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約佔成人體重的60%,兒童體重的80%,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譬如溶解消化、吸收運輸、調節潤滑、稀釋排毒、新陳代謝等等。一個人不吃飯單喝水,靠消耗體內貯存的營養物質及自體組織可以活1月,但如果不喝水,很難活過1周。體內失水>10%威脅健康,>20%威脅生命,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足見水對人的重要性。
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居民超6成飲水不足,中小學生超8成飲水不足,致使組織迴圈不良和供血不足,器官活動受影響,體內廢物排出不及時不充分,是造成頭痛、頭暈、心慌、胸悶、失眠、疲勞、萎靡、遲鈍、便秘等症狀以及結石、中風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原因,故目前應特別鼓勵多喝水。
怎樣判斷體內是否缺水?最明顯的就是口渴。但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感覺遲鈍,口渴並不明顯,所以建議不渴也喝。其次是觀察尿液的顏色,正常尿液應該是幾乎無色或微黃,尿色越深缺水越重。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膳食寶塔建議成人每日飲水1500-1700ml,是安靜狀態下成人維持健康的最低需要量,實際生活中以寒冷天氣1500-2000ml、溫暖天氣2000-2500ml、炎熱天氣2500-3000ml為宜,不包括喝湯,活動出汗再額外補充。悶熱環境、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每日飲水量可能翻番甚至更多。
對於水品的選擇,無論是白開水、礦泉水還是純淨水,只要符合衛生標準,乾淨衛生無毒,就可放心飲用。至於是加咖啡還是沖茶葉,是泡菊花還是煮綠豆,那是個人生活習慣,醫生不會干涉;各種飲料,無論是碳酸的、酒精的還是果汁,可部分代替水的攝入,但一定要控制,不可過量,過濃的咖啡或茶葉以及過多的飲料,有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提倡少量多飲,不渴也飲,溫度適宜,不要暴飲。一般來講,一次飲水100-200ml為宜,一般不超過500ml,一小時累計不超過800ml,白日每隔1-2個小時飲一次水,入睡前、起夜時及晨起再各飲100ml左右水。
有人擔心飲水多會不會水中毒,實際上這種擔心通常是多餘的。健康成人腎臟每分鐘分泌尿液15~16毫升,約每小時0.8~1升,也就是說,健康成人每小時勻速飲入0.8~1升水不會有問題,照此推算,健康成人一日勻速飲水的最大負荷為19~24升。當然,沒有人會在1天之內飲下如此之多的水,除非患有尿崩症。
對於患有心肝腎重要疾病及浮腫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控制水的攝入,否則可增加心肝腎負擔,加重衰竭和水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