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下我媳婦辦公室裡的那些事。。。
我和我媳婦都在五線城市上班,五線城市,一聽就知道生活節奏慢,收入低,並且女人嘛一般找的工作都比較清閒,她呢工作單位是商業性質的,女人本來就多,並且在辦公室工作,本來就是三個女人一臺戲,這下可好,辦公室足足十個人,九個女人,這得多少臺戲,原諒我排列組合沒學好,算不出來。
辦公室人多呢,尤其是女人多就會容易產生共鳴,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什麼共鳴;
第一便是婆媳關係,這個婆媳關係那是亙古存在的矛盾,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嘛,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吐槽各自的婆婆,今天先來分享一個同事的,大家看看到底是婆婆難處多還是媳婦的要求正當合理;
媳婦的這個同事(馮雪)結婚三年了,她是32歲結的婚,在我們這28歲後還沒有結婚的都屬於難找的,小城市人口少流出多,適齡的都結婚了;馮雪據說相親都相了幾十個都沒成,最後遇到了他現在的老公(李超);
李超是我們這縣裡的,他兄弟兩個,哥哥在深圳打拼,他呢在我們這新區一個機械廠工作,和李雪年紀相當,二人認識沒幾個月就訂婚了,然後結婚了;因為男方家裡是兄弟倆,又是農村的,女方是市裡的,所以產生了差距,女方要求男方給彩禮8萬8,然後在市裡買套房,但考慮實際情況,就要20萬作為房子的首付一併給了女方;畢竟男方也不小了,父母就想辦法湊錢,不夠的就找親戚借錢,總算是把這婚給結了。
馮雪和李超結婚後剛開始住在男方家裡,因為二人的單位一個是市裡最東邊一個在市裡最南邊,這樣就導致二人不順路,在馮雪的要求下,李超每天上班把李雪放在最近的公交站,然後馮雪坐車去單位上班,中間還要走1公里路,李超則開車繼續往南去單位;馮雪說這樣能省不少油錢,不然來回跑一個月要一千多塊油費。
就這樣大概四個月後馮雪懷孕了,懷孕後馮雪就不想每天起那麼早還要走那麼遠,就回父母家住了;她父母家呢是申請的市裡的廉租房,大概50平那樣,非常擁擠,這樣李超就回縣裡,馮雪則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李超週日會來丈人家裡看望李雪,但可能是因為李超是村裡的或者馮雪父母本身就看不上李超,每次李超來馮雪的父母都會挑毛病,比如李超晚上洗腳把洗腳水撒的衛生間裡哪都是,馮雪父母就會說馮雪,久而久之李超也不願意來了,二人就一直分開住直到孩子出生;
孩子滿月後馮雪又打算回父母家住,因為覺得婆婆家村裡的都是蒼蠅蚊子而且門前還有臭水溝,受不了;搬回父母家住後,李超和父母週末有時會去看望李雪和孫子,也都有買東西,可能因為覺得家裡地方小,馮雪直接在電話裡給婆婆說,你來看看就走吧,不留你吃飯了,地方太小,婆婆也沒說啥;最後看了看孫子就讓李超帶著她回去了;
馮雪在辦公室講這些的時候媳婦就想說她做得不對,家裡地方小可以去外面吃啊;但馮雪是一個對自己都摳門的人,更別說出去吃飯;這裡插一句,馮雪家每天是怎麼生活的:超市搞活動了就多買點麵條,燴麵這些凍在冰箱裡,平時就買一塊錢豆芽,還帶回去吃麵條。因此也就沒有插嘴,而辦公室的人則都向著馮雪說就不該管他飯之類的話,開始各種支招;
李超父母可能也是覺得自己兒子找了個市裡的媳婦,算高攀了,也可能覺得只要倆人能過就算了,沒有太在意這些;但馮雪還不知足,還考慮這孩子是李家的,讓她父母帶著,等長大以後還是跟他奶奶親,而且三歲之前小孩都沒啥記憶,父母那麼勞累最後換來給別人帶大了孫子,心裡不甘,就想讓婆婆來市裡租房看孩;又覺得來了之後租房肯定得自己花錢,想想又覺得算了,但心裡卻記著這一筆賬:兒子是自己父母看大的。婆婆沒出力。
孩子慢慢長大,馮雪開始考慮買房,每天在辦公室都看著各種房源,先看二手房,又看新開發的房源,最後選定了離單位近的一個房子,付了首付後二人共同貸款買了房子,因為買房裝修馮雪父母給了10萬,有一次馮雪打電話給婆婆說,大概意思孩子你也沒帶,是我父母帶的,買房了你也沒幫啥忙,以後裝修啥了你也幫不了,我們也沒啥錢了,以後也幫不了你啥。
這話讓媳婦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馮雪,這種話居然能從電話裡講出來,讓媳婦對她有了新的認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