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女子因一道隔夜菜被送進醫院!專家:這2種隔夜菜最好扔掉

民以食為天,但是我們周圍的食物中卻存在有大量的健康隱患,不好的飲食習慣,無法得到保證的食品安全,重複使用的地溝油等等,都潛在的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在這眾多的因素中,食品安全和地溝油我們都無法操控,但是如果因為不好的飲食習慣而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的話,那就太不值了。

很多家庭主婦都捨不得將吃剩的飯菜倒掉,總覺得浪費,所以經常吃隔夜菜,結果最後就把自己吃進了急救室。

南京的一位張女士身上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因為一盤隔夜的木耳,她被送進了急救室。在清洗木耳的時候,為了方便,張女士就泡了很多,一頓沒吃完,她就將剩下的放進了冰箱,希望第二頓可以接著吃。就是這樣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張女士在吃完木耳以後出現了噁心乾嘔和腹痛腹瀉的症狀,送醫院後,醫生說張女士這是中毒了,幸虧送來的比較及時,否則後果很嚴重。

為何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木耳在經過長時間泡發以後,會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和毒素,尤其是經過隔夜存放的木耳,細菌滋生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人體吃下了這樣的木耳後,很容易誘發中毒症狀。

事實上,在日常飲食中,有很多菜都不能隔夜吃,不過有些食物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小一些,而有些食物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下面這3種隔夜菜,一定要扔掉。

海鮮

生活水平提高了,海鮮也已經不算是什麼稀罕物了,很多家庭的餐桌上也都會經常出現海鮮的身影。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海鮮還是比較昂貴的食材,所以吃不完的時候都是放那頓再吃。但是,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海鮮裡面的蛋白質在隔夜的情況下很容易被細菌分解,生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一旦吃下的話,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建議買海鮮的時候量力而行,不要一下子買太多。

滷雞滷鴨

冬天吃滷味的人也不少,而且很多店都在做活動,這就導致我們一買就會買多。很多人就會想,多就多了唄,放那下頓再吃。可是,你知道嗎?滷味如果長時間放置的話,也會滋生出對人體有害的黴菌,經常攝入的話,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不僅如此,這種滷味裡面的調味量含量都比較重,對身體的代謝來說也是一個負擔。所以,建議少買點滷味吃吧。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1-12-04

相關文章

痛悼!湖南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文新逝世,今年已有26位兩院院士遠去…

痛悼!湖南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文新逝世,今年已有26位兩院院士遠去…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中國科學報等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文新的家屬獲悉,陳文新院士於2021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陳文新,土壤微生物及細菌分類學家,祖籍湖南省瀏陽市鎮頭鎮土橋 ...

工業軟體 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提起軟體,人們往往聯想到在手機.電腦上使用的各類生活.辦公.娛樂類軟體程式,對工業軟體則比較陌生.顧名思義,工業軟體指應用於工業領域的軟體系統.通俗地講,就是在研發.生產等各個環節幫助工業企業進行生產 ...

瞭望 |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發展柔性電子技術有望開道超車

瞭望 |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發展柔性電子技術有望開道超車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 我國柔性電子產業在很多方面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我們首先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方向,產生了大量原創成果 新產業的基礎是新技術思維,努力發展根部技術成為必然選擇.厚植根部技術不是簡單的技術延伸 ...

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推動我國科研體制改革

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推動我國科研體制改革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1981年,中國科學院舉行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會議期間,為了改革我國科研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借鑑國外成功經驗,加強科學研究,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解決基礎性研究經費不足,人才斷層 ...

專訪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陳德亮:氣候談判政治因素不影響諾獎評判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氣候學家--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哈塞爾曼,因其"對地球氣候進行物理建模,量化可變性,並可靠地預測了全球變暖"而 ...

瞭望 | 在“看見”大腦這一世界級工作中,這支團隊全球領先10餘年——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

瞭望 | 在“看見”大腦這一世界級工作中,這支團隊全球領先10餘年——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 以工業化的方式大規模.標準化地產生資料並繪製腦圖譜,將改變神經科學已有的研究方式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目前已凝練了攻關研究方向,提 ...

中國科學院院士、微波電子學家黃宏嘉逝世,享年97歲
新京報快訊 9月23日,中國科學院在其官方微博釋出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微波電子學家.光纖專家,上海大學教授黃宏嘉,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9月2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編輯 劉佳妮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莊文穎:為認識真菌付出畢生努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莊文穎:為認識真菌付出畢生努力
莊文穎在實驗室.莊文穎研究野外採集樣品的分離物.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攝 真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出現,它們種類繁多,形態迥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莊文穎對真菌的興趣已經持續了快半個世紀 ...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金龍:單分子技術仍處於概念、原理提出和實驗驗證階段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金龍:單分子技術仍處於概念、原理提出和實驗驗證階段
"單分子技術目前仍處於概念.原理的提出和實驗驗證階段,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金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專訪時向記者表示.作為來自微觀世界的新概 ...

家裝家居“所見非所得”痛點逐漸消解 行業工業軟體國產化之路還有多遠?

家裝家居“所見非所得”痛點逐漸消解 行業工業軟體國產化之路還有多遠?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家裝家居行業一向是以"無定製不體驗"為主導,但設計圖紙與最終呈現往往差別巨大,"所見非所得"讓不少消費者難 ...

數字化轉型之下家居建材市場規模超4萬億,工業軟體建模產品市場潛力成企業成長關鍵
一直以來,在工業領域的新一輪產業技術變革中,工業軟體倍受關注.而目前國產工業軟體自主替代已成為工業領域改革中最重要的課題,但家居行業中的工業軟體變革卻略顯遲緩. 事實上,家居行業一直面臨著生產端供應鏈 ...

53位“院士”華人佔47席,“聯合國科學院”不屬於聯合國?

53位“院士”華人佔47席,“聯合國科學院”不屬於聯合國?
"聯合國科學院"執行主席向凌雲.圖片來源:"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網站 本刊記者/李明子 一篇名為<聯合國科學技術組織公佈53位學者為聯合國科學院首批院士&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止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 ...

土壤微生物學家陳文新院士病逝!7天內我國已送別4位院士
據中國科學院10月8日訃告,該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陳文新,因病醫治無效,10月7日在京逝世,享年95歲.南都記者獲悉,遺體告別儀式定於9日上午10時30分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 ...

3位院士作序,該書的出版是我國礦物學研究和教學的一件大事

3位院士作序,該書的出版是我國礦物學研究和教學的一件大事
成因礦物學是現代礦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礦物學向不同領域拓展的根基.它研究礦物與礦物組合的時空分佈.礦物內外屬性間的關聯.礦物形成與變化的條件和過程.礦物與其介質間的相互作用及相應的宏微觀標誌.礦物成 ...

火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挪威科學院院士紛紛到訪這所高校

火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挪威科學院院士紛紛到訪這所高校
作為新中國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學自建校以來,廣納賢才,開拓創新,耕耘出備受矚目的累累科研碩果.進取中的西南石油大學從未停止自己求學問路的腳步,頻頻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交流講學,為在校師 ...

共和國7天內痛失4位院士 張涵信、李正名、葉可明、陳文新個人簡歷
10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陳文新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10月1日至7日,張涵信.李正名.葉可明.陳文新四位院士相繼離世.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 ...

業內首發!“中國芯”再獲突破,美院士感慨:中國科學家不睡覺嗎

業內首發!“中國芯”再獲突破,美院士感慨:中國科學家不睡覺嗎
在西方人眼裡,中國晶片比較落後,大量高尖端晶片不得不依賴進口,我們雖然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至2020年底,我國晶片自給率不足30%,每年要從海外進口3500億 ...

神舟“守護神”黃文虎院士:他是哈工大“八百壯士”之一,為中國的神舟飛船立下了汗馬功勞

神舟“守護神”黃文虎院士:他是哈工大“八百壯士”之一,為中國的神舟飛船立下了汗馬功勞
20世紀50年代初,800多名青年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全國各地齊聚哈爾濱工業大學.短短十餘年裡,他們創辦了24個新專業,為哈工大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界創設了一批新興學科,一個以機電.電氣.土木.工程經濟等 ...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他把我國的東風戰機送上天!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他把我國的東風戰機送上天!
2017年5月5日,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首飛.這個飛機採用了鈦合金製造滑軌和艙門等零部件.首飛現場,一位老人激動不已.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學家.我國鈦合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