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首們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面臨流動性壓力的融創在近期進行了組織架構拆分以及高管的換防。
一條君瞭解到,融創在原先的七大區域基礎上調整成九大區域。新成立西北區域,管理陝西省、山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四地;原西南區域拆分為成渝區域、雲貴區域,分別管理四川省、重慶、雲南省及貴州省。
而西南區域的總裁商羽也被調回集團負責投資業務,上海區域集團副總裁兼上海城市總經理鄭甫將趕赴西南,接管成渝區域;融創西南區域集團副總裁兼昆明城市總經理王志剛將分管雲貴區域;西北區域總裁由西安公司原總經理朱祖星擔任。
融創表示,公司此舉是為了順應行業和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更好支援下階段“聚焦深耕核心城市、控制規模、提高綜合經營競爭能力”的發展目標,透過此輪組織架構的調整,能夠有效減小管理跨度、減少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綜合經營管理能力。
如此大規模的人事變動對融創來說並不尋常。
對於新成立的西北區域,在去年的市場環境下表現非常亮眼。融創成為2021年西安的銷售冠軍,單城銷售額達189.8億元。另外,融創于山西的表現也很突出。僅太原一城,2021年銷售額就達76.3億元,位列太原房企銷售業績TOP4,銷售面積為64.9萬平方米。
作為有著銷售為王基因的公司,業績是能夠支撐其在公司地位的最有力保證。海南當年作為融創擴軍的第8 個區域一度被給予厚望,融創在海南也佈局了大量的專案。但隨著海南“斬斷對房地產的依賴”後,融創也將海南區域降級,從大區序列中排除。
而對於融創拆分的西南區域則是另一番景象。由於沉澱了大量的文旅專案及持有資產,融創西南正在經歷非常大的資金鍊壓力。目前,融創正在市場上為其資產尋求接盤方。
對西南區域的拆分消解了超級大區的概念,畢竟,一個區域的銷售額超過2000億的公司非常罕見。這樣的拆分使得區域更聚焦,也有利於提高化解危機的效率。
鄭甫作為孫宏斌的得力干將曾經在“融綠大戰”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曾和如今上海區域的區首田強在綠城內部發布公開信,稱綠城有30多個專案有重大風險,同時難以消化的大面積、高總價、長週期庫存,佔綠城集團庫存的60%。
而此次調任西南,他要解決的不再是別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比之前綠城遇到的還要嚴峻。
根據融創中國2021年半年報顯示,在預計總可售資源超過6600億元中,有25%位於西部核心城市地區。土地儲備中,西南區域總佔地面積達到6117.8萬平方米,估計可售建築面積1.3億平方米,總土地儲備1.05億平方米,均為融創各個區域最高。而西南區域土地儲備最多的城市則是重慶。
融創文旅在重慶、成都都有專案,此前收購的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的部分專案也在成都。
在雲貴區域,融創的專案出售已經有了眉目,“西雙版納住宅專案前期已經銷售的專案物業已經換成了碧桂園,後期待售的還在談”,一位融創內部人士表示。
另外,融創還把昆明文旅城40%的股權轉讓給了華髮,從而退出了該專案。而融創在昆明的另一個文旅專案“晉寧未來城”,因為涉及滇池長腰山生態保護 ,最終遭遇了整改拆除。
在經歷架構調整後不久的2月11日,穆迪將融創的公司家族評級從“Ba3”下調至“B1”,同時還將該公司的高階無抵押評級從“B1”下調至“B2”。
穆迪助理副總裁兼分析師Kelly Chen表示:“此次評級下調反映出融創中國的流動性緩衝能力下降,原因是其融資渠道受限,運營現金流減弱。”
穆迪估計,截至2021年底,融創中國的現金餘額及其現金/短期債務的覆蓋比率顯著下降。此外,這類現金的很大一部分留存於專案層面,不能立即調集用於償債。
去年融創的中期業績會上,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就強調了未來要把公司的評級做好,這對於融創的資金安全至關重要。但目前看錶現未達預期。
不過,自2021年10月以來,融創透過股權配售、資產和投資處置以及控股股東的無息貸款等方式,積極籌集了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新資金。而且,出售資產的計劃仍在進行之中。為了應對即將到來債務兌付,融創仍然很努力。
1月20日,市場訊息稱,融創中國已如期償還兩筆合計約42.5億元的債務,目前融創一季度已沒有公開市場債務到期。今年6 月和8 月,融創分別還有2 筆美元券到期需要兌付。
對於剛剛上任的新區首們,挑戰才剛剛開始。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END
一條君的歷史文章,戳▼
深圳樓市熱度降低| 王健林為萬達入局汽車首店站臺
龍湖物業赴港上市 | 海花島39棟樓拆除風波背後
中梁構架大調整| 房企打響集中採購爭奪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