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2002年7月23日,在北京市的一家醫院裡,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於生命的最後時刻叮囑自己的司機:“不要闖紅燈。”

這五個字,也成了鄭老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忠於組織,畢生奮鬥

1943年,鄭培民出生于吉林省海龍鎮的一個普通的民工家庭,家境並不殷實的他自幼便知道只有刻苦學習,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正因如此,1962年9月,鄭培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吉林大學物理專業,並憑藉自己極強的責任感和組織能力擔任物理系學生會主席一職。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為了提升身體素質、培養自己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1968年,鄭培民自願前往遼寧省第3275部隊參加軍事訓練,這在那個年代,是十分難得的。

最初,鄭培民在湖南省湘潭電機廠工作,同時擔任廠黨支部書記一職。

1981—1982年期間,為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管理能力,鄭培民還進入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工程系經濟管理研究班學習。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學習過程中,鄭培民都展現出了自己端正踏實的態度。

鄭培民始終保持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始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有著極大的熱忱。

從青年時代開始,鄭培民就積極主動地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領導,數十載從政生涯中,也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無時無刻不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他還用自己在湖南湘西從政時的親身實踐,證實了黨中央理論與領導的正確性。在鄭培民30多年的從政生涯中,他曾多次變換崗位,卻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抱怨,堅決服從黨中央的指示,從城市到村寨,每一處都曾留下過他辛勤的背影。鄭培民同志忠誠黨的事業,服從組織安排,勤政務實,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堅強的黨性原則。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不畏艱苦,心繫百姓

在走上省級領導崗位之後,鄭培民沒有絲毫的“官架子”,他工作作風嚴謹,處事光明磊落,時刻以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絡,盡心竭力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鄭培民在當地具體組織實施了“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等活動,為密切黨群、幹群關係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始終注意廣泛結交朋友,透過同人民群眾的直接聯絡瞭解他們的願望和要求,他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人民群眾解決一些重大問題。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鄭培民為官數載,一心為民,也為我國的脫貧攻堅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曾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湖南湘西,在鄭培民的指導與帶領下,進行過一段不屈不撓的鬥爭。

1990年5月,鄭培民被調任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擔任州委書記。

他剛一來到這裡就向幹部詢問當地發展情況,第一個問題就直擊“要害”:“哪一個村子是最窮的?”

得到答案後,鄭培民二話沒說,就直接趕往了叭仁村。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叭仁”一詞是苗語,有“在山頂上”的意思,而叭仁村所處的位置,正是如此。

這個村寨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三面都是峭壁懸崖,更嚴重的問題是,想要抵達叭仁村,屬實要經歷很大一番波折:由於叭仁村位於深山老林之中,人們要先從湘西坐車到鄉里,然後,再耗費4個小時,徒步走12公里險要山路,有些地方甚至還要“手腳並用”。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在鄭培民離任後的十幾年,眾多苗族百姓之所以還對鄭培民難以忘懷,就是因為他曾跋山涉水,對叭仁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改變,曾經“爬”著山路過來的最大領導,也只是村幹部。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叭仁村十分缺水,這裡的百姓甚至終日“為水發愁”。

“滴水貴如金”,為了得到一點生活用水,這裡的百姓甚至願意用自家的糧食來換取。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鄭培民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深入到當地開展了廣泛的調研工作,制定了詳盡而周密的設計方案,為叭仁村開闢了水渠,開通了電路。

這樣,叭仁村的村民們再也不用提著沉重的水桶,特意跋山涉水到幾公里之外的山溝去取水了。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鄭培民在湘西苗族自治州任職的兩年多的時間裡,他親自到到過湘西的二百一十八個城鎮和鄉村,這個資料還不包括一些深山中的寨子。

在鄭培民的工作生涯中,他的妻子曾多次到湘西探望他,剛進到他的住處,就看到地上扔著一雙雙還未來得及清洗的滿是泥巴的橡膠鞋。

每當妻子要幫他清理時,鄭培民總是攔住妻子:“每天都要出門,還是會弄髒的。”

鄭培民僅有的一套外出開會時穿的西裝,也在潮溼的櫃子裡被蟲子蛀了洞……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2002年的冬天,一封來自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叭仁村的信,跨越萬水千山,郵寄到鄭培民身邊,字裡行間都是湘西百姓對他的感恩。

村民們在答謝信中表示,鄭培民是第一個跨越1700米海拔,翻越崇山峻嶺,不辭辛勞前來苗寨考察的省委領導,待他們就像親人一樣。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廉潔奉公,清白做人

從政幾十年,鄭培民不忘初心、兩袖清風,曾官至湖南省副省長,卻從未替自己和家人謀求過任何私利。

他的妻子楊立求,從未沾過丈夫的光,忙忙碌碌、樸素一生,也僅僅是新華書店的一個小職員,女兒的終身大事,鄭培民沒有大搞排場,就連一份十分“體面”的嫁妝都沒有拿出來。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這些,在他看來,都不過是過眼雲煙、身外之物,鄭培民心中有“大義”,他的心中裝的盡是黎民百姓、芸芸眾生。

他將自己的熱血青春與滿腔赤誠全部獻給了湖南湘西的父老鄉親們,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最惦念的事情竟是提醒自己的司機不要闖紅燈!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黨中央不斷號召全體黨員要增強危機意識與責任意識,永葆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

如果每一位黨員都能夠保證自己擁有堅定的信念、作風端正、內心與思想純潔,我們黨才能始終保持純潔。

鄭培民同志時常告誡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要想思想信念不崩潰,政治信念不動搖,就要注重世界觀的改造與重構。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做人是做好一切事的根本,他將“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有本事”作為自己人生的行為規範,透過磨鍊,不斷打磨自己的心智與靈魂,力求成為“人民的好公僕”。

鄭培民同志作為黨的一名高階幹部,從未被權力所誘惑,他廉潔奉公、清白做人,沒有拿過群眾一針一線,哪怕是在“公事”上,鄭培民時刻注意保持低調。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曾經有一次,他到湖南省一城鎮進行實地考察,當時的他已經官至湖南省副省長,當地接待他的領導特意為他訂了一間十分豪華的酒店。

鄭培民走到門口就停住了,他問明情況後,神情嚴肅地對負責接待他地人說:“共產黨人最重要地是什麼?不是這些享樂的、外在的東西,而是要為人民群眾解決問題、辦實事,湘西山裡一些地區的百姓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難以維持,我又怎麼好意思在這裡安然享樂呢?”說罷,便憤然離去。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他能夠正確應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絕不以權謀私,也堅決不進行不正當的“權錢交易”,鄭培民同志曾說:“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正大光明地說出來,我沒有一點對不起黨和人民”。

他認為,自己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群眾賦予他的,這也是國家對他的信任,他絕不能辜負,自己一定要廉潔奉公,清白為官。

因此,鄭培民不但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就連他的家人,也不允許有任何“出格”行為。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鄭培民為他的妻子制定了“三不”規則:

1.絕對不能替任何人給自己傳訊息,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同事,是書信還是口信,一律都不允許;

2.絕對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禮品贈送;

3.堅決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獲取便利。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曾經有一次,有一個人希望透過鄭培民的妻子楊立求“走捷徑”辦理事務,為此,還特意送了楊立求3000元的“禮金”,這一舉動直接觸碰到了鄭培民地兩條“紅線”!

楊立求與丈夫相處多年,十分清楚鄭培民的為人,她便板起面孔,十分嚴肅地向那人說:“你給我們‘送禮’,就是讓我們犯錯誤,這是萬萬不可以的!”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雖然鄭培民同志的黨內職務不斷髮生變動,但是他妻子始終低調樸素,她的工作一直都是書店的銷售員,只不過工作地點偶爾會發生些微小流動而已。

鄭培民與妻子對兒女的教育亦是如此,他們常常告誡子女:“我們創造的一切不屬於你們,你們要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在鄭培民同志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一句“不要闖紅燈”,不僅是留給司機的,更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他在世時也時常告誡自己,其他的職業崗位需要有才氣、有靈氣,而黨員幹部唯有不忘初心、一身正氣,才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現如今,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黨員幹部所要抵制的誘惑也越來越多,但凡心思稍有不正,就會落入貪汙腐敗的無底深淵。

鄭培民同志為所有黨員做了最好的榜樣,只有廉潔為官,一心為民,才能夠永遠不“闖紅燈”。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臨終前最後一句話:不要闖紅燈

鄭培民用他的實際行動與光明磊落的一生,向所有人詮釋了“人民公僕”的含義,他以真心待人,人必以誠相饋。

前輩已逝,精神永存。鄭培民同志“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的至理名言,猶如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照亮著我們前行的每一步路,像一曲嘹亮的衝鋒號,敦促我們向前。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9-13

相關文章

1990年徐向前去世,臨終前向兒女留下三條遺言,內容令人淚目

1990年徐向前去世,臨終前向兒女留下三條遺言,內容令人淚目
前言:共和國將星璀璨,其中翹楚便是1955年授銜的十大元帥,他們個個如雷貫耳,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和葉劍英.十大元帥中有9個是南方人,只有一個是北方人, ...

同村好友臨終前將妻子託付於我,面對她的情,我踟躕不前
"靜謐的夜,皎潔的月,雜草棵棵裡藏了對郎和妾--" 臨近深夜,伴著皎潔的月光,李建設從滿倉叔家喝完酒離開,返家途中路過村東頭一小片雜草地,只覺尿急,駐足晃晃悠悠便要開閘放水.一邊放 ...

這名老公安曾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站崗,臨終前向組織提出一個要求

這名老公安曾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站崗,臨終前向組織提出一個要求
七彩丹霞 平山湖大峽谷 山丹軍馬場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很多人都知道 張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有許多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但你或許不知道 這裡有一支隊伍 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 --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 ...

高拱臨終前的一封遺書,揭示了張居正的另一面

高拱臨終前的一封遺書,揭示了張居正的另一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明穆宗去世之時,高拱悲痛不已,當時萬曆皇帝還小,高拱就說道:"十歲天子,如何治天下."這句話本身並沒有問題,而傳到後宮,這句話就變成了"十歲孩子 ...

馬鴻逵外逃美國,用飛機帶走7.5噸黃金,臨終前喃喃細語:想回家

馬鴻逵外逃美國,用飛機帶走7.5噸黃金,臨終前喃喃細語:想回家
軍閥混戰時期,天下大亂,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馬鴻逵. 待到抗戰結束後,馬鴻逵敏銳的嗅覺便發揮了作用,他覺得自己斂財多年,早已有了數不清的汙點,待到天下太平之際,便是清算之時. 因此, ...

喬冠華和章含之相愛10年,臨終前詢問妻子:我死後你願跟我合葬嗎

喬冠華和章含之相愛10年,臨終前詢問妻子:我死後你願跟我合葬嗎
前言 1971年,喬冠華重返聯合國,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仰天大笑,也被西方媒體稱作"笑容震碎天花板"的"喬旋風". 從此,"喬的笑"成為了 ...

北京一清潔工結婚6年,妻子臨終前吐露身份:我曾是大清皇妃

北京一清潔工結婚6年,妻子臨終前吐露身份:我曾是大清皇妃
195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整整22年後的這一天,北京闢才衚衕西口的一間民房內,一個年僅44歲的中年婦女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圖片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 這個中年婦女膝下無 ...

三木武夫:首位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毛主席臨終前還在關注他

三木武夫:首位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毛主席臨終前還在關注他
1976年9月7日,83歲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儘管醫療人員竭盡全力,病魔還是折磨得毛主席不斷陷入昏迷狀態. 毛主席再一次醒來時,說話已經吐字不清了,工作人員知道他想看書,但猜不出是 ...

清朝最後一位國舅爺,2007年在北京去世,臨終前:姐姐是被冤枉的

清朝最後一位國舅爺,2007年在北京去世,臨終前:姐姐是被冤枉的
大廈將傾時,往往早有跡象. 可惜,結局也總是心存僥倖,無人能逃. 清朝最後一位國舅爺郭布羅·潤麒,同樣也被圍困在倒塌的王朝裡,一生難以掙脫. 郭布羅·潤麒 他曾是二品頂戴的皇親國戚,與貴為皇后的婉容姐 ...

從醫56年,外科專家患癌臨終前坦言:沒想到手術會如此痛苦

從醫56年,外科專家患癌臨終前坦言:沒想到手術會如此痛苦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管是科技.醫療還是我們的生活水平都是日新月異.我們享受著時代進步所帶來的成果,但是也同樣會受到影響, 身體處於亞健康的人群也來越多,患有疾病的人群也逐步增加.而一說到患病,幾乎所有人 ...

山西富商借給八路軍1100萬法幣,臨終前囑咐兒子:儘量不要找政府

山西富商借給八路軍1100萬法幣,臨終前囑咐兒子:儘量不要找政府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有一個姓郭的富商,他做生意很講誠信,為人也樂善好施.在那個吃不飽飯的貧苦年代,郭老爺經常搭建粥棚,救助當地百姓. 有一天,一隊八路軍從郭老爺所在的鎮子經過,他們已經晝夜行軍了好多天, ...

劉伯承元帥逝世,臨終前悲嘆:我對不起小華北,死不瞑目!為何?

劉伯承元帥逝世,臨終前悲嘆:我對不起小華北,死不瞑目!為何?
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元帥病重,在北京301醫院治療,他看著身邊日漸消瘦的妻子,悲傷地說道:"我就要去見我們的小華北了,可我沒臉見她啊,她的爸爸沒能給她一個交代呀."說完後不 ...

民間故事:臨終前,算命先生要葬在石井,二十年後兒子才明白玄機

民間故事:臨終前,算命先生要葬在石井,二十年後兒子才明白玄機
出自<三言兩拍>.古時候有個算命先生王半仙,人人都說他神機妙算,四里八鄉找他來算八字.看風水的人絡繹不絕.奇怪的是,王半仙收的錢不少,卻始終住在一個破舊的房屋裡,妻子去世後也未再續娶,自己 ...

2010年一老人臨終前:我暴露了?護士不解,4天后她被葬於八寶山

2010年一老人臨終前:我暴露了?護士不解,4天后她被葬於八寶山
2010年,一位老人住進了北京的一家醫院,老人大概90多歲,滿頭白髮,起初神智還算比較清晰,能和周圍的人聊天互動,但病情惡化之後,就開始說胡話了,其中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暴露了?&quo ...

七旬腫瘤專家患癌,每月化療8次,臨終前遺言:沒想到癌症這麼痛

七旬腫瘤專家患癌,每月化療8次,臨終前遺言:沒想到癌症這麼痛
2006年8月12日,被稱為"華一刀"的華益慰主任與世長辭,他56年的醫生生涯劃上了句號. 華益慰是國內著名腫瘤外科醫生,常年實施腫瘤切除手術,即便年過古稀,工作也從未出過差錯. ...

萬嬰之母林巧稚:去世前天接生六個嬰兒,臨終前自語:快拿產鉗來

萬嬰之母林巧稚:去世前天接生六個嬰兒,臨終前自語:快拿產鉗來
林巧稚,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她一生接生五萬多名嬰兒,被人稱為"萬嬰之母." 在半個多世紀裡,平均每天有三位孩子經過她的手來到這個世界,許多父母為了紀念林巧稚,還特地給孩子 ...

慶元縣委副書記張妍督查暗訪“雙減”工作落實情況

慶元縣委副書記張妍督查暗訪“雙減”工作落實情況
9月17日,慶元縣委副書記.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妍深入慶元縣部分學校,多所校外機構,督查暗訪"雙減"工作落實情況,副縣長李鵬陪同. 當天下午,張妍一行走進縣實驗小學,隨機走訪 ...

開國上將臨終前,妻子問,一生最愛誰?答曰:毛主席

開國上將臨終前,妻子問,一生最愛誰?答曰:毛主席
1995年,86歲的開國上將陳士榘,行將走到生命的終點.他躺在病床上,一直都是妻子李崢悉心照料.李崢深愛陳士榘.在陳士榘彌留之際,李崢問了他一個問題,你一輩子最愛的是誰?李崢當然希望陳士榘回答說,一生 ...

日本老人臨終前激動哼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暴露真實身份

日本老人臨終前激動哼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暴露真實身份
日本侵華戰爭,是每個中國人永遠的痛.這段歷史,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經常提起,不是為了陷入仇恨中,而是要居安思危,要記住我們曾經有過的悲慘. 並且,我們也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與日本的關係.不是所有的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