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乙肝患者,做完乙肝檢查後,會馬上檢視檢查報告單,看各項指標後邊是否出現了許多向上指的“箭頭”,如果發現了好幾個“箭頭”,就會非常擔心和難過,覺得是乙肝病情加重了。
其中,不少人會指著“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DNA”這兩個明顯升高的指標詢問醫生:“這是不是說明我的乙肝嚴重了?”
那在臨床上,這兩個指標真的與乙肝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這兩個指標是什麼?
一、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DNA是什麼?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而是乙肝病毒最外層的“殼”,一般不會引發傳染,往往出現在感染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液、汗液、淚水、唾液等中。因此,在臨床上,它被用來判斷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人們在進行乙肝五項檢查時,它往往被排在第一項。
一般情況下,健康的人群被檢測出的乙肝表面抗原會呈現陰性。如果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會呈現陽性,數值高於正常值,即大於0.18ng/ml。可見,檢測出抗原陽性預示著被檢查者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或是目前正處於被感染的狀態。
而乙肝病毒DNA(HBV-DNA),它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被乙肝表面抗原這個外殼保護著,是檢測乙肝病毒感染最直接的指標,具有特異性強、靈敏性高的特點。
核酸是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相當於病毒的基因,如果沒有核酸存在,病毒就無法大量複製、所以,乙肝病毒DNA是判斷乙肝病毒是否活躍和出現複製的“黃金指標”。
同樣,如果乙肝病毒DNA呈現陽性,則提示體內的乙肝病毒在不斷複製,並具有傳染性,其含量越高,病毒複製越厲害,傳染性越強。該指標有助於評估乙肝患者病毒複製情況,正確判斷抗病毒的療效及預後。
因此,很多被查出“雙高雙陽”,即乙肝表面抗原高,乙肝病毒DNA高的人,心中擔憂不已,認為自己得的乙肝嚴重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二、乙肝表面抗原和病毒DNA高,表示乙肝很嚴重?
生活中,如果檢測出這種“雙高”情況,說明身體內已經出現乙肝病毒,且乙肝病毒在大量複製,這兩種指標的數值越高,體內的病毒數量就越多,傳染性也就越強。
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就認為,如果檢查報告單上,這兩個指標的數值高出正常值很多,就表示得了乙肝,而且病情還很嚴重。
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乙肝表面抗原與乙肝病毒DNA反映的是體內有無乙肝病毒及乙肝病毒的活躍度,但並不能由此就診斷出被檢查者乙肝病情嚴重。
比如就乙肝攜帶者來說,這類人群大多在出生的時候,就感染有乙肝病毒,但是肝功能依然處於正常狀態,處在免疫耐受狀態,被認為是健康攜帶者,他們依然能像普通人一樣正常地生活。
因此,單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DNA這兩個指標,並不能說明乙肝病情的嚴重程度。
歸根結底,判斷乙肝的嚴重程度,除了要檢測體內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存在,還需要結合身體的其他各項指標,判斷肝功能是否正常,肝臟是否出現損傷及損傷的程度。
三、判斷乙肝是否嚴重,還需要看什麼?
雖然檢測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DNA能檢查出乙肝病毒的複製水平和活躍狀態,但是如果想知道所得的乙肝病情是輕是重,單靠這兩項資料並不可靠,還需要進行其他指標的檢測,尤其要檢測與肝功能相關的指標,如轉氨酶、凝血酶原活動度、總膽紅素等。
轉氨酶水平
轉氨酶是人們在進行肝功能檢測時常用到的一項指標,該指標能夠提示肝臟是否出現損傷。如果體內攜帶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被檢測出轉氨酶水平高於正常值,說明身體存在炎症反應,並導致肝細胞大量壞死,肝臟受到損傷。
如果轉氨酶水平處於40-120U/L,則為輕度肝炎。患者往往容易出現身體乏力、容易疲勞、肝區疼痛、食慾減弱等症狀。
如果轉氨酶水平處於120-400U/L,則為中度肝炎。這時患者的臨床症狀比較明顯,主要表現為鞏膜發黃、身體消瘦等。中度肝炎容易反覆發作,不易被控制。
如果轉氨酶水平超過400U/L,則為重度肝炎。患者身體出現的症狀更加明顯,會伴有嚴重疲乏、精神萎靡、全身皮膚髮黃等,嚴重者還會出現肝功能衰竭。處於這個階段的患者,需要積極介入抗病毒治療,控制病毒的擴散,不然容易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
凝血酶原活動度
凝血酶原活動度可以正確提示人體內凝血因子的活性,被用來判斷肝臟的凝血功能、儲備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往往提示爆發性、急性、重型肝炎,患者體內的肝細胞出現大量壞死,意味著肝功能衰竭,肝臟損傷嚴重。肝臟的凝血功能也會出現障礙,致使患者容易發生出血情況,如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流鼻血等。
總膽紅素水平
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數值的總和就是總膽紅素。正常情況下,成人總膽紅素數值為1.71~17.1μmol/L。
總膽紅素是一項判斷肝功能正常與否的指標。如果乙肝患者出現總膽紅素偏高,超出正常值很多,說明體內的肝細胞出現了異常,肝臟受炎症刺激而損傷嚴重。若同時身體出現黃疸症狀,即全身面板、尿液、鞏膜發黃,有可能是發展成了重度肝炎。
另外,透過超聲甚至肝臟穿刺活檢,可以判斷肝臟纖維化程度 。如果存在肝纖維化,那麼就代表病情相對較重了。
因此,如果檢查出乙肝病毒複製量升高,同時又伴有肝功能損傷,說明乙肝病情較為嚴重,應該及時介入抗病毒治療,防止肝炎進一步惡化成肝硬化,患者一旦進入肝硬化失代償期,將很難治癒,並有發展為肝癌的風險。
四、不想乙肝加重,這3類食物,乙肝病人要忌口!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除了需要及時接受治療,防止病情惡化,生活中的一些飲食禁忌也需要略知一二,否則吃錯了,反而會加重病情,影響治療效果。因此,不想乙肝加重,這3類食物,乙肝病人要儘量避開!
第一類是辛辣的食物。乙肝患者的肝臟比較脆弱,消化能力弱,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腸胃和消化道,不利於乙肝患者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營養,而且增加體內肝臟的負擔,無助於病情的恢復。
第二種類是油炸、油煎類的高脂肪食物。這類食物是乙肝患者的高禁忌食物,其中的脂肪含量太高,不利於乙肝患者消化和吸收,反而會容易引起患者出現吸收不良性腹瀉。而且一些反覆被油炸或油煎類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的成分,會增加乙肝癌變的風險。
第三類是高糖食物。肝臟是人體中關鍵的營養代謝器官,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出現了受損,糖原合成減少,代謝功能異常,因此,乙肝患者不宜長期攝入高糖食物,否則會引起體內的血糖、血脂升高,誘發脂肪肝,加重病情。
溫馨提示
臨床上,判斷乙肝是否嚴重,往往需要對患者進行多項檢查,如肝功能檢查、乙肝兩對半、超聲檢查、CT檢查等,結合多項指標結果及檢查資料才能得出準確的病情診斷,進而才能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出具有針對性且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