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真的是無奇不有,大家相信嗎?2018年,有位澳大利亞人在二手市場用大約379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副“假畫”,誰能想到,過了2年後,這副畫的價格居然漲到了4.5個億。
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然而這事卻確確實實在現實中發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凱利·肯恩,澳大利亞人,居住在墨爾本,凱利是一位收藏家,平時喜歡到各大二手市場去淘換一些老物件,他尤其喜歡西方油畫,因為他在上高中時曾經有學過一段時間的油畫,那時候他還挺沉迷的,只是上了大學後功課繁忙,漸漸的油畫他也就荒廢了。
不過出社會以後,他開始撿起畫筆,重新研究起油畫的發展史以及相關的鑑定學知識,他對各大名人的油畫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不過這麼多年來,他卻幾乎很少能成功地撿過什麼漏,因為現代的假畫仿得實在是太逼真了。
然而,2018年,凱利卻因梵高的一幅畫而成功翻身,一夜暴富。2018年3月,凱利在前往墨爾本西南邊一個叫做吉朗的城市旅遊的時候,碰巧在一個叫維多利亞的二手市場裡看到有人在賣老物件,而且他還看到裡面還有出售不少油畫,於是便走進了這家市場。
凱利在這家二手市場裡轉悠了幾圈,但並沒有什麼收穫,因為浸淫老畫市場多年的他知道,老畫顏料跟現代的顏料有著天壤之別。
例如著名畫家蒙克用的鎘黃顏料、梵高喜歡使用的含有鉻酸鹽的檸檬黃。
這兩種顏料都是摻入了鉻鉛礦的橘色礦物質,而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常常使用一種叫做木乃伊棕的顏料,這些老顏料如今已經不再生產,凱利對這些顏料歷史非常熟悉,所以他只要稍微看到油畫裡顏料的質感,就幾乎能判斷出真假來。
凱利看了一圈,正打算離開這家二手店時,突然迎面走來一位搬運工,他正在將一幅畫從高架上抽出,並準備拿到倉庫裡存放,當工人抱著畫從凱利身邊經過的時候,凱利正好往靠近畫的一側瞥了一眼,這一瞥,讓凱利驚為天人,他在理性上覺得這不可能是真畫,但從畫的質感上看,即便是假畫,也一定是出自大師的手筆。
於是,凱利急忙追上前去,叫住工人,並仔細看了幾遍那副畫,凱利實在是太喜歡這幅畫了,假畫他看得多了,可是這幅畫無論從筆觸、色彩、傳神性都堪稱一流。
但他知道這幅畫大機率是假的,充其量不過只是一副畫得像真的“假畫“,因為他知道在市面上有不少人,專門從老畫上扣下顏料,然後再用這些顏料重新作畫以假亂真,有時候真叫人防不勝防。
在猶豫不決中,凱利詢問了老闆,這幅畫的價格,結果老闆的回答,讓他很滿意,因為這幅畫居然只賣60美元,摺合人民幣大約為379元,凱利覺得反正價格也不貴,他倒並不在意買到的畫是假的。
凱利買到這幅畫後就一直將它放在家中,2018年底,凱利將這幅畫的照片放到網上,結果藝術史學家安德魯·麥肯齊看到這張照片後,立即聯絡上了凱利,並要求親自上門研究,結果經過史學家安德魯長達兩年的研究,最終確定,這幅畫居然是梵高的真跡。
安德魯說道:
這副俯瞰巴黎的蒙馬特風車是後印象派畫家的熱門題材,梵高在1890年去世前,經常畫著一系列著名景點,這副畫跟梵高自殺前創作的最後一件藝術品幾乎完全相似。
我們在莫那什大學對這幅畫進行微距攝影分析,確定出它製作的時間和使用的材料幾乎與事實相一致。
這副作品,很可能是由梵高的校友澳大利亞籍畫家約翰·彼得·羅素帶到澳大利亞的,羅素和梵高是好朋友,在他們的書信中,梵高曾經對羅素說:
在你回澳大利亞之前,從我的工作室中選兩副畫回去吧!
所以,這幅畫很可能是羅素從梵高那裡取走其中一幅畫。自從這幅畫被鑑定為梵高的真跡後,這幅畫就被送到了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和莫那什大學進行展覽。而維多利亞美術館的藝術專家則為這幅畫估出1億澳幣的價格,摺合人民幣大約4.5億。
這幅畫是2018年,凱利在一家二手市場用大約人民幣379元的價格購買的,誰能想到,過了2年後,這幅畫的價格居然能漲到4.5億。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