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中醫眼中的過敏性疾病,瞭解一下

過敏性疾病指因機體接觸致敏物質(如食物、刺激性氣味、花粉、藥物等)而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的疾病,其中以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特應性皮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最為常見。該病包含了傳統中醫學中“鼻鼽”、“漆瘡”、“癮疹”等病證,中醫認為其發病多與以下因素有關。

1.稟賦不足

所謂“稟賦”即人在體魄、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素質,多受先天因素影響,故常聞有“天賦異稟”之人,是說有人對於做某件事有著過人的天賦。而中醫說的稟賦不足,特指先天原因導致的體質虛弱,正氣虛損。過敏體質是在稟賦遺傳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特異體質。以“漆瘡”病為例,《諸病源候論·漆瘡候》:“漆有毒,人有稟性畏漆。但見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終日澆煮,竟不為害者”。“人無問男女大小,有稟不耐漆者,見漆及新漆器,便著漆毒”。《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此證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熱之毒而生”。故產生“漆瘡”的根本原因在於患者的身體“腠理不密”,也就對應地解釋了“腠理密實者”緣何“終日澆煮,竟不為害”。

中醫眼中的過敏性疾病,瞭解一下

2. 外邪引病

如花粉過敏者不接觸花粉便不會發病,雖其稟賦不足,但若無外邪引動,此病亦不發。中醫認為風邪具有輕揚開洩,善行數變的特點,而過敏性疾病的臨床表現和中醫的風邪致病在臨床表現頗為相似,故歷代醫家多認為過敏性疾病主要由風邪引病而來。如過敏性皮炎和中醫學中的“風瘙癢”、“癢風”表現相似,系風邪客於腠理,往來於肌膚,導致經氣不宣、瘙癢不已。又如蕁麻疹患者面板上突然出現散在的風團塊,於數分鐘或數小時後即可消退,瘙癢異常,位置不定,正好體現了風邪“善行數變”、“風無定體”的特點,因其風團時隱時現,故該病亦名“癮疹”。風邪為“百病之長”,常兼夾有寒、熱、溼邪等,故有醫者將過敏性疾病以風邪為總綱,分為風寒、風熱、風溼、風燥等證型並分型而論治,以適應不同的病症特點。

中醫眼中的過敏性疾病,瞭解一下

3. 伏邪致病

“伏邪”是指伏而不即發的邪氣,其不僅由感受外邪所致,還可因內傷雜病所致,如《伏邪新書》:“感六淫而不即病,過後方發者,總謂之曰伏邪。已發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隱伏,亦謂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氣內傷,邪氣內陷,暫時假愈,後仍作者,亦謂之曰伏邪。有已治癒,而未能除盡病根,遺邪內伏,後又復發,亦謂之曰伏邪。”或遺有父母先天之邪毒,伏藏體內,逾時而發。又或由先天稟賦各異,後天五臟功能失調,自氣生毒,漸而伏聚,遇因而發。過敏性哮喘,屬中醫之“哮病”、“喘證”等範疇,其多因風、寒等外邪,引動體內“伏痰”、“伏飲”而發病,而經典名方“小青龍湯”,便是針對該發病機制而生。冬病夏治之“三伏貼”,也是中醫從祛除伏痰、增強體質來預防慢性咳喘的體現方式。

中醫眼中的過敏性疾病,瞭解一下

因此,從中醫的角度講,對於過敏性疾病,不管是治療還是預防,扶助正氣是根本,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規避外邪是日常,要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常有人說“伏邪不除終身病”,故祛除伏邪是關鍵。近年來,中醫藥在過敏性疾病的防治中應用愈發廣泛,相較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其對體質的調理和對“伏邪”的干預是特色所在,且適用人群廣、方法多樣、療效持久、不良反應少,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2-12

相關文章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擊斃的美軍將門之子 遺骸62年後才獲確認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擊斃的美軍將門之子 遺骸62年後才獲確認
美軍軍史則記載,被中國軍事愛好者所熟悉的"北極熊團"即美軍第7步兵師第31團戰鬥部隊,通常被稱作麥克萊恩特遣部隊(後來被稱為費斯特遣部隊)在長津湖水庫以東地區幾乎被全部殲滅.在長津 ...

92歲戰鬥英雄孫漢英:在長津湖戰役中凍掉腳後跟 如今見證盛世一生無憾

92歲戰鬥英雄孫漢英:在長津湖戰役中凍掉腳後跟 如今見證盛世一生無憾
孫漢英目視前方,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年輕時候的孫漢英. 1950年 11月到1952年6月,從21歲到23歲,孫漢英經歷的這段抗美援朝戰爭,是他一輩子難以割捨的記憶,其中的長津湖戰役更是銘刻在心底的 ...

長津湖,中美到底為何而戰?

長津湖,中美到底為何而戰?
1 中國幾乎可以看到任何美國的電影,不管是引進的,還是盜版的.美國幾乎看不到中國的電影,除了外國投資的.長津湖是部好電影,但美國看不到,不知是政治原因,還是市場原因? 相比越戰的眾多電影,朝鮮戰爭在美 ...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要投原子彈,毛澤東一語道破陰謀發起第三次戰役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要投原子彈,毛澤東一語道破陰謀發起第三次戰役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次戰役即將結束時,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判斷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可能重新組織進攻,提出了誘敵深入.準備再戰.發動第二次戰役的方針,方針得到 ...

他是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倖存者之一,被人們稱為“中國的保爾”

他是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倖存者之一,被人們稱為“中國的保爾”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終於結束了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被外國侵略的局面,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國更是改變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制度,讓人民當家作主起來,但是就算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依舊沒有得到 ...

陣亡,投降,當逃兵,頑抗到底,長津湖戰役中的各種美國軍官

陣亡,投降,當逃兵,頑抗到底,長津湖戰役中的各種美國軍官
前言:1950年10月26日,那天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史密斯將軍的57歲生日,他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這天在朝鮮半島東海岸的元山登陸,兩天後,他下令47歲的小霍默·l·利茨伯格上校指揮第7海軍陸戰隊 ...

長津湖戰役前毛主席發電報提醒三點,志司和九兵團均未重視致慘勝

長津湖戰役前毛主席發電報提醒三點,志司和九兵團均未重視致慘勝
"河面上的冰層被我們的炮火炸碎了,他們趟水過河,上岸後他們的衣服就凍住了,槍管也凍住了,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我們的火力很猛,像無數火蛇一樣在原木中穿行,他們有很多人倒在雪地上,倒在小 ...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一.我們的1950 1950年2月美蘇冷戰時期,世界局勢暗流湧動,莫斯科的冬天格外寒冷,中國代表團經過多日鏖戰,終於推翻了上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蔣介石送給蘇聯的四大特權,毛主席 ...

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到底有多慘?

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到底有多慘?
1950年6月25日,在蘇聯的支援下,金日成發動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史稱朝鮮戰爭.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毛澤東的俄語翻譯師哲回憶,在戰爭開始前一個月,金日成在得到斯大林支援的情況下秘密拜會了毛澤東,向中國 ...

美軍視角下的長津湖戰役和志願軍

美軍視角下的長津湖戰役和志願軍
隨著電影<長津湖>的熱映,七十年前中國志願軍那段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的勝利再次浮現在我們視野中.這裡不妨以對手的視角,來回顧一下這場長津湖戰役,也許感悟會更深! 在遭受中國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的打 ...

讓美軍痛徹骨髓的血腥走廊,長津湖戰役

讓美軍痛徹骨髓的血腥走廊,長津湖戰役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準備在異國他鄉與裝備精良的美帝展開一場殊死的搏鬥,他們都是第一次走出國門參戰,很多人留在了那片寒冷的雪原. 那場戰爭之殘酷,犧牲之巨大,直到今天也讓我們 ...

長津湖戰役,僅零下40度而已?遠比想象的要難!美國不想提就對了

長津湖戰役,僅零下40度而已?遠比想象的要難!美國不想提就對了
抗美援朝戰爭中,有著一場中美都不願提及的血戰"長津湖戰役". 軍史學家把"長津湖戰役"與持續征戰近200年的十字軍東征,有"凡爾登絞肉機"之 ...

鞍山93歲志願軍老兵:“我是長津湖戰役的戰士”
新華社瀋陽10月8日電(記者高爽)4日,遼寧鞍山93歲志願軍老兵李昌言在女兒李海華陪伴下來到電影院,觀看電影<長津湖>.當畫面上出現"第9兵團"時,李昌言激動地指著銀幕 ...

長津湖戰役3個偏師,2名師長授少將,另外1名降職授大校

長津湖戰役3個偏師,2名師長授少將,另外1名降職授大校
百年百將145:餘光茂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東線長津湖之戰,和西線形成對比. 西線的作戰部隊,是志願軍第一批入朝的38.39.40.42.50和66軍,共23萬人,由志司直接指揮,志 ...

長津湖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悲壯,中國不願回憶,美國不敢回憶

長津湖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悲壯,中國不願回憶,美國不敢回憶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韓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的強大攻勢下,被打得潰不成軍,美國為了維護其在東亞的既得利益,馬上採取行動支援韓國.7月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參加了 ...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是從哪些地方跨過鴨綠江的,究竟有多難打?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是從哪些地方跨過鴨綠江的,究竟有多難打?
最近上映的<長津湖>火爆全國,票房據說已經實現了20億,在票房佔比.排片佔比.觀影人次.上座率都達到了同檔期的第一名.小編經不住誘惑,進影院看了一場,片子拍得確實不錯,令人回味無窮,除了故 ...

長津湖戰役後,被上級緊急調回的戰鬥英雄周文江,後來成就如何?

長津湖戰役後,被上級緊急調回的戰鬥英雄周文江,後來成就如何?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之一,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士們在嚴寒和後勤補給不足的條件下,以頑強的鬥志重創了美軍的王牌部隊陸戰第一師,一舉扭轉了戰爭態勢.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湧現 ...

長津湖戰役,彭德懷為何使用第9兵團?毛主席:不使用對全域性不利
1950年11月4日深夜,月光西斜,寒氣逼人.中南海毛主席的住處菊香書屋內,依然燈火通明,煙霧繚繞. 此刻,毛主席手裡拿著一封電報,站在巨大的朝鮮地圖前面,仔細思考著什麼.電報是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

長津湖戰役,他把最後一顆手榴彈留給自己

長津湖戰役,他把最後一顆手榴彈留給自己
​本報記者 錢冀敏 本報通訊員 李瑩 朱玲華 攝影報道 國慶期間,隨著電影<長津湖>熱映,長津湖戰役這場熱血寒戰再次令無數中國人淚目. 東光縣徐鳳田老人作為一名親歷長津湖戰役的老兵,講起那 ...

再現志願軍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的影片為何感動國人
1950年11月下旬,朝鮮戰場長津湖戰役中,美軍南逃沿途被這樣的情景震驚:一排排志願軍戰士俯臥在攝氏零下40度的陣地上,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彷彿是躍然而起的"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