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抗美援朝精神


為了和平,勇士一去不回頭

■解放軍報記者 楊 悅 通訊員 崔 鵬

遼寧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那年,儘管那場戰爭已過去多年,當麻扶搖再次來到這座城市,再次見到歌曲展板上那些印刻在骨子裡的文字時,仍忍不住淚溼眼眶。

麻扶搖或許記起了1950年那個秋日的夜晚,他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第1師第26團5連的政治指導員,隨著大部隊浩浩蕩蕩跨過湍急的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出征前,他將戰士們決心戰鬥的誓言收集起來,寫下一首出征“詩”。這首“詩”後來被登載在人民日報上,經過作曲家周巍峙的修改和譜曲,成就了激昂一代人青春的旋律:《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丹東市鐵路抗美援朝博物館的講解員楊丹,總會帶著遊客們在歌曲展板前駐足,領他們一同唱起這首歌。

她曾遇到年過八旬的老人唱著唱著就哽咽起來,流著淚,依舊聲音高亢地唱完最後一句。楊丹一邊唱,一邊忍不住跟著紅了眼眶。她不知道老人想起了什麼,但那歌聲裡,分明藏著一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必須戰勝,別無選擇

71年前,共和國初立,百廢待興。

在全國投入生產建設的號召下,剛剛走下戰場的人民軍隊也拿起農具,走入農田。那時,田野中揮汗如雨的許多官兵還不知曉,一場在鄰國燃起的烽火,會讓他們來不及等到這片莊稼豐收。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糾集所謂“聯合國軍”出兵朝鮮。同時,美國政府不斷向中國發出戰爭威脅,派遣其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

中朝邊境,美國戰機如擾人的蚊蠅盤旋不去,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新中國頭頂。

抗美援朝紀念館的講解員高真真聽爺爺講起過那段歲月:“那年他18歲,在丹東三馬路的商鋪做學徒,僥倖躲過飛機轟炸,地下炸出很深的大坑,鮮血把坑裡的積水都染紅了。”

“聯合國軍”成立數日之後,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正在北大荒黑土地上農墾的第42軍第125師譯電員龐金典接到上級通知,將生產器械移交地方。部隊重新拿起槍炮,趕赴邊境,保衛國防。

9月15日,仁川登陸讓朝鮮戰局發生巨大逆轉。9月30日,周恩來發表宣告:“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然而此時,驕狂的美軍聽不見新中國的聲音。隨著南朝鮮軍隊率先越過三八線,美軍也越過三八線,迅速向鴨綠江畔的中朝邊境逼近。

當美國總統杜魯門問起“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中國干預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時,麥克阿瑟的回答是——“微乎其微。”

當時的國際社會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空軍的中國,一個鋼產量尚不及美國百分之一的中國,如何與美軍抗衡。

1950年10月1日,那個國慶之夜,中南海燈火通明。

面對緊張的朝鮮戰局,面對是否出兵的抉擇,毛澤東三天三夜沒有睡覺。據他的秘書胡喬木所說,這個決策,是毛主席一生中最艱難的決策之一。

戰,能否打敗實力強勁的對手?不戰,能否保住來之不易的和平?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主題展廳中,記者的目光停留在一幅油畫之上:

中南海頤年堂,一群決定著這個國家未來方向的中國共產黨人圍坐在沙發上,或凝神細聽,或斂目沉思,或目光堅定。

10月5日,銘記著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決策出兵!

“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毛澤東知道,此時鴨綠江彼岸的硝煙,時刻威脅著新中國的國防安全。

“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10月19日晚,懷著戰鬥的決心,頭髮花白的彭德懷穿著那身從西安帶來的黃色粗呢軍裝,跨過鴨綠江,率軍出征朝鮮。

在他身後,一隊隊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踏著冰冷的月色,奔往陌生的異國,奔赴未知的戰鬥。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必須戰勝,別無選擇。

英雄兒女,血染戰旗

1964年,當《英雄兒女》在全國上映,《英雄讚歌》唱遍大江南北時,志願軍將士們的出征之地安東還沒有改名為丹東。

告別戰場的硝煙,志願軍戰士謝長平留在了這座城市。《英雄兒女》上映後,他時常會帶著孩子一同重溫,借影片回憶那段烽火歲月——

志願軍官兵涉過冰雪封蓋的河流,迎著漫天的槍炮火光,越過戰友倒下的身軀。一把把激昂士氣的軍號吹得敵人膽寒,一面面佈滿彈孔的戰旗在陣地飄揚。

87歲的謝長平至今珍藏著從朝鮮戰場帶回的搪瓷茶缸。或許,他珍藏的是茶缸上那個志願軍官兵共同的名字——“最可愛的人”。這是祖國人民對290萬志願軍英雄兒女最親切的呼喚。

1951年4月,人民日報刊發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人們記住了松骨峰那場戰鬥——“飛機擲下的汽油彈,把他們身上燒著了火……他們把槍一摔,身上、帽子上冒著火苗向敵人撲去……”

陣地上的火光與血色,被畫家孫立新定格在名為《激戰松骨峰》的油畫中。走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站在這幅油畫前,記者彷彿真的聞到那片戰場上的硝煙與血腥,見到魏巍筆下那抱住敵人的腰、卡住敵人的脖子、緊握著手榴彈的每一名戰士。

人們從魏巍的記錄中認識了這些英勇的靈魂。“最可愛的人”,從此成為志願軍官兵最響亮的稱號。

許許多多平凡的戰士燃燒熱血和生命,在朝鮮戰場書寫下一個個戰鬥奇蹟。

人們無法忘記冰雪封凍的長津湖——1950年11月28日,125名志願軍官兵穿著單衣,俯臥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戰壕中,保持著戰鬥姿勢壯烈犧牲。

人們無法忘記炮火連天的上甘嶺——1952年10月20日,21歲的黃繼光在這片槍林彈雨中衝上去,用胸膛堵住敵人正在射擊的槍眼。

衛生員王清珍仍記得為黃繼光整理遺體時的場景:“他的血流乾了,粘在衣服上面,後面的脊椎被打穿了。”

1952年9月,第9兵團從朝鮮回國,司令員宋時輪在鴨綠江邊駐足靜立,向著長津湖的方向深深鞠躬,起身時已淚流滿面。

1958年3月,志願軍撤離朝鮮前夕,黃繼光的弟弟黃繼恕專程來到上甘嶺597.9高地,將一抔浸染了哥哥鮮血的泥土帶回家鄉。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有197653名中華兒女在那片開滿金達萊花的異國土地上獻出生命。他們不愧為祖國的英雄兒女,不愧為世界和平的衛士,不愧被稱為“最可愛的人”。

能戰善戰,方能止戰

1950年11月24日,麥克阿瑟乘著飛機在鴨綠江上空巡視,狂妄地表示:“我希望我的話兌現,孩子們可以回家過聖誕節。”就在第二天,志願軍全線發起戰役反擊。

當美軍吃著牛排,穿著厚實的皮靴,使用著最先進的現代化武器時,中國的志願軍官兵們正嚼著凍硬的炒麵,穿著單薄的棉衣,蜷在冰雪中休憩。

正是這樣一支部隊,造就了“美國陸軍史上的最大敗績”。

12月24日,在麥克阿瑟做出“承諾”的一個月後,聖誕節前一天,美國戰地記者鄧肯拍下了那張著名的照片:一名臉上生滿凍瘡的美軍士兵,目光呆滯地望向天際。

當鄧肯問這名士兵想要什麼的時候,他的答案是——明天。

對於許多美國士兵而言,他們永遠也沒有“明天”了。

長津湖戰役,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攻入西伯利亞、號稱“北極熊團”的美第7師第31團被全殲。

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在志願軍的猛烈進攻下,美軍向三八線以南全線撤退。志願軍粉碎了“聯合國軍”佔領全朝鮮的企圖,徹底扭轉朝鮮戰局。

能戰,方能止戰,這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中華兒女英勇無畏、一往無前的戰鬥姿態,貫穿抗美援朝戰爭的五次戰役,迫使敵人不得不轉入戰略防禦,接受停戰談判。

當鴨綠江橋載著這支英雄的軍隊向勝利前進之時,江水汩汩奔流向南,匯入黃海的浪湧之間。

就在這片海域,50多年前,致遠艦沉沒,北洋艦隊兵敗如山倒。一道江水,見證了中華民族兩段截然不同的榮辱命運。

美軍第2師團長保羅·弗里曼,二戰時期曾在中國當過武官。當被問及志願軍與當年國民黨軍隊的區別時,弗里曼沉默半晌,回答道:“他們不再是同一批中國人了。”

志願軍將士們捨生忘死的必勝信念到底從何而來?白髮蒼蒼的老兵凌行正眼含熱淚,念出這樣一段話:

“我為誰人來打仗,我為誰人扛起槍。為了爹,為了娘,為了人民解放。人民解放我解放。”

正如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寫,那個蹲在防空洞裡的戰士邊吃雪邊說的那樣——“可是我在那裡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們就可以在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溜達邊說話也行。那是多麼幸福的呢!”

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將士勝利歸國。他們打好行囊,向埋葬在朝鮮山野間的戰友們敬禮致意,隨後回到久違的故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記者穿過展廳中仿製鴨綠江橋上的那道“凱旋門”,赫然見到一面鮮紅的錦旗。銀色絲線光澤流動,繡成行雲流水的文字:

“你們打敗敵人,幫助了朋友,保衛了祖國,拯救了和平,你們的勳名萬古存!”

黑白照片裡,洶湧的人潮花海匯聚於此,熱切迎接凱旋的英雄。當年跨江而去的那些人,有的失去了健全的身體,有的失去了親人戰友,有的永遠長眠他鄉,再也沒有回來。

1971年10月25日,就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21年後的同一天,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佇立今朝,回望往昔,巍巍華夏乘著時代巨輪一路前行,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時今日,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剝奪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沒有任何力量能夠磨滅中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和嚮往。

偉大的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照耀中華民族前進的征途。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抗美援朝精神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或點選二維碼

瀏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抗美援朝精神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09

相關文章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以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礪前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梓健 立秋時節,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上天高雲淡,兩座鋼筋鐵骨的大橋毗鄰而居,橋下滾滾江濤依舊,水面之上卻早已換了人間.71年前,大橋一側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quo ...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梓健 立秋時節,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上天高雲淡,兩座鋼筋鐵骨的大橋毗鄰而居,橋下滾滾江濤依舊,水面之上卻早已換了人間.71年前,大橋一側朝鮮戰爭爆發,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永續傳承
來源:經濟日報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這是一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2020年10月 ...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十二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十二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十二 本報評論員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蘇區精神永放光芒
在江西東南部,有一座紅色之都--瑞金.它是紅色中央政權的誕生地,是共和國的搖籃. 1931年11月7日,瑞金城東6公里的葉坪村張謝家祠堂,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如今,在葉坪中共蘇區中央 ...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兩彈一星”精神:戰勝艱難險阻 攀登科技高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斯英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羅布泊沙漠腹地騰空而起的蘑菇雲,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國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此後,我國的導彈.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 ...

最可愛的人 鑄就抗美援朝精神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袁婧 鍾振宇 從成都市金堂縣城出發,行車約一個小時,便到達金堂縣金龍鎮淨因寺村."英雄故里 紅色淨因"的標語隨處可見.這裡正是志願軍一級戰鬥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永續傳承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這是一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202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 ...

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之“根”
<為人民服務>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警衛團追悼張思德的會上的講演,是毛澤東著作中的經典名篇.該文闡發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 ...

「每日一習話·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遵義會議是生死攸關轉折點
習近平:長征途中,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 ...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抗戰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抗戰精神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程序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 ...

新華網評:這32個字,是“精神最富有的政黨”的力量之源
"鏡頭裡的百年風華"系列圖評之七: 海報設計:周連濤 馬若虎 連日來,位於南湖革命紀念館的<紅船起航>主題展,每天都吸引著大量遊客學習參觀.展覽中一比一仿製的紅船模型格 ...

百年來,中國青年為何願意聽黨話、跟黨走?

百年來,中國青年為何願意聽黨話、跟黨走?
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贏得青年.贏得了青年,就贏得了未來和希望.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的歷史. 百年來,中 ...

《長津湖》雷公原型之一是濟南的戰鬥英雄!戰爭親歷老兵的口述更震撼…

《長津湖》雷公原型之一是濟南的戰鬥英雄!戰爭親歷老兵的口述更震撼…
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 影片中志願軍戰士在艱苦環境下 浴血奮戰的場景 感動了無數觀眾 電影中伍萬里的戰友張小山 是山東臨沂顧家村人 胡軍飾演的雷公 也是臨沂人 影片中雷公為了保護戰友們, ...

延安精神 滋養初心淬鍊靈魂
八路軍第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 ...

不滅的記憶 歷史的迴響——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0週年之際

不滅的記憶 歷史的迴響——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0週年之際
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 位於黑龍江省木蘭縣的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群(2020年7月30日攝). 9月18日在遼寧省瀋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拍攝的勿忘"九一八& ...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2002年7月23日,在北京市的一家醫院裡,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於生命的最後時刻叮囑自己的司機:"不要闖紅燈." 這五個字,也成了鄭老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忠於組織,畢生奮鬥 ...

【紅色故事繪】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之《紅巖精神》
精神形成 紅巖精神的形成並非偶然,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特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產物. 這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就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個特定的社會環境就是國民黨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