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樂版《神鵰俠侶》中有一段情節,幾個其貌不揚的吃瓜群眾議論古時說:看他樣子也是平平無奇啊。
“平平無奇古天樂”這個梗所傳達內涵是,那些原本顏值驚人,卻被認為特別平庸的魔幻反差。
“高手在民間”也是類同的意思,草莽堆裡其貌不揚的某個路人甲,卻有著驚豔大眾的非凡能力。
面子與裡子巨大反差的這種現象,生活中並不鮮見,在《菜根譚》概論篇有精闢的總結。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翻譯成白話,大意是說:酒濃肉肥、辛辣甜美都並非真正的滋味,正真的滋味是淡淡的。出類拔萃、才智卓絕的人,算不上是最牛的人,最牛的人看起來是平淡無奇的。
現在大家特別愛吃重口味的食物,麻辣火鍋,麻辣燙,酸菜魚,螺螄粉,臭豆腐……彷彿人間美味全在麻、辣、香,甚至臭這四個字裡。
其實不然。蘇東坡說,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真正的味蕾享受是蓼茸蒿筍,是夜雨春韭,是荷露烹茶。物質上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滿足。
反而是吃過多重口味的食物,會讓我們的味覺遲鈍麻木,久而久之就再難品嚐出食物原本的鮮美。
不只是食物,衣食住行上的所有重口刺激,得來的也都只是短暫的透支的歡娛。真正常態,安穩美好的生活是雞毛蒜皮,是細水長流。
說過了物,再聊聊什麼是真正的高人。
還記得紅遍全網的“布鞋院士”李小文嗎?
一個其貌不揚的穿著最普通老北京布鞋和吊腿褲子的小老頭,平常走在大街上,誰又會注意到他呢?
但是,他卻是中國遙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遙感領域泰斗級人物。
海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啊。
再想一想“燃燈校長”張桂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鬥士”袁隆平,哪一個不是樸實無華,哪一個又不是功勳卓著?
《莊子·逍遙遊》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所以真正的至人是無我的,神仙是不貪戀功業的,賢聖者是不會刻意留名的。
高山仰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我們也許只是普通人,做不到名留史冊,但可以做到不慕虛名,可以做到不飛揚跋扈,可以做到樸素,可以做到謙卑,可以做到不入“外貌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