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發生在朝鮮的每一場戰爭,都關係到邊上大國的興亡

為什麼我們說:絕不允許半島生戰、生亂?更久遠的就不提了,比如漢、唐時期,朝鮮受到日本的侵略,中原王朝派兵支援。只說說明朝、清朝和新中國剛成立時,在朝鮮的三場戰爭是如何影響中國的。

一、“鳴梁海戰、露梁海戰”,打消日倭野心數百年

對日本來說,朝鮮半島就是它進攻大陸的跳板。日本想從大陸上搶點東西,總是先打半島,即使沒搶到大陸的東西,也能在半島上爽一下。所以,半島一直苦逼地活在日本的淫威之下。

大陸上的東方大國當然不會坐視日本人在半島上猖狂,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日本在半島上如願了,下一個進攻的馬上就是內陸。所以,每次日本打半島,大陸上的東方大國都會派軍隊去,把日本人按在地上一頓摩擦。

正因為如此,半島上的王朝過得很滋潤,因為有邊上的大國在,他們也不怕日本;再加上大國很好面子,每年給大國進貢點土特產,大國會還給他們很多厚重的回禮。所以,他們巴不得一年進貢八回;有時候他們還會和日本人勾連在一起嚇唬大國:日本人打來了。大國就會支援他們錢糧,轉頭他就和日本人分了。

1592年,也就是我們的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又打半島了,他們的野心很大,按照當時日本最牛的狠人豐臣秀吉的構想,他要打到北京,還要遷都到北京。所以,在戰爭之前,他就封自己的乾兒子豐臣秀次為北京的總督。

日本先向朝鮮提出:我們要打大明,所以要從朝鮮半島借個道。朝鮮的李氏王朝弱是弱點,但他們知道借道這事是萬萬不能幹的。於是,他們一面嚴詞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一面派人到大明通風報信。

一開始,明朝沒當回事,大臣們分析來分析去,覺得半島上的力量也不弱,總不能被日本人嚇唬一下就撂挑子吧,是不是他們又商量好了一起訛大明啊。沒想到這一次是真的,豐臣秀吉的14萬大軍打下來半島的京城,驅逐國王李昖。沒辦法,明朝派出宋應昌、李如松帶著4萬人入朝,在平壤大敗日軍,算是穩住了局面。

打跑日本人以後,明朝氣得要命:這李氏王朝也太菜了,怎麼不反抗啊。日本人回去後也氣得要命:這陸上大國也太霸道了,連邊上的國家也不准我打。所以,明朝和日本兩個都很生氣,談判議和當然說不到一塊去。半島上的這幫傢伙倒好,自己捱了揍,一點不生氣,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豐臣秀吉也是個不信命的傢伙,1597年,他再次派軍隊打朝鮮半島,爆發了“鳴梁海戰”和“露梁海戰”。按照日本人的想法,他們先打下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全羅道,站穩腳跟以後再向周邊發展。

這時朝鮮的水軍有個大將叫李舜臣,很有威望;可惜的是,朝鮮的李氏王朝怕他太有威望,壓過了王室,於是就一再打壓他、不用他。所以,1507年2月,日本人打來的時候,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幾乎就要打下全羅道了。

9月下旬,朝鮮王室重新啟用李舜臣,讓他再次出任三道水軍統制使,相當於現在的艦隊司令這麼一個職務。李舜臣的使用,果然讓朝鮮水軍士氣大振,他們打了一連串的好戰,尤其是10月26日,,李舜臣帶領水軍在珍島與花源半島之間的鳴梁峽大敗日本水軍,打死了日本水軍大將來島通總。

本來好好的一場勝利,朝鮮王朝卻暗地裡怕李舜臣做大,於是他們獎勵了一些將軍,卻對總指揮不聞不問,好像就沒有這個人一樣;李舜臣也想保住水師,不與日本拼命,把軍隊後撤。結果,日本打了敗仗,卻佔領了朝鮮水軍的基地。這讓“鳴梁海戰”的勝利顯得萬分尷尬:朝鮮雖勝,結果如敗;日本雖敗,卻達目的。

朝鮮的神仙局面,讓明朝很擔心,因為日本已經佔據半島大部分,本以為是“小患”,眼看著就要成為“大患”,所以,明朝向朝鮮增加了支援的力度;為了加強朝鮮的水師實力,明朝還派出陳璘、鄧子龍帶領明朝水師開赴半島。

1598年8月,豐臣秀吉死了,日本想打下北京的計劃不可能完成了,於是他們要從朝鮮半島撤回軍隊。11月19日,日軍撤退之時,陳璘派鄧子龍率3艘鉅艦埋伏於露梁海北側;自己率明朝水師主力正面阻擊日軍艦隊;命李舜臣率朝鮮水師在海上待機,準備和明軍一起進攻日軍。

這就是“露梁海戰”,這一戰,打沉、燒燬日軍200多艘艦船,死傷人員無數,直接導致日本的島津家族在日本的軍閥混戰中無兵可用,因為在這次海戰中被消滅的日本軍隊全是島津家的薩摩精銳。但是,中朝聯軍也損失不小,尤其是明朝副將鄧子龍在激戰中英勇犧牲;朝鮮大將李舜臣也不幸中彈犧牲。

不管怎麼說,這場發生在四百多年前的戰爭,徹底打消了日本倭寇進攻大陸的野心;豐臣秀吉家族也因為戰爭的失敗,元氣大傷,被德川家康取代;因為沒有軍事實力,豐臣秀吉的兒子豐臣秀賴被德川家康賜死。而明朝,因為這次戰爭,使得本來就不是很好的國家實力變得更弱,導致國家由盛轉衰。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朝鮮王室,終於把清朝拉進“甲午”大坑

十九世紀下半葉,世界各國都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工業化,連腐敗不堪的大清都搞了個“洋務運動”;當然,大清搞得既晚了,也不徹底,不像日本的“明治維新”那樣成功,國力飛昇。而朝鮮半島的李氏王朝卻不為所動,他們得過且過,在家裡,閔妃的外戚集團和大院君在內部鬥得你死我活。

從明朝萬曆年間被打得鼻青臉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大規模入侵朝鮮。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變強了,他們看到清朝的虛弱,連屬國琉球都保不住,日本國內“徵韓論”又重新熱了起來。主要意思就是要派兵打到朝鮮半島,控制住以後,再進滿蒙、再進中國。

於是,日本在以武力挑起爭端後,於1876年,逼著朝鮮和他簽訂了一個《江華條約》,這個條約,否定了朝鮮和清朝的關係,讓朝鮮向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邁出了一大步,並給了日本將來武力干涉朝鮮的依據。

1882年,內鬥不止的李氏王朝終於弄出個大雷,國內爆發了壬午兵變。起義士兵和市民早就恨透了在朝鮮耀武揚威的日本人,他們焚燬日本公使館、殺死了一些日本人。結果,引起了大清朝和日本同時出兵干涉。

日本出兵是計劃好了的,清朝出兵卻是被動的。實際上這時的清朝已經不被日本看重,他們早就看清了大清虛弱的本質;而大清眼見自己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小,連邊上的朝鮮都要被日本完全霸佔,實在不能忍了,果斷出兵平息了這次兵變。但也是從這時起,日本和大清的軍隊在朝鮮對峙了起來。

1884年12月,朝鮮又發生政變,因為是“甲申年”,所以叫“甲申政變”;12月6日,駐紮在朝鮮的清朝軍隊在袁世凱的帶領下,三下五除二就鎮壓了政變力量。這一次雖然跟日本關係不大,但是卻讓日本有了藉口,他們挑動朝鮮人,瘋狂攻擊清朝軍隊,說清朝在朝鮮“屯兵監政”。日本和大清的矛盾趨於白熱化。

又過了十年,到了1894年,即農曆“甲午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人起義”,又叫甲午農民戰爭。起義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朝鮮王室不思進取,貴族們醉生夢死,老百姓飢寒交迫;再加上日本依仗著有“江華條約”,拼命壓榨朝鮮。

東學黨實際上是一個有點宗教性質的團體,他融合了儒教、佛教和道教,自成一派——東學道,講究“人乃天”這一基本思想;面對朝鮮落後、貧窮的樣子,他們還提出要“懲辦貪官汙吏”、“斥倭斥洋”。所以,他們在朝鮮老百姓中很有影響,而在朝鮮王室看來,這是個十惡不赦的旁門左道,是“邪教”。

1894年2月15日,在東學道領導人全琫準等人的積極推動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在全羅道爆發了;起義軍發展很快,也很勇敢,他們打退官兵,直逼朝鮮重要的全州,到6月份,起義軍發展到十萬人,佔領了大半個朝鮮半島。

眼見形勢不可收拾,朝鮮的高宗國王耍了個兩面派的花招:一面向清朝求援,一面和起義軍談判。向清朝求援,得到清政府派遣的援軍;和起義軍談判,卻以外國會藉此干涉朝鮮為由。結果,東學黨人在王室的忽悠之下,真的就停止進攻了。

清政府的葉志超和聶士成率領的二千多兵一下子就閃在朝鮮,進不是、退不是。而這時的日本早就不是當年的樣子,他們的武器也好、海軍也好,都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他們借“保護僑民”為由,一下子就派來一萬多軍隊到朝鮮,直接控制了朝鮮的局面,清軍危在旦夕。

於是,就有了清朝向朝鮮增兵,發生了“中日豐島海戰”、“甲午海戰”,清朝慘敗;留在朝鮮定州的葉志超一看情況不妙,狂奔五百餘里,渡鴨綠江返回;日本軍隊跟在後面,進入中國遼東半島,11月22日,日軍攻破要塞旅順,屠城。氣息奄奄的清王朝,成功被朝鮮拖入“大坑”,加速了滅亡。

三、這是一場萬分不想打的戰爭,但是卻又不得不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的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這時的小日本已經被美國套上枷鎖,成為美國小奴僕,他們對朝鮮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也一點心思都沒有。而這時的中國也剛剛從戰爭的泥沼中走出來不到半年,全國上下正在鉚足勁要建設國家。

這個時候對朝鮮局勢最在意的只有三國兩方:中國、蘇聯、美國和朝鮮南北雙方。中國最不希望朝鮮打仗,因為朝鮮就在我們的邊上,戰爭所帶來的後果不可避免地要波及中國;朝鮮只要一亂,必定會拖累中國,歷史早就說明這一點。

實事求是講,美國也不願意打,因為二戰剛結束,他們還要和蘇聯爭奪二戰後的世界霸權,沒有更多精力處理,但是,他們絕對不願意朝鮮半島完全倒向與美國對立的陣營。所以,美國要出面,幫助朝鮮南邊。

朝鮮南北雙方都想打的,他們都要吞下對方;而蘇聯這時候最舒服,他們從內心裡希望這裡打一戰,因為這對蘇聯有特別多的好處。首先是拖住美國;其次,北邊贏了,擴大蘇聯的勢力範圍,北邊輸了,蘇聯可以藉機繼續佔有中國東北的利益。

情況就是這樣的情況,中國當時真的非常難決策,首先:中國不管的話,北邊肯定敗,到時候,我們的東北大地既有朝鮮流亡政府,又有蘇聯軍隊,這跟沒解放差不多;其次:中國出兵管一下,要知道,對方可是美國,是當時世界最牛逼的軍隊,打得過嗎?再次:剛解放的中國,一窮二白,除了人以外,要啥沒啥,國內還有許多土匪;還有很多地方沒解放。

所以,當美國打過三八線,我們真的急得不得了,透過各種渠道告訴美國:這是朝鮮的內戰,韓國軍隊打過三八線,中國不會管,但美國打過三八線,中國一定會管。當時,驕傲無知還特別狂妄的麥克阿瑟,壓根不相信中國有能力管、有膽量出兵。

所以,就有了美國打過三八線,打進平壤城,麥克阿瑟還騷呼呼地在平壤搞了個閱兵。“是可忍,孰不可忍”,抗美援朝戰爭打響。這一戰,雪百年之恥、定立國之基;但是,因為條件實在是太差,我們有許多的先烈血灑異國。

如果沒有這一戰,不敢想現在的樣子。誰會把你的話當回事?“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怎麼可能讓敵人頭皮發麻?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10

相關文章

美國衰弱到底在哪裡?一代過得不如一代才是問題,戰爭都無法解決

美國衰弱到底在哪裡?一代過得不如一代才是問題,戰爭都無法解決
我們從進入特朗普執政週期後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美國到底衰弱了沒有,他衰弱到了什麼程度.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各有各的見解.對於一些死硬親美派來說,他們會堅定地認為美國沒有衰弱.然後還會吧啦吧啦用一些 ...

與阿富汗鏖戰10年,蘇聯是如何被拖垮的?蘇聯為何要發動這場戰爭

與阿富汗鏖戰10年,蘇聯是如何被拖垮的?蘇聯為何要發動這場戰爭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蘇爭霸愈演愈烈,此時的美國因為深陷越南戰爭帶來的精神泥潭中,在加上蘇聯數十年如一日地追趕,軍事實力以及工業實力一路飆升的蘇聯,只一國就足以威脅整個歐洲.1979年12月,蘇聯突然對阿 ...

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朝鮮將繼續增強自衛性戰爭威懾力,確保國家安全
據韓聯社報道,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金星11日在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朝鮮將繼續增強自衛性戰爭威懾力,確保國家安全. 金星表示,面對美國的敵對政策和持續了70多年的核威脅,朝鮮只能走構築自衛威懾 ...

夜讀 | 人與人之間,每一場相遇都有它的意義

夜讀 | 人與人之間,每一場相遇都有它的意義
名家畫廊 | 白雪石,著名山水畫家.作品清新俊逸,樸秀多姿,兼收各類畫種之精華. 人生聚散終有時. 上週末,開車經過老房子,思緒瞬間被拉回到過去. 想起之前居住在這裡的時候,晚飯後經常會和一位好友約在 ...

因譯電員的失誤,造成3萬人死亡,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不輸長津湖

因譯電員的失誤,造成3萬人死亡,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不輸長津湖
抗日戰爭,堪稱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反擊戰爭,儘管最後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挽救了中國和中華民族於危難之中,但我們為了勝利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不容忽視. 據戰後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 ...

這場戰爭 讓從來不握槍的毛主席都提著槍上陣衝鋒
這封信是2月初寫的,過了兩個月之後才送到紅四軍,在中央寫這封信的時候形勢是非常危急的,當這信送來的時候,形勢柳暗花明了.這個變化發生在1929年2月9日,這一天是農曆年三十,敵人在屁股後面追,追著一路 ...

改變中國歷史的10場戰爭
赤壁之戰--三國 淝水之戰--西·東晉 侯景之亂--秦 三徵高麗--隋煬帝 安史之亂--唐朝 采石之戰--南宋 蒙古西征--成吉思汗 靖難之役--明 薩爾滸之戰--明 清準戰爭--清

達尼洛:尤文多場比賽都在領先後丟球,是心態而非體能問題
虎撲09月20日訊 在此前結束的一場意甲比賽中,尤文1-1戰勝了米蘭.本場比賽過後,尤文球員達尼洛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達尼洛表示:"我同意教練的觀點,尤文需要踢得更像是一個團隊,因為我們的表 ...

朝鮮戰爭美國輸急眼,為何始終沒有使用原子彈?根本不是心慈手軟

朝鮮戰爭美國輸急眼,為何始終沒有使用原子彈?根本不是心慈手軟
毛主席和金日成 1950年12月3日晚,北京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毛主席會見了秘密來北京的金日成.此時距離志願軍入朝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志願軍把逼近鴨綠江邊的"聯合國軍"趕回了清川 ...

抗美援朝後幾乎每隔10年,中國總有一次自衛反擊戰,有何原因?

抗美援朝後幾乎每隔10年,中國總有一次自衛反擊戰,有何原因?
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一年後,中國就決定派軍隊赴朝支援朝鮮作戰,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美國人沒想到中國會出兵.因為當時美國分析中國剛建國,而且國內還在重建,另外,中國的主要目標是臺灣 ...

血戰長津湖,雷排犧牲前的“疼,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讓人破防

血戰長津湖,雷排犧牲前的“疼,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讓人破防
歷史上,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的一次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我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在極度艱苦的情況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英勇的與其進行戰鬥,打出了我們的國威,收復了三八 ...

為什麼必須要看《長津湖》?

為什麼必須要看《長津湖》?
關於<長津湖>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但我還是想聊聊這部影片. 因為,在我看來,這是迄今為止關於抗美援朝最好的影片. 但很多文章並沒有講明白,它究竟好在哪?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很多人遠遠低估了這 ...

中國志願軍到底有多強?美國老兵:衝鋒號響起,不想死就快點逃

中國志願軍到底有多強?美國老兵:衝鋒號響起,不想死就快點逃
2004年,一位美國老兵生前所記錄的戰爭日記迅速走紅網路.日記中,他明確記載了自己的種種經歷,在面對著如"死神"般的中國志願軍,哪怕已脫離戰爭數年,每次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仍讓這位老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浩劫,參戰國之多前所未有,歷時4年又3個月,包括中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15億以上的人口捲入戰爭,戰場上死亡的軍人達到900萬人,傷200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805億 ...

記憶 | 90年前的這段傷痛,不能忘

記憶 | 90年前的這段傷痛,不能忘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一曲<松花江上>詞曲悲切 90年前的今天 更是所有中國人該銘記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 " ...

中美博弈背後的恩怨糾葛

中美博弈背後的恩怨糾葛
縱觀近幾十年的世界歷史,特別是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似乎橫掃了一切勁敵,並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掙錢"的方向上,尤其是鞏固其在中東地區的地位. 伊拉克戰爭的大獲全勝,更是讓美國迎來了 ...

1979年,鄧小平聽取軍科委彙報後有些不悅:軍工產品樣樣都搞不行

1979年,鄧小平聽取軍科委彙報後有些不悅:軍工產品樣樣都搞不行
武器裝備是軍隊戰鬥力的物質基礎,只有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上去了,軍隊的戰鬥力才能有實質性的飛躍,軍隊建設的現代化才能夠真正實現.所以,鄧小平十分重視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強調加速改進軍隊的裝備.他說:我 ...

對話牛津歷史學家(下):永遠無法打一場針對抽象的戰爭

對話牛津歷史學家(下):永遠無法打一場針對抽象的戰爭
澎湃新聞記者 喻曉璇 "伊斯蘭恐懼症"如何成為一種全球現象 澎湃新聞:您還寫過另外一篇文章,闡釋"伊斯蘭恐懼症"是如何成為一種全球現象的.您提到,在談論&quo ...

1946年,八路軍和美軍陸戰一師發生了一場激戰,結局如何?

1946年,八路軍和美軍陸戰一師發生了一場激戰,結局如何?
東經116°91′,北緯39°70′,這是中國地圖上一個不起眼的座標,坐落著一個普通的小鎮,名字叫做安平鎮. 安平鎮,這個在全國不少地方都能輕易撞名的普通小鎮,卻因為一場本不該在此地發生的戰爭使得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