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腳下是歷經風雨的凹凸石塊,身旁是目睹歷史風雲的獅雕石刻……站在盧溝橋中央,遠望宛平城、近看曉月湖,84年前的槍炮聲響起之前,一切彷彿如現在這般安靜。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軍在星光黯淡、萬籟俱寂之中,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也就是從那天起,盧溝橋成為了每名中國人心頭的一道傷疤。

處暑時節,陽光下,走在盧溝橋浸滿歷史悲痛的舊石上,記者彷彿看到當年浴血奮戰的中國軍人,與如今前來瞻仰的遊客在不同時空交織重疊。

“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橋頭的一群小學生高唱著當年的一首歌謠,頸上鮮豔乾淨的紅領巾隨風飄動。聆聽著稚嫩卻又堅定的童音,橋上的遊客紛紛把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歷史的天空……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記者重訪盧溝橋,走進那段萬眾一心共御外敵、救亡圖存的烽火歲月。

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戰地記者隊記者 彭冰潔 李偉欣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胡丹青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宛平城城牆上的彈坑遺蹟。趙婉姝 攝

“打,也許是死;不打,就是亡國奴”

位於北京西南的宛平城十分小巧,站在唯一的街道上左右一望,就能看到東西兩端的城門。午後,城中的居民有的在茶館裡閒飲,有的騎著腳踏車在小巷穿梭。

然而,在被保留下來的南城牆一處,炸開的彈坑觸目驚心,昭示著這座小城所經歷的歷史之“痛”——

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東、北、西三面都被日軍控制。位於北平西南郊宛平城附近的盧溝橋,成為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7月7日晚,日軍發動了一場醞釀已久的陰謀。

日軍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頭的宛平縣城搜查。無理的要求,遭到中方拒絕。為了達到以武力吞併全中國的罪惡野心,日軍悍然炮轟宛平城,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寂靜黑夜裡,一聲炮響預示著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來。在這緊要關頭,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精神之火燃燒得愈發旺盛。

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扼守城門,任日軍如何衝擊,城門始終堅固如鐵。正面攻擊宛平城未能得手後,日軍隨即改變進攻方向,集中兵力猛撲盧溝橋。“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70多名中國守軍在500多名日軍面前毫不退讓。

天亮了,烏雲密佈。一具具血跡斑斑的遺體,散落在永定河邊的沙坎上。歲月靜好的“盧溝曉月”,在這一晚,見證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碧血丹心。

如今,北京的大街小巷幾千條,其中以現代人物姓名命名的只有三條——佟麟閣路、趙登禹路和張自忠路。他們三位,都是在守衛盧溝橋或北平周邊的戰鬥中進行指揮、此後相繼犧牲在抗日戰場的中國軍隊將領。

“那天晚上,盧溝橋上的炮彈聲差不多響了一宿,我以為是日軍進行演習。在炮聲中捱到天亮,像往常一樣拿起書包準備上學時,被父親一把拉住了。”滿含戰火與硝煙的回憶充盈在鄭福來老人心中,至今難以忘懷。

事變發生時,鄭福來僅僅6歲。“我家就住在橋西,離那兒不足50米。頭一天還跟我一起玩兒的小夥伴,被落在家門前的日軍炮彈給炸死了!”提起當年,老人紅了眼眶。

盧溝橋畔的槍聲,讓神州大地中華兒女義憤填膺。

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了《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一位名叫麥新的作曲家創作的這首《大刀進行曲》,很快傳唱在城市的街頭、校園,傳唱於奔赴戰場上的抗日軍民心中。

“打,也許是死;不打,就是亡國奴!”危急關頭,抗擊侵略、救亡圖存已然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人華僑的共同意志和行動。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數萬名紅軍將士改編為八路軍,懷著滿腔的熱血和鬥志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進入山西一個月不到,即取得盧溝橋事變以來對日作戰的首個大捷——第115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經一場惡戰殲敵1000餘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次勝利,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

此後8年間,夜襲陽明堡、黃土嶺戰鬥、百團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粉碎了日本滅亡中國的侵略圖謀。

宛平城牆,彈痕猶在,訴說著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盧溝橋上,望柱挺立,高擎起偉大抗戰精神的不熄火炬。

“抗日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此前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鬥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這一仗,把沉睡的“東方雄獅”打醒了,中國人民空前地團結在一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今日盧溝橋。趙婉姝 攝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天高雲淡,水波粼粼。躑躅於今日盧溝橋,眼前靜靜流淌著的永定河水,將記者的思緒再次帶回到那段浸染著鮮血的歷史。

“我站在盧溝橋上瀏覽過一幅開朗的美景,令人眷戀,北面正浮起一片遼闊的白雲,襯托著永定河岸的原野。偉大的盧溝橋也許將成為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發祥地了!”

1937年,攝影記者方大曾在《盧溝橋抗戰記》中作出的預言,很快成為了現實——從這座古老的石橋出發,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全面抗戰隨之爆發,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亞洲主戰場。

7月29日,北平淪陷。後來,市民羅德俊在炮火中重登妙應寺白塔,滿懷悲憤寫下一紙感言:“生靈塗炭,莫此為甚,槍殺奸掠,無所不至,兵民死難者,不可勝計……現戰事仍在激烈之中,戰事何時終了尚不可能預料,國家興亡,難以斷定。”

戰爭何時結束?國家走向何方?一個普通中國人對時局的沉思、未來的憂慮,被塵封於雪白的古塔,穿越悠悠數十年時空。

如今,在宛平城的中心,矗立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一面陳列在牆上的“死”字旗,可以視作當時人們給出的一個答案。

這面旗幟的主人名為王建堂,四川安縣人。從沒有離開過家鄉的他,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感受到自己心臟的跳動,與腳下同一片大地上的萬千同胞強烈共振。

帶著攜筆從戎的決心,王建堂在鎮裡鎮外往返奔波,聯絡起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致請纓上抗日前線殺敵。

出征前,王建堂收到父親寄來的包裹:一塊由白布做成的旗幟,旗幟的正中寫著一個蒼勁有力的“死”字。凝視這面旗,記者只覺“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16個字像是一把火炬,將這對父子以身許國的魄力和行動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旗面上,這位父親面對即將上陣殺敵的孩兒,寫下的寄語灼燒著記者的心臟。國家危難關頭,無數父母和子女們,舍小家為大家,誓死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和王建堂父子一樣,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中,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抗戰英雄。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狼牙山五壯士、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投身於全面抗戰的大潮,將青春和熱血融進腳下這片他們深愛的土地!

從盧溝橋事變到日本侵略者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場進行重大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殲滅日軍154萬餘人,約佔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傷人數的70%。中國人民的英勇戰鬥,對日軍覆滅起到決定性作用,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正義事業史冊上!”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之際,記者徜徉於盧溝橋,久久不願離去。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激昂澎湃的旋律依舊在心頭回蕩。舉目北望,河道盡頭是綠色的原野,原野盡頭,一輛輛列車沿著京廣高鐵飛速駛向前方……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再到今天已90年過去,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中國軍隊守衛盧溝橋。資料圖片

歷史在心中,未來在腳下

曾經,數著盧溝橋上石獅子長大的孩子已漸漸老去,歷經戰火烽煙的宛平城,如今一派安寧。

從威嚴門出發,沿著潔淨的石板路向東,兩旁錯落分佈著老衙門、小作坊和舊院落,路上行人寥寥,偶見老人在樹下閒適地坐著聊天、對弈。路邊的早餐店霧氣蒸騰,清晨的陽光讓整座小城都氤氳在一層溫柔光影裡。

記者在盧溝橋上偶遇鄭福來老人。他正顫顫巍巍地行走在橋上,為來往遊客介紹他經歷的抗戰故事。今年,是老人堅持義務講解盧溝橋抗戰史的第70年。

84年過去,老人對那段歷史的記憶就像宛平城牆上的彈痕,不曾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散。他曾鄭重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我是盧溝橋人,不能讓過去國家的屈辱史被遺忘,歷史就是我們的根,我們要做有根有魂的中國人。”

得知我們一行人來自部隊,鄭福來格外激動。在老人心中,軍人是他一輩子感激、崇拜的人。他告訴記者:“每年都有年輕的軍人來盧溝橋瞻仰致敬,看著他們,彷彿又見到當年抗日戰場上那些浴血奮戰的勇士。”

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六支隊的中士文軍,是一名義務講解員。5年間,他9次來到盧溝橋,追尋先輩們的戰鬥足跡。

“每次站上盧溝橋,腦袋裡就會不停閃現當年戰鬥的情景。”文軍動情地說,“每來一次感受就更深一分,從聆聽歷史故事到感悟英雄精神,這裡已經成為我心中的精神地標。”

沿著盧溝橋,穿過城門,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這些年來,許許多多的人們,沿著這樣的足跡走進歷史、銘記歷史。

聆聽和平的鐘聲,不忘催徵的戰鼓。凝望紀念館序廳的“血肉長城”浮雕,14年艱苦抗戰的歷史在腦海中翻湧。記者耳邊彷彿響起毛澤東主席的慷慨陳詞:“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抗戰勝利後,《解放日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今天勝利了!但是決不能忘記,贏得來的勝利是艱難;而保有這勝利的果實——不為豺狼所吞食,更需要無限的堅決和勇敢!”

歲月如梭,斗轉星移。新時代,人民軍隊懷揣初心和使命,聽黨指揮,為實現強國復興、人民幸福而奮鬥。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人民軍隊砥礪奮進,在強軍興軍之路上闊步前行,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偉大、光榮、英雄的中國人民萬歲!”“為腳下的土地感到自豪,願有理想、有血性中國青年矢志不渝,永遠奮進。”“與先輩們仰望同一片星空,我們要接過接力棒,爭取創造下一個百年輝煌!”……

翻閱紀念館裡的觀眾留言簿,有的句子讀來豪氣沖天,有的留言讓人潸然淚下。那些或娟秀、或工整、或豪放的字跡,寫成了一頁頁宣言書,寄託了成千上萬名普通中國人的心聲。

走出紀念館,日暖風和,綠樹成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站在宛平城的和風與暖陽裡,我們似乎讀懂了這份承諾。

薪火相傳

兩代軍人的“對話”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胡丹青

熱辣的陽光裡,一架戰機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直刺蒼穹。海軍航空兵某團機械技師關守澤擦去臉上的汗水,目送戰機遠航。

今年,是關守澤入伍的第14個年頭。在一生裡的“黃金時間”,他將自己牢牢紮根南海,時刻準備著“那一刻”的來臨。問他為什麼選擇在部隊度過青春,他的回答是:最初的動力,來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外公謝永忱。

關守澤的外公已98歲高齡。1941年,抗日戰爭的炮火席捲全國,18歲的謝永忱毅然加入東北抗日聯軍。

從小,關守澤就喜歡聽外公講過去打仗的故事,外公的話還像在耳邊——

“抗戰快要勝利的時候,有一次,我們突然接到班長命令,就去打仗了,結果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個晚上,差一點就犧牲了!”說著,外公的聲音大了起來:“戰鬥結束後我才發現自己受傷了,但是比起那些犧牲的戰友,這點傷又算得了什麼!”

在東北大地上,謝永忱和戰友們日復一日,穿梭在山地和村莊之間,同敵人進行著險象環生的鬥爭。那時,行軍打仗的條件也非常艱苦,有時吃不上飯,他們就靠草根、野菜充飢。“直到現在,外公還保持著珍惜糧食的習慣。每次吃完飯,他的碗裡都看不見一粒剩飯。”關守澤說。

2007年,關守澤如願成為一名軍人。一拿到軍裝,他特意穿著去給外公看。小時候,他常盯著外公那張泛黃的軍裝照,想象著自己手握鋼槍、上陣殺敵的模樣。

和外公不同的是,關守澤穿上了潔白的海軍軍裝,在離家數千公里的地方守衛祖國的海疆一線。如今,他在摔打與歷練中成為新型戰機的機組負責人,為戰機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關守澤所在的機場,曾經是“海空衛士”王偉、“人民英雄”張超成長的地方。每個時代的軍人,都為腳下的土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2015年9月3日,儘管關守澤和外公不在一起,但他們同時收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直播。那天,看著浩蕩的隊伍和威武的裝備從天安門前透過,謝永忱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關守澤內心也感慨萬千——

回顧我國近代海防歷史,是一段屈辱辛酸的痛苦回憶。1949年以來,一代代國人見證著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如今,和平的晴空不容陰霾再起。新時代的征程上,人民海軍的航跡也越來越遠……

“能戰,方能止戰!”關守澤和戰友們秉持這樣的信念,多年堅守在自己的戰位上。有時,一天繁忙的保障工作結束,關守澤會拿起那張外公的老照片。“只有歷練好自己,才能保衛好國家。”外公的話又迴響在耳畔。

“我的外公是一名英雄,他上過戰場,流過血。雖然我沒有那樣的經歷,但我也會把每一次保障飛行的機場當做戰場,保衛好祖國的南疆。”在日記本上,關守澤一筆一畫地認真寫道。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刊於9月3日《解放軍報》5版

來源 | 解放軍報、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抗戰勝利76週年丨烽火盧溝橋:永遠不能忘卻的炮聲


監 制:張曉輝 歐 燦

編 審:嚴 珊 謝 菲

責 編:周 舟 趙曉嫚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9-02

相關文章

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丨你不知道的百團大戰:一場轟動華北戰場的爆裂霹靂

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丨你不知道的百團大戰:一場轟動華北戰場的爆裂霹靂
1940年夏季,世界法西斯勢力極為猖獗.德.意法西斯佔領了半個歐洲後,向英倫海峽進軍.而日本侵略者的氣焰也十分囂張,加緊在華北推行"囚籠政策",同時透過"桐工作" ...

抗戰勝利76週年|這一天,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抗戰勝利76週年|這一天,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今年,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6週年.14年浴血奮戰,3500多萬同胞傷亡,那些血與淚的記憶,不屈不撓的抗爭,我們從未忘記.今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緬懷先烈,銘記1945年那場偉大勝利,更要弘揚偉 ...

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6週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紀念日裡,讓我們共同緬懷先烈!歷史不可忘,吾輩當自強!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抗日戰爭詳情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抗日戰爭詳情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14年浴血奮戰,受盡苦難 3500多萬同胞傷亡,舉國哀悼 迎來的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鼓舞了國人計程車氣,振奮了民族精神 這一天,舉國歡慶,萬人空巷. 圖片來自網路 今天是中國人 ...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這組數字永不能忘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回望當初的血和淚,我們依舊痛心:3500多萬同胞傷亡,大半個中國慘遭踐踏,臭名昭著的731部隊,瘋狂發動細菌戰.開展人體試驗,造成至少27萬人死 ...

日本投降76週年丨歷史不能忘 吾輩當自強

日本投降76週年丨歷史不能忘 吾輩當自強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釋出詔書 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經過14年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 終於迎來抗戰的勝利 雖然和平已久 但傷痛猶在昨日 這一天,每一天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

日本投降76週年

日本投降76週年
76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矣"!#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76週年# 勿忘歷史,吾輩自強!#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 來源:解放軍報微博

2021年09月03日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六週年祭奠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六週年! 順致祭奠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 功昭日月 天佑中華 一一一辛丑祭 遠征男兒展旌旗, 誓保家國撼強敵, 國勢艱危民悲苦, 全憑勇者存生機, 三軍不畏艱險阻, 殺敵報國志不移. 君 ...

中安時評:《從偉大抗戰精神中讀懂“三個永遠銘記”》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九十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法西斯侵略者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 ...

轉發銘記!日本戰敗投降76週年
[轉發銘記!日本戰敗投降76週年]76年前的今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憶往昔,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以錚錚鐵骨,前赴後繼,贏得了十四年抗戰的偉大勝利.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今天,祭奠同胞,緬懷先 ...

抗戰勝利了,何應欽卻為何彎腰接過了投降書?

抗戰勝利了,何應欽卻為何彎腰接過了投降書?
抗戰勝利了 他卻彎腰接過降書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等在南京簽署降書,128萬餘侵華日軍放下武器. 當日方將降書交呈何應欽,彎腰鞠躬時,本不應該 ...

抗戰勝利,皮定均揮師南下,不知來歷的年輕人緊跟,皮有些危難了

抗戰勝利,皮定均揮師南下,不知來歷的年輕人緊跟,皮有些危難了
作者:太史小生 "日寇投降了,抗戰勝利了!"多麼振奮人心啊! 正當根據地的人民慶賀勝利.準備重建被戰爭摧毀的家園的時候,正當那些長年躲藏在深山裡的年輕媳婦和姑娘們穿起新衣裳高興地返 ...

抗戰勝利前的一場慘敗,傷亡是日軍10倍,戰區正副司令均被撤職

抗戰勝利前的一場慘敗,傷亡是日軍10倍,戰區正副司令均被撤職
歷經14年的抗戰,中國取得了最後勝利,可是這場勝利隊中國而言是一場慘勝,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傷亡,房屋田地被毀無數,經濟損失難以估計,就在抗戰勝利前夕,中國軍隊遭到了一次大慘敗. 1944年4月,日軍為 ...

抗戰勝利後,一位犯人說自己是楊靖宇的弟弟,我黨秘密把他接走

抗戰勝利後,一位犯人說自己是楊靖宇的弟弟,我黨秘密把他接走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上海提籃橋監獄釋放被日軍關押的人員,其中有一個人的出獄經歷了一波三折. 這個人對監獄人員說,自己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弟弟,叫楊樹田.楊靖宇的大名無人不知,監獄領導也不敢怠慢,就 ...

抗戰勝利後,你知道我國共有多少漢奸嗎,他們又都是怎樣的下場?

抗戰勝利後,你知道我國共有多少漢奸嗎,他們又都是怎樣的下場?
偽軍是抗戰中出現的漢奸群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漢奸.據不完全統計,抗戰中出現了近300萬漢奸,僅國民黨就收編了100萬偽軍部隊,數量驚人. 抗戰結束後,國內掀起了嚴懲漢奸的熱潮,大部分漢奸處於淪陷區,恰 ...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六個主力師開赴東北,師長都是誰?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六個主力師開赴東北,師長都是誰?
1945年8月,按照美.英.蘇三國共同簽署的雅爾塔協議,蘇聯在歐洲戰場結束後三個月內對日作戰. 8.9月間,日暮西山的日本關東軍在蘇聯紅軍鋼鐵洪流的打擊下潰不成軍,一洩千里,新仇舊恨一朝結清. 中共方 ...

抗戰勝利初期,中原解放區艱苦,部隊思想焦急,皮定均:丟掉幻想

抗戰勝利初期,中原解放區艱苦,部隊思想焦急,皮定均:丟掉幻想
作者:史倌 作者簡介:史倌,高校歷史老師,歷史研究員.長期耕耘於黨史.軍史.戰爭史.歡迎廣大歷史愛好者交流批評. 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和平談判,好不容易才達成了協議.這給飽受戰爭之苦.渴望實現和平的中 ...

彌足珍貴的民族財富永遠不能忘卻

彌足珍貴的民族財富永遠不能忘卻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現場,情景大合唱<怒吼吧黃河>,表現出團結抗日的民族氣魄.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攝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視死如歸.寧 ...

歷史不容無知!76年了,我們永遠銘記!

歷史不容無知!76年了,我們永遠銘記!
記憶,在血淚洗禮中永恆 精神,在今昔交替間閃耀 今天是8月15日 76年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矣!" <大公報>五個大字力透紙背 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