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窩裡斗的江蘇,連好酒也內卷,有些佳釀只有行家才知道
不是江蘇人,你根本不知道“蘇南”“蘇北”意味著什麼。簡單而言,蘇南和蘇北大致以長江為界劃分,長期以來,兩邊的人總是互不服氣。
但鬥歸鬥,江蘇人喝起白酒來可是一致的認真。不知道是不是把不服氣的勁兒內捲到了白酒上,各地出產的好酒也是瘋狂扎堆,可謂神仙打架。本地人對喝酒有品位有要求,更是形成了中國白酒三大派的江淮派。
談及江蘇的好酒,就避不開三溝一河(高溝、雙溝、湯溝和洋河),但它們名氣太大,筆者在這裡不再贅述。
下面這幾款江蘇出產的好酒,都曾在當地甚至全國輝煌過,也曾經是本地人喝酒的首選。然而時代變遷,有些佳釀只有行家才知道,有的如今依然熱銷,有的就只剩下回憶了。
分金亭酒——江蘇泗洪
在很多老江蘇的心裡,這款酒曾經的地位很高,甚至可以說是回憶的味道。
90年代中後期,它曾連續三年產銷量全國第一,被經濟界譽為“分金亭現象”,最火的時候,曾經佔據江蘇本地白酒市場的半壁江山。只可惜後來沒有注重本土市場,而且酒價抬升明顯,慢慢失去消費者的喜愛,銷量也逐漸下滑。
沛公酒——江蘇沛縣
沛公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其得名與漢高祖劉邦息息相關。1988年,曾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以38度和55度沛公特曲分獲金銀兩項大獎。此後更是獲獎無數,蜚聲酒罈。
然而這樣一款好酒,放眼當下,喝過它的江蘇酒友也不算多,更別說放眼全國了。
寶應大麴——江蘇寶應
1934年,在江蘇全省物品展覽會上,寶應麴酒以特產物品參展,成為當時名酒,被譽為“淮揚名酒”。
如今這款酒只存在於當地人的記憶當中了,筆者也是一次偶然機會,從好友家的藏酒裡有幸得嘗:香濃醇厚,尾淨餘長帶甜,著實感嘆。
其實放眼全國,和上面三款佳釀一樣,因為種種原因只在本地大放光芒的好酒還有不少。它們沒有大牌的名氣和溢價,沒有過分的包裝,有的只是作為酒本身的好品質。下面這兩款酒也是如此,平常自飲、待客,都十分合適。
君中元私藏酒——貴州當地人成箱買的純糧酒
說起貴州,好酒太多,大部分人被領頭的那幾個帶走注意力,很多當地好酒容易被忽略。
這款醬香酒雖然目前在全國名氣還不大,但論出身一點也不掉隊。它的釀酒人曾傳政,那可是醬香之父李興發的弟子。
好酒是費功夫的。端午制曲,重陽下沙,釀一次酒需要花費一年時間。再經6年窖藏,去掉新酒中的醛類、硫化物等有害元素,酒友們才能買到手。
擰開瓶蓋後,怡人的醬香奔湧而出,仔細鑑別,窖香、糧食香、花果香等多種香氣融合纏繞,簡直是一場味覺的盛宴。
倒入酒杯觀酒,透明的琥珀色流光四溢,酒珠均勻不散。抿一下入口,在舌尖攪拌,濃郁的醬香味直衝所有感官。忍不住一飲而盡,醇和而厚重。再看酒杯掛杯明顯,有如美人淚。稍等片刻酒香上返,整個人都要被此酒的香氣包圍。
杜康酒——河南人的心頭好
杜康酒曾經也算是河南白酒的代表,曾經具備衝擊全國名酒的實力。但如今可謂風光不再,和大牌名酒的名氣仍有很大差別。
單說它長期性地陷入“杜康商標之爭”,就嚴重拖累了自己前進的步伐。
這款杜康老窖,包裝簡約又不失檔次,瓶體優雅大方。再結合它的價格定位,算是非常良心了。
開瓶之後,濃濃的酒香撲鼻而來。酒液倒出後清澈輕盈,酒花密集。下喉十分順暢,綿柔雅淨不太有辣嗆的感覺。喝完後感覺甜而不膩,非常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