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概述
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氣喘等反覆發作為主要症狀,每年持續3個月,連續2年以上。早期症狀輕微,多於冬季發作,春夏緩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狀可常年存在。其病理學特點為支氣管腺體增生和黏膜分泌增多。病情呈緩慢進行性進展,常併發阻塞性肺氣腫,嚴重者常發生肺動脈高壓,甚至肺源性心臟病。
病因
(1)感染。初常由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繼以細菌感染。
(2)大氣汙染。如空氣汙濁。粉塵、刺激性煙霧等汙染為引起本病的重要病因。
(3)吸菸。開始年齡愈早,吸菸量愈大,發病率愈高。
(4)氣候變化和致敏因素。內因方面有免疫功能降低及過敏性反應,植物神經失調和遺傳等因素。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菸,香菸煙霧中的成分刺激支氣管產生粘液的細胞和纖毛的變化,引起慢性炎症。
診斷要點
①慢性或反覆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至少3個月,並連續2年或以上者。
②如每年發病持續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肺功能等)亦可診斷。
③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結核、肺塵埃沉著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臨床上根據病程的長短將本病分為三期。
①急性發作期:只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黏性痰,痰量明顯增加,可伴有發熱等各種炎症表現,或1周內咳、痰、喘任何一項症狀顯著加劇,或重症病人明顯加重者。
②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狀,遷延1個月 以上者。
③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自然緩解,症狀基本消失或偶爾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個月以上者。
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特殊檢查包括:痰液檢查、X線檢查、白細胞分離技術及肺功能檢查等。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4歲,2021年5月3日就診,患者自述反覆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至少3個月。
檢查:痰液檢查,胸部X線檢查,肺功能檢查。
診斷:慢性扁桃體炎
治療:採用埋線針刀療法之“咳五針”治療。患者取仰臥位或俯臥位,埋線部位消毒。輕症且首次治療,可單純穴位埋線;反覆治療者,可進行辨證配穴同時埋線治療。3次1療程,3~6療程效果佳 。
定點取穴:
星狀神經節點:第六頸椎橫突前結節略下方處;
肺俞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天突點: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膻中點: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八華點:在背部,以不易伸縮的繩子,取兩乳間四分之三的長度作一個等邊三角形,照樣剪成等邊三角形的紙片,將其一角置於大椎穴上,使其兩下角同等高,兩下角處為穴;再將此三角形紙片之一角置於上述兩下角的中央,則其下端兩角亦是穴。照樣依次再量兩次,共計在脊柱兩側得八穴,即八華穴。
操作手法:線體對摺旋轉埋線術
愈後:明顯改善反覆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症狀。
治療意義:
埋線針刀療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透過刺激星狀神經節,可以使機體強壯,免疫增強,調理臟腑功能,同時對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進行調節,有助於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從而改善症狀。
有更多有關埋線針刀療法,以及學習相關的資訊可以私信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