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淮軍大起底》第309集《倉皇北撤》

《淮軍大起底》第309集《倉皇北撤》


安徽是淮軍的發祥地,淮軍存在的40年間正是中國經歷“三千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淮軍將領的生平故事流傳至今。

為傳播屬於安徽獨特的歷史文化,從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廣播電視臺城市之聲製作推出歷史故事系列音訊《淮軍大起底》,今天請聽第309集《倉皇北撤》

清軍駐朝鮮平壤軍隊總指揮葉志超做出放棄平壤城的決定,因為事出緊急,事先沒有充分準備,又被日軍打了伏擊,損失慘重。

更要命的是,離開平壤前,下達給各部隊的命令是,儘量輕裝,大炮等重武器基本上都丟掉了。如果在後面進行防守戰困難很大。

從後來的實際情況看,葉志超的確沒有繼續在朝鮮進行防守的打算,他帶領的部隊出了平壤以後,先後經過順安、肅州都沒有停下來建立新的防禦戰線。

葉志超馬不停蹄地退到安州的時候,正巧遇到了匆忙趕回前線的淮軍名將聶士成。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聶士成在退回平壤以前不是留在葉志超後面阻擊日軍嘛,怎麼清軍堅守平壤的時候,他沒趕到呢?

其實,聶士成在集結的時候也撤回平壤了,但是,葉志超堅持相信日軍至少有三萬之多,盤算了自己手裡掌握著的部隊只有16000多人,沒有以少勝多的信心,所以派聶士成回國去招募士兵,增加平壤城的防守力量。從這一點看,他倒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想放棄平壤的想法。

聶士成身負重託,日夜兼程地回國,走到半道上突然接到朝廷命令,前線情況緊急,不要去招募新兵了,趕緊回去參與戰鬥。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接到新的命令,聶士成又轉身往回趕,於是,趕到安州的時候,正好和往北撤的葉志超迎面碰上了。

早在進入朝鮮以前,聶士成就帶著一批軍校的學生在東北和朝鮮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朝鮮的地形地貌比較熟悉。後來,他還專門寫過一本書,記述考察的情況,應該算是有實踐有理論。見到葉志超以後,他向葉志超分析了安州的有利地形,另外指出,當時,安州還有步兵和騎兵八個營,也就是4000多人,加上從平壤撤回的官兵,如果利用穿城而過的清川江這道天塹,沿江設防,至少可以阻止日軍的北上速度。所以,他請求葉志超“即請出令收散隊,扼守安州,深溝固壘以待。”

葉志超可能是因為一戰牙山,再戰平壤,已經被日軍的氣勢和戰鬥力徹底嚇住了,聽了聶士成的建議不為所動,堅持要把部隊帶到義州佈防。

既然已經有了到義州的想法,葉志超就根本不聽聶士成的勸告,安州放棄了;後面的定州不守了;再退到鴨綠江邊的義州。

這時,李鴻章的電報到了,要求葉志超在義州設防,“兼保奉天門戶”。

很多人說,葉志超一退再退,一直退回中國安東才作罷,這其實有點兒讓他背鍋的意思。當時,葉志超得到李鴻章電令後,的確在義州止住了後撤的步子。當然,在那種情況下,他也不敢不停下來,因為那樣,他就成了抗命了。

就在葉志超準備在義州佈防的時候,李鴻章的電報又到了,朝廷命令,清軍撤回安東,在國內佈防。

可能只到這個時候,葉志超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淮軍大起底》第309集《倉皇北撤》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12

相關文章

《淮軍大起底》第306集《遭遇伏擊》

《淮軍大起底》第306集《遭遇伏擊》
安徽是淮軍的發祥地,淮軍存在的40年間正是中國經歷"三千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淮軍將領的生平故事流傳至今. 為傳播屬於安徽獨特的歷史文化,從2019年8 ...

美國騎警揮鞭驅趕難民,大批黑人倉皇逃奔,網友:虐待黑奴重現

美國騎警揮鞭驅趕難民,大批黑人倉皇逃奔,網友:虐待黑奴重現
美國天天打著人權的幌子對別國指手畫腳,然而其人權黑料卻層出不窮.近日,社交平臺流傳的影片顯示,美國騎警竟揮舞著長鞭驅逐手無寸鐵的難民,大批黑人倉皇逃奔,這樣的畫面不禁讓人想起黑人奴隸時代白人虐待黑奴的 ...

日軍不足3萬進犯,張學良20萬東北軍倉皇入關,蔣介石拉都拉不住

日軍不足3萬進犯,張學良20萬東北軍倉皇入關,蔣介石拉都拉不住
熱河,這是一個在1955年才消失的名字,1955年以前,東北地區也稱為東四省,熱河省被拆分之後,才開始用東三省來稱呼東北地區,但在抗戰時期,東三省也屢次被人們提起,這是因為這三個省是抗日戰爭中最早淪陷 ...

淮海戰役,邱清泉帶著副官倉皇逃命,被解放軍亂槍擊斃

淮海戰役,邱清泉帶著副官倉皇逃命,被解放軍亂槍擊斃
作者:鐵錘傑克 1949年1月8日,持續兩個多月的淮海戰役,已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 當天,在圍殲杜聿明集團的戰鬥中,9縱打傷了李彌的部下.第2兵團70軍軍長高吉人.抗戰時期,高吉人就是第200師師長. ...

360背後的周鴻禕:嘴炮落幕,小丑竟是我自己

360背後的周鴻禕:嘴炮落幕,小丑竟是我自己
周鴻禕是不甘寂寞的.但現在的周鴻禕顯得越來越落寞.他越來越不像以前那樣受到關注.外界能聽到的聲音,大都是他的公關團隊關於他越來越難伺候的抱怨. 360如日中天的時候,人們談論起360,最主要的關鍵詞是 ...

一枚凝固汽油彈擊中了毛岸英
彭德懷一聲令下,幾十萬志願軍與美李軍脫離接觸.在回撤路上,中國軍隊有意丟下了許多被裝,一副"倉皇北竄"的景象.同時,還釋放了100多名俘虜,他們被告知志願軍供應困難,要回國了.接著 ...

志願軍攻漢城,殲敵2萬,彭德懷猛然識破美軍陷阱:全軍停止追擊
"你們為什麼停止追擊?"蘇聯駐朝鮮大使狠狠瞪向彭德懷,質問道. 原來,1951年1月初的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一路勢如破竹,打的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望風而逃. 我方已經將戰線推進近兩百里 ...

衝得太猛撤不回來,名將只能擅自行動,卻陰差陽錯成了一支奇兵

衝得太猛撤不回來,名將只能擅自行動,卻陰差陽錯成了一支奇兵
眾所周知,發生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一次非常關鍵的戰役,由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取得了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第七十四師,使整個華東的戰局就此扭轉過來. 鮮為人知的是,起初我 ...

53年,援朝最高將領之一蔡正國犧牲,毛主席悲喃:又折我一員驍將
前言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中,曾經有一位志願軍老兵曾經說過: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祖國,我會告訴他,當你跨過鴨綠江,看到熊熊的戰火時,那背後就是--祖國" 而今天的故事是關於一 ...

滇南戰役中,解放軍“神速”奪機場
解放軍奮勇追擊殘敵 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率部起義後,蔣介石隨即任命由四川逃到雲南的陸軍總部參謀長湯堯為陸軍副總司令,指揮第八.第二十六軍向昆明進行反撲.在遭到由黔入滇的人民解 ...

吸睛!“上合”聯合反恐叢集首現演兵場

吸睛!“上合”聯合反恐叢集首現演兵場
空中,戰機轟鳴:地上,鐵流滾滾.9月23日,"和平使命-2021"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實兵實彈演習,在俄羅斯奧倫堡州東古茲靶場成功舉行. 此次演習是上合組織框架內的例行性演 ...

軋過去!解放軍坦克將越軍火炮頂得底朝天,留下著名戰場寫真

軋過去!解放軍坦克將越軍火炮頂得底朝天,留下著名戰場寫真
作者:朱炳東 1979年2月17日,41軍122師攻打越南朔江,採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術,365團與軍坦克團3營8連從平孟沿公路向朔江進攻,吸引越軍注意力.而主力從孟麻秘密出境.配屬作戰的軍坦克團 ...

我軍抓獲軍統王牌特務,為何陳毅設宴款待送他離開?事後才知高明

我軍抓獲軍統王牌特務,為何陳毅設宴款待送他離開?事後才知高明
天擇雜談由原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1940年3月,軍統王牌特務盛子瑾被我軍抓獲,當陳毅得知我軍準備嚴懲盛子瑾的訊息後大吃一驚,他知道千萬不能這麼做,他對部隊說,自己要親自設宴款待盛子瑾並送他離 ...

92年前杭州武術大賽: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被一個學生踢下臺

92年前杭州武術大賽: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被一個學生踢下臺
在古代,很多武術高強者為防身,學習了能夠對人造成具有傷害力的武術,最為著名的莫過於霍元甲.葉問等.因此華山論劍.武林大會這些不是僅存在於武俠小說之中,現實生活中也有. 1929年底,浙江杭州迎來了很多 ...

劉少奇去新四軍,為何稱徐海東秘書,化名胡服?被國民黨中將認出

劉少奇去新四軍,為何稱徐海東秘書,化名胡服?被國民黨中將認出
1939年8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舉行最後一次擴大會議,討論時局問題.對目前複雜多變的局勢,劉少奇在會上提出了看法,他指出:目前時局包含著發生突變的危險,我們要有必要準備,要團結和發展國 ...

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解放軍將黃維兵團12萬人馬"會餐"後,下一步就要吃夾在筷子上的另一塊肥肉-杜聿明直接率領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20萬人了. 還在黃維被殲前的1948年12月14日,毛澤東主席就指示淮 ...

陸遜戰無不勝,為何東吳處境卻越來越窘迫?孫權終於發現問題所在

陸遜戰無不勝,為何東吳處境卻越來越窘迫?孫權終於發現問題所在
公元221年,夷陵之戰爆發.東吳大都督陸遜受命危難,沉著冷靜,終將劉備挫敗於夷陵. 作為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卻已經很難看到三國第一代名將的身影,而陸遜作為第二代戰神,已經悄然崛起. 作為四大都督的 ...

《辛巳泣蘄》132 附四 南宋抗金之羅州城保衛戰之四
辛巳泣蘄 (原創作品) <喋血羅州城>四部曲 第四部 朱升 <辛巳泣蘄>132 132.附四 南宋抗金之羅州城保衛戰之四 顧常德 (四) 金兵直殺掠到三月二十八日才卷旗撤兵.此 ...

1948年,中日軍人迎來一場對決,徐向前部隊用刺刀將日寇捅死大半

1948年,中日軍人迎來一場對決,徐向前部隊用刺刀將日寇捅死大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終戰宣言>,宣佈向盟軍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政府以及日軍大本營代表陸續在投降書上簽字.而這,也代表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