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李貴平出生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鎮豐縣的一個小山村,是該村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2015年,他獨自乘坐列車在遼寧民族師範學院學習。2018年,畢業回家,與合作伙伴成立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走綠色種植創業之路。目前,李貴平除了種植百香果(西番蓮),還種植牧草和甘蔗。合作社年銷售額已達100多萬元,帶動了當地100多戶農民的收入。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李貴平回家創業的想法源於2017年在家鄉的實習經歷。李貴平發現,家鄉角關村的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謀生,許多土地被遺棄。

  “我能利用這些閒置的土地嗎?”李貴平的創業精神活躍起來。當時,政府提倡工業扶貧和大規模推廣工業種植。李貴平認為他已經抓住了政策紅利的機會。起初,他“回家種田”的想法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援,許多親戚朋友也不理解。李貴平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夢想幫鄉親過上好日子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李貴平說,他出生和長大的土地簡單而沉重,但也貧窮落後。 “我靠著自己的努力,靠著父母和村民的支援和幫助考上了大學,離開了小山村。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我想用知識和技術來幫助 村民過上好日子。”

在他看來,這不僅是自己創業的機會,也是家鄉發展的機會。 他的家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熱帶水果。 瞭解西番蓮種植週期短,一年有好處,經過慎重考慮,李貴平決定種植百香果。

他說:“百香果被譽為果汁之王,對人體也很有好處。” 李貴平從銀行貸款5萬元,與合作伙伴建立了專業的種植養殖合作社。 他流轉了近160畝土地,和村民一起種植百香果。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萬事開頭難。“創業第一年,遇到一場雪,西番蓮苗大部分被凍死,這一年完全沒有收入。”李貴平坦言,創業初期,由於缺乏種植經驗與管理經驗,作為農業“門外漢”,他走了不少彎路。

他一心想在農村創業,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學習百香果的種植技術。為此,他多次訪問廣西,在網上下載了各種西番蓮種植資料,並專門研究了百香果抗旱、抗寒、追肥、修剪等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李貴平逐漸找到了種植西番蓮的方法,成了滿腹農經的種植技術能人,併為村民提供了免費的技術指導。

為了保證果實的品質,李貴平在種植的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 合作社種植的百香果堅決不使用農藥,堅持人工除草和施農家肥。 生產的西番蓮個頭大,品質好。 很快就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客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合作社的百香果水果市場越來越廣。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如今,合作社的百香果種植正逐步走向規模化、專業化。 李貴平開始投資各種種植專案,擴大種植面積,種植帝竹草、甜象草、紅象草等牧草,以及甘蔗。

帝竹草可以作為豬、牛、馬、羊、雞、鴨、魚、鵝等動物的飼料,不僅節省養殖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肉質和品質。 家畜和家禽的味道。 “我們種的草場是綠色無汙染的,很多地方都沒有這樣的草場,我們主要賣草種。” 李貴平憑藉著獨特的眼光,逐漸成為了村裡的一位頭腦靈活種植者。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在合作社中,李貴平負責管理、運營和銷售。 合作社堅持利用村內閒置勞動力。 在農忙季節,每天干活 20 多人。 村民不僅可以獲得土地出讓金的保障收入,還可以就近務工增收。 在李貴平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帶領鄉親年銷百萬把百香果變成致富的“金果果”

百香果的銷售受到疫情影響。李貴平放慢了種子擴張的步伐,開始考慮新的銷售模式。“以前,我們依靠傳統的銷售模式,批發商和中間商從我們這裡調貨物。如果我們想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單靠傳統的銷售模式是行不通的。”李貴平開始嘗試做電商,並計劃透過抖音、快手 平臺和朋友圈銷售百香果。

“創業讓我經歷了很多起起落落,但我收穫的是學習的過程,鍛鍊了自己的能力,積累了經驗,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這是李貴平的感悟。

分類: 農業
時間: 2021-09-23

相關文章

月銷1萬輛,致富路上的好幫手!“神車”五菱宏光V靜態解析

月銷1萬輛,致富路上的好幫手!“神車”五菱宏光V靜態解析
講實話,神車嘛,已經被聊爛.五菱宏光,YYDS,皮實耐用.價效比高.養車成本低,還是曾經風靡一時的"擺攤神車",拉貨搬家的好幫手.五菱近幾年的車型除了貫穿著原有的車身特點,還不斷改 ...

蘇州小夥創業虧損百萬,靠種植雞頭米翻身,帶領村民致富

蘇州小夥創業虧損百萬,靠種植雞頭米翻身,帶領村民致富
一次意外他發現大商機,大魄力整合市場,靠著小小雞頭米收穫成功,還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講述三農致富能手創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經驗.本期子牙童趣三農致富能手就為大家講述"芡實之王" ...

19年前,那個帶領全村懸崖修路的“當代愚公”張榮鎖,現狀如何了

19年前,那個帶領全村懸崖修路的“當代愚公”張榮鎖,現狀如何了
我們小時候都聽說過"愚公移山"的故事. 一位老人為了村子,立志剷除阻擋在村子面前的兩座大山.他的理想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嘲笑,人們都叫他"愚公". 即使如此,他也矢 ...

農村婦女彭美竹,養牛10年坐擁1200萬資產,帶領鄉民發家致富

農村婦女彭美竹,養牛10年坐擁1200萬資產,帶領鄉民發家致富
她是一個養牛的農村媳婦,剛開始養牛創業就遭遇丈夫因病去世.持續幾年不盈利,兒子為了生計也要跟她散夥. 作為一人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村婦女,她獨挑大樑,歷經10年,發展到擁有1200萬元的資產. 作為紮根基 ...

北京現代:4款主銷轎車3款銷量慘淡!韓系車怎麼突然就不香了?

北京現代:4款主銷轎車3款銷量慘淡!韓系車怎麼突然就不香了?
8月轎車銷量已經出來有一段時間了,翻看排名後50位的車型,我竟然驚奇地發現北京現代有3款主銷車型赫然在列,這可不像是堂堂"一線合資"車企北京現代所應有的作風. 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 ...

毛致用官至副國級,曾主政湖南11年,退休回老家帶領村民養豬致富

毛致用官至副國級,曾主政湖南11年,退休回老家帶領村民養豬致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曾經在戰場上流血流汗的革命先輩們脫了心愛的軍裝,換上標準的中山裝,開始領導人民全心投入到經濟建設的大浪潮中,在這個新的戰場上,他們依舊保持著過去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有人在退休之 ...

他保護了毛主席15年,毛主席去世後,他又保護了葉帥10年

他保護了毛主席15年,毛主席去世後,他又保護了葉帥10年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身邊有不少警衛員,也都跟毛主席結下了很深的友誼,等到毛主席去世後,這些警衛員大多數都被遣散回家,從事各個行業. 不過,有一位保護毛主席15年的警衛員,卻被葉劍英元帥留下了,擔任自己的 ...

1967年李連慶回鄉被嘲笑:不要學你連慶叔,參軍17年還是個炊事員

1967年李連慶回鄉被嘲笑:不要學你連慶叔,參軍17年還是個炊事員
在1967年,毛主席的衛士李連慶聽從指示回到家鄉去做一個調查,李連慶本以為能夠受到鄉親們熱情的歡迎,可誰知卻遭到了全村人的嘲笑. 甚至還有人當著他的面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學你連慶叔,當了1 ...

1929年,農民冒死救下毛主席,兩人相約革命成功後相見,結局如何

1929年,農民冒死救下毛主席,兩人相約革命成功後相見,結局如何
1953年的夏天,福建省永定縣岐嶺鄉牛牯撲村來了幾位縣領導幹部,村民們都圍過來,看到這麼多縣城的幹部來山裡,都以為發生了大事.縣領導問旁邊村民:"村裡有沒有一位叫陳添裕的同志,以前參加過赤衛 ...

沙峪戰鬥:軍民聯手伏擊日寇創戰績

沙峪戰鬥:軍民聯手伏擊日寇創戰績
懷柔城以西約17公里的渤海鎮沙峪村,潔白的沙峪抗日紀念碑掩映在半山腰的青山翠柏之中,顯得莊嚴神聖.紀念碑前擺放著人們祭掃敬獻的花圈.碑前的石階被設定為38級,碑座邊長為6.ll米,因為那場戰鬥發生在1 ...

1961年,一陝西老農自稱是毛主席朋友,面對質疑,他拿出封親筆信

1961年,一陝西老農自稱是毛主席朋友,面對質疑,他拿出封親筆信
1961年9月,一輛從陝西開往北京的列車上. "這是誰的行李?"列車員指著一堆佔了兩排長椅子的行李,皺著眉頭說. 見沒人應答,列車員提高嗓音,喊道:"這是誰的行李?&qu ...

毛主席警衛員李連慶:76歲放棄副軍級生活,拿著積蓄回鄉帶村脫貧

毛主席警衛員李連慶:76歲放棄副軍級生活,拿著積蓄回鄉帶村脫貧
毛主席的一生有過很多的警衛員,而這些人無不擁有非凡的本領,但無一例外每個人都十分忠誠,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李連慶,他陪伴毛主席度過了最後15年的人生,一直用心保衛. 1967年,李連慶聽從毛主席的指示回 ...

從《竹枝詞》中瞭解老北京

從《竹枝詞》中瞭解老北京
<竹枝詞>是古代富有民歌色彩的詩,形式以七言絕句為多,語言通俗,音調輕快.<竹枝詞>最初多是歌唱男女愛情的,後來常用來描寫某一地區的風土人情.社會時事.<竹枝詞>至 ...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老人求見卻被警衛阻攔,主席:一定要見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老人求見卻被警衛阻攔,主席:一定要見
1927年,毛主席帶領部隊來到井岡山,和當地鄉親們生活在一起,在這裡建立了我黨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期間,他曾經把自己的新棉衣贈予了當地的一戶人家,幫助他們度過寒冷的冬天,這份情誼被老鄉一直記在心中 ...

踏尋北京紅色印記 | 沙峪戰鬥:軍民聯手伏擊日寇創戰績

踏尋北京紅色印記 | 沙峪戰鬥:軍民聯手伏擊日寇創戰績
懷柔城以西約17公里的渤海鎮沙峪村,潔白的沙峪抗日紀念碑掩映在半山腰的青山翠柏之中,顯得莊嚴神聖.紀念碑前擺放著人們祭掃敬獻的花圈. 碑前的石階被設定為38級,碑座邊長為6.11米,因為那場戰鬥發生在 ...

石光銀:一片赤心遏沙魔

石光銀:一片赤心遏沙魔
來源:陝西網 △ 石光銀在治理後的林子裡撿到一根錦雞翎 劉瀟 攝 石光銀,男,漢族,1952年2月生,1973年7月入黨,陝西定邊人. 與荒沙鹼灘不屈抗爭40多年,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營造一條長百餘里的綠 ...

圖文故事丨習近平與老鄉的故事

圖文故事丨習近平與老鄉的故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不瞭解農村,不瞭解貧困地區,不瞭解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就不會真正瞭解中國,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國,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國." " ...

毛主席曾13次接待女英雄龍冬花,為其破例喝酒:你多喝點我少喝點

毛主席曾13次接待女英雄龍冬花,為其破例喝酒:你多喝點我少喝點
龍冬花 前言 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洪水災害作為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經常發生.而在抗洪期間,也湧現了不少模範青年,當時的女青年龍冬花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以"不要命"的精神帶領村民奮戰 ...

奮鬥是人生永遠的旋律
落日餘暉照在院裡的白牆上,母親陪著姥姥在看短影片.40多年前,我們期盼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如今不僅成為現實,而且還有了讓生活更加便利多彩的網際網路.汽車.智慧手機.兩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