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仰韶文化揭秘之十四:小米養活大仰韶人

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冬雲 張體義

10月9日,“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研究”系列學術講座進行到第十四講,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帶來《仰韶文化的農業生產特點和發展——植物考古證據》,向聽眾介紹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主要口糧。

趙志軍曾先後獲得並主持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研究專案、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專項等10餘項科研專案。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百餘篇,並著有《植物考古學:理論、方法和實踐》一書。

在講座中,趙志軍給大家分享了植物考古常識、透過植物考古發現的仰韶文化農業生產特點等內容。

趙志軍說,植物考古是一個科技考古研究領域,透過考古發掘發現和分析古代植物遺存,認識和了解古代人類與植物的相互關係,復原古代人類生活方式和解釋人類文化的發展與過程。農業起源是植物考古最主要的研究內容。

仰韶文化揭秘之十四:小米養活大仰韶人


趙志軍認為,中國的農業起源分為兩個發展脈絡:一是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以種植水稻為特點的稻作農業起源,二是分佈在中國北方地區的以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代表的旱作農業起源。仰韶文化是北方旱作農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新的植物考古發現顯示,仰韶文化早期先民已經開始從事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的旱作農業,但當時的農耕生產活動尚未取代採集狩獵活動成為社會經濟主體,透過採集勞動獲得的可食用野生植物仍然是當時的重要食物資源之一。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展,仰韶文化經濟生活中的農耕生產比重逐漸增強,採集活動作用逐漸降低。發展到仰韶文化中晚期,透過採集野生植物獲取食物資源的必要性已經微不足道了,以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代表的旱作農業生產終於取代採集狩獵活動成為仰韶文化的經濟主體,中國北方地區正式進入了以農耕生產和家畜飼養為主導經濟的農業社會階段。農業社會的建立為隨後的華夏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

仰韶文化揭秘之十四:小米養活大仰韶人


趙志軍介紹說,世界上有四個農業起源中心區,即西亞、中國、中南美洲、非洲北部。中國在世界上最早馴化出水稻、粟、黍、蕎麥,還最早馴化出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趙志軍稱,古代北方旱作農業是以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主體農作物,黃河中游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黃色的小米、黃色的土地、黃色的河,共同孕育出了輝煌的中華文明。

仰韶文化揭秘之十四:小米養活大仰韶人


趙志軍以陝西西安魚化寨遺址的植物考古研究為例證,解讀了仰韶時期栽培作物的馴化過程,他認為,作物的馴化是人類耕種行為影響下的植物馴化過程。魚化寨遺址不同時期粟粒的形態特徵變化,證明了栽培作物粟和黍的馴化,確實是漫長的植物進化過程。黍和粟的馴化過程,自仰韶初乃至更早時期開始,至仰韶中期或晚期完成,歷時漫長。

仰韶文化揭秘之十四:小米養活大仰韶人


在魚化寨遺址,趙志軍還發現了許多炭化藜(灰灰菜)種子,這證明了在那一時期,藜主要是食用籽粒,而非像後世一樣作為菜蔬食用。



趙志軍認為,考慮到仰韶文化在廟底溝時期表現出的躍進式大發展勢頭,分佈範圍大擴張,文化影響力強勁,聚落分化顯著,彩陶藝術輝煌等等,中國北方地區農業社會的建立,應該是發生在仰韶文化中期,即廟底溝時期。在廟底溝時期建立的農業經濟社會,為隨後的華夏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自【河南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09

相關文章

大仰韶:一個世紀的考古探索

大仰韶:一個世紀的考古探索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牙雕蠶. 王仁湘供圖 半坡人面魚紋彩陶盆. 王仁湘供圖 仰韶鸛魚石斧彩陶缸. 王仁湘供圖 雙槐樹遺址的大型版築遺蹟區域性. 王仁湘供圖 仰韶文化是中國田野考古最早發現和確認的新石 ...

全運會丨陳大祥獲得第十四屆全運會 拳擊-81級公斤級決賽冠軍

全運會丨陳大祥獲得第十四屆全運會 拳擊-81級公斤級決賽冠軍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西安訊9月20日,第十四屆全運會拳擊男子-81級公斤級決賽在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舉行,江蘇運動員陳大祥戰勝河南隊鄭豪傑,獲得冠軍.這是江蘇在本屆全運會競技體育專案上獲得的第20枚金 ...

奔湧吧,後浪!——盤點第十四屆全運會十大新人

奔湧吧,後浪!——盤點第十四屆全運會十大新人
新華社西安9月27日電 題:奔湧吧,後浪!--盤點第十四屆全運會十大新人 新華社記者張澤偉.趙英博.馬思嘉 如初升的太陽,霞光萬丈:如翻滾的浪花,奔湧向前.第十四屆全運會上不斷湧現的新人,展現了中國年 ...

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背後的故事

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背後的故事
9月15日,璀璨的燈光點亮灞河兩岸,一場聲光電的饕餮盛宴在古城西安上演,無數的感動與震撼,美輪美奐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 西安奧體中心主體育場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座6萬座以上的體育場,是舉行全運會開幕式.田 ...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戰報 9/18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戰報 9/18
本文章為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後果自負! #全運會##第十四屆全運會# 沙灘排球 08:00-16:00 男子成年組小組賽 男子U17組小組賽 女子成年組小組賽 女子U17組小組賽 地點:大 ...

第十四屆全運會射擊比賽全部結束 河北省成績優於上屆

第十四屆全運會射擊比賽全部結束 河北省成績優於上屆
射擊比賽收槍,河北省成績優於上屆 河北射擊築夢未來 9月18日,田珈銘在男子50米步槍三姿站姿比賽中.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9月18日,在第十四屆全運會射擊男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中,首次參加全運會的河 ...

第十四屆全運會盛大開幕!中興通訊用黑科技全面助力精彩體驗

第十四屆全運會盛大開幕!中興通訊用黑科技全面助力精彩體驗
要說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的"大事件"是什麼,那非全運會莫屬. 日前,萬眾矚目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在陝西西安正式開幕.作為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競技水平最高.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賽事,全 ...

《名醫線上·龍江國醫大講堂》第十四期:圓肩、駝背、X型腿 兒童姿勢異常莫大意

《名醫線上·龍江國醫大講堂》第十四期:圓肩、駝背、X型腿 兒童姿勢異常莫大意
上小學時,我們都經常聽老師說過這樣的話:"腰挺直,手背後,不要在下面做小動作""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雖然老師無數遍說過這些話,但大 ...

於一波三折中勇闖飛臺——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自由式小輪車比賽側記
新華社西安9月19日電題:於一波三折中勇闖飛臺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自由式小輪車比賽側記 新華社記者雷肖霄.李華 19日下午,天空放晴,因連綿陰雨而延遲一天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自由式小輪車賽正式開賽 ...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農曆八月十四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農曆八月十四 陽光你好[比心] 連綿的秋雨一天一夜,此時還在宣誓著主權,秋天 秋天來了秋天涼意襲來,但也是百果飄香豐收的季節.雖然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新鮮食材,我也會用其做 ...

仰韶文化揭秘之九:仰韶文化中期的生活什麼模樣?

仰韶文化揭秘之九:仰韶文化中期的生活什麼模樣?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廟底溝時期(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是仰韶文化最繁盛.影響力最大的時期,那個階段被考古專家稱為"文化意義上最早的中國",當時的社會生活什麼模樣? ...

賽艇隊員張亮:孤獨航道上留下一道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

賽艇隊員張亮:孤獨航道上留下一道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
19日奪得第十四屆全運會賽艇專案男子雙人雙槳金牌後,老將張亮坐在艇上,轉過頭,緊緊握住劉治宇的手,賽場上的全力拼搏讓他們惺惺相惜,懂得"1+1>2"的力量. 在東京,張亮和劉 ...

上海隊奪得第十四屆全運會圍棋首金

上海隊奪得第十四屆全運會圍棋首金
9月20日,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圍棋混雙賽公開組在合肥收兵,上海隊芮乃偉/胡耀宇在決賽中戰勝江西隊唐奕/彭立堯,摘得本屆全運會圍棋首金. 銅牌爭奪戰中,江蘇隊王晨星/羋昱廷戰勝山東隊王爽/江維傑,江 ...

第十四屆全運會田徑比賽首金花落雲南 2金2銅雲南團掀起奪金高潮

第十四屆全運會田徑比賽首金花落雲南 2金2銅雲南團掀起奪金高潮
比賽現場 記者 周燦 攝 雲南網訊(記者 婁瑩)第十四屆全運會田徑比賽9月20日拉開戰幕,在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雲南名將張俊以1小時20分12秒奪冠,這枚金牌也是十四運會田徑專案的首枚金牌.而在晚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河間郡王李孝恭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河間郡王李孝恭
作為凌煙閣二十功臣排名第二的河間郡王李孝恭,顯然不像其他功臣一樣,那樣出名.但李孝恭在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的前提下,還是能夠排名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二位,僅次於長孫無忌.更為奇怪的是李世民玄武門事變, ...

民國十四年軍閥混戰之禍幣亂川—“小二百”害苦川人之三

民國十四年軍閥混戰之禍幣亂川—“小二百”害苦川人之三
"小二百"一經年閥們強勢推出.過去市面上的"老二百"就絕跡了.不單"老二百"在市面上無影無蹤了.就連"十文"." ...

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鏈球 羅娜決賽摘銅

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鏈球 羅娜決賽摘銅
羅娜以73米72奪得銅牌. 黑龍江省體育局供圖 中新網哈爾濱9月21日電 (記者 王妮娜)黑龍江省體育局20日晚釋出訊息,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鏈球決賽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結束,黑龍江名將羅娜以73米72 ...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甚愛必大費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甚愛必大費
講講<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主要是強調"知足常樂"這一點:如果要得到很多,人生勢必過得辛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然而人永遠無法達到慾望所展望的那種境界,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 ...

八十四年,吾輩未曾忘!

八十四年,吾輩未曾忘!
一陣刺耳的槍聲,劃破了夜幕的寂靜,日軍假借士兵的"失蹤",撬開了宛平城的大門. 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盧溝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抗日戰爭自此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