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作者|馬妍睿

原創首發|藍字計劃

35釐米長,直徑有小輸液針6倍大的取卵針,鑽進了羅薇的卵巢裡。

為了保證卵子的質量,她拒絕打麻藥。針管入體的那一刻,尖銳的疼痛迅速竄遍全身,她雙手緊緊扣住身下鋪的手術巾。即便對這樣的疼痛有過體驗和心理準備,在細密的汗珠從額頭冒出來的同時,她還是忍不住痙攣了。

這是她第五次來取卵。

丁克十多年的羅薇很快就要過39歲生日了,她想趕在40歲之前擁有一個孩子。

是的,她決心背叛丁克。

就和當初選擇丁克一樣,羅薇有充分的底氣做出改變——她和丈夫分別在國企和外企就職,經濟收入穩定,有車有房,在同齡人中,屬於能掌握自己生的那一小部分人。

為了成功懷孕,她已經努力了快一年。周圍姐妹的孩子都已經上中學,她卻輾轉於輔助生殖中心,寄希望於這一次能夠將合成的胚胎順利移植併成功著床。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試管嬰兒實驗室

在生育這件事上,羅薇向來是逆流而上的人。

在周圍人紛紛懷孕生子的時候,她和丈夫自由自在地選擇了丁克;而當同齡人已經開始操心孩子讀書,並紛紛對“再生一個”充滿恐懼與牴觸的時候,她卻決定備孕。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披露的資料,2021年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只增加了48萬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生育率一路走低、人口資料持續亮紅燈,“不想生”似乎已經成為育齡女性的主流觀念。

然而羅薇年歲漸長,生育的意願卻茁壯地在身體裡生根發芽。

羅薇在輔助生殖中心認識了不少和自己有相似經歷的女性。與此同時,數目龐大的丁克群體正在分化,其中不少人一頭扎入了生育大軍。對他們來說,生理上的繁育能力已經走向滑坡,但他們決心和自己的身體打一場戰爭。

紀錄片《生門》裡將生育比作一道門,門外是等待新生兒的期盼與喜悅,門內卻是與死神交手的驚心動魄。生育本身,宛若一趟冒險。

人到中年,即使透過輔助生育成功懷孕,在艱辛的妊娠過程後,分娩和哺育依然困難重重。

40歲的丁克們,再跨過生育的門,門內門外,又是怎樣的景象?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生育,是宿命嗎?

在三十歲之前,羅薇自認為是一名丁克主義者。

丁克,是英文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縮義,指的是夫婦雙方都有收入且不生育的家庭模式。在羅薇和其他選擇丁克的夫妻眼裡,沒有小孩,意味著“充分的自由。”

羅薇和丈夫都來自長三角地區較為富裕的家庭,兩人的人生信條都是過好眼下的人生。婚後幾年,夫妻二人都全心全意撲在事業上。業餘時間出去旅遊、探店,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像羅薇這樣的丁克夫妻並不罕見。

他們大多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經濟基礎,“養兒防老”這樣的傳統觀念對他們來說毫無興趣。

夫妻雙方的夫妻幾乎都是國企退休員工,有著良好的養老金收入;何況羅薇的妹妹就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小區,也大大分擔了她需要面臨的養老壓力。

羅薇和丈夫早早就算過這筆賬:夫妻二人的收入情況和儲蓄基礎完全可以支付普通的養老院費用。何況二人都有健身的習慣,羅薇並沒有太擔心以後。

在自身不需要過多憂慮養老問題的前提下,沒有孩子似乎是一種更加自由的活法。新婚後的羅薇和丈夫討論過要小孩的問題,兩人一致認為養育一個小孩巨大的成本和心血讓人害怕。

如果沒有小孩,那麼幾乎所有的收入就可以投資到自己身上;時間的支配也可以更加自由。畢竟,身邊那些剛剛養育小孩的朋友們,幾乎已經失去了出門旅遊的時間和精力。

更何況兩人都在事業上處於穩步上升的階段,在這個時候停下腳步去懷孕生子,無疑是職場晉升的攔路石。

追求自由、反對“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對一家三口的家庭模式不感興趣······大部分丁克都懷著類似的想法,才走上並非主流的道路。

隨著年歲的增長,對孩子的渴求開始逐步強烈。

只是,寂寞感依然會趁虛而入。

大眾點評上收藏的好店幾乎已經全部去過,旅行的足跡也幾乎踏遍了祖國的每一個省份。身邊的同齡人紛紛生子養娃,能約出來的朋友越來越少。

隨著年歲漸長,羅薇隱約察覺,刻在動物基因裡的繁育本能開始作祟。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很多中年夫妻的社交都以孩子為主

過了30歲,路過小區附近的幼兒園時,丈夫會主動開啟話題:“你看那個小朋友胖胖乎乎的多可愛”、“那個小女孩一看就很有禮貌”。羅薇開始察覺到丈夫眼神裡閃爍的期盼。

身邊親友早就加入了勸人生娃的大軍。羅薇的妹妹有女兒後最喜歡發朋友圈分享小寶貝的點點滴滴:寶寶穿著新衣服玩氣球、寶寶會爬了會走了、開始學著叫媽媽爸爸了···

初為人母的喜悅撲面而來。妹妹早就勸過姐姐:“說真的,生娃雖然辛苦,但是有娃之後才能體會到那種無與倫比的幸福的感覺。”

結婚的時間愈長,羅薇愈發理解丁克是一件多麼需要勇氣和定力的事情。他們要對抗的,不僅僅是婚姻生活中的無數空隙、作為本能的繁衍慾望,還有無孔不入的閒言碎語。

前兩年,大家還會開開玩笑說現在不生沒關係;再過幾年,善意的調侃成了揣測:“這兩口子,也不知道是哪一邊的身體不行哦。”

甚至連羅薇的姨媽都在她回家時悄悄打聽:“是不是你老公那方面有問題啊?現在都能治的,要去醫院看看。”

對生理狀態的猜疑都不算最難捱的,對人品的指責,更讓羅薇難受。“自私”這個詞,是她聽到的最多的關於自己丁克的評價。

羅薇一開始也不明白,只是不想生小孩而已,怎麼就上升成了人格攻擊?

閒言碎語聽得久了,兩人多多少少心有芥蒂。

她也清楚,對丁克夫妻來說,堅實的經濟基礎、富足的精神世界、穩固的婚姻關係都缺一不可。

“也不是誰都配丁克的。”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資格

來自長輩的壓力成為了最後一根稻草。

兩年前,羅薇公公摔傷住院,隔壁病床家的小孩時不時過來打個招呼、分享水果,讓原本對他們的選擇不置可否的老爺子,也開始期待起了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婆婆坐在病床邊,開門見山:“你們兩個,真的就打算這麼過一輩子了?”

二人不知道怎麼回答。夜裡回到家,兩個人躺在床上沉默許久,丈夫先開口了:“要不我們還是生一個吧。”

羅薇同意了。

閨蜜聽說她打算備孕,開心地絮叨:“我早跟你說了是該有個孩子。我們公司的一個女同事,聽說兩口子丁克到快四十,男的反悔了,扭頭就離婚找了個小年輕懷孕生子去了。”

後來在艱難備孕的路上,他們也動搖過:懷孕,就意味著對之前丁克生涯的全盤否定和放棄。

但是他們又很快釋懷:時過境遷,人的觀念總是會變化的。無論丁克與否,都出於他們真實的渴望。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並非所有人都理解丁克這種觀念

在知乎有一條提問是“哪些選擇丁克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高贊回答說的精闢:“看起來丁克都是幸福的,因為不幸福的丁克要麼離婚了,要麼跑去生娃了。”

許多有類似經歷的丁克夫妻也在中年選擇下車,迴歸一家三口的傳統生活。

在丁克論壇裡,有人分享自己決定生娃的動機:“生病了在醫院住幾天就想明白了,人,還是需要有個孩子在身邊陪著。”

羅薇有個大學同學也選擇了丁克。不過跟羅薇不一樣的是,對方同時是不婚主義者。

同學聚會結束的時候,羅薇能看出來對方瀟灑背後的落寞:“唉,真想跟你們多玩一會兒,我回去家裡空落落的連個人都沒有。”

羅薇想起自己之前跟丈夫開玩笑討論過的話題,“如果一方去世,另一個就只能打包去養老院了。”

關於養老院的新聞他們看了不少,還有親戚們的不少道聽途說都在告訴他們:“沒有小孩的孤寡老人在養老院的境遇很不好,有錢也不行。”

想去養老院住下,也沒想象中那麼輕鬆。

自2000年以後,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7%。20年後,這一比例上升到了12.6%,需要照護的老年人高達4637萬人,而現有的各類養老床位不過823.8萬張。

就算能夠順利進入養老院,護理人員的不足同樣會影響在養老院的生活質量。

全國老齡辦、民政部、財政部開展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為4063萬人。然而,《2018中國民政統計年鑑》的資料顯示,我國鑑定合格的養老護理員只有44102人。

年輕的時候,選擇丁克需要勇氣和物質實力,而人到中年,選擇逃離丁克隊伍,需要更大勇氣和更多的錢——人工輔助生育,以及突然多出來的育兒支出。

猶豫和不安後,羅薇還是堅定了生娃的決心。在生育這件事上,她慶幸自己趕上了末班車。

只是,這趟末班車,坐得可不舒服。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跟身體打一仗

在決心備孕之前,羅薇從未想過,懷孕這件事,竟然如此艱難。

在婚後的前十年,她和丈夫從未認真地想過要孩子這件事。丈夫就職於國企,羅薇在上海某外企做業務負責人,二人的生活規律且富足。

婚後第三年,羅薇曾意外懷孕過一次。那時的她正處於職場晉升的關鍵節點,和丈夫簡單商量後,她決定打掉這個孩子。丈夫也表示了支援。

如今,年過35的羅薇事業已經穩穩當當地更上一層樓,但孩子卻遲遲未來。

解除所有避孕措施後整整一年,羅薇都沒有出現懷孕的跡象。每個月她都滿懷期待,可是每一次期許,都在月經準時到訪後破滅。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驗孕棒承載著希望

繁殖能力的衰退開始出現跡象。

即便夫妻二人都保持著規律的生活和運動習慣,年齡的增長、器官的衰老依然導致了生殖能力的退化。

半年之後,羅薇開始出現經期推遲、出血量減少的症狀。羅薇一直記得經期第一次推遲的時候,她在家等待驗孕結果時忐忑又興奮的心情。只是,驗孕棒上清晰的一條紅線像一盆冷水兜頭澆下。

備孕無果,羅薇確診了多囊卵巢綜合徵。

婦科醫生的建議很明確:“如果有要孩子的打算,最好儘快。”

多囊卵巢綜合徵使得她的雌性激素分泌紊亂,卵巢發育出許多小液囊(也就是卵泡),因而無法正常排卵。自然受孕難上加難。

羅薇急了。

為了調整自己的身體至良好的備孕狀態,羅薇開始打促排卵針。作為一種促進性腺激素分泌、卵泡生長的藥物,促排卵針通常採取肌肉注射的方式進行,一般會選在臀部肌肉較為豐富的地方注射。

針打得多了,羅薇說自己的“看到針頭,屁股都麻木了”。

必須配合針劑服用的一些激素類藥物也使得她體重開始迅速增長。羅薇胖了快三十斤,之前窈窕有致的身材變得臃腫,喜歡的的裙子和牛仔褲全部都拉不上了,有段時間,她一照鏡子就會格外沮喪。

等到身體終於可以正常排卵,試管嬰兒的手術又緊跟著排上日程。

試管嬰兒,指的是從女方的卵巢裡取出卵子、男方提供精子,然後雙方匹配成受精卵,再把受精卵培育成活的胚胎,再把胚胎移植入女方的子宮裡生長髮育的輔助生殖手段。

許多已經超過黃金生育年齡、又渴望擁有孩子的中年夫婦都會選擇試管作為再搏一次的手段。

只是對這些期待成為母親的女性來說,從取卵開始,就是一場生理與意志的頑強鬥爭。

以做試管手術的開端操作取卵手術為例,手術需要用一根很長的取卵針,穿過陰道穹窿,直接刺入卵巢,然後從卵巢中吸出成熟的卵子。如果不打麻藥,手術全程就會有明顯強烈的痛感。

但對於想要孩子的羅薇來說,除了咬牙承受以外她別無選擇。更何況,和她一樣辛苦又倔強的女人在輔助生殖中心裡遍地都是。

有一次,她在診室門外的走廊上遇見一個女人嚎啕大哭。女人已經43歲,試管嬰兒是她最後的希望。她靠在牆上,跟身邊等候的妹妹大聲哭訴自己取出的6顆成熟卵子裡只有1顆受精成功,而這顆受精卵卻不具備移植條件。

而她的年紀,幾乎已經是輔助生殖技術的上限了。超過44歲,不管採取什麼手段,成功率都極低。

女人的哭聲裡透著絕望:“我已經花了八萬塊錢了,為什麼老天爺連個懷孕的機會都不給我?”

羅薇自己都不記得到底去了多少次生殖中心。

最後一次,受精卵被推進子宮併成功著床後,那一瞬間略帶痠麻的感覺讓羅薇忍不住在手術床上留下眼淚。

就像大多數最終走向生育的丁克媽媽一樣,比起內心的轉變,對羅薇來說,首當其衝的是高齡生育帶來的強烈不安感。

她加了好幾個大齡孕媽群,大家經常會分享一些孕期的注意事項。有位41歲的孕媽提到自己懷孕前三個月“連便秘都不敢使勁,怕把還沒待穩當的小寶寶給拉出來。”

丁克多年後,許多決定下車生娃的夫妻都已經錯過了黃金生育年齡。比起其他年輕的夫妻,丁克夫妻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邁過年齡的坎。

在醫學上,參照WTO(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35歲以上的孕產婦為高危產婦。因為高齡產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妊娠併發症的風險更高,直接威脅到孕產婦的生命安全。有資料顯示,妊娠高血壓在高齡孕婦中的發生率比適齡孕婦高出2到4倍;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更是比適齡孕婦高出3倍以上。

但高齡生育卻是這些放棄丁克的母親必須面對的難關之一。

年齡增長對生育能力的折損無法逆轉,年齡越大,意味著風險越高。根據2016年資料顯示,大約四個孕婦中就有一個是高危產婦。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形勢更嚴峻,2016年北京高危產婦比重達62.8%。

等到胎兒在子宮裡穩穩住下,羅薇暫時放下心來。可是生育全程的危險與辛勞,依然暗暗向她襲來。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從未設想過的生活

進入孕期,頻繁且劇烈的孕吐開始讓她難以進食。夜裡躺在床上,小腹部的酸脹之感也讓她無法入睡。

每一次翻來覆去都找不到舒服的姿勢,看著身邊已經睡熟的丈夫,她只能輕輕嘆一口氣。

這個孩子來之不易,而且幾乎是唯一的機會,羅薇不得不倍加小心。別的孕婦一個月可以只去做一次產檢,而她每個月至少需要兩次。躺在B超檢查床上的時候,探頭每一次劃過肚皮,羅薇的心都會跟著揪一下。

腹部的酸脹感縱然讓她不適,但有時酸脹感消失,她又會突然驚慌一下,擔心寶寶的安危。

懷孕後,羅薇的社交也少了很多。

為了安心保胎,夫妻二人取消了未來一年裡的所有旅行計劃。之前加入的丁克社群裡,羅薇也不再主動加入討論。

她知道:在丁克路上,自己是個逃兵。即使懷孕生子依然是她自願的選擇,但是每一次看見丁克群聊的微信名稱,都讓她有一種微妙的羞恥感。

她曾經跟群裡一位私下相熟的姐妹談起過自己已經懷孕的事情。對方眼裡的震驚和不解依然刺痛了羅薇的心。對方特別驚訝地問她:“真的想好了?生了孩子可就沒有回頭路了哦。”

聚會結束的那天晚上,羅薇趴在馬桶上吐得昏天黑地,起身漱口的時候,看著鏡子裡憔悴的雙眼和浮腫的臉蛋,羅薇忍不住哭了。

丁克時勸生,懷孕之後,一樣有人質疑她的選擇。

成為高齡孕產婦之後的每一天,羅薇都必須小心翼翼。大到每一餐的營養搭配,小到洗澡時要注意防滑,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留心。

健身房也不太敢去了,和朋友們約好的徒步旅行也就此擱置,羅薇覺得,自己的生活似乎變換了模樣。

因為必須頻繁地去醫院產檢,再加上身體一直不太舒服,羅薇乾脆辭掉工作,安心待在家裡。和同事們吃散夥飯的時候,有年輕的女孩子問她:“薇薇姐,你說你這麼折騰到底圖個啥?”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孕中後期需要頻繁產檢

羅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圖什麼。孩子還未出世,她體會到的只有辛苦、焦慮和一些未知的期待。寶寶能帶來什麼她不知道,她只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地吃飯、睡覺。

她開始學習很多育兒知識,越學習,她越覺得這其中大有門道。

孩子能順利地誕生嗎?自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新手媽媽嗎?怎麼和孩子相處?怎麼教育小孩瞭解周圍的世界?

羅薇心裡沒底。

懷孕期間的生理變化也在迅速地顛覆著她的心情。長胖、浮腫、休息不好帶來的黑眼圈和滿面油光讓她整個人看起來都老了好幾歲。

懷孕之前,她是朋友圈裡最容易被誇獎“看起來年輕”的人;懷孕後,她開始不再喜歡出門聚會——畢竟,連一條合身的裙子都穿不上了。

八個月後,羅薇經過剖腹產順利地做了媽媽。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臨產時需要接受體徵監控

生娃容易養娃難。

孩子呱呱墜地,羅薇才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從餵奶、哄睡到把尿,對從前從未做過生育準備的羅薇來說,都是陌生且複雜的。

剛剛生產完的身體也沒有迅速回復。洗澡時,看見自己鬆鬆垮垮的肚皮和黑眼圈,羅薇覺得難過極了。明明一年前,自己還是個身材緊緻、容光煥發的美麗女性。每一次和閨蜜合照,她收到的誇獎都是“你真的很年輕!”

現在有了寶寶,連丈夫都忍不住感嘆:“生完孩子覺得你明顯老了。”

有娃後的生活翻天覆地。

週末的計劃從跟閨蜜逛街變成了帶寶寶去公園,為了方便出門餵奶,羅薇也很少再穿裙子。挽著頭髮、寬鬆舒適的衣褲和又大又沉的媽咪包,成為羅薇的標配。

因為寶寶黏人,羅薇和丈夫也不敢再出遠門。夜裡兩個人都不敢睡得太沉,一旦聽見動靜,就要第一時間翻身起床,檢視寶寶的情況。

這是她從未設想過的生活。

丁克十年後,她決定生個孩子


為寶寶佈置的嬰兒床

即便如此,羅薇也依然認為自己是新手媽媽中相對幸運的那一個。

辭掉工作之後,夫妻二人的儲蓄依然可以支撐他們的生活品質並不會因為有娃而明顯下跌;從分娩到坐月子,他們也有資本選擇條件較好的月子中心。

充足的經濟實力,給了他們生養小孩的底氣。

而這樣的底氣,並非人人可得。

過去五年裡,生育率一路下跌,對大多數經濟條件普通的青年夫妻來說,“沒錢”是卡住他們生育意願的最大因素。

羅薇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我們兩個人現在的想法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育兒方面的問題慢慢解決,反正經濟上的壓力對我們來說肯定不是太大的問題。”

有娃之後,新的煩惱和期待源源不斷地出現。

孩子還小,周圍人已經開始提醒他們操心操心孩子上學的事情。

羅薇不願意想那麼多。經歷了從丁克到媽媽的身份轉變,她只想好好地經歷與感受,這一趟奇妙的生命歷程。

喂完奶,孩子在懷裡安安靜靜得睡著了。軟軟的、粉粉的,羅薇覺得,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在母子之間流淌。

生,還是不生,丁克十年的羅薇終於做出了選擇。

如今已為人母,羅薇已經沒有太多的遺憾。

“反正孩子已經生了,也無所謂什麼後悔不後悔。”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2-14

相關文章

純電動福特F150 Lightning皮卡首批次產車型下線 或2022年春季發售

純電動福特F150 Lightning皮卡首批次產車型下線 或2022年春季發售
[佰咖汽車·進口新車資訊]近日,我們從外媒處獲悉,純電動福特F150 Lightning皮卡首批次產車型下線,計劃於2022年春季發售.據悉,目前新車預定訂單已經超過150,000 份,起售價格約40 ...

新車 | 2022年春季正式交付 福特F-150 Lightning開始預生產

新車 | 2022年春季正式交付 福特F-150 Lightning開始預生產
文:懂車帝原創 楊藝帆 [懂車帝原創 產品] 日前我們獲悉,福特F-150 Lightning已經開始預生產,新車將於2022年春季正式交付.福特表示,目前已接到超過150000臺F-150 Ligh ...

更多證據顯示5G"iPhone SE 3"將於2022年春季釋出

更多證據顯示5G"iPhone SE 3"將於2022年春季釋出
一份新的報告再次表示,改版後的iPhone SE將在2022年春季釋出,採用與以前相同的機身,但配備5G和蘋果的A15仿生處理器.之前就有人預測蘋果將釋出第三代iPhone SE系列,其中一些預測特別 ...

最美8系,預計2022年上市

最美8系,預計2022年上市
8系並非寶馬最新開發的車型,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985年,不過此前該型號為寶馬的旗艦轎跑,如今它卻已旗艦級轎跑車型的身份進行了迴歸,對這一領域"孤獨"多年的賓士S級coupe形成有力 ...

Justin Alexander Signature2022 春季婚紗系列 精緻優雅芭蕾嫁衣

Justin Alexander Signature2022 春季婚紗系列 精緻優雅芭蕾嫁衣
精緻優雅的芭蕾元素在 2022 年春季Justin Alexander Signature新娘系列中自由舞動.這個系列毫不費力地將拋光的優雅.令人驚歎的結構和引人注目的細節融為一體--為現代.精緻的新 ...

2022年部分香港大學碩士秋季申請最新彙總

2022年部分香港大學碩士秋季申請最新彙總
9月開學季! 2022年秋季的香港碩士申請也逐步開放! 所以你的申請準備到哪一步了呢? 今日為大家整理了香港大學(部分)碩士秋季申請最新情況!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在秋季申請上一口氣更新多個專業,部分專 ...

iPhone SE3:小屏手機愛好者可以期待這4個變化,明年春季見

iPhone SE3:小屏手機愛好者可以期待這4個變化,明年春季見
在大屏手機的趨勢下,國產廠商幾乎放棄了小屏手機,蘋果逆流而行,在2020年推出了首款迷你版機型 iPhone 12 mini,同年蘋果還更新了廉價版 iPhone SE 第2代機型,我們知道,這兩款小 ...

最前線 | 蘋果將推出史上最便宜5G iPhone,預計明年春季上市

最前線 | 蘋果將推出史上最便宜5G iPhone,預計明年春季上市
10月11日,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稱,蘋果平價機型 iPhone SE,將於2022年春季推出第三代新機" iPhone SE 3",支援5G服務.蘋果將其定義為"史上最便宜 ...

2022年養雞如何躲過難關
今年比較特殊,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行情下降養殖賠錢模式開啟,下面有幾個分析原因僅供參考. 1.下半年飼料價格還要繼續上,秋季玉米糧食主產區都出現減產情況,特別是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人口眾多往年自己生產夠自 ...

2021年高職擴招方案定了!託普和你相遇的機會又來了

2021年高職擴招方案定了!託普和你相遇的機會又來了
四川省2021年 高職擴招專項工作方案 定了 <方案>明確,2021年我省高職擴招招生物件為符合我省2021年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以及企業員工和基 ...

最強特工用車 通用為美國安全部門開發雪佛蘭重型Suburban安全車

最強特工用車 通用為美國安全部門開發雪佛蘭重型Suburban安全車
日前,通用汽車旗下專門從事軍用和安全車輛的子公司 GM Defense宣佈收到一份來自美國國務院的新型安全車輛開發合同,為美國安全部門例如DSS(美國外交安全保衛局)等在 雪佛蘭Suburban 的基 ...

首款可交付的量產電動皮卡,竟然不是特斯拉

首款可交付的量產電動皮卡,竟然不是特斯拉
Rivian在這場比賽中擊敗了特斯拉.福特和通用汽車等公司,成為撞線第一家,這也為下一步的IPO計劃做好了充分的輿論基礎.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Rivian這個名字或許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還比較 ...

羅姆推出全新SerDes IC和電源管理IC 適用於ADAS系統

羅姆推出全新SerDes IC和電源管理IC 適用於ADAS系統
蓋世汽車訊 9月15日,半導體制造商羅姆(ROHM Semiconductor)宣佈推出全新SerDes IC(BU18xMxx-C系列)和電源管理IC(PMIC)(BD86852MUF-C),適用於 ...

中國重奪全球純電動車市場領導地位

中國重奪全球純電動車市場領導地位
本報告pdf版獲取方式見文末 報告出品方:思略特&普華永道Autofacts,報告所有權屬於原作者,本文僅從學習參考. 2021年上半年,中國純電動車銷量佔全球的59%.中國重新引領全球純電動 ...

河北高職擴招,9類特定人群可以報考32所高校,4種人可以免試錄取

河北高職擴招,9類特定人群可以報考32所高校,4種人可以免試錄取
近日,河北省2021年高職擴招專項招生考試具體工作安排出爐,招生物件為九類特定人群,技能拔尖人才免試錄取. 1.招生物件. 2021年高職擴招專項考試招生物件為符合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退 ...

通用汽車獲美國政府3640萬美元訂單 定製生產10輛重型SUV

通用汽車獲美國政府3640萬美元訂單 定製生產10輛重型SUV
美國政府剛剛與通用汽車防務公司簽訂了價值 3640 萬美元的訂單,以期獲得一款可應對繁重使用需求的 SUV 車型.作為合同的一部分,GM Defense LLC 將在未來 24 個月內完成 10 輛定 ...

本田中國10月13日釋出電動化戰略 或釋出全新車型

本田中國10月13日釋出電動化戰略 或釋出全新車型
日前,電哥從本田中國官方獲悉,本田10月13日將舉辦"Honda中國電動化戰略"釋出會,海報主題為"嘿世界,這才是EV",可能會發布全新EV車型. 目前還沒有關 ...

特斯拉地位不保?這些SUV對特斯拉model X,model Y虎視眈眈

特斯拉地位不保?這些SUV對特斯拉model X,model Y虎視眈眈
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依然是最為強勢的品牌.但是特斯拉能將這個優勢保持多久呢?這很難說,因為不管賓士寶馬這些傳統汽車品牌,還是跟特斯拉差不多的造車新勢力公司,都對特斯拉虎視眈眈!特 ...

阿爾法羅密歐Tonale最新諜照曝光 搭載插混動力/有望年底正式亮相

阿爾法羅密歐Tonale最新諜照曝光 搭載插混動力/有望年底正式亮相
[佰咖汽車·進口新車資訊]我們從外媒獲取了一組2022款阿爾法羅密歐Tonale全新諜照,新車仍處在測試階段.新車將基於前輪驅動平臺打造.搭載一套插電混動系統.據悉,新車將於年底正式亮相,並有望202 ...

強!這批新兵全是大學生,來自復旦、同濟、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

強!這批新兵全是大學生,來自復旦、同濟、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
文|沙戎.張浩然.張志強 圖丨汝亞洲.劉文.喬昱霖 金秋時節 東部戰區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 迎來了一群堪稱學霸級的新兵 他們是一群來自上海的大學生 這群新兵25人均為大學生 其中15人為大學畢業生 分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