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走進“功臣號”坦克連丨“功臣號”:一輛戰車和一群勇士

走進“功臣號”坦克連——

“功臣號”:一輛戰車和一群勇士

■馬 兵 湯 偉



“功臣號”坦克連官兵整隊進入車場。詹奕坤攝

傳 承

“功臣號”衝鋒的身影,在歷史軌道上與前輩疊印

“鐵甲,衝破敵人堡壘;戰旗,插在勝利的高地,勇往直前是戰鬥的姿態,戰無不勝是英雄的豪邁……”“功臣號”坦克第37代駕駛員周文濤高聲歌唱著《功臣號戰歌》,心中湧動著喜悅與興奮。

這次演習,周文濤帶領班組成員成功擊潰“藍軍”,第一個搶佔1335.9高地,贏得戰鬥勝利。

“以前有個‘董來扶’,今天有你周文濤呀!”身邊戰友連連讚許。

因為一次戰鬥,歷史記住了一個人。1948年攻打錦州時,繳獲來的日製“老頭坦克”迎來最佳拍檔——駕駛員董來扶。由於坦克大隊是初次參加大規模城市攻堅戰,想打得漂亮,駕駛員的操作能力很重要。

戰鬥中,“老頭坦克”負責掩護步兵突破老城外圍工事,同行的其他3輛坦克被擊中掉進河溝,無法作戰。繳獲來的日製“老頭坦克”孤車衝向敵陣,先後5次“負傷”。

駕駛員董來扶冒著生命危險,爬出駕駛室,邊打邊修,將敵軍火力點一一打掉。

戰後,第四野戰軍將這輛坦克命名為“功臣號”,董來扶榮立一等功。這便是“功臣號”名字的由來。

76年來,“功臣號”坦克連官兵一路衝鋒,在戰火中培塑出“勇往直前是戰鬥的姿態,戰無不勝是英雄的豪邁”的鐵血戰魂,已經融入一茬又一茬官兵的血液裡。

第一次聽說“功臣號”的情景,下士陳子恆至今歷歷在目。

“分到哪個連隊了?”陳子恆的新兵班長雷友平問道。

“‘功臣號’坦克連。”陳子恆不假思索地回答。

雷友平先是一怔,而後笑著說:“你去的可是功勳連隊,你得儘快融入這個英雄集體。”雷友平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加油鼓勁。

沒想到,連隊第一次5公里武裝越野考核,陳子恆就成了“老末兒”。

“那種永遠追不上的感覺,特別折磨人。”陳子恆彷徨過、失落過,每一次想要放棄,卻總會有一股無聲的力量支撐著他,讓他想“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裡拔起”。

為了儘快提高體能考核成績,陳子恆每次訓練都準備兩根揹包繩,拴在腰間,繩子的兩端分別由一名戰友牽著。

加速奔跑,只為更近一步。烈日炙烤著陳子恆的身軀,他感覺自己置身於熔爐之中。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每邁出一步,都需要用盡全身力氣。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心在胸膛裡蹦跳如擊鼓。

“不斷達到極限,又突破極限。”此刻,拉著他的戰友衝著他大聲喊道:“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強敵勇衝鋒!”

這,是“功臣號”坦克連的勝戰基因。

陳子恆咬牙堅持奔向終點,“就算倒,也要倒在終點”。

一直被別人帶著跑,陳子恆感到些許失落。班長劉參參告訴他,當初他也是這樣被別人帶起來的。

2006年,劉參參和他的班長趙建新一同參加上級組織的基礎訓練比武。劉參參回憶起當年考核場景,依然記憶猶新:“10公里武裝越野考核,趙建新咬牙堅持拉著我跑完最後一公里。”最終,為連隊奪得“軍事訓練一級連”的榮譽。

老兵帶新兵,新兵又成了老兵。如今,趙建新已經從班長成長為幹部,昔日的戰士也走上班長崗位。經歷過多次重大任務的考驗,劉參參成為“功臣號”坦克第33代車長,還擔任了連隊通訊技師。

“功臣號”坦克連官兵每當遇到困難、情緒低落時,都會來到連隊榮譽室接受洗禮,汲取勇往直前的無窮力量。

有幸被選中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計程車兵黨高超,出發前特意來了一趟這裡。面對“功臣號”戰旗,他鏗鏘有力地說:“國慶節那天,我將踏上70年前連隊前輩們從天安門前走過的路,光榮地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作為‘功臣號’坦克連的一員,我驕傲我自豪!”

沿著連隊榮譽室的軌跡走來,穿過戰爭年代的崢嶸歲月,你能從平靜的和平年代,不時感受到這支部隊的英雄風采。17次赴內蒙古駐訓,8次參加國慶閱兵……他們一邊重視基礎訓練,一邊狠抓戰術演練,一邊參加重大任務。在一次次奮勇爭先中,連隊黨支部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連隊榮獲“基層全面建設標兵連隊”等榮譽稱號。

歲月流逝,時空轉換。半個多世紀後,連隊官兵與“功臣號”衝鋒的身影,在歷史的軌道上與前輩疊印。

轉 型

適應部隊轉型升級,不僅手上磨出“繭子”,腦子更要經受一番磨礪

連隊換裝最新一代國產坦克了!

接裝那天,駕駛員李志軍迫不及待地與戰友們一起,駕駛新型坦克入庫。雖然要重新學習新裝備操作,但裝備升級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現實卻給大家呈現出“不太友好”的一面。新型坦克列裝後不久,連隊就組織了一場實車駕駛訓練。李志軍駕駛的坦克因操作不當途中熄火延誤戰機,最終考核成績墊底。

李志軍是大家公認的“王牌駕駛員”,按理來說他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不少戰友安慰他說:“新裝備大家都不熟悉,不要急慢慢來。”

李志軍明白,部隊轉型升級,絕不是“兩條腿換成四個輪子”那麼簡單,比“裝備代差”更致命的是“觀念代差”。

“本以為已登上山頂,沒想到這只是向下一座山峰衝鋒的開始。”李志軍說,要熟練操作資訊化新裝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怎麼辦?

思考過後,便是行動。為攻克新裝備的使用難題,李志軍帶領大家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反覆磨練駕駛技術。

“‘功臣號’坦克連是‘金字招牌’,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官兵手中變得黯淡無光。”李志軍說。

“人,需要一種精神的支撐。”李志軍說,每當遇到困難,他都會想起“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強敵勇衝鋒”這句口號。

時代在變,任務在變,不變的是一代代“功臣號”坦克連官兵敢於衝鋒、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2017年,“功臣號”坦克連轉型為合成體制下的新型坦克連,力量編成的最佳化帶來作戰樣式的變化。

那是一段艱難成長的日子。“功臣號”坦克連指導員程增濤回憶說:“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決不能退縮。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轉型的過程猶如浴火重生。如果說向資訊化高地進軍,別人起步就是百米衝刺,而炮長周勝卻是在匍匐和攀爬中前行。“摸著新裝備,感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一度這樣感慨。

體積重量、發射方式、操縱習慣……這些看得見的差異,在這位有著數十年經驗的老炮長看來,都算不上什麼障礙。“最大的障礙是‘心障’——身子進入資訊化,思維不能停在機械化。”對周勝來說,火控計算機、炮控箱、炮長瞄準鏡……一塊塊液晶顯示屏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作戰思維的改變和個人能力的重塑。

“記得第一次鑽進新型坦克,面對種類繁多的觸控按鈕,我的雙手不知道往哪兒放,手心裡全是汗。”就在那年底,一批過去的訓練尖子因為缺乏資訊化知識,適應不了新裝備使用要求選擇退伍。轉型之痛,讓周勝感慨萬千。最讓他震驚的是,他的“師傅”——一位“金牌炮長”,也因跟不上訓練進度,沒能晉升更高一級士官。看著“師傅”黯然離去的身影,周勝幡然醒悟:適應部隊轉型升級,不僅手上磨出“繭子”,腦子更要經受一番磨礪,否則就要被無情地淘汰。

“作為功勳連隊傳人,就要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那段時間,為了弄懂一個公式,周勝白天向軍工廠師傅請教,晚上加班自學,從火炮構造到指揮系統教範,一個個概念理解學習;為了記住操作流程,他的兜裡裝滿了自制卡片,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查詢相應卡片。書越啃越薄、筆記越記越厚,打仗的底氣也越積越足。

“千里走單騎”變成“千里走麥城”,車長劉參參也曾摔過跟頭。2018年的一場戰術演練,上級加強了陸航、工兵、電抗等多兵種力量,劉參參帶領坦克步戰車混編小組向縱深突破時,發現不遠處的“敵”隱蔽火力點。劉參參第一反應還是選擇單打獨鬥,本以為憑藉先進裝備吃定對手,結果功虧一簣。

“裝備先進了,指揮順暢了,但根植在官兵腦子裡的固有觀念依然存在。”回營後,劉參參進行了檢討反思。

劉參參緊跟連隊步伐向“思想轉型”高地發起突圍。堅持在任務中找短板、在演訓中查漏項,層層思想發動,項項對照自查,一場破除狹隘傳統觀念束縛的“頭腦風暴”在該連上演。

“合成,合成,沒有訓練的‘合’哪來作戰的‘成’?”“敗走麥城”的經歷也給連隊指揮員提了個醒:如果還按照以往“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方式指揮演練,合成體制下新型坦克連的“車馬炮”就永遠是單打獨鬥,“一盤棋”就難以真正盤活。

打破隔閡方能攥指成拳。一方面,他們在沒有經驗可循的情況下,邊摸索、邊訓練,按照戰鬥程序,把攻防、機動、保障等多個行動“合”在一起訓練;另一方面,他們在陌生地域設定複雜多變的戰場特情,組織高強度跨晝夜綜合演練,錘鍊整體作戰能力。

這支擁有厚重精神底蘊的部隊,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今年9月,塞北野外駐訓場,一場實兵演練激戰正酣:多兵種協同立體攻擊、彈炮結合精準毀癱、信火一體聯合制勝……新的體制編制、新的武器裝備、新的使命任務,不斷賦予這支部隊“新”的精氣神。

“我們常說‘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前提是‘我’的能力要硬、本領要強。”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梁霄說,“今天的‘我’已非昨天的‘我’,未來的‘我’正等待著我們去塑造。”

從昔日之“我”到今日之“我”,再到未來之“我”——這,便是一支部隊在改革大潮中加速轉型的故事。

超 越

“擂臺賽”比武考核,承載著連隊官兵的夢想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中士王傑坐在“功臣號”坦克車長位子上,打趣地和戰友們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去年8月,一年一度的“功臣號”坦克車組乘員擂臺賽,王傑以優異成績取得車長專業考核第一名,被任命為“功臣號”坦克第34代車長。

“功臣號”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輛坦克。歷經5次更新換代,“功臣號”坦克多次在重大任務中立下赫赫戰功。能夠成為“功臣號”坦克車組乘員,是一種能力與榮譽的象徵。

作為“95後”,王傑能在強手如雲的連隊中力壓群雄獲得冠軍。探尋成功原因,成為“功臣號”坦克車組乘員,除了他所說的“夢想”外,還與連隊建立起的“擂臺賽”比武考核機制密不可分。

刀在石上磨,兵在比中練。科學有效的練兵比武機制,讓越來越多的青年官兵有機會上場比拼,在一次次實打實的較量中拔節成長。

入伍5年,“95後”下士石澤林先是看班長“打擂”,後來看同年兵“打擂”。這個在連隊一直默默無聞的小夥子,內心竟然有了“打擂”的衝動。今年年初,他主動報名參加“擂臺賽”比武。

身邊都是“追夢人”,這給連隊每名官兵帶來無形壓力。“大家的榮譽感都很強,在一流連隊,就要用一流的標準要求自己。”石澤林說。

為快速提升坦克駕駛技能,他每天比別人早起半個小時,腳踩橡皮筋練習踏油板的腳感,把掌控油門細節練成“肌肉記憶”。

熟悉郭楠楠的官兵都知道,從當炮長那一天起,他便從未停止追逐“‘功臣號’坦克車組乘員”的夢想。

炎炎夏日,坦克炮塔內,郭楠楠一坐就是一上午,別人一個火控系統操作動作只練3遍,他一練就是數十遍;為提高快速瞄準能力,他堅持每天盯著瞄準鏡苦練半小時眼力,硬是將坦克“快速精確瞄準”成績練到全營第一……

“打擂不易,守擂更難。每次‘功臣號’車組乘員比武考核,我都感到壓力巨大。”作為車長崗位“守擂人”,王傑心生感慨。日常訓練,他不僅苦練通訊裝置系統操作與維修等傳統課目,還主動向其他戰友請教戰術、指揮方面的知識,決心在賽場上捍衛來之不易的榮譽。

“人需要爭那麼口氣,對自己狠一點,別顧慮那麼多。”王傑說。

那一刻,王傑班裡的新兵王鑫感到很神奇。

“在這裡會有一種使命感:不做到最好,就對不起連隊的名字。”經過激烈角逐,上一代炮長和駕駛員因在“擂臺賽”中敗北,面臨被調整。“95後”炮長郭楠楠和駕駛員石澤林從數十名預選物件中脫穎而出,成功擊敗上一代“功臣號”坦克炮長和駕駛員,同為“95後”的車長王傑憑藉出色發揮成功衛冕。比賽結束後,3人被確定為新一代“功臣號”坦克車組乘員。

在逐夢“功臣號”的道路上衝鋒,悄然改變了許多官兵的人生軌跡。

當被問及“想不想去打擂”時,王鑫喃喃地說:“我還差得很遠。”

“但是,我想去。”他繼續說。

在連隊跋涉的足跡裡,有前浪掀起波濤,亦有後浪奔湧不息。後浪變作前浪,又會有新的後浪奔湧而來。

郭楠楠和石澤林回想起第一次走進榮譽室的心情,感到一種輪迴般的圓滿——他們曾希望在這裡留下自己的痕跡,如今願望已經實現。“功臣號”坦克第36代炮長、第38代駕駛員……他們的足跡,不斷將連隊的“故事”延續得更長。



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分類: 教育
時間: 2021-10-21

相關文章

初中畢業學生家長自願送禮給老師這樣會引起諸多人不滿嗎?

初中畢業學生家長自願送禮給老師這樣會引起諸多人不滿嗎?
我兒子今年初三畢業了,透過學校的直升考試直升本校高中,這個學校的高中是本城市的重點高中,我們全家相當高興,這個和孩子的努力分不開,更要感謝陪伴我兒子初中三年學習的班主任王老師.所以我在暑假的時候就想送 ...

劉耀文現身重點高中上課,被網友舉報走後門,官方:未錄取

劉耀文現身重點高中上課,被網友舉報走後門,官方:未錄取
現在的學生面臨著中考55分流,本來就害怕考試了的他們,現在又要面臨分流.他們上完初中,年紀也就十五六歲.如果接受不到良好的高中教育,說不定以後就無緣高考.很多家長都重視這個問題,想辦法讓孩子去普高學習 ...

取消了“重點班”,學校又出現個分層作業,舉動引家長強烈反對

取消了“重點班”,學校又出現個分層作業,舉動引家長強烈反對
文/艾小貝愛教育 學校的重點班取消了,但學校又出現了分層作業. 進入新學期之後,各大省市都安排學生正常開學了,不同年級的學生們都會到熟悉的校園正常上課了,學生回到校園之後,就要讓自己回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

貪財戀色各取所需,女老師和學生父親的人生悲劇

貪財戀色各取所需,女老師和學生父親的人生悲劇
凌雲,1967年出生於湖南省株洲市的一個農民家庭,1990年與同鄉張琴結婚.兩年之後兒子凌華出生. 1995年初,過完元宵後來到深圳謀生,經過兩年的摸爬滾打,漸漸站穩腳跟,於1997年從事建材批發生意 ...

走訪200個學霸家庭:自律的孩子,原來住這樣的房子

走訪200個學霸家庭:自律的孩子,原來住這樣的房子
點選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前陣子,寫了一篇文章:汪涵妻子承認雞娃失敗:為孩子搬到魔都,半年後落荒而逃,引發了大家的很多討論. 在大量的留言中,有一條說孩子內驅力的留言, ...

高中“個人檔案”中都有什麼?不能隨意拆開,否則檔案直接作廢

高中“個人檔案”中都有什麼?不能隨意拆開,否則檔案直接作廢
學生時期,檔案一直伴隨著我們,之所以建立學生檔案,目的是為了更好了解和考察學生.從高中階段建立檔案,現階段檔案系統已經相當完善,每個高中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檔案.大家可能很好奇,到底檔案裡面裝的是什麼? ...

楊振寧稱杜聿明為“杜先生”,周總理急忙糾正:應該叫岳父大人

楊振寧稱杜聿明為“杜先生”,周總理急忙糾正:應該叫岳父大人
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訊息傳到臺灣,蔣介石立即讓楊振寧的岳母曹秀清前往美國,企圖讓她把楊振寧拉攏到臺灣,為黨國效力. 與此同時,周總理派人帶上楊振寧岳 ...

“雙減”當下的一年級家長:給孩子安排了補習班,不那麼焦慮了?
新學期,新氣象,新身份. 和很多人一樣,今年我也升級為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了. 暑假的時候中央辦公室.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 ...

其實我也是個努力的人

其實我也是個努力的人
曾經我也是個優秀的人,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的平庸起來. 我也討厭現在的我,但沒有辦法,人生沒有回放,既然不能回爐那隻能接受. 我的前半生: 七歲(1994年),離開老家去了東北,在東北開始重新讀 ...

心理問答|高中生厭學:保持優秀,壓力真的好大

心理問答|高中生厭學:保持優秀,壓力真的好大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你聰明,人家也聰明:你努力,人家也努力,要保證在競爭中獲勝,而且是每一次獲勝,難度實在太高. 問題: 我馬上就要上高二了,可是越來越怕上學,其實主要是害怕考試.父母對我要求很高,我 ...

狂人王垠:從清華退學,被微軟封殺,沒有一家公司值得我為他工作

狂人王垠:從清華退學,被微軟封殺,沒有一家公司值得我為他工作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的教育最高學府,每年都會為社會輸送尖端人才. 中國的無數莘莘學子都夢想著進入這裡學習,可是有這麼一個人想盡一切辦法想要逃離這裡. 他認為清華的教育很"低階",與自己 ...

對於現在教師隊伍的看法
前陣子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初中班主任老師被家長給告狀了,理由竟然是嚴肅處理了一個經常不沒完成作業的學生. 最後這名老師在全校師生的面前哭著做出了深刻的檢查. 姑且不論這名教師的出發點是什麼,個人感覺 ...

故事:窮人的女兒

故事:窮人的女兒
#頭條故事挑戰賽# 01 文文已是十五歲初三女生了. 第一次見她時,自己挺著大肚子,與她母親探討"養娃心得". 冬天很冷,在她家租住的城中村院子裡,還不會走路的她搖搖晃晃站在她家賣 ...

你真的會誇孩子嗎?不同的誇法,造就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你真的會誇孩子嗎?不同的誇法,造就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成長型養育>書評 你真的會誇獎孩子嗎?在平時生活中,你是喜歡誇獎孩子"聰明",還是喜歡誇獎孩子"努力"? 別看這小小的四個字,從你口中說出來,可能 ...

鳳雛之能:初生啼哭,你的孩子就該碾壓眾生
正文: 今天的這篇文章, 起源於一篇新聞報道, 新聞具體的內容為何 灝澤就不多加傳播和分享了. 綜而述之,就是一位本來在家靜靜學習的小女孩,因為需要上網課 而多玩了一會手機. 隨後其母親看到後,對其進 ...

善與惡的教育,遠比成績更重要

善與惡的教育,遠比成績更重要
1 下午五點半,送完女兒丁凌去英語補習班,回家的路上,程琳忽然接到班主任禇老師的電話,她趕緊把電動車停到路邊,懷著忐忑的心情接通了電話. 電話那端,褚老師口吻嚴厲,丁凌媽媽,你現在方便嗎?我現在在辦公 ...

超生二胎改變命運!本是教書匠的他,被迫下海打拼出千億帝國

超生二胎改變命運!本是教書匠的他,被迫下海打拼出千億帝國
1986年,江蘇淮安的一名教師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生二胎還是保住鐵飯碗,他必須二選一,而他最終選擇了前者,也因此丟掉了當時人人羨慕的教師工作. 這個人的名字叫嚴介和.沒錯,就是被李嘉誠點贊過,有著& ...

袁永熹和葉公超:丈夫愛上堂妹,她瀟灑離家40年,他晚年孤獨後悔

袁永熹和葉公超:丈夫愛上堂妹,她瀟灑離家40年,他晚年孤獨後悔
葉公超.袁永熹 "詩酒豪情,風流頓覺蓬山遠.浮生悲劇,病榻忽興春夢哀."--臺靜農 縱觀葉公超這一生,真是應了這幅輓聯,半生瀟灑,半世悲哀. 他是我國有名的批評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

所謂雞娃,可能是“教育虐待”

所謂雞娃,可能是“教育虐待”
"雙減"之後. 文 | 映心堂 本月開學,"雙減政策"落地,孩子們輕鬆不少,但很多父母心裡並不踏實,畢竟"內卷"和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並沒有改 ...

魯迅去世後,宋慶齡勸許廣平不必從一而終,她為什麼不聽?

魯迅去世後,宋慶齡勸許廣平不必從一而終,她為什麼不聽?
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的"師生戀",曾經在民國時期轟動一時. 從1926年,魯迅帶著許廣平第一次一起離京南下算起,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許廣平和魯迅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