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是元宵節。話說去年與女兒去瀋陽中街看燈,不但沒有看到燈,而且被人流裹夾,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圍,得以返回。
今年為了避免去年的囧。就趕在正月十三去觀燈了。比起去年來倒是好多了,因為在中街西邊的入口處,直接設定了一個燈門。這個燈門就是兩邊有柱子,上邊有橫頂,橫頂上有個小瓦房,瓦房上坐著個雪娃娃,娃娃的身邊都是紅彤彤的糖葫蘆。門的右邊立著幾面棒棒糖似的大鼓。門左邊是一個方形的花壇。花壇上插著幾串糖葫蘆。當然這個糖葫蘆也是燈的一部分。燈的材料都是布。並不是哈爾濱的那種冰燈。
從燈門進去,人就置於西中街上了。通常這兒的人流並不多,今晚稍比往日多一些。全長大約十米的燈,都設定在這西中街了。有“古城迎春”燈,在這四個大字旁是兩朵橘色不斷開合的蓮花。有“2022虎年新春快樂”燈,字呈現在由無數小燈籠穿成的LED屏上,顯示屏的前方是幾個圓形的大燈籠。有“麒麟獻寶燈”,一左一右兩隻麒麟擎著一個方鼎,幾面全是金銀財寶。有“中街鼓樓”燈,古老的木樓前有一面長著兩條木偶腿的大鼓,大鼓擬人化地眨著兩隻俏皮的大眼睛。由這個燈名聯想到以前的公交站牌上在這的站名,看來曾經有過一座鼓樓。不禁去想它以前是什麼樣子的?為啥沒有被保留下來呢?有龍鳳呈祥燈,一條龍與一隻鳳凰,抬頭望著上面喇叭狀的圓壇裡燃燒的大火球。還有一個最浪漫的燈,就是灰姑娘的南瓜馬車,南瓜的顏色給人好溫暖的感覺,這個南瓜馬車要去哪裡接灰姑娘呢?
燈,儘管都很長,可無論你讀多少遍“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也穿越不回大宋時那種觀燈的氣勢。對面走過來身穿白色羽絨服,懷裡抱著一束玫瑰花的姑娘。明天是情人節了,“人約黃昏後”倒是與歐陽修的詞很應景。
眼前的人來了,去了。其中有“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的姑娘嗎?
燈光閃爍的街市,我也只是個行人。
一一一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