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觀賞性魚,為何要進行過濾?如何過濾?
一、為什麼要過濾?
為了保持水質清潔與維持魚所需生態環境的健康。因魚的糞便、餵魚投料的殘留物、落葉漂浮物等,使水中的雜質不斷增多,甚至長期沉澱在池底,造成水質變壞,對魚的生長造成損害。
二、過濾原則是什麼?
1、徹底清除魚便和雜質,保持水質持續性清澈透亮;
2、造就水體健康的生態環境,滿足魚的生存需求。
    
        魚池過濾器
三、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關係是什麼?
物理過濾的效果越好,過濾後殘留的雜質越少,生化過濾的任務就越輕鬆,所需要的生化過濾材料就越少;
相反,需要的生化過濾材料就越多。試想,如果沒有過濾棉將雜質過濾掉,硝化菌要全部將不斷增多的魚便等雜質所產生有害物質分解掉,那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四、怎樣有效實現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功能?
採用過濾棉、活性炭等把住過濾第一道關,濾除水中雜質顆粒,過濾棉越厚效果越好;採用生化棉、陶瓷環、玻璃環等材料給硝化菌提供生存附著環境,讓硝化菌對水體中殘存的有害物質進行硝化分解過程,硝化菌越多,硝化得越徹底,過濾效果就越好。
    
        魚池過濾器的四級過濾
五、如何選用、配置生化過濾材料?
原則上就是儘可能多地儲存硝化菌參與過濾。
之所以首先應用生化棉,目的是在儲存硝化菌的同時,也對水體進行二道物理過濾,阻擋過濾棉遺漏的雜質顆粒透過;然後再加以陶瓷環或玻璃環儲存更多的硝化菌,以滿足過濾需要。(陶瓷環和玻璃環用其中一種就可,它們的功能都是為了儲存硝化菌。)
六、怎樣合理應用濾材?
1.走出重生化過濾輕物理過濾的誤區。
有些朋友不太重視物理過濾而大量應用生化過濾材料,居然幾十上百斤的應用陶瓷環或玻璃環,甚至有的還是沒有獲得最佳過濾效果。如果第一道關的物理過濾效果徹底,還需要如此多的生化濾材嗎?
當然,草缸的過濾多應用些生化過濾材料是合理的,因為草缸的物理過濾往往難以做到徹底,需要大量的硝化菌進行工作。
2.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濾材用量的判定。物理過濾濾材用量一般原則,只要能夠有效地將進入濾槽的水流所含的雜質顆粒全部隔除就可以了,這裡包括濾材的密實、厚度和放置效果,過濾棉塊四周不能出現溢流現象,否則雜質顆粒流失,加重生化過濾負擔。
如果在濾槽進水管口上套一短薄的絲襪包住雜質,實際上加了一道有效過濾,過濾棉成為二道過濾,其效果就會好許多。這樣有三層過濾棉基本上就可以了。
    
        魚池過濾器
3.對於生化過濾濾材用量的判定,我們無需去做繁瑣的數學測算,根據自己的過濾桶、槽或箱的容量來儘量多放就可以了。至於那些自己DIY的大過濾箱,能放入上百斤的,只放二三十斤也是夠多的了。
4.水質清澈透亮,魚兒生動活潑,關鍵在於物理過濾徹底,只要池(缸)裡一產生魚便雜質就立即清除,不讓它有時間生產汙染因子,就能有效維持水體生態環境。
    
        魚池過濾器安裝效果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