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房地產預期還是不好,萬科總裁鬱亮直接給出了“黑鐵時代”,大小房企爆雷、債務違約接連不斷,政策上依舊是落實審慎監管不搞大的刺激,購房需求動力不足盼跌觀望者佔多數,房企開啟縮表出清最佳化模式。2022年房地產走勢似乎很清晰:債務爆雷者持續增加,房企拿地投資意願減退,業務收縮,組織最佳化,困難房企專案被兼併收購;需求端仍是等待價格進一步下降,新房銷售面積大幅下滑;金融上房地產融資仍將受制,流動資金風險持續增大,房企只能採取進一步降價策略被動降低負債。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呢?
首先,請拋開個人情緒、立場、偏好,冷靜的去獨立思考這個問題。其次,房地產所謂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是怎麼定義的?誰定義的?再次,房地產存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目前房地產存在的底層邏輯是不是發生了根本變化?
第一點是希望大家不要情緒化、利益化,一旦進入到個人的偏見和情緒左右就容易被引導被利用,變得不太清醒,看得見眼前看不見遠方。第二點,房地產所謂的“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是房企老闆說出來的,是單方提的,提這個的依據是看賺不賺錢,賺錢是多是少,賺錢是難是易,其實從房地產的屬性來說它正好相反,它是從“黑鐵時代到白銀時代到黃金時代”的變化,因為人類的居住條件一直在改善,房子住的越來越人性化、科技化、智慧化、未來化。第三點,房地產存在的底層邏輯就是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衣食住行”之一,除非人類不需要再睡覺了,人類有睡覺的需求就離不開房地產,這個底層邏輯就不會發生改變。
基於上述幾點我們來分析一下房地產的真正走勢:土地是稀缺的,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越用越少,留給房地產的土地也將持續減少,土地的價值是預期增加的。流通中貨幣總量是持續增加的,排除流通中貨幣的階段性短暫退出(央行抑制通脹短暫迴流貨幣)因素影響,長期看貨幣只會越來越多,請問房子會越來越多嗎?要知道土地是持續減少的,總不能把地基打到空中吧。你可能會說人口在減少需求會少,未來人口是否會大幅減少,人類會不會干預還是未知數,就算真的在減少,那也是房地產的新開發規模會降低以適應增量人口居住需求,那只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會減少,其實並不會太影響房地產產品的價值。事物的發展並不總是持續向上的,也有階段性下降的時候,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規律之一,這個基本規律應該沒人反對吧?對於經濟事物而言,這個階段性下降的時候就是你撿漏的時候,給你的建議就是不要等著抄底,佔便宜的時候千萬別太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