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回溯過往,我國新能源汽車從起步、高速發展到黃金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1982屆校友孫逢春都參與其中。曾經那個修過拖拉機、當過民辦教師、做過磚瓦工的孫逢春,帶著對中國汽車事業的熱愛,幾十年如一日,奮鬥不輟,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諸多“第一”,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孫逢春,1958年生,湖南臨澧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當選),湖南大學1982屆校友,長期從事車輛工程領域車輛電動化技術研究工作。開創了我國“電動車輛、充/換電站、遠端實時監控”電動商用車輛系統工程技術體系;建立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執行國家監管平臺;在電動車輛系統動力學、節能與再生制動控制、自動機械變速傳動控制、電池系統與能量管理、電池箱自動快速更換以及電動車輛執行安全監控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開發,取得了系列成果;主持研製出我國首輛超低地板電動客車,實現殘疾人輪椅無障礙上下車等。

從磚瓦工到大學生,結緣電動車

1977年秋,在湘西北臨澧縣九里鄉山腳下的一座磚瓦廠,滿身煙煤粉塵的孫逢春躺在磚窯頂上數天上的星星,對未來充滿了迷茫。直到那年冬天,全國各地自主命題、陸續組織高考,孫逢春和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高考考場,也正是這場考試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在順利被湖南大學工程力學專業錄取後,孫逢春拿著家人湊的6塊錢,踏上了求學之路。進入湖大,孫逢春回憶自己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了這麼高的樓,這麼寬的路,這讓從小到大見的不是大山就是小河的孫逢春興奮了好久。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更讓孫逢春興奮的是,自己讀的師資班是學校的“第一班”,一共40多名同學,全校高考分數靠前的幾十個人才能進這個班,而自己還是“第一班”裡的“第一宿舍”,周圍“高手雲集”。

當時湖南大學的良好學風在全國都很出名,考取研究生的人數更是排在全國高校前列。”正是在這樣良好學風的薰陶下,孫逢春考取了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兩年後又考上博士研究生,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汽車夢。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放棄德國工作,毅然回國

1987年,作為首批中德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孫逢春前往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深造。德國汽車工業的深厚積澱,讓孫逢春如飢似渴地吸收知識養分,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通常需要四五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論文。在德國學習期間,孫逢春的導師魏魯麥特教授提出要留他在德國工作。

1989年,孫逢春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在每月6千馬克(約兩萬八千八百元人民幣)與每月92塊人民幣之間,年輕的孫逢春意氣風發、毅然選擇回國。“從中學回鄉修拖拉機開始,我就與汽車結下了緣分,是國家的改革開放讓我有幸結緣電動車,有機會為國家、為中國的汽車事業建功立業。”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從零起步,白手起家。憑藉僅有的3萬元回國人員基金,孫逢春面對電動汽車高新技術含量高、製造難度大、投資風險高的困難,紮根祖國大地,發揚奮鬥精神,艱苦攻關,步步為營。1992年,他加入中美電動車專案,經過前期幾年的積累、研製與不斷完善,1994年,我國首部純電動公交車“遠望號”試車成功,得到原國防科工委、北京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年輕的孫逢春嶄露頭角。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1995年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純電動公交車“遠望號”

1996年,香港的中華電力公司想購買這款電動客車,並付了200萬港幣的定金。但那時,提供動力系統等的美國公司卻出爾反爾,突然漲價,導致這次合作無法繼續。從那以後,孫逢春下定決心,自己研發電機和控制器。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成果終於做出來了。1997年,北京市正式立項,這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機電控系統、自動變速傳動系統,而且原理上比國外要先進,能效比也比國外高,後來還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孫逢春在實驗室

創下諸多“第一”,時刻心懷母校

多年來,從一片虛無到如今的生機勃勃,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今非昔比。孫逢春幾十年堅守在這個領域,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諸多“第一”:製造出我國第一輛電動大型豪華客車、第一輛電動公交客車、第一輛低地板電動客車、第一輛燃料電池電動轎車,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及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第一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第一個國家大資料監測平臺……孫逢春表示,自己在科研領域的創新“基因”,在大學讀書期間就已“埋下種子”。

2018年6月29日,在湖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研討會上,孫逢春回到母校和其他十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從學科佈局、人才引進、本科生培養等多方面,對湖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和建議

從磚瓦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放棄德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創下多個“第一”!

如今,每每憶起大學時光,孫逢春總是感慨萬千:“如果沒有學校、老師、同學的幫助,我完成不了學業。如果沒有當時在湖南大學打下的紮實基礎,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

歡迎關注“湖南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湖南大學的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湖南大學本科招生網、湖南大學官微、中國汽車報等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08-14

相關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每天吃糖不要超過25克,減糖成飲料行業發展必然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每天吃糖不要超過25克,減糖成飲料行業發展必然趨勢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出席服貿會期間舉辦的中國飲品健康消費論壇,就我國居民面臨的減糖問題提出觀點和建議,倡導飲料健康化.以下根據陳君石講話速記原文整理. 今天這個會議很有意義,講的是飲料.飲料是現 ...

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多少?

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多少?
目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888人. 其中80歲以上的資深院士442人. 按學部劃分,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28人,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130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11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23人 ...

她19歲嫁給聶榮臻,69歲任中紀委委員,女婿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她在舊中國時期是一個極為熱血的愛國女青年,而且曾經的她還考上了著名的黃埔軍校,當時能考上黃埔的女學生那確實是鳳毛麟角,這從而也表明了她的優秀.後來在工作中,她還認識了自己未來的另一半,也就是開國元帥聶 ...

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借鑑人腦智慧機制 破解晶片半導體技術發展難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借鑑人腦智慧機制 破解晶片半導體技術發展難題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10月12日,在2021中國人工智慧大會主論壇現場,8位名師大咖各自帶來主題報告,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指引了方向.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鄧中翰從晶片半 ...

憑實力低調!大學榜單常忽略的這七所大學,優勢學科卻比肩清北

憑實力低調!大學榜單常忽略的這七所大學,優勢學科卻比肩清北
高考資訊·指導雜誌 大學.專業.學科.志願.勵志--那些事兒 關注 大學榜單每年一出,現在基本已經成為了許多同學參考院校實力的標準. 有一些大學,大學排行榜上卻常年沒有它們的身影,但就是這樣,它們的實 ...

最近熱播的七部電視劇,你追過哪幾部

最近熱播的七部電視劇,你追過哪幾部
最近好多電視劇開播,有古裝的.探案的.都市甜寵劇.年代劇以及農村改革劇. 這些劇雖然題材不一樣,但是都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這裡有為大家盤點一下熱播劇,看看你喜歡哪幾部. 一:君九齡 題材:古裝 推薦 ...

手持15項專利,拒絕給美國高薪聘請,中國科研女神林媛毅然回國

手持15項專利,拒絕給美國高薪聘請,中國科研女神林媛毅然回國
她是掌握著十五項專利的天才女科學家,她是材料領域的先驅者,她是各國都想招攬的專業人才.但是卻拒絕了美國的千萬高薪,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效力.這位愛國的女科學家究竟是誰?她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又為何會拒接美 ...

火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挪威科學院院士紛紛到訪這所高校

火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挪威科學院院士紛紛到訪這所高校
作為新中國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學自建校以來,廣納賢才,開拓創新,耕耘出備受矚目的累累科研碩果.進取中的西南石油大學從未停止自己求學問路的腳步,頻頻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交流講學,為在校師 ...

姚駿恩院士:他是王大珩的學生,自主設計研製了我國第一臺電子顯微鏡

姚駿恩院士:他是王大珩的學生,自主設計研製了我國第一臺電子顯微鏡
1959年10月1日,北京展覽館中央大廳排起了一條長隊,人們懷著好奇心耐心地等待著,只是為了看一看電子顯微鏡下蚊子翅膀上的"汗毛"是什麼樣子.這一幕至今仍舊讓姚駿恩難以忘懷. 當天 ...

良醫 | 100個俯臥撐、1000個模擬跳繩……院士說這才是鍛鍊

良醫 | 100個俯臥撐、1000個模擬跳繩……院士說這才是鍛鍊
要堅持經常性的鍛鍊,而且有一定強度的鍛鍊,特別是加一些力量鍛鍊. 文 | 舍文 國慶假期,沒出門旅遊的你是不是正躺著刷手機--打工人那麼辛苦,還不趕快歇著?不過,對於都市白領而言,其實最好的休息並不是 ...

“中國3D列印之父”盧秉恆院士的小夢想和大夢想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原創稿 增材製造技術,又被稱作3D列印,是製造業的"後起之秀",在航空航天.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恆是 ...

【致敬】周立偉院士:研究夜視技術,建立自己的科學學派

【致敬】周立偉院士:研究夜視技術,建立自己的科學學派
他曾是電機廠的一名助理技術員,卻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明了新工具.普及了新技術,極大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留蘇期間,他攻克重重難關,掌握了電子光學的關鍵技術,建立了寬電子束聚焦與成像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為我 ...

孫燕院士:我國抗腫瘤藥研發進入快車道
"過去幾年,有超過1/4的抗腫瘤新藥由國內研發,中國抗腫瘤藥研發進入了快車道."近日,一場臨床腫瘤學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今年,<自然>雜誌 ...

神舟“守護神”黃文虎院士:他是哈工大“八百壯士”之一,為中國的神舟飛船立下了汗馬功勞

神舟“守護神”黃文虎院士:他是哈工大“八百壯士”之一,為中國的神舟飛船立下了汗馬功勞
20世紀50年代初,800多名青年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全國各地齊聚哈爾濱工業大學.短短十餘年裡,他們創辦了24個新專業,為哈工大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界創設了一批新興學科,一個以機電.電氣.土木.工程經濟等 ...

江蘇“超牛”董事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企業年產值突破百億,還當選院士!

江蘇“超牛”董事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企業年產值突破百億,還當選院士!
長期以來,他始終奮戰在電力系統自動化研究一線,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大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和柔性交直流輸電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1988年獲首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 ...

與黨同齡的科學家 | 記我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家陳敬熊院士

與黨同齡的科學家 | 記我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家陳敬熊院士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以下簡稱"採集工程")於2010年正式啟動,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科協牽頭聯合11家部委共同實施的一項科技歷史人文工程.10餘 ...

馬背院士吳天一紮根高原63年:不這麼拼,怎能攀上高原醫學山峰

馬背院士吳天一紮根高原63年:不這麼拼,怎能攀上高原醫學山峰
[馬背院士吳天一紮根高原63年:不這麼拼,怎能攀上高原醫學山峰]奮進的中國8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紮根高原63年.從事田野調查多年,在強烈的紫外線影響下,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跋涉廣 ...

「快掘專題」康紅普院士:掘進工作面圍巖穩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術途徑

「快掘專題」康紅普院士:掘進工作面圍巖穩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術途徑
[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創新點 (1)數值模擬研究得出了掘進工作面圍巖應力.變形.破壞分佈特徵:提出了掘進工作面圍巖穩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2)根據煤巷掘進工作面空頂距及自穩時間,對 ...

為研究生新生繫好“第一粒釦子”,華理錢鋒院士上“開學第一課”

為研究生新生繫好“第一粒釦子”,華理錢鋒院士上“開學第一課”
院士主講"開學第一課"是歷年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的"標配".9月17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以"弘揚科學精神,恪守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