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何順利買到房,讓自己的買房之路不踩坑是購房者最關心的話題。然而買房過程中,大家總會遇到各種出乎意料的問題,幸福裡對業主看房過程中的高發“雷區”進行了盤點,幸福裡聯合專業的房地產律師,向購房者介紹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那些坑。
文|北京市中唐律師事務所主管律師 賀利芳
收房的時候,小區規劃和宣傳不符為經常發生的現象,其主要集中在以下5個方面:
一、開發商宣傳贈送的小院實際上屬於業主共有綠地,業主最終會陷入多交了房款且被行政處罰的處境;
二、開發商宣傳贈送的地下室,實際小區規劃並沒有地下室,後期會面臨規自局責令整改的處境,合同目的亦無法實現;
三、開發商宣傳配套的是某知名小學,但交付後發現是其他一般小學,業主以高價購買學區房,但最終只能進入一般小學;
四、開發商宣傳小區周邊有某地鐵站,但交付後發現地鐵在此處沒有站點,直接影響房屋的價值;
五、小區周邊有加油站、垃圾場等不利因素。但專案方並沒有提前告知購房人。
此外,建議購房人看房的時候,要收集一下專案的宣傳頁,針對售樓處擺放的專案資訊進行拍照,對專案方的口頭承若可以進行通話錄音或微信截圖。
如後期發現開發商變更規劃設計或交付專案可能不符合當時宣傳配套,可以透過申請政府資訊公開的方式調取小區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附圖,來進一步核實開發商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
購房人遇到上述虛假宣傳問題,有兩種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一是請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開發商的虛假宣傳進行調查處理;二是根據《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如果購房人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反映的話,一般行政機關會在收到申請後兩個月內進行調查和處理,最終作出是否處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