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古熱帶物種丰度格局研究獲進展

物種丰度格局的形成機制是生態學、生物地理學及進化生物學等領域存在且尚未解決的問題。在區系演化過程中,一個區域內的物種多樣性會受到該地區的物種分化和滅絕速率,以及傳播事件(時間和頻率)的直接影響。因此,在解釋區域間物種丰度差異的理論上,主要存在兩個假說:速率假說,即物種多樣性較高的地區是由於其具有更快的多樣化速率;時間假說,即物種在該地區更早發生拓殖,使物種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多樣化,從而造成更高的物種丰度。

古熱帶包括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地區,涵蓋了如婆羅洲、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等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呈現出多樣的區域間丰度差異模式。然而,迄今為止,尚未有研究闡述哪些因素造成古熱帶地區物種多樣性差異。此外,“華萊士線”作為古熱帶地區的生物地理線,在影響馬來動植物區系的分佈、物種和譜系分化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目前卻少有研究關注“華萊士線”對影響其兩側類群多樣化的作用。蘇鐵屬(Cycas)為蘇鐵科單型屬,是典型的古熱帶分佈類群。蘇鐵屬包含約120種,在分佈區之間顯示出強烈的區域間物種丰度差異,其中,中南半島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具有最高的多樣性,分佈了超過70%的物種。為了揭示古熱帶區域物種丰度差異的形成機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龔洵研究團隊、美國加州科學院博士Nathalie Nagalingum、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John Wiens,以及泰國Nong Nooch熱帶植物園合作,以蘇鐵屬為模式代表,選取了屬下近90%的物種,基於葉綠體和核基因資料重建了其系統發育關係和生物地理歷史。研究透過估算不同生物地理分割槽的拓殖時間、多樣化速率以及分佈區面積和擴散頻率,來探討這些因素對影響古熱帶區域物種丰度的影響,以及“華萊士線”對物種傳播和多樣化程序的作用。

結果表明:區域物種丰度差異與首次拓殖時間顯著相關(圖1a),且這種相關性不受來自分子標定所帶來的節點時間差異影響;多樣化速率不能解釋蘇鐵屬在古熱帶的區域多樣性差異(圖1c-d);蘇鐵屬的物種丰度差異格局顯著受到時間和速率的雙重因素的影響(圖1e-f);物種丰度模式與不同分佈區面積有關(圖1g),但與擴散頻率無關(圖1h);跨越華萊士線的蘇鐵類群顯示了物種多樣化程序的加速(圖2a-b),這種多樣化速率的提升可能與其表型的快速演化以適應在澳洲大陸新的生境有關。而“華萊士線”在限制蘇鐵的跨線傳播上沒有顯著效應(圖2c-d),這可能是由於一些蘇鐵屬類群的種子具有漂浮傳播的能力所致。

該研究支援拓殖時間這一因素是影響物種丰度格局的首要機制,並提出時間和速率兩種因素共同發揮作用從而影響了蘇鐵屬在古熱帶的物種丰度差異。該成果為古熱帶物種多樣性格局及形成機制提供了新見解,併為後續相關研究提供了範例。相關研究成果以Testing the causes of richness patterns in the paleotropics: Time and diversification in cycads (Cycadaceae)為題,發表在Ecography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及國家留學基金等的支援。



圖1.蘇鐵屬物種丰度與各種因素的相關性



圖2.“華萊士線”對蘇鐵物種多樣化速率及傳播的影響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09-28

相關文章

橡膠林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未來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獲進展

橡膠林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未來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獲進展
20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天然橡膠需求的增長,全球橡膠林的面積迅速擴張.大規模的原始森林轉變為橡膠林,不僅改變了區域景觀格局.地表和地下生態過程,也改變了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然而,有關橡膠林擴張對生態系 ...

內蒙古中部新近紀食蟲類化石研究獲進展

內蒙古中部新近紀食蟲類化石研究獲進展
關於內蒙古中部地區新近紀哺乳動物化石的調查和研究,可追溯到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 G. Andersson)對化德縣二登圖地點的化石採集(1919年).此後的研究工作使該地區部分地點成為東亞知名的新 ...

頻域自適應濾波理論分析研究獲進展
自適應濾波是訊號處理學科的重要分支,在聲頻工程.通訊和雷達等領域應用廣泛.在聲學系統辨識和建模(如主動噪聲控制.回聲抵消.嘯叫抑制和房間均衡等)應用中,頻域自適應濾波演算法因具有較低的複雜度和較好的收 ...

種間競爭影響微生物胞外電子傳遞研究獲進展

種間競爭影響微生物胞外電子傳遞研究獲進展
胞外電子傳遞是微生物進行胞外代謝的主要方式,眾多微生物透過該過程參與元素地球化學迴圈和實現汙染物高效降解(如生物電化學系統BESs).混合微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之間存在非常複雜的代謝相互作用(如競爭.共 ...

亞熱帶農業小流域大氣活性氮排放、沉降與收支研究獲進展

亞熱帶農業小流域大氣活性氮排放、沉降與收支研究獲進展
大氣活性氮排放與沉降研究對於揭示大氣活性氮的源與匯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畜禽養殖數量.化學氮肥使用量以及化石燃料消耗量不斷增加,排放到大氣中的氨氣(NH3)及氮氧化合物(NOx)也呈持續 ...

一維格點系統中的多粒子量子行走研究獲進展

一維格點系統中的多粒子量子行走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管習文團隊與中山大學教授李朝紅.武漢科技大學副教授楊洪庭.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Natan Andrei合作,在一維格點系統中的多粒子量子行走及其在重力精 ...

高溫凍結粉土-水泥土介面力學特性及本構關係研究獲進展

高溫凍結粉土-水泥土介面力學特性及本構關係研究獲進展
凍土與構築物接觸面存在於凍土區各種岩土工程結構中,該接觸面剪下力學特性研究的開展,對於分析凍土區結構的承載力.凍融變形及穩定性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升溫.凍土退化背景下,水泥土攪拌樁.基坑排樁.擋 ...

高壓渦輪葉片端區新型高效組合氣膜冷卻研究獲進展

高壓渦輪葉片端區新型高效組合氣膜冷卻研究獲進展
隨著航空發動機熱效率和推重比的不斷提高,渦輪前溫度也隨之提高,且溫度分佈更加均勻,這使得高壓渦輪端區受到的熱負荷大大升高:端區存在複雜的二次流渦繫結構,增加了端區氣膜冷卻佈置的複雜性. 為了進一步提高 ...

鉻汙染場地土壤噬菌體組學研究獲進展

鉻汙染場地土壤噬菌體組學研究獲進展
噬菌體(Bacteriophage)是專性捕食活體細菌或古細菌的病毒,其生化結構主要由蛋白衣殼和核酸組成,根據形態特點可劃分為:有尾.短尾 (或球狀) 和絲狀噬菌體等.噬菌體長度通常在20~200 n ...

磁光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磁光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磁光晶體在磁光隔離器.磁光調製器.磁光相移器.磁光開關和環形器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常用的磁光晶體是鋱鎵石榴石晶體(TGG),但由於其在紫外波段(<400 nm)不透光,限制了其在紫外波段的應 ...

多氯代甾體天然產物合成研究獲進展

多氯代甾體天然產物合成研究獲進展
含氯天然產物因其獨特的生物活性受到有機合成化學家的關注,同時含氯甾體藥物作為一類重要的合成甾體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因此發展高效的合成策略實現含氯甾體分子的簡潔.精準合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Clionas ...

氣候變化影響下造礁石珊瑚早期共生關係的可塑性研究獲進展

氣候變化影響下造礁石珊瑚早期共生關係的可塑性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黃暉團隊在造礁石珊瑚早期共生關係可塑性研究中取得進展,揭示了升溫和酸化影響下造礁石珊瑚幼體早期共生建立以及珊瑚對蟲黃藻選擇性.相關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Frontiers i ...

可降解型包裝紙研究獲進展

可降解型包裝紙研究獲進展
石油基包裝材料(如購物袋.塑膠書皮.檔案袋等)具有耐水耐用.成本較低.多功能性等特點,使用量較大.然而,塑膠製品帶來的白色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尋找生物質基包裝材料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來源於生物質材 ...

仿生催化氧化研究獲進展

仿生催化氧化研究獲進展
生物體利用金屬酶活化氧氣完成新陳代謝的氧化.受此啟發,科研人員發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仿生催化氧化反應體系.其中,基於非血紅酶(牛磺酸雙加氧酶.甲烷單加氧酶等)活性中心結構構建的四氮鐵.錳配合物在羧酸輔助下 ...

裂紋尖端彈性應力場的解析解研究獲進展

裂紋尖端彈性應力場的解析解研究獲進展
裂紋偏折是工程實踐中無法避免的力學現象,是斷裂力學經典問題之一.裂紋可能由於動態裂紋擴充套件.結構非均勻性.區域性應力狀態變化等因素導致偏折. 經過多年攻關,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 ...

重離子奇異躍遷研究獲進展

重離子奇異躍遷研究獲進展
高電荷態重離子攜帶著自然界最強的庫侖場.電子在強庫侖場中的運動有較強的相對論效應和量子電動力學(QED)效應,其退激過程的X射線譜是探究微觀世界的重要視窗之一.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譜學室 ...

遺傳變異導致孤獨症研究獲進展

遺傳變異導致孤獨症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仇子龍研究組與陳躍軍研究組,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市精神衛 ...

反芻動物全消化道氫代謝微生物基因集和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反芻動物全消化道氫代謝微生物基因集和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反芻動物可利用植物纖維生產肉奶等高營養價值的食品,同時排放溫室氣體甲烷.長期以來,科學家重點關注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組成和功能,而全消化道微生物對飼料利用效率.甲烷生成和宿主健康的功能解析尚未完成 ...

綠色分子印跡技術研究獲進展

綠色分子印跡技術研究獲進展
分子印跡技術是模擬抗原抗體或酶與底物特異性結合原理的多學科交叉技術,因其構效預定性.識別特異性和應用普遍性等特點,被廣泛用於分離純化.仿生感測.模擬酶催化.人工抗體.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等領域.隨著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