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湘江之畔的血戰 永不磨滅的番號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浩浩南來、湯湯北去,千里湘江,不捨晝夜。

盛夏時節,湘江沿岸,生機煥發。青山綠水之間,紅色故事掩映其中。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湖南道縣和廣西全州縣的湘江兩岸地區與國民黨展開了一場血戰。作為後衛部隊的紅34師,掩護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最終全師幾乎覆沒,6000閩西將士也幾乎全部陣亡,從此長眠於異鄉。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這位存在時間不到2年的紅軍隊伍,因其“絕對忠誠”的軍風,即使歷史風雲吹過87年,依然在群眾心裡樹立起“永不磨滅的番號”。

日前,本網沿著湘江戰役的印記,走進廣西全州縣、湖南道縣,去還原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尋找鐫刻在人民記憶裡的紅色歷史。



文塘村的紅34師烈士墓。人民網 李芳森攝

一個山名 一段記憶



軍山。人民網 李芳森攝

廣西,十萬大山中,留存多少紅色故事。桂林市全州縣,湘江戰役的主戰場,紅軍長征的足跡走遍了這裡的所有鄉鎮。

安和鎮文塘村,湘江支流建江沿岸一處寬闊的谷地,是通往塘市、湘江鳳凰嘴的必經之路。在此發生的文塘戰鬥,是紅34師長征途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也是長征中走到最遠的地方。

1934年12月3日,從灌陽縣翻山越嶺過來的紅34師在這裡受到桂軍伏擊,隊伍由4300餘人銳減至1000餘人,傷亡慘重,從此向東撤退。

綠樹掩映下的簡易戰壕、青松環繞下的紅34師烈士墓……如今的文塘,依然能尋到曾經的戰鬥遺址。

“一天清晨,村子周圍都是‘乒乒乓乓’的槍聲,特別是江那邊的槍聲更加密集。”文塘村農民蔣德順,至今仍記得父親蔣世政生前多次描述的激烈戰況:從清早打到太陽快下山,子彈把高大的防風樹攔腰截斷,大羅漢樹也被打斷了很多樹枝……

戰鬥落幕後,村民們便開始掩埋紅軍遺體,在村莊靠大山邊的水源山上,經過清點共有300多具紅軍遺體。

水源山,由此也改名為軍山。

另外一處埋葬著紅軍的山背山,在新中國成立後,改為軍家山。

青山處處埋忠骨,一個山名,保留著一段記憶。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人民網 李芳森攝

一面紅旗 一縷忠魂

全州縣才灣鎮腳山鋪,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便坐落於此,紀念館如同幾面紅旗,迎風飄揚。

紀念園位於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遺址所在地,2019年12月落成並對外開放,包括紀念林區和紀念館。如今安靜祥和的紀念園,在87年前,也曾是戰火紛飛。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

紀念林區種植著當地常綠植物,多年來發掘收殮的湘江戰役紅軍烈士遺骸安葬於此。一面飄揚的紅旗,便代表著一縷烈士忠魂。

走進紀念館,迎面便是一座大型主題浮雕,紅軍指戰員們冒著敵人的炮火,透過簡易浮橋搶渡湘江。

在紀念館的“血戰湘江突重圍”部分,展區透過革命文物、戰鬥場景、電報、油畫、圖表等形式,生動詳實地展示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這段悲壯的歷史。

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一位特殊的“講解員”——蔣石林,講述了他家祖孫五代守護紅軍墓的故事。



紅旗下便是紅軍忠魂。人民網 李芳森攝

蔣石林介紹,腳山鋪阻擊戰戰鬥結束後,他的爺爺蔣忠太與家人一起去山上砍柴。在亂樹叢中,蔣忠太發現了7具紅軍遺體。“紅軍是為了老百姓才犧牲的,我們不能不管,於是爺爺就把7位紅軍烈士的遺體一起掩埋在自家的山場裡。”

“爺爺因此被地主舉報‘通共’,被關進大牢。”蔣石林說,爺爺臨終前絲毫不後悔自己所做的事,他還特意囑託父親,一定要守護好這座紅軍墓。

父親去世後,蔣石林開始帶領家人守墓祭掃。每年清明節,年逾古稀的蔣石林都會帶著兒孫一起去為紅軍烈士掃墓。

祖孫五代人,近一個世紀來一直守護著紅軍墓。

一個竹碗 一家傳承



瀟水河。人民網 李芳森攝

瀟水悠悠,山嶺高聳。歷史有如長河,平靜有之,波瀾也有之。瀟水河畔的山崖上,紅色字型鐫刻的“葫蘆崖紅軍渡口”,把我們帶回到那段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及部分軍團從葫蘆巖搶渡瀟水。此次渡河,人數眾多,當地村民自發為紅軍撐船過河,有人還卸掉自家門板、床鋪板,用於幫助紅軍架設浮橋。浮橋與渡船並用,老百姓從半夜時分開始一直忙到天亮。

在道縣審章塘鄉葫蘆巖村的邱聲彪家裡,一隻儲存87年的竹碗,便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據老人介紹,這是一隻來自江西的竹碗,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道縣葫蘆巖渡口時,一個紅軍戰士留下來的。邱聲彪的父親邱家儒,便是幫助紅軍渡河的百姓之一。

“紅軍一看到我父親,就叫他‘同志’,這讓我父親感到很親切,也更加堅信,紅軍是我們老百姓的隊伍。”這位88歲的老人,回憶父親曾講過的故事,彷彿親歷其中。“父親看到站在他渡船旁邊的一個紅軍戰士腰間挎著個大竹碗,就十分感興趣。”

紅軍戰士拿起竹碗說:“這是我們紅軍戰士行軍用的竹碗,是井崗山的翠竹做成的。”

“父親當時就感嘆井崗山的竹子真大,自己撐渡用的竹竿根本沒法比。”那個腰挎竹碗的紅軍戰士為邱家儒整夜撐渡幫助紅軍過瀟水的精神所感動,堅持要把竹碗送給邱家儒留作紀念。

就這樣,這隻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這隻竹碗,一家人就會想起那個瘦瘦的紅軍戰士。



葫蘆崖紅軍渡口。人民網 李芳森攝

“父親經常唸叨,不知道那個紅軍戰士是否過了湘江,是否順利到達了延安。”邱家儒臨終前,把竹碗交給了邱聲彪,再三叮嚀要儲存好這隻竹碗,只因為那個紅軍戰士說過一句話:我們還會回來的。

邱聲彪謹記囑託,細細保護著竹碗。近一個世紀的等候,那名紅軍戰士始終沒有回來過。

一尊雕塑 一份團圓



道縣陳樹湘紅色文化園。人民網 李芳森攝

洑水河對岸,距道縣縣城4.5公里的梅花鎮摩天嶺,道縣陳樹湘紅色文化園便坐落於此。

園內青松翠柏成蔭,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蹟陳列室位於中央,革命烈士紀念碑聳立在陳列室後的最高處。

進入陳樹湘紅色文化園,右手邊便是紅34師湘江戰役烈士英名錄,129名英烈姓名鐫刻其上,以供後人瞻仰。

“湘江戰役中,紅34師犧牲的烈士遠不止這些。陳樹湘率領的‘絕命後衛師’光榮完成了掩護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和主力紅軍搶渡湘江的艱鉅任務,為中國革命儲存了勝利的火種,但紅34師6000多將士幾乎全部犧牲。”陳樹湘烈士紀念館副館長陳志軍介紹到。

十年左右的多方尋找、求證,直至2019年6月3日紀念園正式對外開放,也只尋到了紅34師129個烈士姓名。



紅34師戰士雕塑。人民網 李芳森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紅軍為了人民而戰,人民也沒有辜負紅軍的犧牲。陳樹湘犧牲後,道縣群眾感念紅軍的恩德和陳樹湘的英雄氣概,冒著生命危險將陳樹湘及警衛員的遺體安葬於道縣縣城瀟水河畔的飛霞山下。

2019年4月,陳樹湘墓被遷入道縣烈士紀念園(現為陳樹湘紅色文化園)。在陳樹湘烈士墓旁,便是紅34師烈士墓,包括陳樹湘警衛員在內的9名犧牲於道縣的烈士也長眠於此。

“請大家脫帽肅立,向烈士三鞠躬、敬獻鮮花。”英雄姓名無人知曉,烈士功勳與世長存。曾經親密無間的戰友,如今在此共同接受後人的緬懷。

在烈士墓附近,幾座紅軍雕塑再現了紅34師將士們在道縣戰鬥、生活的場景。

“雕塑的底座選自閩西永定的花崗岩,寓意廣大閩西英烈能腳踏故土,魂歸故里。”陳志軍介紹,紅軍長征出發時,紅軍中有2萬多閩西兒女,擔任紅軍總後衛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每年清明節,都會有來自閩西的紅軍後人,來這裡祭拜英烈。”

閩西子弟長眠於湘、桂兩省,曾經的紅34師100團團長韓偉,代替他們回到閩西大地。

1992年,韓偉將軍在生命走向終點時,仍掛念在湘江岸邊犧牲的戰友,要求將自己骨灰安放在閩西革命烈士陵園中。韓偉將軍去世後,其子韓京京遵照父親遺願,將他的骨灰送回到福建龍巖,這裡是他帶領幾千閩西子弟走上長征的起點。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20

相關文章

斷腸明志 革命理想高於天 |《美術經典中的黨史》邀請您走近油畫《紅軍師長陳樹湘》

斷腸明志 革命理想高於天 |《美術經典中的黨史》邀請您走近油畫《紅軍師長陳樹湘》
1934年11月,長征中的中央紅軍來到廣西湖南交界地區.湘江上游一帶.在這裡,中央紅軍面臨著事關生死存亡的一戰. 此時,北面有湖南的湘軍,南面有廣西的桂軍:身後,是窮追不捨的國民黨中央軍. 蔣介石在這 ...

李雲龍瞧不上的772團:386旅頭號王牌,它的團長不是誰想當就當

李雲龍瞧不上的772團:386旅頭號王牌,它的團長不是誰想當就當
日軍一句"專打三八六旅",讓陳賡大將擔任旅長的這支部隊成了抗日戰場上的"明星"部隊,它不但在抗日根據地內家喻戶曉,美國駐華武官卡爾遜在考察了中國戰場後更稱讚38 ...

演“鬼子”最深入人心的6位男星,被騙了好久,以為他們是日本人

演“鬼子”最深入人心的6位男星,被騙了好久,以為他們是日本人
建國以來,熒幕上不乏"抗日題材"的作品,比如中年的<平原游擊隊>.<三進山城>.<鐵路游擊隊>等. 進入新千年後,內地影視行業崛起,抗日劇更是如 ...

演“鬼子”深入人心的6位男星,被騙了好久,還以為他們是日本人

演“鬼子”深入人心的6位男星,被騙了好久,還以為他們是日本人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曾經被日本侵略,無數大百姓慘死在日本軍人的手上,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更是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銘記.在建國之後,國內拍攝了很多抗日題材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比如<平原游擊戰>< ...

現代京劇《風華正茂》主創談舞美

現代京劇《風華正茂》主創談舞美
國家京劇院2021年重點新創劇目--現代京劇<風華正茂>於9月21日.22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成功首演,受到各界關注,好評紛至.該劇舞美恢弘壯觀,虛實相間,被觀眾多次點贊.今天,讓我們一起 ...

《長津湖》熱映中,瞭解一下浴血長津湖的十二個步兵師(上)

《長津湖》熱映中,瞭解一下浴血長津湖的十二個步兵師(上)
電影<長津湖>持續熱映,於國人愛國主義情緒高漲之際,作為一名軍史愛好者,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當年曾經在長津湖畔浴血奮戰的十二個步兵師,讓我們永遠銘記那些忠勇的將士,那些永不磨滅的番號. 說明 ...

毛主席曾建議不渡湘江,彭德懷也有類似建議,沒被採納致血戰湘江

毛主席曾建議不渡湘江,彭德懷也有類似建議,沒被採納致血戰湘江
1934年10月10日,在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的領導下,中央紅軍以紅1.9軍團為左翼,紅3.8軍團為右翼,紅5軍團為後衛,掩護龐大的中央縱隊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向南突圍,意在沿贛.粵.湘.桂邊去湘西與紅 ...

師長吹衝鋒號,政委卻要收兵,山頭之爭觸動彭總放棄紅3軍團番號

師長吹衝鋒號,政委卻要收兵,山頭之爭觸動彭總放棄紅3軍團番號
作者:忘情 眾所周知,紅1軍團和紅3軍團是紅一方面軍的兩大絕對主力.長征初期,經過突擊補充兵員的紅1軍團擁有近2萬人,紅3軍團人數稍少,但也有1.7萬人左右.不過,隨著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兵金沙江. ...

國共第二次合作,中共番號是第十八集團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

國共第二次合作,中共番號是第十八集團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
1937年,國共達成第二次合作以後,中國工農紅軍改變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來又改編成第十八集團軍.第十八集團軍就是中共軍隊的正式番號,但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來的歷史上,敵我雙方都習慣把我軍稱之為&q ...

30000人血戰幾十萬日偽軍!東北抗聯的戰鬥環境,有多艱苦?

30000人血戰幾十萬日偽軍!東北抗聯的戰鬥環境,有多艱苦?
1931年9月18日,日軍炮製所謂的柳條湖事件,隨後大舉突襲東北軍,九一八事變就此爆發. 當時東北軍的精銳部隊在關內,但在關外仍有大批駐軍留守,如若堅決抵抗不至於不堪一擊.但是在上層混亂的指揮下,留守 ...

關家堖血戰:八路軍4個團VS日軍600人,卻成彭德懷四大敗仗之一

關家堖血戰:八路軍4個團VS日軍600人,卻成彭德懷四大敗仗之一
前言 1940年8月20 日,為了粉碎被日軍視為銅牆鐵壁的"囚籠政策",並用事實勝於雄辯的姿態反擊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謬論,在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的指揮下,震驚 ...

守正創新拍好革命歷史題材劇|《血戰松毛嶺》

守正創新拍好革命歷史題材劇|《血戰松毛嶺》
導讀:以"第五次反圍剿最後一戰"為線索,<血戰松毛嶺>旨在還原真實歷史場景,豐富紅色革命戰場的熒屏敘寫. 近年來,劇集市場百花齊放,一大批以革命歷史故事為題材的主旋律作 ...

五大戰區下轄13個集團軍,番號為何從第71集團軍開始?番號有講究

五大戰區下轄13個集團軍,番號為何從第71集團軍開始?番號有講究
五大戰區下轄13個集團軍,番號為何從第71集團軍開始?番號有講究 眾所周知,我軍自軍改後,設定有五大戰區.各戰區之下設有陸軍領導機構,統一歸陸軍總部領導.目前,我軍共有13個集團軍,番號及分佈情況如下 ...

寧波天池畔,鄉村聯排別墅,人去屋空

寧波天池畔,鄉村聯排別墅,人去屋空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龍峰村觀頂自然村,地處觀頂湖水庫盡頭,附近有箭峰.磻溪等村落. 觀頂湖水庫,建於1958年,海拔560多米,是寧波市內高海拔水庫之一,周圍環境優美,被譽為"寧波天池& ...

【聚焦·懷柔科學城】全球“最亮”光源探測微觀世界!雁棲湖畔正建超級“放大鏡”

【聚焦·懷柔科學城】全球“最亮”光源探測微觀世界!雁棲湖畔正建超級“放大鏡”
/// 1895年11月的一個傍晚,德國物理學家.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倫琴躲進一個完全漆黑的房間裡,開展一項陰極射線研究.倫琴明白,陰極射線只能在空氣中傳遞幾釐米,因此他只是用黑色硬紙給放電管做了一個封套 ...

龍潭之畔的美麗精靈,省級旅遊名鎮“勐梭”

龍潭之畔的美麗精靈,省級旅遊名鎮“勐梭”
來源:雲南日報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就是山高水長.如詩如畫的普洱市西盟縣勐梭鎮的真實寫照.勐梭龍潭位於小鎮南側,美麗優雅的龍潭與勐梭鎮相依相伴,形 ...

這一場血戰:司令員最後派出一個團援兵,只有副團長和80個兵

這一場血戰:司令員最後派出一個團援兵,只有副團長和80個兵
自古以來,所有的和平都由戰爭所締造,即使在稱為和平年代的今天仍有許多的地方戰火連天,處在國破家亡的憂愁之中. 那一年,在抗日戰爭中剛剛結束,全國人民處在修整之際,因為蔣介石的出爾反爾,戰火又一次的降臨 ...

《長津湖》血戰特輯上演驚險時刻 林超賢:“魔鬼導演”遇上拼命演員

《長津湖》血戰特輯上演驚險時刻 林超賢:“魔鬼導演”遇上拼命演員
9月19日,電影<長津湖>釋出血戰特輯,揭露了拍攝現場的諸多驚險時刻,影片集結了三位重量級導演,其中導演林超賢素來以擅長戰爭場面為影迷稱道,常把演員"逼到極限"的他,此 ...

尋訪左宗棠:湘江夜話憶左公

尋訪左宗棠:湘江夜話憶左公
湘陰左宗棠廣場雕塑(供圖:@長沙犟牛) 晚清湘軍四大名將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左宗棠出道最晚.貢獻最大,極少負面評價.據羅爾綱<湘軍兵制>統計,湘軍先後有將領19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