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
白蓮教起義失敗。
1813:
9月15號,天理教攻紫禁城(不久失敗)。
1820:
5月12日,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生於托斯卡納大公國(Grand Duchy of Tuscany)佛羅倫薩市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家庭。
1838:
12月,道光派林則徐赴廣州禁菸。
1839:
3月,林則徐釋出禁菸令。
6月,林則徐銷燬鴉片。
7月7號,英船水手在我國九龍尖沙嘴打死農民林維喜。
8月15號,林則徐下令停止供應英人柴米食物,三日內撤回澳門英商僱用的中國職員和工役。
9月5號,英中小規模交火,後恢復貿易。
11月,中英官湧之戰。
1840:
1月5號,林則徐奉旨斷絕與英國所有貿易。
1月8日,英國“窩拉疑”號艦長宣佈,自1月15日起,封鎖廣州口岸與珠江口。
1月16日,維多利亞女王在國會演說,謂正密切注意英人在華利益及國家尊嚴。
4月,英國國會以271票對262票透過軍事行動 ,英政府始終未正式宣戰,認為軍事行動只是一種報復,而非戰爭。
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從印度到達中國沿海。
7月,定海失陷。
8月,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
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琦善赴廣東與英和談。
10月,琦善署理兩廣總督。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
12月,道光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
1841:
1月7日,英軍突然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臺。
1月25日,琦善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穿鼻草約》始終未經中國皇帝批准,琦善也沒有蓋關防印)。
1月26號,英軍佔領香港島。
5月,奕山被圍困在廣州城,與英簽訂《廣州和約》。
1942:
8月29號,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1843:
中英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增加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1844:
7月3日,中美簽訂《中美望廈條約》。
10月24日,法國與中國簽訂《黃埔條約》,享有領事裁判權和傳教權等。
1845:
道光二十五年,林則徐暫代布彥泰署理陝甘總督,並授達洪阿西寧辦事大臣。
1846:
布彥泰抵任陝甘總督,平定青海番匪。
1850:
2月25號,道光駕崩。
3月9號,咸豐繼位。
夏季,洪秀全釋出團營令,開始武裝對抗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