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Metaverse相類似的元宇宙和馬斯克的Neuralink腦機...
兩者聯絡到一起的話,是要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嗎?在試圖圈養全人類嗎?
想搞懂這些東西…
首先我們需要逐步瞭解到底什麼是腦機,什麼是元宇宙。
寫在最前的最前
(我原本寫了很多專有名詞,例如邊緣系統…何孟庫魯茲等等,但有些詞語寫出來還要拉長篇幅做許多解釋,這是一篇白話科普文,所以我儘量用大白話來分享給你們,如果想了解更多專有名詞的意思或看完對這種技術充滿期待,球球點點關注吧~)
這是一篇也許會顛覆你對未來幻想的文章,也或許它在人類科技發展進入下一階段之後不值一提。但是,我們對於未來的幻想總是千奇百怪,總是腦洞大開,那麼為何不結合實際地在可預見的未來時空裡來一段浪漫幻想呢。
寫在最前
我們每一代人類的終點,都會是下一代人類的起點。
扎克伯格是臉書的創始人,我們暫且稱臉書這類形式的應用程式為“資訊化技術的結晶”。
2021年,Meta(原Facebook)在“結晶”的終點出生了,隨後扎克伯格將股票程式碼改為MVRS(Metaverse),也許它的出生代表著“舊資訊時代”的終點,“新資訊時代”的起點。雖然我們尚未可知井噴的各個“元宇宙”將會引領人類文明至何處,也許它只是未來人類文明產生高速發展的一個契機,但我們仍可相信任何突然高速發展起來的時代都不是來自於偶然。
2021年同年,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釋出了一部關於腦機的影片,一隻猴子使用意念控制計算機,但隨後引起了爭議被指虐待動物。我們尚不討論他們是否存在虐待行為,這則話題把腦機推向了另一個高潮,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了腦機為何物。
(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宇宙。)
(Metaverse:超越宇宙的存在/元宇宙。)
(腦機:資訊傳入大腦的神經資訊流,或改變神經流刺激神經元,再由腦機下達命令給人體各組織,在腦機科技前期,常用於治療癌症或帕金森或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可以說是腦機的雛形。)
腦機是什麼,它是如何工作的,它的未來會發展到哪一步?
“全腦”介面是腦機的最終形態,它是被植入在腦中的小小儀器,至於如何克服人體排異反應以及如何分析並計算人腦中上百億個神經元的資訊這類困難,我們暫不討論,這些留給馬斯克的團隊以及其他專注於本領域的人去解決。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當“全腦”介面植入腦中之後可預見的情形,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與現實做對比。
那麼現在我們就任性一次,結合現有的文獻以及科技放飛想象。
- 對話
現在,你走在街上碰到了鄰居或朋友,問,”吃了嗎?“”吃了,你呢?“
“你好“這句簡單的問候都經過了哪些步驟呢?首先,透過視網膜看到熟悉的人後,解碼影象接著傳輸至大腦視覺神經,然後大腦告訴你應該打招呼,這是你的朋友。首先空氣作為傳播媒介,你的聲帶發出聲音,使周圍的空氣震動併發出聲音,其次,震動傳到了你的耳朵,耳朵作為一臺傳聲裝置,它接收到了空氣震動的頻率(你說的話)然後解碼輸入至你的大腦,然後大腦告訴你,你應該回“吃了,你呢?”,最後大腦語言中樞下達命令,告訴你的身體各個器官共同協作說出”吃了,你呢?“。
那麼如果兩個人都接入腦機,這個步驟會發生什麼改變?”吃了嗎?“”吃了,你呢?“。
??,那麼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直接腦與腦進行交流。或許,修仙小說裡的神識傳音會更方便幫助理解。
- 多媒體
現在,我想向你展示我記憶中或想象中的一隻動物,我至少需要向你描述它的輪廓,它的形態以及動作和聲音。也許我需要講很久,你也只能聽明白我描述的動物大概是什麼樣子。
接入腦機之後,我可以透過請求連線你的腦機,把我想象中那隻動物的樣子直接傳送給你。
- 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難以被語言描述,兩個人都說自己開心,也許是由於不同的事開心,開心的感覺也不同,我們無法感同身受。
接入腦機之後,我們可以分享各自的情感,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 感官
也許在未來接入腦機後,你的眼睛、鼻子、嘴巴、手等等身體所有的感官器官都僅僅是你的感官皮質的入口之一。
就像上文提到的人工耳蝸一樣,它也是感官器官之一。
在未來我可以分享給你我從某場賽事中獲得的快感,也可以從別處獲取別人從任何地方獲得的各種感覺。
甚至,色情行業的發展會突飛猛進。
接下來,讓我們再大膽一點
- 現在,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優美的風景或有趣的事情,你一定會拿起手機記錄拍照,或透過網路分享給親人或朋友。
- 接入腦機之後,請求接入對方腦機或群組,你的親人朋友將透過你的視覺皮質、聽覺皮質和感官皮質收到神經元資訊,直接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你所看到聽到甚至觸控到的任何事物及感覺。
- 假設,你現在處於減肥階段,很想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為了健康和美麗,你也許會忍住這個念頭。
- 接入腦機後,你甚至可以透過腦機“欺騙”感知器官,拿起一隻蘋果或夾起幾片菜葉,吃出你心中的那個味道來。我們把“現實味道”和”感官味道“分開,在未來這將是小菜一碟。
現在,你是否覺得枯燥無味的數學根本學不下去,你想搜尋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時需要各類搜尋引擎。
接入腦機後,你甚至念頭一動就可以知道整個領域的所有內容,就好像你曾經系統地學習過一樣。那不妨再深入預測一下,不只是學習過,甚至你可以利用剛剛得到的新知識舉一反三,創造出更專業知識,在保留人性基礎,尊重人格基礎上,將人類的所有智慧與知識互聯共享,就像上文提到過的“我們每一代人類的終點,都會是下一代人類的起點”,
那麼現在,每時每刻每人都是歷史上新的起點。
元宇宙是什麼?未來的元宇宙會和現在的沙盒遊戲一樣嗎?
元宇宙的思想源頭來自於1981年的小說《真名實姓》,它的構思巧妙地描繪出未來透過腦機介面進入帶有真實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小說《雪崩》,它超前地描述了人類用數字化身在龐大的虛擬世界中互相競爭的故事。
2021年,是元宇宙概念炒的火熱的一年。元宇宙是一個虛擬世界,現階段下有“多個元宇宙”,它們有的透過VR虛擬現實眼鏡進入,有的需要接入網際網路的計算機進入,還有的甚至透過手機就可以實現進入。
元宇宙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官方定義,所謂“一千個觀眾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元宇宙亦是如此,但廣為人知並被認可的八個特性為:“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浸感)、Low lag(低延遲)、Adversity(多樣性)、Society(社會)、Economy(經濟)、Civility(文明)。
同年,2021年,NFT專案的熱度跟隨元宇宙水漲船高,一副畫素點做成的畫像甚至可以賣出幾百萬美金的天價。這足以表明元宇宙的影響力,在這個風險與機遇並存,風口上的豬也會起飛的時代,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著“元宇宙”這隻風口上的豬。我們暫且不談這個新興的概念有多火熱,也不說國內有哪些網際網路巨頭已經爭相入局……
元宇宙好像就是一個未被開墾的新大陸,所有搶先進入的人都有機會獲得巨大的財富,
只不過目前為止新大陸的數量在日益增長,最後只會有一個新大陸成為全人類的虛擬世界,順口一提,千萬不要相信你可以找到真正地賽道,連資本大鱷們都只是在試水。
我們真正地可以使用腦機的時間是不太可預知的,所以人類真正的第二故鄉(真·元宇宙)的出現也是遙不可及,如果透過摩爾定律(也稱為史蒂文森定律)來計算,那麼在2225年才能完整地記錄全腦所有神經元的資訊。但在此之前,20年以內將會出現幫助偏癱患者或脊椎嚴重受損患者重新站立的情況。
現在我們透過一個現有的例子來理解元宇宙,紐約曼哈頓的時代廣場的一面廣告屏收費不說天價也是常人難以支付的價格,如果你是最早一批進入”人類第二故鄉“的人,並得到了很多土地,那麼你可以在這個”故鄉“裡建造出比任何地方都吸睛的廣告屏。畢竟,流量等於金錢。(再次提醒,入局謹慎,本篇僅討論腦機&元宇宙以及之間的聯絡,不寫任何推廣意義的句子。)
在元宇宙初期,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打著元宇宙旗號的產品,基本全是以遊戲為主,幾乎全是半成品。畫面粗糙,玩法單一,僅僅有NFT市場支撐它們運營,而且它們中要麼缺少了Immersive(沉浸感),要麼缺少了Adversity(多樣性)。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加入到了類似”我的世界“(一款沙盒生存遊戲)同一個伺服器中,那時我願意把它稱為”人類第二故鄉“的雛形。
大融合
當腦機與元宇宙完全大融合後,現實世界亦是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亦是第二現實世界。
我們暫且稱現實世界為主世界,虛擬世界為次世界。
- 在主世界裡你可以躺在床上,透過腦機傳達的真實感官體驗,暢遊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你可以稱它為修仙中的靈魂出竅。
- 你可以進入次世界,透過腦機傳達的真實感官體驗,成為一名賽車手,享受真實的飆升的腎上腺刺激。
- 在次世界裡,你甚至可以探險各類山林沙漠荒古以及海洋,就像你曾在遊戲裡進行的那樣,只不過這一次是你的真實經歷。
當然,無論你是在主世界還是次世界,亦或是更遠的未來出現的世界三,貨幣還是應該繼續存在的,與現在不同的是,這個貨幣是所有世界共用的一種貨幣,所有世界都需要一個秩序,就像上文提到的八個詞彙,它們代表了人類社會的完整度及社會繁榮性,所以那時也將會出現有違法行為以及監管機構。
全腦腦機接入前
- 如果你是一名工人,你可以在各個次世界裡幫助他人建造房子或填海造田。
- 如果你是一名教師,你可以足不出戶在教室裡教育和引導來自各個世界的學生。
- 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你可以透過腦機直接呈現出你想要的大樓設計圖紙。
- 如果你是一名藝術家,你依然可以創作屬於自己的數字藝術作品。
全腦腦機接入後
屆時將…沒有如果,我們和腦機相連,全人類的知識都為你所用,每個人都是愛因斯坦,每個人都是新的起點。 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將會保持一個持續的質的飛躍。
真的難以理解,想象力再豐富的人,也是在經歷的基礎上去幻想的。就像你永遠無法想象一個你沒見過的顏色一樣。
我認為,元宇宙為主體,人類則是載體,而腦機是突破兩者壁界的一個連通器。
最後
扎克伯格和馬斯克都是有宏觀洞察力的思想巨人,兩者身體裡雖都有資本家血液,但要記住 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是提供可靠資金並突破創新的第一步。
那麼我們回到標題上的那兩個問題
1)元宇宙和腦機之間存在聯絡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兩者間的聯絡目前看起來像是互相平行的線,但你仔細研究,它是一條弧線,正在以難以察覺的曲度互相接近。
2)這兩者是陰謀嗎?
元宇宙我們不能確定是不是陰謀,但可以肯定的是現階段出現的“元宇宙”系列陰謀佔比基本在一半以上。(說到這個,我要再提醒一下,千萬不要過早入局元宇宙,除非你對元宇宙概念的理解超越99%的人。)
目前來看,可以確定的是,腦機不是陰謀,人工耳蝸以及體外智慧機械式外骨骼的確都在為人類造福。
最後的最後
也許電影“上載新生”和美劇“西部世界”的結合體也就是如此了。
或許在有生之年真的可以使人的意識上載到虛擬世界,真的實現天上百年,地上一年的情景。
親愛的朋友,感謝您閱讀至此,本文到此結束,如想繼續瞭解或瞭解更多其他有趣的東西,歡迎私信或關注哦~
(0000)對於宇宙,滄海一粟也形容不出人類在全宇宙面前的渺小,卡達爾肖夫(蘇聯天體學家)認為文明作為一個整體,判斷文明等級,取決於兩種因素:能源和科技,定義了3個文明等級(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