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有人讓聊美團,王興自己說過,美是better,團是together,即便如此,還是沒有過關。
因為一紙公告,引導外賣平臺下調服務費,美團的股價還是急跌了15%。
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首先,你從利潤分配上是看不清的,因為美團的財報是虧損的,就算19年盈利也不是靠平臺利潤,換句話說,平臺這一塊,始終是虧損的。
如果是盈利的,引導下調服務費的目的很清晰,就是讓利,或者讓利給商家,或者讓利給外賣員,畢竟疫情下,餐飲整個板塊日子都過得很艱苦。
但如果是虧損的,那這事就不是讓利那麼簡單了。
你想一想,虧損都要做的企業,其實賺的是資本市場的錢,股價下跌本質上是資本的預期在改變,就像虧錢都要上,是因為資本覺得日後能賺到,或者至少有別的,更多的資本相信日後能賺到,從而願意接自己的盤。
我們來看看,外賣平臺的本質,或者說,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很明顯,方便大家訂餐,並且增加了外賣員這種職業的就業。
缺點也很明顯,一旦有平臺,就意味著流量,流量就意味著有人會做大。
流量就是這麼一個雙刃劍,流量的風口上,有人會成為弄潮兒,流量流不到的地方,意味著沒有生意。
疫情的壓力下,大家都有就業最重要。全世界都是這樣。
這時候個別商家做大是最不重要的,甚至說句實在話,做大,未必是福氣。疫情之下,任何平臺的入駐者都是這樣,哪怕是網紅。
你紅可以,很紅是有問題的。別的我都不講,光一件事就意味著你是個負數。
你很紅,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掉了,別人做什麼?你把所有的目光都吸引了,別人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跟你這人沒關係,跟你做的事也沒關係,你讓別人無事可做,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難道你不覺得麼?
在人類面對疫情這樣百年不遇的壓力時,大家都要過日子的。
這才是更重要的問題,相比較於平臺的分成比例。
作為平臺,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怎麼透過技術手段,來幫助更多的人就業,而不是產生更強的優勝劣汰,或者頭部商家。
我相信所有的平臺,不只是外賣平臺,都已經想到了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那就是平臺的目的是什麼?是像過去一樣,像阿里捧一兩個直播明星一樣加速優勝劣汰,還是追求小而精?讓更多的商家有機會露個臉?
你沒有注意到微信的推薦模式早已發生了變更麼?
我常說,春江水暖企鵝先知,比鴨還先知。
作為平臺,他們不希望大者恆大,所有的讀者都被少數幾個公眾號吸引了目光,他們也希望小而精的公號,有一個呈現自己的機會。於是他們改變了推送模式。
畢竟,後者越多,提供的就業崗位越多。而不是少數幾個大V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那麼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總是喜歡以激烈的言論,以煽動情緒的方式去獲取流量,你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確的路上?
或者這麼講,是不是走在被鼓勵的道路上?
很多人看不懂大號的仗馬與公雞那一期,其實我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字在講德,我講的,始終是道。
你想一想,什麼是大道?什麼是規律?什麼是當下的規律?
跟了四年的老讀者都知道,我們在區區幾百個關注者的時期,經常出10萬+的爆款。
你注意這個基數,關注者幾百,動輒一篇文章幾十萬+,一天增加上萬關注。
等四年後,我們的累計關注者幾十萬了之後,日均閱讀量反而維持在2萬左右,你覺得為什麼?
有新讀者,沒有經歷過我們早期的新讀者,總喜歡教我一些如何獲取流量的所謂技巧。
我一個十年前創業就做過平臺的人,怎麼吸引眼球,怎麼獲取流量,還需要你教我麼?
我一個只有幾百個關注者,就能在大號裡動輒打出30萬+,小號幾十個關注者的情況下,就能打出50萬+,我還需要你教我如何營銷麼?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人家生怕無人關注,我們天天都在拉黑粉絲,why?
答案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願意放棄什麼。
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始終都貼著道走,只有一個原因:
資訊不對稱。
說穿了,他知道。
你只有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你才能提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你可以覺得這一點也不個性,問題是,投資人最忌諱有個性。
投資最講究的是眼力勁麼?不,是心力勁,眼力勁不夠的。
眼力勁是人家想到了,都露在臉上了,你才看到。
心力勁是人家都還沒想到,你已經想到了,你想到過個一年半載對方就會想到,於是你提前了。
有跟了四年的老讀者,把下面這個問題心心念念地問了這麼多年。
“十幾年前你篤定的交易思路,第一年虧損,第二年合著每天就賺幾毛錢,你為什麼還堅持第三年?
你怎麼就知道交易市場會持續的,長期的,大幅度下調手續費以至於讓你扭虧為盈?”
想知道是吧?我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偏不告訴你。
下棋可以很簡單的,你下就是了。
下棋也可以很複雜,你站在所有人的視角,把所有人可能下的棋的所有排列組合都預先下了一遍。
然後你再落子。
這也是一種下法,落子無悔。
無悔,是因為你知道,你知道。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