營訓練的特戰隊員名字放在牆上,每輪訓練科目或內容淘汰一批人,則參訓淘汰人員名單從牆上摘除。留下的成為特種兵的只能是牆上的隊員!這樣,主帥蔡斌才能第一時間近距離得到想要的隊員!
所以,這次女排訓練營是一次很好的嘗試!以實力來選拔國手,實力才是王道!讓主教練親眼來確認每一個隊員的實力,誰行誰上,給所有老中青隊員帶來了希望,也確保了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