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數不清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美國的拉什莫爾山,為的是一睹山上那4座巨型的花崗岩頭像—美國的4位總統:華盛頓、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林肯的頭像。
這4座頭像氣勢恢宏,令人敬畏。其面部表情各有特色:華盛頓氣派雍容;傑弗遜若有所思;羅斯福克制自持;林肯則悲天憫人。頭像每個高60英尺。這一偉大工程於1927-1941年前後花了14年才全部完成。
在拉什莫爾山上雕鑿紀念像的想法,最初來自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者多恩·魯賓遜。他認為,如果把諸如劉易斯、克拉克、吉姆·布里傑等西部名人的頭像雕鑿在山峰上,肯定會吸引遊客。於是,他給雕刻家博格勒姆寫了信。博格勒姆到南達科他州實地考察了幾次,接受了魯賓遜的建議,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雕鑿西部英雄的頭像改為雕鑿美國幾位最偉大的領袖的頭像—他首先想到的是華盛頓和林肯。
博格勒姆的第一妙計是慫恿當時的柯立芝總統到拉什莫爾山去走一趟。柯立芝總統十分讚賞這一偉大工程,並答應由聯邦政府撥款。年已花甲的博格勒姆欣喜若狂,他坐在高空作業臺上,戲劇性地從崖頂往下吊,然後在岩石上鑽了6個洞,作為第一個雕刻華盛頓頭像的輪廓。於是,這項偉大工程開始了。
此時,美國輿論界曾經就該為哪幾位總統鑿像而爭論過好一陣子。不少人認為,威爾遜和安東尼的頭像也應該屹立在山峰上。時至今日,還有人認為,拉什莫爾山上不應缺少富蘭克林·羅斯福和約翰·肯尼迪的頭像。更有甚者,直至早幾年,還有人募集了10萬多美元,企圖把里根的頭像也加上去。
話又說回來,雕鑿工程開始兩個月後,錢用完了,工程停了半年。同時,博格勒姆也開闊了眼界,他要在拉什莫爾山上增加傑弗遜和西奧多·羅斯福的頭像。1929年,國會透過法案,規定聯邦政府補助這項工程25萬美元,工程繼續進行。
創造這樣巨大的紀念物必然是藝術和工程技術的結合。博格勒姆為此制訂了一整套制度以協調兩者。他在工作室裡用石膏模型進行試驗,仔細算出頭像各主要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然後以1:2的比例把尺寸放大,移到山上。博格勒姆還在頭像每隻11英尺寬的眼睛裡安放了可以反射陽光的長方形石塊,使頭像的眼睛產生了栩栩如生的效果。
為了使拉什莫爾山的工程經常成為新聞題材,博格勒姆每雕成一座頭像就舉行一次盛大的竣工儀式。華盛頓半身像是1930年竣工的,可是經常性的資金短缺使傑弗遜的頭像等了6年才得以和華盛頓會合。
1935年,政府決定再次撥款20萬美元,使長期以來困擾拉什莫爾工程的經費拮据狀況得以緩解。從山崖右邊注視其他兩位總統的林肯頭像於1937年9月竣工。西奧多·羅斯福頭像上的鬍鬚足有24英尺長,一具鼻樑架和一道狀似眼鏡框的狹長石脊巧妙地代表了一副眼鏡。他的頭像於1939年7月完成。
到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經費又不足了。博格勒姆照例親自到華盛頓去向議員們做疏通工作。在芝加哥,他的前列腺出了毛病,醫生建議他動手術。3月2日,在手術過程中,一個凝結的血塊引起了肺栓塞,4天后博格勒姆告別人世。當時離他74歲生日達差19天。
博格勒姆的兒子接過父親的工作,在山上監督掃尾工程。全部工程於1941年10月31日結束。令人驚歎的是,整個工程中無一人死亡,這在當時條件下確實不容易的。
1991年是該工程竣工50週年紀念。布什總統和30多名當年的建築工人參加了紀念儀式。
(雷夏鳴/文)