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國城市,人們大多數會想到柏林、漢堡、慕尼黑這樣的大城市。而柏林人口與發展研究所的Susanne Dähner提供的研究報告《數字農村》顯示,農村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幾年前,生活在農村還被認為是老式的、保守的,但今天它對一些人來說反而是新潮的地方。目前在30至50歲的人群中,從城市搬到農村的人要比從農村搬到城市的人多。主要原因在於城市不僅擁擠,也日益昂貴。那些想成家的人,可以在農村找到更便宜的住房,鄉村的自然環境也更加宜居。
農村是個好地方
環繞著首都柏林的勃蘭登堡地區就是這麼一個好地方。與其他大城市相比,柏林的工資水平不算高,但住房價格可不低,生活成本也比較高。與之相比,周邊的鄉村則更便宜、更安靜、更綠色。而且居家辦公的趨勢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更能接受長距離通勤。
黑森林地區相信你也不會陌生。天然氧吧,住在別人度假的地方,這可能是德國人搬到黑森林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這裡有工作。旅遊業為這一地區提供了許多高薪工作。比如圖特林根(Tuttlingen)是世界醫療技術中心;上基爾希(Oberkirch)是世界熱敏紙市場領頭羊企業的所在地;而世界上每兩個牙齒托架中就有一個是由托特瑙-格施文德(Todtnau-Geschwend)製造的機器生產出來的。雖然黑森林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但生活成本也並不低。
位於下薩克森州東部的文德蘭(Wendland)也是一個受歡迎的綠色鄉村。距離漢堡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還真有那麼一點點海派味道。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創新的生活理念可以在文德蘭得到實現。一家名叫“文德蘭生活”的機構一直以來都在舉辦各種活動對該地進行強勢宣傳。
農村新發展
尋找創造性機會的人可以在農村找到自由和空間。
《數字農村》研究覆蓋了數字支援的新工作場所、初創企業、創意場所和社群住房專案等。結果發現許多專案並不是由搬到該地區的城市居民發起的,而是直接來自鄉村社群。例如石荷州一個家庭擴大了他們經營的農場:除了傳統農業,這裡還有一個可提供餐飲服務的交流和活動場所、一個鐵匠鋪、一個農場幼兒園,自2020年以來還有一個協同工作空間。薩安州巴倫施泰特(Ballenstedt)的heimatBEWEGEN專案透過藝術節和文化節、兒童戲劇講習班和在海運集裝箱中提供新數字教育的創意,豐富了小鎮生活。該專案的發起人來自巴倫施泰特,從城市返回家鄉,結合了來自城市和鄉村社群的想法,完成了自我實現。這些都是使農村生活具有可持續吸引力的良好先決條件。
可持續性的農村生活
未來農民Sebastian Heilmann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農業領域工作,並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教育工作。Sebastian和伴侶一起生活在巴符州的騰珀霍夫宮(Schloss Tempelhof)社群,有來自不同社會領域和信仰的約100名成人和50名兒童,儘可能以基層民主的方式做決議。他們這塊場地上有一個大廚房、一所學校、一棟會議樓,以及若干工場和商業空間、一個多功能廳、一幢住宅樓,當然還有農業。
Sebastian管理著自己建立的一個研究型再生農場。在德國,已經沒有多少小農企業能夠實現當地的食品生產、打理土地、種植各種蔬菜,同時又飼養牲畜。不過,小農結構以及實現食品的本地供應正是2008年世界農業報告對可持續農業提出的要求。他創立的“未來農民”倡議專注於再生農業,為大自然提供修復機會。例如,根據“市場花園”原則,儘可能不在小面積土地上使用重型機械,這樣能把對土壤的壓力降至最低,從而降低了土壤侵蝕的風險。另一個例子是農林系統,在該系統中,將多年生作物整合到耕種農業、蔬菜種植或畜牧業之中去。這對土壤也能起到保護作用:因為果樹與糧食穀物根部的蓄水和積蓄養分的方式完全不同。
騰珀霍夫宮社群的資金自籌,生產出來的食物大約一半自用,一半出售。結果表明,這是可行的。當然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市場花園”模式更多的是對小地塊才有意義,例如對於城市中的園丁而言,而Sebastian的農林系統則可面向大規模農業。他正在有意識地透過多個專案來促進研究和教育,以傳播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理念。
社交媒體上玩轉農業
如今人們也越來越多地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農業專家們對農業技術和農產品的呈現。
Ann-Christin Kahler是一位來自黑森州的農業機械專家,和家人共同經營著一家農場。他們種植穀物,飼養豬和雞以實現自給自足,產品在家庭成員和鄰居間分享。該農場採用新方法飼養水牛,其中一些水牛被作為種畜出售。Kahler在她擁有超過45000粉絲的Instagram賬戶上介紹這些水牛,一併推介的還有許多這位專家最熟悉的大型機械。
“我的奶牛頻道”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YouTube上播放影片。這個下薩克森州乳品協會的頻道播放了數百個影片,並將自己描述為“通向下薩克森州牛棚的直接通道”。他們的主題非常多樣:從經濟方面的擔憂到環境保護問題,再到蒼蠅生物防治和牛棚裡的吉他音樂會,其意義遠遠超出了娛樂。
Julia Nissen與她和孩子住在石荷州的一個農場。在Instagram上,她每個月都會介紹一個新的農業焦點,例如2021年9月介紹了玉米。Nissen最近創立了“下鄉應用”(App aufs Land),該平臺分享個人的鄉村體驗,從烹飪到農場參觀,從風車登高到低地德語或弗里斯蘭語課程等。
文章內容採編自deutschlan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