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一、我們的1950

1950年2月美蘇冷戰時期,世界局勢暗流湧動,莫斯科的冬天格外寒冷,中國代表團經過多日鏖戰,終於推翻了上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蔣介石送給蘇聯的四大特權,毛主席和周總理拿回來三個,不過外蒙的迴歸斯大林堅決不鬆口,不久一個秘密電話從克林姆林宮打到了北朝鮮。

同年6月25日,金日成突襲南朝鮮,朝鮮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合軍加入戰爭,將三八線推到了鴨綠江,三十萬中國志願軍臨危受命,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場奠定了中國大半個世紀和平的衛國戰爭正式打響,那麼蘇聯憑什麼將外蒙古分裂出去,朝鮮戰爭又是如何爆發的?我們為何必須抗美援朝,這場關鍵性的立國之戰到底打贏了沒有?本文帶大家從上帝視角瞭解下這場戰爭中的陽謀詭道。

二、我們的外蒙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清朝以前,外蒙古都被中原王朝稱呼為漠北。秦朝起“漠北”一詞就已經出現在史書中,大將軍衛青、霍去病,曾多次驅趕匈奴攻入漠北深處,封狼居胥。漢唐元三朝更是在漠北修築長城設為邊疆,清康熙年間漠北諸部與中原結盟,共同對抗漠西準噶爾部落,後經歷雍正、乾隆兩代正式歸附大清,成為華夏民族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古往今來,不管這塊土地換了多少個名字,不管它叫漠北還是外蒙,本質意義上,它就是中華大地的一部分,是屬於我們的外蒙,然而這塊土地,很快就被蘇聯盯上了。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俄國的大動脈

三、蘇聯的遠東夢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列寧推翻俄國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紅色政權,一頭雄踞東歐橫跨歐亞大陸的血色毛熊正式誕生。

但是蘇聯土地雖大,卻沒有一個遠東不凍港(一年四季不結冰的港口),以至於同美國的太平洋爭霸中束手束腳,另外對蘇聯來說,東邊這個國家自古豪強輩出,國境線與其從西到東幾乎全程接壤,真要打起來全程佈防,耗時耗力防不勝防,加之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大動脈,遠東線幾乎全程在外蒙頭上經過,一旦戰事爆發,必將遭受巨大的戰爭威脅,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怎麼辦?那麼就將外蒙從中國分出來吧,但當初的沙俄到如今的蘇聯,雖然手段盡出,卻一直未能得逞。不過機會來了,1945年8月14日蔣介石自作聰明,為了趕走霸佔東北的日本,也為了讓蘇聯孤立解放軍,玩了招驅狼吞虎,與斯大林一番眉來眼去利益交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答應了斯大林的四個要求;

第一、外蒙古從中國劃出去讓他獨立。

第二、同意蘇聯擁有中長鐵路的經營管理權。

第三、開放大連港作為自由港。

第四、同意蘇聯擁有旅順不凍港的駐軍權和使用權。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美蘇冷戰時期,毛主席和周總理前往蘇聯談判,取消舊中國簽訂的不合理條約,但事實上並不是大家都是一個顏色就好講話,小孩子才看對錯,國家之間只看利益,斯大林更是絕不鬆口,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其後不久,歐美等國紛紛向新中國拋來了橄欖枝,斯大林為了籠絡新中國,最終讓步重新簽約,放棄了中長鐵路的控制權,放棄旅順港大連港的駐軍權和使用權,這份新條約意味著蘇聯永遠失去了遠東不凍港,失去了干涉中國內政的能力。大國是不能不要臉面的,哪有吃到嘴的肉又吐出來的道理,更何況熊口奪食,在你新中國身上丟掉的,抱歉,我會當著你的面加倍討回來,一個電話直接從克里姆林宮打到了北朝鮮,於是一張放在明面上的陽謀,將世界局勢再次推進了戰爭的漩渦中。

四、斯大林的陽謀

1945年8月,三大巨頭共聚雅爾塔,依據各自立利益以一條三八線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朝鮮半島從此進入了朝韓對峙的狀態。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三大巨頭共聚雅爾塔

這次在新中國手上吃了虧,失去了遠東的戰略支撐點,斯大林在思考如何光明正大的重新拿回這一切,他想到一個大膽的計劃:資助北朝鮮擴軍,默許金日成統一半島。這是一個聰明到極致的陽謀,朝鮮戰爭一旦爆發,蘇聯只要放慢反應,讓子彈飛一會兒,局勢將會按照斯大林的棋局走,無非三個可能性:

第一種,以當時韓國的軍備力量,經濟落後朝鮮一大截,連供電都要看朝鮮臉色,只要美國不干預,朝鮮可以一路揮師南下,統一整個朝鮮半島,到時候仁川、釜山、濟州這些港口裡隨意挑選一個作為不凍港,只是蘇聯老大哥一個電話的事情。

第二種,美國插手,朝鮮能頂住。蘇聯僅僅用一個小弟,就牽制住了美國,蘇聯就可以騰出手來在西歐搞事。

第三種,美國插手,朝鮮沒頂住,美國陳兵中國邊境,以中國初建的狀態,小米加步槍顯然是幹不過美國,是不是請他這個老大哥幫忙?那麼那時候蘇聯就能名正言順的獅子大開口趁機佔據旅順和大連,取回中長鐵路的運兵權。

綜上,不管哪一種可能性,對蘇聯而言都將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陽謀,而中美雙方即便明白他的企圖,也不得不按照他的劇本走完,這對新中國而言,無疑是近乎完美的死局。

1950年6月25日凌晨,隨著第一聲炮響,朝鮮戰爭全面爆發,在這之前作為盟友的金日成,並未將他的作戰計劃,以任何形式告知新中國。蘇聯駐聯合國大使曾向斯大林建議,蘇聯代表返回安理會,以便反對聯合國透過任何不利於朝鮮的決議,但斯大林拒絕了,這就直接導致了“聯合國軍”的順利組建,而所謂的“聯合國軍”實際上以哪個國家為主導,大家心知肚明,彼時的麥克·阿瑟正坐在日本皇宮對面的大樓裡品著香檳,成了日本名副其實的太上皇,朝鮮戰爭的突然爆發,讓他莫名興奮,他受夠了白宮那幫只會紙上談兵的鄉巴佬,是時候跟蘇聯掰掰手腕了,至於剛建國的新中國,他壓根沒有放在眼裡。

7月5日美國正式參戰,由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司令首先派遣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港口,在臺灣海峽巡邏,防止解放軍收復臺灣,戰爭初期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朝鮮軍隊節節獲勝,幾乎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一路將美韓聯軍逼到了釜山攻佔了半島90%的土地。作為日本太上皇的麥克·阿瑟也沾染了很多日本人的習性,決定豪賭一把,他下令執行了一個風險巨大的計劃——仁川登陸。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賭贏了,仁川登陸的成功,直接導致了朝鮮軍隊被前後包夾,重創之下,兵敗如山倒,聯合國軍也開始發動反攻,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杜魯門一再傳令,不得將戰爭擴大,但在麥克·阿瑟的一意孤行下,戰爭還是走向失控狀態,麥克·阿瑟堅信自己的判斷,認為新中國不會出兵,也不敢出兵,於是走上了日本軍官的老路子,先斬後奏越過三八線分兵向中朝邊境大舉挺進,更揚言飲馬鴨綠江,好好教訓一下這些黃種人,派遣飛機在鴨綠江南岸地毯式轟炸,肆無忌憚耀武揚威進行著軍事挑釁。

五、那就打出一條路

狼煙四起,黑雲壓城,如何解開眼前的困局,美蘇雙方甚至全世界都覺得中國人不敢打,除非中國人瘋了,而金日成在斯大林那裡吃了閉門羹,轉頭又來中國求援,正如當時的一些主和派所想,新中國百廢待興,遇上未逢敗績的美國凶多吉少,更何況對方不管是裝甲武器的精良還是掩護火力的強大,都遠不是還沒有空軍的新中國可比,但他們忘了共產黨不是國民黨,新中國也不是民國,這場看似朝韓之間的爭端,實際卻是中美蘇三國的較量,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大停機場,日本多次侵略中國都是以朝鮮半島作為跳板,更何況當時的中國所有的工業基礎都在東北,正如毛主席的戰術風格一向是一次戰爭結束所有戰爭,人可以窮,但腰桿不能彎,全世界的列強都在盯著你,如果這次慫了,挑釁和欺壓都將成為常態,新中國需要一次立威之戰,既然他斯大林麥克阿瑟看不起咱,那咱偏要打出一條路來,聯合國軍打到了鴨綠江,威脅到了中國領土安全,那麼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1950年10月,麥克阿瑟依舊篤定,中國絕不敢參戰。事實上,志願軍已經連續五夜急行軍渡過了鴨綠江,正式揭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10月25日13萬北線作戰的聯合國軍在麥克斯的命令下,分兵多路繼續冒進,未曾想到突然冒出很多陌生部隊以收口袋的方式前後夾擊。美軍的現代化部隊被分而擊破迅速潰敗,那些敗亡的美軍士兵甚至完全搞不清楚跟他們作戰是什麼人,他們疑惑,朝鮮軍隊的運動戰能力,為何一夜之間突然爆炸,神兵天降志願軍這次出其不意的戰鬥,將美軍一直驅趕到了清川江以南,讓美軍企圖在聖誕節前吞併整個朝鮮的計劃徹底泡了湯,13天的不眠不休,志願軍戰士在裝備補給嚴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取得了兩水洞、溫井、雲山等戰鬥的勝利,第一次戰役共殲敵1.5萬,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在麥克阿瑟的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抗美援朝

可是,巨大的裝備補給差距,還是讓志願軍在以後的戰鬥中舉步維艱,這種差距貫穿於抗美援朝的每一個角落,尤以長津湖戰役為例,成了志願軍困難處境的一個標誌性縮影。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

六、最寒冷的冬天—長津湖

50年難得一遇的寒流席捲了長津湖畔,最低溫度降到了零下40多度。美軍陸戰一師的師長史密斯舉目遠眺,雖然已經截獲訊息,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向長津湖靠近,但他仍舊自信滿滿,他的部隊,可不是那些只會打敗仗的新兵蛋子可比的。美國海軍陸戰一師成立於1941年,是一支海陸兩棲步兵師,一路經歷了太平洋戰爭、瓜島爭奪戰、沖繩島戰役等殘酷大博殺,都是老兵油子戰場經驗豐富,滿編近三萬人是美國陸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堪稱王牌中的王牌,他覺得很可笑,中國軍隊居然妄想圍殲陸戰一師,先準備個十萬軍隊再說吧。在白雪皚皚的朝鮮大地上,美軍的偵察機壓根沒發現任何中國大兵團的痕跡,難道他們都是兔子打算從地底蹦出來不成?但是他徹底錯過,錯估了志願軍的意志力和自我犧牲精神,白雪皚皚的平原上真的有著數萬中國士兵匍匐在雪地裡,潛伏在凜冽呼嘯的寒風中。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

早在半月前,在福建厲兵秣馬著眼解放臺灣的第九兵團接到命令緊急入朝,美軍現代化部隊的推進速度超出預期,時間緊迫,物資匱乏。十幾萬將士們穿著南方的單薄棉衣,踩著一層膠底鞋就匆匆奔赴了寒冷的朝鮮戰場,那是很多南方士兵人生中第一次看見雪,也是最後一次。入朝第一週一個師就有700多人因嚴重凍傷失去戰鬥力,相比於美軍的炮火,嚴寒成了志願軍的最大噩夢。即便如此,13萬人夜行曉宿,居然在美軍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地進入了指定攻擊位置,後來美國軍事評論家約瑟夫·格登感慨道:無論用什麼標準衡量,中國軍隊的強行軍能力,都是非凡出眾的。

11月27日晚上22點,伴隨著一聲嘹亮的軍號響起,黑夜中頓時槍聲大作,火光四起,白天美軍眼中靜悄悄的雪原,無數身影從雪地裡一躍而起,怒吼著向他們衝來,然而美軍並不知道很多戰士為了不暴露隊伍,忍著凍傷在雪地裡一動不動,直到衝鋒響起,也沒有再次站起來,因為他們都已經凍死了。

真正交手時,不可一世的美軍驚駭於中國軍隊的行軍能力,以及強大的戰術穿插能力,而志願軍方面也意識到,美軍並非紙老虎那麼簡單,除了這支王牌部隊的快速反應和組織力,更大的威脅來自於強大的火力,白天大量飛機對志願軍陣地狂轟濫炸,夜晚志願軍不斷變換攻擊隊形,層層突破美軍火力網,長津湖畔,白天屬於美軍,黑夜屬於志願軍。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抗美援朝

11月30日,堅守了兩天的史密斯終於下令撤退,因為他知道再不走,這支美軍王牌部隊真的有可能被全殲,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過了水門橋,美軍將進入平原地帶,志願軍的山地運動戰優勢將在敵人的強大炮火下蕩然無存,如果能將他們阻擊在水門橋,這裡就將是美軍陸戰一師的葬身之地,可是當美軍敗退到這裡時,提前埋伏,負責阻擊的五連,卻沒人開槍。等到大部隊前來,卻看到了這樣的景象:一百多名戰士展開戰鬥隊形,手持武器目視前方,槍口對準水門橋沒有一人退縮,整整一個連的戰士全部凍死在了陣地上,永遠化作了冰雕。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中的冰雕連

在嚴重凍傷減員的情況下,志願軍與美軍苦鬥20多天,最終取得了長津湖戰役的勝利,美軍殘部在7艘航空母艦的掩護下,利用海路脫離戰場,長津湖戰役的勝利,令美軍連續後撤125公里,創造了朝鮮戰場全殲美軍一整團的記錄,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全部地區,成為朝鮮戰場的一個重要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連續四次戰役的失利,麥克阿瑟的軍事生涯也走到了盡頭,被罷免了最高司令官職務,為他的大言不慚,輕敵冒進付出了代價,五次運動戰之後朝鮮戰場從運動戰進入了陣地戰和反擊戰,現代化的火力比拼,讓志願軍認識到了殘酷的現實,開始加緊修煉內功,升級武器裝備,加強軍備運輸能力,建立兵站體系一一落實,這些用生命換來的戰場經驗也被沿用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快速而紮實的軍隊建設,也為後面的上甘嶺、馬踏裡西山戰役打下來堅實的基礎,最終迫使聯合國軍向中朝雙方提出停戰保證,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斯大林猜對了,中國參戰後的確被迫要求蘇聯海軍駐紮旅順口,以威懾美國海軍。但他沒想到,中國並沒有讓蘇聯陸軍進入東北協防,中國志願軍竟然在沒有海軍和空軍的協助下頂著美軍的狂轟濫炸,節節獲勝,列強們也沒想到,中國陸軍戰鬥力之強甚至可能高於蘇聯陸軍。實力是贏得尊重的最好方式,狂妄的麥克阿瑟也終於發現他對中國的認識過時了,麥克阿瑟結束了他的軍事生涯,他的人生也從輝煌走向了黯淡,美國人熱愛麥克阿瑟,但是麥克阿瑟本人卻鬱鬱寡歡,他的軍功簿上多了一個永久的缺憾,最終在1964年過世。

七、到底是誰贏了?

需要明確一個概念,一場戰爭,勝利與否,並不以是否全殲敵人,取得壓倒性勝利作為衡量標準,而是是否達到了最初的戰略目的,整個抗美援朝美軍傷亡17萬人,中國軍隊傷亡30多萬人,美軍消耗物資200億美元,中國消耗25億美元,佔比8:1。戰爭拼的就是國家意志,拿出自己最多的資源打下最大的戰況,達成戰略目標,這就是勝利。

上一回裝備差距如此大的時候,是鴉片戰爭,圓明園燒了。而這一回,我們守住了整個朝鮮。將滿身現代化裝備的十六國聯軍重新推回了三八線以南,很顯然,這場戰爭我們贏了。或許還有人會嘲諷人海戰術,沒有什麼可自豪的,要知道中國式的“人海戰術”可不是日本的“萬歲衝鋒”,更不是抗日神劇裡一窩蜂的向前衝。1883年,馬克沁重機槍就被髮明瞭出來,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英軍採用人海戰術突擊,遭遇了德軍強大的機槍火力,一天就損失了六萬人,寸步未進,機槍這玩意可不是開玩笑,再多的人也不過是個數字而已,況且中國的戰鬥方式採用的是三三制,互成犄角,互相掩護,一組士兵犧牲了,另一組士兵拿起武器頂上去,就會給美軍一種中國士兵無窮無盡的錯覺。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志願軍的“三三制”戰術

當然,信仰的力量無法丈量,如果還有人硬槓。那麼下面的資料可以說服你,眾所周知,現代戰爭都是炮彈在前面推進,然後步兵跟進,志願軍的步兵可以在榴彈彈幕後150米甚至小口徑曲射炮後50米跟進,這一數字介於火炮殺傷半徑和衝擊半徑之間,對於火炮的打擊精準度和步兵的跟進距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只有精準把握這些,才能避免傷亡的同時,奪得更多率先佔領美軍陣地的時間,朝鮮戰場上的步炮協同資料達到了現代步兵的巔峰,至今沒有第二個國家幹成過。因為窮,所以志願軍珍惜武器研究到極致,因為窮,所以志願軍組合武器發揮到極致,所以大家應該自信點,曾經真的有那麼一群偉大的人,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尊嚴和平和未來選擇拋頭顱,灑熱血,選擇與炮火共舞。

不可否認,抗美援朝是全球現代史中僅有的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是中國現代史中一場足以功蓋千秋的戰爭,是一項有著很高戰略意義的立國戰爭,為國家周邊穩定國內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贏得了70年的和平環境。從鴨綠江到漢城,從被八國聯軍在北京趕著跑到八年後將十六國聯合軍趕出平壤,我們踩在腳下的是過去的百年屈辱,中國人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盤中魚肉。如今的我們生活在陽光下,雲捲雲舒,歡笑奔跑,其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用生命擋下來所有炮火,用血肉鑄就了信仰的萬里長城,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民志願軍。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從2014到2020年9月,共計七批716名中國志願軍烈士的遺骸,闊別故鄉60餘載,終於迴歸了祖國。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回國

那一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在奔赴朝鮮戰場的那一刻,他們也才十七八歲,或許不曾想過,從此不再有機會踏上祖國故土,唯一所念是一句承諾,保家衛國,所以一往無前,所以捨身忘死,所謂勇敢,所謂忠誠,所謂最可愛的人,我想不過就是他們而已,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一寸山河一寸血,36萬忠骨埋他鄉,而如今,這盛世中華是否如您所願?

抗美援朝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06

相關文章

中美都不願提及的長津湖戰役:中國不願意回憶,美國不敢回憶

中美都不願提及的長津湖戰役:中國不願意回憶,美國不敢回憶
1950年年12月8日晚上6時,美軍陸戰一師1萬多名官兵,1000多輛汽車通過了水門橋,在美軍第3師的接應下進入了長津湖地區. 這裡是大雪皚皚的高原地帶,在這裡甚至氣溫都能達到零下40℃,在這極寒天氣 ...

長津湖戰役,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被美軍認為毫無勝利希望

長津湖戰役,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被美軍認為毫無勝利希望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 在1950年,美軍從仁川登陸進入朝鮮半島,干預朝鮮半島的內戰.之後朝鮮一方節節敗退,退到了鴨綠江.而美軍也窮追不捨,一直到逼近鴨綠江.這對中國的主權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於是我國發起 ...

再現志願軍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的影片為何感動國人
1950年11月下旬,朝鮮戰場長津湖戰役中,美軍南逃沿途被這樣的情景震驚:一排排志願軍戰士俯臥在攝氏零下40度的陣地上,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彷彿是躍然而起的"冰 ...

從長津湖戰役看整個抗美援朝———說說戰爭敗類李大安
長津湖戰役就如主席所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粉碎了杜魯門政府當時的很多計劃.一場抗美援朝戰役打出了中國人民的氣勢,揚我國威.這是我們的立國之戰.中國在這一場戰役之後,正式地走到了世界民族之巔,讓 ...

92歲戰鬥英雄孫漢英:在長津湖戰役中凍掉腳後跟 如今見證盛世一生無憾

92歲戰鬥英雄孫漢英:在長津湖戰役中凍掉腳後跟 如今見證盛世一生無憾
孫漢英目視前方,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年輕時候的孫漢英. 1950年 11月到1952年6月,從21歲到23歲,孫漢英經歷的這段抗美援朝戰爭,是他一輩子難以割捨的記憶,其中的長津湖戰役更是銘刻在心底的 ...

他是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倖存者之一,被人們稱為“中國的保爾”

他是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倖存者之一,被人們稱為“中國的保爾”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終於結束了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被外國侵略的局面,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國更是改變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制度,讓人民當家作主起來,但是就算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依舊沒有得到 ...

中美都不願訴說的長津湖戰役:中國不願意回憶,美國則是不敢回憶

中美都不願訴說的長津湖戰役:中國不願意回憶,美國則是不敢回憶
在我們新中國成立的初期,就經歷了一場非常強勁的戰爭,而這一場戰爭也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有了更強大的立足之地,也讓世界上的一些強國對中國紛紛側目,感覺到中國的力量非常強大,那就是新中國建立之後的抗美援朝戰 ...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要投原子彈,毛澤東一語道破陰謀發起第三次戰役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要投原子彈,毛澤東一語道破陰謀發起第三次戰役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次戰役即將結束時,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判斷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可能重新組織進攻,提出了誘敵深入.準備再戰.發動第二次戰役的方針,方針得到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擊斃的美軍將門之子 遺骸62年後才獲確認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擊斃的美軍將門之子 遺骸62年後才獲確認
美軍軍史則記載,被中國軍事愛好者所熟悉的"北極熊團"即美軍第7步兵師第31團戰鬥部隊,通常被稱作麥克萊恩特遣部隊(後來被稱為費斯特遣部隊)在長津湖水庫以東地區幾乎被全部殲滅.在長津 ...

長津湖戰役前毛主席發電報提醒三點,志司和九兵團均未重視致慘勝

長津湖戰役前毛主席發電報提醒三點,志司和九兵團均未重視致慘勝
"河面上的冰層被我們的炮火炸碎了,他們趟水過河,上岸後他們的衣服就凍住了,槍管也凍住了,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我們的火力很猛,像無數火蛇一樣在原木中穿行,他們有很多人倒在雪地上,倒在小 ...

長津湖戰役戰士凍傷凍截肢卻沒人哭
[#長津湖戰役戰士凍傷凍截肢卻沒人哭#[淚]]今年96歲的老軍醫於芝林,曾親歷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他回憶,當時溫度接近-40℃,戰士們衣著單薄只能裹被單行軍:趴在雪地中隱藏,強忍嚴寒飢餓也一動不動.戰 ...

長津湖戰役,僅零下40度而已?遠比想象的要難!美國不想提就對了

長津湖戰役,僅零下40度而已?遠比想象的要難!美國不想提就對了
抗美援朝戰爭中,有著一場中美都不願提及的血戰"長津湖戰役". 軍史學家把"長津湖戰役"與持續征戰近200年的十字軍東征,有"凡爾登絞肉機"之 ...

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宋時輪主動向上級做檢討,毛主席大氣回應

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宋時輪主動向上級做檢討,毛主席大氣回應
大型抗美援朝史詩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播,全景式還原了60年前那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役,是一部難得的戰爭好劇,值得一看. 說到長津湖戰役,這是志願軍第9兵團入朝參戰部隊的第一仗,也是長期 ...

鞍山93歲志願軍老兵:“我是長津湖戰役的戰士”
新華社瀋陽10月8日電(記者高爽)4日,遼寧鞍山93歲志願軍老兵李昌言在女兒李海華陪伴下來到電影院,觀看電影<長津湖>.當畫面上出現"第9兵團"時,李昌言激動地指著銀幕 ...

長津湖戰役3個偏師,2名師長授少將,另外1名降職授大校

長津湖戰役3個偏師,2名師長授少將,另外1名降職授大校
百年百將145:餘光茂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東線長津湖之戰,和西線形成對比. 西線的作戰部隊,是志願軍第一批入朝的38.39.40.42.50和66軍,共23萬人,由志司直接指揮,志 ...

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到底有多慘?

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到底有多慘?
1950年6月25日,在蘇聯的支援下,金日成發動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史稱朝鮮戰爭.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毛澤東的俄語翻譯師哲回憶,在戰爭開始前一個月,金日成在得到斯大林支援的情況下秘密拜會了毛澤東,向中國 ...

長津湖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悲壯,中國不願回憶,美國不敢回憶

長津湖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悲壯,中國不願回憶,美國不敢回憶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韓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的強大攻勢下,被打得潰不成軍,美國為了維護其在東亞的既得利益,馬上採取行動支援韓國.7月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參加了 ...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是從哪些地方跨過鴨綠江的,究竟有多難打?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是從哪些地方跨過鴨綠江的,究竟有多難打?
最近上映的<長津湖>火爆全國,票房據說已經實現了20億,在票房佔比.排片佔比.觀影人次.上座率都達到了同檔期的第一名.小編經不住誘惑,進影院看了一場,片子拍得確實不錯,令人回味無窮,除了故 ...

如果長津湖戰役發生在現代,零下40度的戰場,國產車頂得住嗎

如果長津湖戰役發生在現代,零下40度的戰場,國產車頂得住嗎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時期的第二次戰役,是新中國志願軍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聯合國軍之間的一場戰役,最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撤退,新中國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並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而一舉扭轉了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