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風姓,《史記》又稱伏犧,《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也被《尚書大傳》《春秋運鬥樞》《三字經》等列為三皇之首。相傳為燧人氏之子,生於成紀,定都陳地,約處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發明八卦、創制文字、結網捕獵、創造歌謠,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 伏羲畫卦,又作伏羲立卦,講的是伏羲創立八卦的故事。在遠古年代,人們對於大自然一無所知。下雨刮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感到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於是他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有一天,伏羲又來到了卦台山上,苦苦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到的現象。突然,他聽到一聲吼,只見卦台山對面的山洞裡躍出一匹龍頭馬身的異獸,身上還有奇特花紋。這匹龍馬一躍登上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讓伏羲頓悟,於是八卦應運而生。後來,那匹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分心石,它們與八卦臺都位於河南省淮陽城北的龍湖中。現在去河南的卦台山,還能看到這些地方,且龍馬洞裡還有石槽和石床的殘跡。
伏羲畫卦的故事記載於《周易》,書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生兩儀”,太極指的是宇宙世界的源頭,兩儀從哲學角度上說是陰陽兩儀,從神話角度上說是伏羲、女媧二神。“兩儀生四象”,關於“四象”,有金木水火說,亦有東西南北說,但從創世神話角度看,應指的是伏羲女媧生育的四個兒子,即春夏秋冬四時之神。“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以八種簡單而寓意深刻的符號分別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物或自然力。八種自然力量協調和諧地發生作用,於是陰陽消長,萬物生息。
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它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其中,“— ”代表陽,“-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裝進去,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和人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