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20軍編為第20集團軍,由誰來掛帥?梁光烈再扛重任
元曲作家馬致遠在《漢宮秋》第二折寫道:“陡恁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此不失為兵之家金玉良言,更何況一支戰功赫赫的鐵血勁旅。
1985年,第20軍進行合成集團軍整編。整編工作千頭萬緒,第20集團軍由誰來掛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一代名將——梁光烈再度扛起重任。
▲梁光烈(原第20集團軍軍長)
1940年12月,梁光烈生於四川三臺縣。1958年1月,梁光烈參軍入伍,成為第1軍1師2團工兵連一名普通的戰士。1960年,梁光烈參軍到了第三個年頭,獲得提幹機會升任副排長。
1963年,梁光烈上調團部作訓股出任參謀。此後多年,梁光烈長期從事參謀工作。至1979年對越反擊戰前夕,梁光烈已經是武漢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
▲楊得志(原昆明軍區司令員)
中央軍委為了加強指揮,調任楊得志出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梁光烈隨首長千里南下,參與指揮了西線戰事。由此,梁光烈在軍界嶄露頭角。戰後,梁光烈下放野戰部隊,出任第20軍58師副師長。
第20軍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其歷史最遠可追溯至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軍閩東獨立師(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馮品泰、葉飛分任軍政主官。全面抗戰爆發後,該部編為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
▲葉飛
至抗日戰爭勝利後,閩東獨立師的火種已演變為新四軍第1縱隊。1946年1月,該部改稱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葉飛、賴傳珠分任軍政主官。1947年2月,該部改稱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
華野一縱素以擅長穿插分割聞名全軍,在孟良崮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至淮海戰役,華野一縱更是先後與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交手。1949年2月,華野一縱改稱第20軍,隸屬於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
▲長津湖戰役中第20軍的單兵裝備
整個解放戰爭,第20軍殲敵數量勇冠三軍。1950年11月,第20軍參加了抗美援朝,在長津湖戰役中湧現出了“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自朝鮮回國後,第20軍先後隸屬於華東軍區、南京軍區。
1979年2月,第20軍所屬第58師還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就是梁光烈所在的第20軍,一支戰功赫赫的拳頭部隊。1981年,梁光烈升任第58師師長。1982年,梁光烈進入軍事學院速成班學習深造。
▲楊石毅(原第20軍軍長)
1983年,梁光烈出任第20軍副軍長。1985年8月,梁光烈接棒主動讓賢的楊石毅。梁光烈主政第20軍之初,首要工作就是完成合成集團軍整編工作。
彼時,第20軍非常之特殊,受領了一個特殊的任務:
陸軍軍旅體制改革的首個試點集團軍。
大家可能好奇,集團軍又是怎麼一個整編法?據筆者考證,主要兩大方面不同:
其一、屬性不同;
軍是戰術單位,軍史界將其歸類為高階戰術兵團。集團軍則大不一樣,屬於戰役單位,且為基本戰役軍團,亦稱最高戰術兵團。
▲八路軍臂章
從字面意思來看,集團軍要比軍顯得高大上。抗日戰爭時期的集團軍,下轄若干軍(師)。譬如,八路軍的正式番號就是第十八集團軍。
由於各個國家的軍制不一樣,人數也會有所不同:
蘇軍合成集團軍人數大多不超過10萬人;
德國野戰集團軍人數在12~25萬人之間;
美國野戰集團軍人數在25—32.5萬人之間。
我軍的集團軍是“小集團軍”的突出代表,由若干步兵師及特種兵旅(師)組成,迥然不同於二戰時期的“大集團軍”。
其二、編成不同;
我軍的“軍”級建制正式確立,始於1948年11月。彼時,中央軍委明確縱隊改為軍、旅改為師,整體上為“三三制”編成原則。此後數十年,我軍的軍級建制基本上遵循了“三三制”原則。
▲我軍某部舊照
但是,隨著我軍的發展,編成方式相對單一的“軍”,不再符合時代需要,具體原因如下所示:
以步兵為主,坦克團、炮兵團、高炮團等軍直屬部隊為輔。
這樣的編成方式,存在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平日裡,自己練自己的。戰時,軍直屬部隊配屬步兵作戰,合成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我軍某集團軍舊照
集團軍則完全不一樣,主打多兵種協同作戰,整合了裝甲兵、地面炮兵、陸軍防空兵、陸航、電子對抗等兵種,解決了步兵一家獨大的局面。
合成集團軍的整編,不單單是把這個單位調到那個單位這麼簡單,而是牽涉到方方面面,特別是人員去與留的問題。
簡單來講,一個因素處理不到位就會影響全域性。梁光烈經過一番整編,順利的完成了上級首長交代的任務,併成功的將一支替補軍練成主力軍。
▲第20集團軍舊照
1988年9月,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時年未滿48歲的梁光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6月,梁光烈出任第54集團軍軍長,這又是一支功勳卓著的英模部隊:
除珍寶島戰鬥外,該軍參加了建國後歷次對外戰爭。
梁光烈把建設第20集團軍的成功經驗,應用到了第54集團軍,將其整編為超重灌軍,成為了與第38、39集團軍並駕齊驅的王牌集團軍。
1993年12月,梁光烈離開野戰部隊,出任北京軍區參謀長,躋身副大軍區級。1995年7月,梁光烈出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梁光烈(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
1997年12月,梁光烈出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搭檔姜福堂),躋身正大軍區級。1999年12月,梁光烈平調南京軍區,先後與方祖岐、雷鳴球兩任政委搭檔。
2002年6月,梁光烈晉升為上將軍銜。是年11月,梁光烈進京任職總參謀長。2008年3月,梁光烈轉任國防部部長,直至2013年3月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
參考資料:
[1]《17歲入伍,38歲參與指揮自衛反擊戰,被稱為“敢言部長"”——國防部長梁光烈的54年戎馬生涯》(毅軍 ·〈黨史天地〉);
[2]《百戰雄師二十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君威 · 〈軍事史進〉);
[3]《百旅之傑——20軍史話》(百旅之傑編委會 · 杭州出版社);
[4]《集團軍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徐平 · 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