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公元708年,唐朝景龍二年。這一年,隨著一封邊軍奏報,傳入京城,朝堂上迅速掀起了一場巨大的爭論。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傳來這份奏報的,是當時的朔方軍大總管張仁願。就在幾個月之前,張仁願剛剛在北方大敗後突厥主力,立下了大功。然而就在突厥剛剛退去後不久,張仁願便派人送來了這份奏報,提出要在黃河北岸,修造三座‘受降城’,以此來抵禦後突厥的進攻。

當這份奏報傳到京城之後,當時在位的唐中宗李顯,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召集文武百官,一起商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大家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朝堂上的絕大多數官員,幾乎都表示反對,認為此舉除了勞民傷財之外,毫無意義。更有一些激進派的大臣,聲稱張仁願這是別有用心。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這場爭論,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遠在北方邊境的張仁願,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堅持自己的意見,連續給李顯多次上書,終於說服了李顯。此後,在張仁願的極力促成之下,這三座城,終於還是建成了。

張仁願的這個舉動,當時招來了很大的非議,更少有人理解他。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數十年之後,大家才發現,張仁願的堅持,到底有多大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間接挽救了唐朝的命運,替唐朝延長了兩百年國祚!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這位力主建城的張仁願,說起來也是十分傳奇。張仁願,本名張仁亶(dàn),因為和唐睿宗李旦名字的發音有點相像,所以後來才改名叫做張仁願。

史書上對於張仁願早年的經歷,基本上沒什麼記載。我們只知道,張仁願出身於一個官員家庭,祖父曾做過龍州刺史。對於張仁願的準確生年,史書上也沒有詳細記載。但是後世史學家推斷,張仁願應該是出生於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

年輕的張仁願,文武雙全,十分出色。所以,張仁願入仕之後,仕途走得很穩。到了武則天時代,逐漸升遷到了殿中侍御史的位置上,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辦公室主任。

史書上對於張仁願的記載,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張仁願擔任殿中侍御史期間,剛正不阿,為人正直,不肯依附權貴。當時正是武則天在位中期,曾有人上書武則天,提出要改立武家人為太子。這個提議,自然遭到當時很多有識之士的反對,同時也是為了攀附武家,趨炎附勢的結果。但是,當他們找到張仁願,提出要張仁願聯名上奏的時候,張仁願卻直接選擇拒絕了。

在這之後不久,恰逢吐蕃騷擾邊境。此後,武則天派大將王孝傑,統領唐軍前去抵禦吐蕃,而張仁願則是被任命為監軍。在此期間,張仁願和王孝傑關係很差,所以便經常打小報告,上書武則天詆譭王孝傑。後來恰逢王孝傑戰敗,張仁願的這些詆譭,便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武則天一氣之下,便將王孝傑一擼到底,貶官為民。張仁願則反倒因為彈劾有功,被升為侍御史。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其實從這兩件事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張仁願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人。或者說,他其實是中國古代很多文官的一個典型案例。

一方面,他心懷正義,在大是大非方面,不肯妥協,更不願依附權貴。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好人。但另一方面,他也存在一些私心,會為了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攻擊政敵。就算政敵也是好人,也不耽誤他們之間相互攻訐。更重要的是,張仁願本人還文武雙全,能力極強。

這種人,在古代的時候,往往也被視作是所謂‘能吏’的典範。而這種性格,同樣也造就了張仁願後來的非凡人生。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就在這次升官之後不久,恰逢北方突厥入侵,監察御史孫承景奉命監軍。擊退突厥之後,又虛報軍功。張仁願查實之後,直接上奏,堅持履行自己的職責,彈劾孫承景。後來查實之後,武則天直接把孫承景貶為縣令,同時再次給張仁願升了官。

但這次彈劾,卻也成了張仁願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因為張仁願這次彈劾,武則天處理了那位虛報軍功的監軍之後,直接下令,讓張仁願前往北方,同樣負責類似的工作,兼任檢校幽州都督。武則天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次職位變更,卻讓張仁願由一個文官,直接步入了軍隊系統。

此後八年時間裡,張仁願再也沒能離開北方邊境,一直鎮守在邊境上。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公元698年,後突厥進犯幽州,張仁願親自率眾迎敵,擊退敵軍,自身則是身負重傷。公元702年,後突厥攻入山西腹地,張仁願再次升官,同時兼任北方四州防務。在張仁願的指揮下,後突厥雖然連年入侵,但卻始終沒能跨過他的防線半步。

毫無疑問,張仁願在軍事方面,確實很有才能。

另外,這八年的邊境鎮守工作,對張仁願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因為在這八年當中,京城那邊,隨著武則天的衰老,年齡越來越大,朝局開始暗流湧動。而張仁願常年鎮守在外,倒是恰好避開了這些衝突。

直到八年之後,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突然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還政給李顯,唐中宗李顯二次復位。李顯登基之後,張仁願這才被暫時調回京城,穩定京城局面。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因為高層動盪的緣故,當時的洛陽城內,米價飛漲,盜賊橫行。然而張仁願回京之後,卻迅速開始治理京城內的亂象。所有盜賊,只要被他抓住,一律就地打死,然後公開示眾。正是在張仁願的鐵腕治理下,洛陽城內迅速恢復了平靜。而張仁願的名氣,也因此變得更大了。

穩定京城後不久,北邊的邊境又不安穩了,所以在這之後,張仁願又被任命為朔方軍大總管,全權負責北方防務。張仁願上任後,很快指揮唐軍,擊退了後突厥軍隊,再次穩固了邊境安全。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生了開頭我們提到的修城事件。張仁願擊退突厥後,堅決提出要在黃河北岸修城,引起了大家的爭論。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當時張仁願提出要修城的時候,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想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得把張仁願的故事先放一放,先說一下當時唐朝和突厥雙方的情況。

突厥原本是一個超強的北方遊牧政權,在隋朝初期的時候,達到了鼎盛。但是隋朝建立之後,隋朝多次征伐,又用計策讓突厥分裂。所以到了隋文帝在位後期,突厥便分裂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

再之後,還沒等隋朝徹底解決突厥,因為楊廣的一統亂搞,隋朝就亡了。隋朝亡了以後,唐朝很快接手了中原,再次統一天下。而分裂的突厥,因為內部原因,也沒能趁著這個機會南下,內部依然混亂。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緊接著,沒過幾年,就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李世民登基後,經過三年的準備,直接派戰神李靖率軍北上。一場大戰之後,李靖一戰滅了東突厥王帳。經此一戰之後,東突厥這個政權,就算是徹底滅了。此後,唐朝開始扶持代理人,接管草原事務。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北方草原上的東突厥部落,就成了唐朝的附庸。

至於西突厥,地盤則是在中亞那邊,距離稍遠。直到貞觀年間後期,隨著唐朝的勢力範圍,開始擴張到了西域,唐朝和西突厥的較量,也由此展開。十多年之後,到了李治在位時期,另一位超級猛人蘇定方,率軍突襲,最終滅了西突厥王帳。

到了這個時候,東突厥和西突厥這兩個政權,其實已經徹底滅亡了。不過,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滅亡的是突厥政權,但是突厥部落,依然還生活在北方草原,只不過成了唐朝的附庸而已。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此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唐朝的北線基本上是一片太平,唐朝的版圖也逐漸達到極致。但是,隨著唐高宗李治逐漸衰老,大權漸漸落到了武則天手裡。武則天掌權之後,為了清除異己,在軍中清理了不少反對者,導致唐朝的軍隊傳承,出現了一部分斷層現象。再加上後來武則天上位後,唐朝高層開始持續混亂,高層都忙著內鬥,唐朝在邊境的防務,自然也就開始鬆弛了。

如此一來,之前只是依附唐朝的那些突厥部落,自然也就趁勢而起,再度反叛。公元682年,就在李治去世一年之前,阿史那骨咄祿率領部落,再次反叛,重新建立政權。這個政權,在歷史上被稱之為後突厥。

後突厥建立的時候,距離李靖當年滅掉東突厥王帳,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的時間。但是後突厥復國之後,接下來,因為唐朝那邊發生了一系列的內亂。幾個比較能打得猛將,比如程務挺、黑齒常之等人,又紛紛被殺。所以接下來幾年時間裡,後突厥開始迅速膨脹,地盤越來越大,實力也越來越強。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唐朝這邊也不是沒有反應。後突厥剛剛崛起的時候,老將裴行儉就曾帶人去掃蕩過一圈。此後二十多年時間裡,唐朝每次出征,幾乎都能擊敗後突厥,而且重創其主力,甚至還能讓後突厥暫時歸降。比如當年那位被張仁願彈劾下去的王孝傑,就曾帶兵深入草原,打得後突厥不得不臣服於武周。

但是。

儘管連年戰勝,每次唐朝都能取得較大勝利,但後突厥卻反倒是越打越強,麻煩變得越來越大。

明明是連年戰勝,為什麼後突厥反倒會越打越強?難道是那些邊軍將領養寇自重?還是他們根本沒有打敗後突厥,只是虛報軍功?

當然都不是。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實際上,後突厥之所以會越打越強,主要是因為遊牧民族戰爭特性的原因。

遊牧民族政權,和農耕文明政權,在本質上就截然不同。而他們的戰爭方式,也完全不同。農耕民族打仗,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方補給支援能力很強,戰爭恢復能力也很強。而遊牧民族則更喜歡打完就跑,至於補給,馬背上的民族,似乎也不需要補給,補給都隨身帶著。

所以,想要打擊遊牧政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全滅其主力軍隊,重創都不行。當年李靖之所以能一戰滅國,就是因為李靖一戰打光了東突厥的戰爭主力,同時摧毀了東突厥的統治中樞。但是到了武周時代,此時的唐軍將軍們,比起李靖這種戰神來說,那就差得太遠了。

他們可以擊退突厥,但是無法像李靖那樣,一戰滅掉突厥所有主力,並且摧毀突厥的統治核心。

說到底,這是一個戰爭成本的問題。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所以,這樣一來,當時的唐朝就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局面:雖然邊軍連年勝利,但卻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後突厥。而後突厥每次被擊退後,雖然損失了一部分精銳,但卻可以很快退往草原深處,讓唐朝軍隊無法追擊。等到實力恢復後,再度來襲,越打越強。

更要命的是,這樣一來的話,唐朝邊境勢必連年大戰。農耕文明的戰爭成本,可要比遊牧民族高太多了。連年大戰,最終註定會徹底拖垮國家。

這就是武則天時代之後,留給接下來的唐朝統治者的難題。

而此時,在這個難題面前,張仁願則是第一責任人。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張仁願在邊境戰鬥多年,深知突厥的作戰特點,所以也很清楚,這個難題的核心所在。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歷史上其實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便是像貞觀年間那樣,直接北上,滅了東突厥王帳。但問題是,張仁願雖然很強,卻遠遠比不上李靖這種戰爭天才,雙方完全不是一個級數的。從古到今,這種級別的戰爭天才,屈指可數,漢朝的衛青、霍去病算,東漢的竇憲勉強算,唐初的李靖和李績算。除了這幾個有限的名字之外,似乎也找不出更多了。

所以,我們也不能怪張仁願,畢竟這種高難度的成就,古往今來也沒幾個人能夠達成。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那麼,在沒有這種頂級戰神坐鎮的時代,其他時代的中原王朝,又是怎麼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呢?

答案很簡單:修長城。

修長城,就是第二個辦法。

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上,長城一直都是抵禦遊牧民族的絕佳利器。歷史上真正的長城,其實不是建立一道遊牧民族跨不過去的城牆,而是建立起多個防禦節點,在這些節點當中,部署重兵,然後用烽火臺將這些節點連結。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如此一來,遊牧民族只要南下,邊境戍邊軍隊,就能第一時間發現。然後可以集結重兵,以逸待勞,擊退遊牧民族。在這種戰爭模式下,雖然修長城的成本很高,但戰爭成本卻很低。遊牧民族南下搶不到好處,只能越打越弱。而中原王朝因為是本土作戰,補給難度低,戰爭成本自然瞬間下降了太多。

這樣的好辦法,之前的唐朝,為什麼不用呢?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個成本問題。因為之前唐朝能打得猛人太多,只要北方不太平,直接派人去滅了對方就好,自然也就不用勞民傷財地建造長城了。但是到了武則天時代以後,這樣的猛人已經沒有了。修長城的辦法,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辦法。

當然,張仁願身居高位多年,知道唐朝的家底。張仁願很清楚,如果真要修一條全新的長城,徹底封死北方邊境的話。就算當時唐朝再有錢,也負擔不起。所以,張仁願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只是在黃河以北,建立三座城。三座城互為犄角,中間建立起一條戍堡體系,一樣可以起到長城的作用。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這個方案,就是張仁願當時提上去的方案。

那麼,當時的唐朝中樞,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反對這個計劃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唐朝自從開國以來,一直是以戰為主。而張仁願的這個計劃,無疑是以守待攻,這就有點怯懦懼戰的意思了。同時,修造三座城,再加上那些戍堡,成本也不低。而張仁願要將這三座城,都修到黃河北岸,修到後突厥的地盤。萬一後突厥打過來,唐朝邊軍守不住。這三座城就成了打水漂一樣,反倒會資敵。

所以,雙方其實都不是奸臣,只是雙方考慮的出發點不一樣,僅此而已。

但是最終,當時在位的李顯,卻力排眾議,選擇支援張仁願建城。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李顯之所以會選擇支援,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李顯是真正的當家人,他更清楚唐朝的家底。既然張仁願說,這個方案能省錢,李顯自然會支援他。

得到李顯的支援之後的張仁願,開始全力建城。短短兩個月之內,便將三座城全部建完。此後,張仁願更是依託三座受降城,建立了一千八百座烽火臺,打造出了一個完整的戍堡體系。

等到這個戍堡體系建造完成之後,後突厥的倒黴日子,很快就來了。

因為這三座受降城,都是建造在黃河北岸。所以在這之後,整個黃河以北的漠南地區,都在唐軍的進攻範圍內。此後的幾十年裡,只要後突厥敢來漠南地區放牧,馬上就會遭到唐軍的痛擊,實力瞬間就衰落了下去。所以,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才得以扶持回鶻,最終滅了後突厥,一舉解除隱患。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除此之外,這三座受降城的建造,還帶來了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好處。

隨著三座受降城建造完成,後突厥再也無法跨過黃河,襲擾朔方軍的地盤。所以,朔方軍可以裁撤數萬兵力,節省無數軍費,精兵簡政,打造出一支強大的軍隊。數十年後,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這支朔方軍便成了挽救唐王朝的主力,最後平定了安史之亂。

當然,那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此時構造這個防務體系的張仁願,其實也沒想到那麼遠。

建完這三座城之後,張仁願曾短暫返回京城,被任命為宰相。此後不久,張仁願又再次被派往北地,鎮守邊境。數年之後,京城那邊再次開始動亂,先是李顯的皇后韋氏掌權,而後李隆基又發動政變,擁立李旦登基。再之後,李旦禪位給李隆基,李隆基又發動政變,滅了太平公主,徹底獨掌大權,繼而開創了開元盛世。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在這期間,張仁願先是在北地駐守數年。等到李旦登基之後,張仁願自請退休回家,再也不插手朝政。公元714年,就在李隆基全面掌權之後的第二年,張仁願安然去世,死後被李隆基追贈太子太傅。

回顧張仁願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張仁願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鎮守北地多年,並且在北方打造了那座受降城防禦體系。這條防線,不但幫助唐朝徹底滅了後突厥,後來更是成了唐朝的生命線,在唐朝最危險的時候,擋住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入侵。

這個功勞,可能張仁願生前建城的時候,也是從未想到的。

張仁願:唐朝一代名將,堅持在敵人腹地建城,百年後發現真高明

張仁願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進攻和防守,其實要根據現實來判斷,從來沒有最好的選擇,更沒有唯一的正確選擇。所謂‘隨機應變’,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面對不同的情況,找出問題的根源,最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決勝之道。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2-21

相關文章

遇見世遺 | 由《清明上河圖》說起——記文史收藏家鄭振鐸
來源:福州廣電-福視悅動 若向中國老百姓提問,最有名的中國古畫是哪幅?多數人恐怕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雖然不一定人人親眼看過原作,但無人會否認它是中國古畫在大眾場 ...

上博受贈文物記(上):鄭振鐸的漢磚與王一平的古硯

上博受贈文物記(上):鄭振鐸的漢磚與王一平的古硯
小犀 整理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每件展品背後都有著或廣為傳頌.或不為人知的捐贈故事.捐贈者中既有以胡惠春.潘達於.譚敬.沈同樾.顧麗江.樂篤周. ...

《思想的邊界》——超越邊界,探尋思想的無界

《思想的邊界》——超越邊界,探尋思想的無界
近日,"思想的邊界"叢書(第一輯)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本叢書有<"信"者"信史"也--茅盾書信研究>(北塔著).<巴 ...

茅盾:闖出廣闊而深邃的現實主義道路

茅盾:闖出廣闊而深邃的現實主義道路
文學史對於茅盾的文學成就的論述,與1945年6月中共在重慶舉行祝賀茅盾先生50歲壽辰和從事創作25週年紀念活動有關.當時,中共重慶機關報<新華日報>連續編髮為茅盾祝壽的專刊,發表了由廖沫沙 ...

倉央嘉措與泰戈爾

倉央嘉措與泰戈爾
倉央嘉措與泰戈爾1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也是藏地史上的頭號情聖,更是頭號情詩詩人.這些,及他流傳於網路上的部分詩作/詩句,想必是群眾們耳熟能詳的. 倉央嘉措和他的詩十幾年前突然爆紅並廣為流傳,為青 ...

孫行者被虛空尊者喚醒,殺死了迷他的鯖魚精…… | 張怡微
2021年元月,我去杭州參加了<西遊補>新書分享會.2020年7月,由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趙紅娟領銜校注的新版<西遊補>於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趙紅娟教授以<明遺民董說> ...

蔣介石、愛因斯坦、牛頓炒股的奇葩往事

蔣介石、愛因斯坦、牛頓炒股的奇葩往事
今天,馮老屍帶大家看看歷史上關於股票牛市的那些往事,讓大家開開眼界,看看我們都認識的那些歷史名人,他們都在股市裡賺了多少,又是怎樣虧掉的. 以史為鑑,可以明智也. 1 我們大家都知道,發現" ...

周作人:他為什麼要和哥哥魯迅斷絕關係?晚年的結局又如何?

周作人:他為什麼要和哥哥魯迅斷絕關係?晚年的結局又如何?
魯迅和周作人 八道灣兄弟反目 1923年7月19日,盛夏的北京,八道灣十一號前院. 魯迅正伏案寫作,突然弟弟周作人一臉怒氣地走了進來,啪地一聲把一封信拍在桌子上,拂袖而去. 魯迅有些錯愕,他展開信,信 ...

去博物院看望魯迅
一 去看安徽省博物院與北京魯迅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一個展覽,名為"魯迅的藝術世界". 展覽佈置成左右展廳.左邊陳列碑拓.尺牘,有<原板初印芥子園畫譜><秦泰山刻石&g ...

他們是國寶守護神

他們是國寶守護神
◆晉王獻之<中秋帖>捲紙本草書(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南遷文物聚集於太和門前廣場 ◆ 南遷文物聚集於太和門前廣場 ◆馬衡 ◆徐森玉 ◆王珣<伯遠帖> ◆馬衡書法 今年是著名 ...

簫韶九闕斷續成——《古本戲曲叢刊》編纂側記

簫韶九闕斷續成——《古本戲曲叢刊》編纂側記
<古本戲曲叢刊>全十集擺滿整張條案 莊重典雅的15函深藍.160冊,以線裝影印方式收入清代乾隆至光緒時期傳奇.雜劇138種,書名簽上繁體的"古本戲曲叢刊十集"字樣,宣告 ...

張大千晚年漂泊羈旅26年,婉拒周總理回國邀請,助中國畫走向世界

張大千晚年漂泊羈旅26年,婉拒周總理回國邀請,助中國畫走向世界
1949年2月,北平已經和平解放,滿城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與此同時,位於祖國南端的香港島,也是暗潮湧動. 2月23日清晨,居住在香港九龍亞皆老街某寓所的張大千,照例早起,構思畫作 ...

以文學的名義書寫百年西安史

以文學的名義書寫百年西安史
<近現代作家視域中的西安意象> 劉寧 著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光明書話] 眼前的這本<近現代作家視域中的西安意象>,是作者劉寧爬梳百年來相關作家涉獵西安作品的思想結晶.劉寧是 ...

中秋節讓我們讀讀名家筆下的月亮

中秋節讓我們讀讀名家筆下的月亮
中秋,一個與月亮有關的節日.這一天,人們共賞圓月,共慶團圓.在塞北,在江南,從古代,到今天,人們看到的月都是亙古未變的那一輪,但人們心中的月卻各有各的美妙--朱自清門前的月驚豔了整片荷塘,俞平伯窗外的 ...

追回流失海外的國寶 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近日,國家文物局成功追回一批流失美國的文物藝術品.該批文物被美國紐約曼哈頓區檢察官辦公室查獲,在文物局組織鑑定後,確定為非法流失文物.經與美方交涉和追索,文物已全部被返還回國,並將整體劃撥給西藏博物館 ...

埃德加·斯諾:向世界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
埃德加·斯諾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身份為人所熟知,他對中國人民.中國革命有著深厚的感情.1936年6月至10月,他訪問陝甘寧邊區,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寫下了那部著名的紀實性作品<紅星照耀 ...

琉璃廠故事111 | 周叔弢“從鬼變成人”

琉璃廠故事111 | 周叔弢“從鬼變成人”
夏和順 周叔弢1949年前曾任唐山華新紗廠.天津華新紗廠經理,啟新洋灰公司總經理,開灤礦務局董事,1949年以後地位同樣顯赫,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副市長.天津市工商聯主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委.全國 ...

你今出獄了,我們很歡喜

你今出獄了,我們很歡喜
陳獨秀在北大任教時存照 蔡元培等電京營救陳獨秀 (上海<時事新報>,1932年10月24日) 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 陳獨秀<實庵自傳>,首發於<宇宙風& ...

葉聖陶有多牛?課本“語文”兩字出自他手,憑一幅書法抱得美人歸

葉聖陶有多牛?課本“語文”兩字出自他手,憑一幅書法抱得美人歸
"媽媽,為什麼以前的人不學語文?"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問道. 媽媽疑惑地反問道:"誰說不用學語文?你別想找藉口不寫作業." 小女孩說:"可是,我看民國的 ...

他被毛澤東任命為國家一級演員,&quot;電影皇帝&quot;最終成為人民藝術家

他被毛澤東任命為國家一級演員,&quot;電影皇帝&quot;最終成為人民藝術家
作者: 樸圭媛(韓) 副標題: 中國電影皇帝金焰 原作名: 상하이 올드데이스 譯者: 石美玉/趙學美 出版年: 2009-4-1--對劉瓊等金焰故人的採訪部分尚可,但是出現大量人名.片名等電影史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