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能源內容,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世界環保意識高漲,電池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新能源革命帶來近幾年新能源電池需求暴漲,這是短期的資源錯配,隨著技術提升和世界資本巨量投入,世界鋰電池短缺問題會逐步化解。我們不要過度擔心鋰電池的資源問題。在別人猶豫彷徨時,我們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這是歷史的機遇。汽車革命帶動了中國產業發展史上規模空前的技術創新運動,在全球汽車電動化的程序中,中國率先邁出了第一步,取得了先發效應,要透過加速發展新能源車,實現中國製造業的新輝煌,為全球能源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1、鋰礦資源總量充裕但優質專案稀缺
作為自然界最輕、標準電極電勢最低的金屬,鋰是天生的“電池金屬”,將在高比能動力電池中長期具備需求剛性。
鋰資源總量充裕,可支撐全球大規模的動力、儲能應用(按全球已探明資源量測算,1億輛電動車可消耗86年)
但是,兼具大規模、高品位、易於開採的鋰資源專案稀缺,且全球分佈不均
鋰是一個新興、高成長的礦種,也是一個相對低品位的礦種,在資源稟賦之外,技術對於成本的影響權重高。
2、鋰礦價格暴漲至天價
工信部網站釋出2021年鎳鈷鋰行業執行情況:2021年,我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鎳鈷鋰行業整體呈供需兩旺格局,產品價格大幅上漲,進口明顯增加。2021年電解鎳、電解鈷現貨均價分別為13.7萬元/噸、36.3萬元/噸,同比上漲25.6%、40.1%;碳酸鋰、氫氧化鋰現貨均價分別為12.2萬元/噸、11.3萬元/噸,同比上漲177%、117%。截至2月9日,電池碳酸鋰市場均價為39萬元/噸,較今年年初上漲34.48%,工業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37.75萬元/噸,較今年年初上漲39.81%。
鋰礦成本還有下降空間
從國內外鋰礦成本,各形態鋰開採成本,相關企業梳理。成本角度來看:鋰雲母提鋰成本>鋰輝石提鋰處成本>鹽湖提鋰成本。
其1. 南美鋰三角:滷水資源 完全成 本1-1.5萬多元/噸);長期的開發及持續的基礎設施投入,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叢集。國外滷水資源優質,成本約在2萬元/噸,參考提鋰成本的標杆企業——SQM。
其2.澳洲西部的鋰礦優勢在於礦石品味高、下游礦石提鋰技術成熟和開採年限長等優勢。目前澳洲泰利森公司旗下Green bushes鋰礦,已探明儲量6150萬噸,摺合碳酸鋰當量430萬噸,氧化鋰平均品位2.8%,是全球品位最高的鋰礦,提鋰完全成本在3.8萬元/噸左右。
不管是工業鋰,還是電池級鋰,中國目前的產能都相對領先,中國的鋰儲量也不低,就看後續技術如何演化。如果 鹽湖鋰提取技術再次突破,那其他形式的鋰的開發將被迫減產
3、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的需求預期較強
從全球新能源車的區域市場走勢看,2020年歐洲始終是加速上行。2021年歐洲新能源車市場總體高位穩定。而中國新能源車市場2021年持續走勢強勁,3-4季度持續加速上行。美國市場新能源車相對低迷和穩定。
2021年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火爆,根據乘聯會資料,國內新能源車零售達到299萬臺,同比增長170%。由於終端新能源需求旺盛,產能不足,未交車訂單充裕(包含大定鎖價將成本轉嫁給汽車廠商),價格微漲不會嚴重影響整體市場需求。2022年很多車企都制定了宏偉的產銷提升目標,因此我們有信心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50萬臺左右,繼續實現70%左右高增長。
4、新能源車漲價壓力較大
近期隨著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和鋰礦等基礎資源價格劇烈上漲,新能源車企面臨一定的成本壓力。但新能源車的市場價格預計不會大幅度上漲,車企應該有能力化解壓力,繼續保持2022年新能源車較快增長。從市場反饋看,使用者對於新能源退坡後的價格變化也有一定程度的預期。
5、車企應對成本上漲措施
國家政策對新能源車的支援巨大,由於2022年補貼技術指標不變,電池與整車整合技術在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有望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降低百公里電耗等技術指標獲得更好的補貼支援。補貼技術指標的穩定也有利於行業平均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減緩部分企業追隨策略下的投資壓力。
B 提升單車規模銷量降成本
新能源車的規模效益明顯,頭部車型的單車規模不斷提升。隨著產業規模能夠大幅度增長,新能源車的固定資產折舊等成本更能更好的分攤,單車製造成本在指數型成長階段更易發揮規模優勢。特斯拉等公佈的財報顯示的單車毛利處於30%的高位,體現較強的抗成本風險能力,也為智慧製造、製造業技術革新注入新的活力。
C 改善電池供應商結構
電池的成本壓力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化解,車企可能會透過提升電池效能、多元化選擇供應商、將供應商開發納入企業內部交易環節等措施改善成本壓力、提高溝通效率。
目前主力電池企業利潤極其豐厚,上游礦企利潤超強,這都是未來逐步釋放利潤改善供給的好措施。
D 創新電池技術
電池行業最重要的是技術創新。目前超預期發展的4680電池有很大的成本下降空間。而電池行業的世界範圍的投資力度空前,短期的盈利遠不如繫結車企的穩定供貨更重要。
E 產業鏈自身利潤化解
傳統燃油車的定價體系是受到消費品的高稅收影響的,新能源車沒有消費稅等稅收壓力,反而有更多的新能源積分,因此高階新能源車的潛在利潤豐厚。比亞迪、廣汽埃安等車型的電池容量和高階車差距不大,但價格差異較大,體現A級車的高性價比。但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差異,高階豪華電動車價效比低,但反而相對A級電動車車型表現的極其火爆,因此高階的價格壓力不大。
主流A0級電動車的競爭激烈,成本壓力巨大,目前價格小幅上漲,也讓新能源車的較好增長有很好的基礎。
F 加大廢舊電池的規範回收利用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等八個部門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進廢舊動力電池在備電、充換電等領域安全梯次應用。具體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溯源管理。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構建跨區域回收利用體系。推進廢舊動力電池在備電、充換電等領域安全梯次應用。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幹企業,加大動力電池無損檢測、自動化拆解、有價金屬高效提取等技術的研發推廣力度。
總體看,世界環保意識高漲,電池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新能源革命帶來新能源電池需求暴漲,這是短期的資源錯配,隨著技術提升和世界資本巨量投入,世界鋰電池短缺問題會逐步化解。我們不要擔心鋰電池的資源問題,在別人猶豫彷徨時,我們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這是歷史的機遇,要加速發展新能源車,實現中國製造業的新輝煌,為全球能源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凡本網註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影片資料,版權屬於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